电大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题开放本科2013(共6页).doc
-
资源ID:6705599
资源大小:34.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电大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题开放本科2013(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复习题(开放本科2013.1)一、单项选择题。1、音乐智能具有( C )。A、特殊性 B、差异性 C、遗传性 D、独特性2、( C )的儿童已经能够从前奏、间奏中轻松地辨别熟悉的歌曲。A、3岁4岁 B、2岁3岁 C、5岁6岁 D、4岁5岁得 分评 卷 人3、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是( C )。A、9岁10岁 B、0岁8岁 C、2岁6岁 D、3岁8岁 4、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 A )。A、拍子 B、旋律 C、动作 D、节奏型5、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主体是( B )。A、教师 B、教师与幼儿 C、幼儿 D、听评者6、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 )。A、对话 B、讲述 C、临摹 D、写生7、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 B )。A、里德 B、艾修勒和哈特薇克 C、加德纳 D、阿恩海姆8、( C )是幼儿期水平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A、多层并列式 B、并列式 C、遮挡式 D、零乱式9、教师应争取在( )的时间内,让孩子在临摹作画时,养成经常抬头看范画的习惯。A、一年左右 B、半年左右 C、两年左右 D、三年左右10、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C )。A、观察法 B、讲解法 C、对话法 D、比较法11、教师应该帮助学前儿童通过( B )等方法感知各种事物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A、观察和比较 B、观察和临摹 C、观察和写生 D、概括和归类12、采用( B )的教学形式使幼儿能较巩固地学会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A、单元式 B、主题式 C、专题式 D、组合式13、( B )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 A、2岁 B、3岁 C、2.5岁 D、4岁14、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点?( C )。得 分评 卷 人A、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 B、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C、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成果 D、对以往的美术教学工作作出反思15、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B )。A、冈仓觉 B、弗兰兹·西泽克 C、皮亚杰 D、福禄倍尔16、( C )的儿童在歌唱时,开始出现分离的音高,主要是二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的清晰。A、12个月 B、18个月 C、19个月 D、34岁17、能够意识到旋律上行与下行的运动状态,有益于理解音乐的情绪、情感表现,也容易形成旋律的(A ),从而促进音准概念的形成。A、知觉表象 B、听觉能力 C、知觉能力 D、听觉表象18、在音色知觉方面,( A )的幼儿能够辨别23种有鲜明对比度的人声或乐器声。A、3岁4岁 B、2岁3岁 C、5岁6岁 D、4岁5岁19、大班幼儿一般能达到的音区为( A )。A、d¹ d² B、 d¹ c² C、d¹ b² D、d¹ g¹20、只有符合音乐学习规范的(D)才能最终为幼儿获得音乐经验打下基础。A、各种类型音乐 B、再现音乐内容 C、幼儿音乐 D、音乐欣赏得 分评 卷 人二、多选题1、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 ACDE )。A、涂鸦期 B、概念画期 C、定型期 D、象征期 E、写实期2、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从以下哪几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 ABCDE )。A、智能的成长 B、感情的成长 C、性格的成长 D、知觉的成长 E、绘画能力的成长3、学前儿童的音色形式的关键经验包括( ABCDE )。A、节奏 B、旋律 C、音色 D、速度 E、织体4、儿童音乐技能是指( ACDE )时对音乐特性表达的合理度。A、视唱 B、识谱 C、打击乐器 D、唱歌 E、做身体动作5、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的类型包括( ABCD )。A、身体动作音乐技能 B、嗓音表达音乐技能C、打击乐器音乐技能 D、即兴音乐技能 E、音乐表现技能6、幼儿园平面手工活动主要有( ABDE )。A、粘贴 B、染纸 C、泥塑 D、撕贴 E、剪贴7、教师引导学前儿童进行审美感知时的语言可分为( ACDE )。A、启发性语言 B、封闭性语言 C、童趣性语言 D、艺术性语言 E、逻辑性语言8、学前儿童绘画创作,从心理角度看,大约经历了( ABDE )的流程。A、知觉 B、体验 C、反思 D、表达 E、情感9、幼儿掌握一首歌曲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学会( D ),然后学会( C ),最后学会( A )和( B )。A、旋律轮廓 B、 音程 C、节奏 D、歌词10、幼儿随着音乐合拍并有感觉地进行动作变换时,说明他们对此曲的( ABCE )已经形成。A、乐句感 B、节奏感 C、肌肉感 D、音乐理解 E、音乐表达三、正误判断(正确打“”错误“x” )1、美术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生和发展是同步的。( )2、儿童绘画技能的增进高于他的感知认识。( x )3、并列式构图是幼儿期儿童绘画时的主要构图方式,4岁以后开始出现。( x )4、音乐学习采用静坐倾听的方式进行。( x )5、只有符合音乐学习规范的再现音乐内容才能最终为幼儿获得音乐经验打下基础。( )6、19个月的儿童在歌唱时,开始出现分离的音高。( )7、在旋律轮廓线歌唱方面,3岁半左右的儿童才能唱出规则的旋律轮廓线。( )8、教师应争取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让孩子在临摹作画时,养成经常抬头看范画的习惯。( )9、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 )10、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目标应注意:1、活动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发展;2、活动目标要注意领域的专业性。(x )11、孩子的韵律感根本不需要培养,因为他们天生就有。(× )12、音乐作品表达的手段主要还是动作、打击乐演奏、歌唱和语言。( x )13、教师所选择的美术教学内容最终都要通过儿童自身的内化,才能对其发展起促进作用,否则便没有价值。( )14、学有儿童美术教育领域的系统化的内容遵循的是学科逻辑。( x )15、简笔画不能展示学前儿童的独特个性,只是单纯的模仿和技能技巧训练( × )16、在实物写生作画教学中,引导幼儿养成边抬头看写生对象,边低头作画的习惯。( )17、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示范只是重点与难点,而不是技能掌握的全过程。( × )18、音量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一个重要因素。( )19、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主体是教师。( x )20、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 )四、填空题 1、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类型有写生画 、意愿画 、 命题画 、 临摹画 。2、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手工。欣赏三大方面。3、教师应该帮助学前儿童通过 事物的外部特征 等方法感知各种事物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4、幼儿园平面手工活动主要有 粘贴 剪贴 撕纸 染纸 等形式。5、儿童艺术发展的三大系统是 制作。只觉、感受 。6、幼儿掌握一首歌曲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学会_歌词_,然后学会_节奏_,最后学会_旋律轮廓_和_音程_。7、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_艾修勒和哈特薇克。8、_ _是幼儿期水平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9、音乐经验是需要儿童自主建构的,没有_ _兴趣_也就没有建构的动力。10、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教师引导儿童_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和艺术作品_ 来进行的。11、儿童绘画是一种帮助教师_ _的良好资料。12、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从 感情的成长 、 性格的成长 和 绘画能力的成长 三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13、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14、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能力的评价应注意 。15、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包括制作与感受系统、制作与听觉系统、制作与迁移16、儿童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01)前符号、(27)符号运用(8岁以后)继续进步与可能进步 .五、简答题1、简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 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2、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3、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2、简述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答: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的组织一般可以有三种形式:1、以音乐板块内容为组织要素得幼儿园音乐课程。2.以音乐经验为组织要素得幼儿园音乐课程。3。以幼儿社会生活经验,包括自我、社会、自然及关系为组织要素得幼儿园音乐课程。3、让学前儿童获得音乐经验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1、在听音乐得同时让幼儿“见”到音乐得再现内容;2、用一种制作方式让幼儿去感知与其音乐经验相符得音乐形式样式;3.用其它类型得制作方式让幼儿去解释他们对音乐形式样式的理解4、简述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的特点。答:儿童对色彩得选择是循序渐进得,3个月得婴儿能分辨红,黄、蓝、绿等4种基本色:34岁得幼儿分辨红橙黄绿天蓝紫等6中颜色的百分率为97%,4岁后达到100%。在颜色得细微区别能力在4岁以后逐渐发展。4岁前,幼儿可分辨基本色;4岁后,幼儿渐渐能区别颜色得深浅和色调倾向。儿童对色彩的描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涂抹阶段。4岁前儿童摆弄画笔用颜色涂涂抹抹幼儿在探索和认识色彩。初期一般单色什么颜色都行渐渐的幼儿对一两种色彩产生了喜爱或讨厌的情感开始跟更多地选用他们喜欢的色彩而拒绝选用不喜欢的色彩画中出现的大都是是他们喜欢的色彩。 第二装饰阶段。经过第一阶段后幼儿对颜色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于是他们对色彩产生极大热情喜欢的色彩随之增加。在他们喜欢的色彩中又扩充进了橙粉天蓝草绿色等不喜欢的色彩也多起来扩大到深蓝棕灰土黄等色。他们画中的色彩也多起来了幼儿把自己认识和掌握的色彩到处运用画面五彩缤纷有了明显的装饰性。幼儿对色彩的美感取决于各种色彩的知觉特征与个人性格特征之间的关联。他们喜欢比较温暖明快的红橙黄和绿而不喜欢黑灰棕等色这与幼儿活泼旺盛的生命力相一致。此时也有的幼儿开始将色彩同他们对事物的情感联系起来。 第三再现和表现阶段。 大约在幼儿末期一些幼儿有再现物体固有色的想法。例如画熊猫有黑和白色画小鸡用黄色他们意识到不这样用色不这样赋色就画不像了。同时并不影响表现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幼儿还是尽其所愿地给形象赋色。六、论述题阐述学前儿童音乐感受(趣味)的特征。第一音量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音量不是单纯地指音的强弱、声音大小对幼儿来说音乐首先是动听的声音。 启示: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应尽量少用嗓音幼儿感兴趣的是丰满的音响效果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对打击乐器的演奏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自己去探究如何发出好听的声音并演奏而不是严格地按照教师所要求的拿乐器的方式、教师所要求的节奏型去打击。 第二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换言之。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用身体动作来感知、感受音乐。 第三音乐作品类型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 四、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意义与制约条件 很多音乐观察研究、神经生物学的解释认为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是08岁或9岁9岁或10岁以后在进行音乐学习已经太晚。论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_A、对话B、讲述C、临摹 一是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二是教师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三是教师不但要自己学会提问题,还要教会儿童提问题。四是教师不应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的看法。五是教师要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指导儿童欣赏时,形式分析阶段主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形式分析主要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以及构成原理的应用,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要用启发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儿童深入感知、体验作品;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让儿童理解这些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涵;启发儿童对作品形式美的感觉;可以经由美术创作活动使儿童获得对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和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而应让儿童有自己的探索。2、教师自己首先要会和美术文本进行对话,做好儿童与美术文本之间的“审美期待”中介。3、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欣赏的机会,提高其欣赏“视界”。4、教师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5、教师不但要自己学会提问题,还要教会学前儿童提问题。 教师自己首先与美术作品进行对话,找出作品欣赏的要点,然后,将这些要点转化为开放性的一些问题,如:这幅画上画着什么?(引导儿童欣赏内容),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受?(引导儿童进行主动的审美体验),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引导儿童从内容美和形式美方面进行分析),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引导儿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内涵),这样层层深入地引导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少提一些“为什么?”、“是不是?”的问题。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