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化工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67072461
资源大小:18.0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推动化工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docx
推动化工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一、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通过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创建绿色工厂,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技术、新工艺、 新产品为支撑,从政策、标准等方面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加大一般工 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二、生态环境保障工程1、持续改善大气环境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控制。开展重点行业VOCs排查, 摸清底数、建立排放清单。全面加强无组织VOCs排放控制,遵循应收 尽收、分质收集原则,不断加强设备与场所密闭管理。加强设备与管 线组件泄漏控制,应要求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全面实施源头有 效减排+过程控制+末端高效治理的全过程治理措施。开展油品储运销 油气回收治理,不断强化VOCs精准管控能力。(1)强化治理技术研究,实现区域联防联控推进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编制,加强PM2. 5和臭氧的来源 解析,实现靶向治污、精准治污。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 制,强化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2、稳步改善水体环境淘汰含铅涂料平炉法工艺生产高镒酸钾、间歇焦炭法生产二硫化碳、 有钙焙烧法生产重格酸钠等高污染工艺。全面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整治,加快炼油、涂料、农药、胶粘剂等领域有机溶剂 替代和生产过程密闭化改造。重点开发煤化工、染料、农药等行业废 水治理及再利用技术和废旧塑料、轮胎等有机物的回收利用技术。加 强工艺装置余热综合利用,提高蒸汽等级和能效水平。大力推进煤灰、 碱渣、磷石膏、电石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鼓励利用焦炉气、电石 炉气和黄磷尾气等生产化学品。加强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六)促进智慧融合,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和5G在行业中的应用。继续做好行 业应用试点示范,开展重点行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以及智慧化工园 区建设,推进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和企业管理的应用,促进企业和园 区的产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化肥、农药、涂料等生产监督 及产品追溯系统,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推进生产企业商品编码体系 建设,大力推广追溯体系的应用。鼓励生产企业建立产品用户基础信 息库,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提高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的 融合度。(七)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开放步伐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扩大国际贸易,稳定石油和天然气、天然 橡胶、硫磺等资源型产品进口,提高国内市场保障能力。增大传统产 品的对外出口,减少贸易逆差,减少国内市场压力。借一带一路发展 机遇,对油气和煤炭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增大对外建设投资。利用国 内市场和人工等优势,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尤其鼓励外资在高端化学 品、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投资,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 在国内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提高更高层次的利用外资水平。积极鼓励 国内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参股和建立实验基地以及营销服务体系,壮 大企业规模和竞争力。积极参加国际行业组织活动,参与制定国际规 则和解决国际争端,提高在国际组织的地位,提升国际话语权。六、布局原则(一)严格遵循政策引导全省化工产业布局遵循国家和省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要求,以化工 园区为重要发展载体,并作为引领各设区市化工产业发展的核心。产 业发展定位遵循国家和我省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确立以鼓励类行业为 引领的发展思路,实现传统化工产业升级和新领域产业协同发展。对 化工园区内的非化企业进行依法有序腾退,优化土地利用水平,为化 工产业高端发展提供充足空间。(二)充分结合发展条件发展条件是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政策要求、产业基础、原料供应、配套条件、技术条件、周边市场情况等发展要 素,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链横向耦合和纵向延伸, 完善链式发展,形成高端聚集。通过优化化工产业布局,提升和壮大 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并以构建和壮大产业集群为重要目标,突出各设 区市产业特色,充分整合优势产业发展,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增强化 工产业与相关传统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关联,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推动多产业协同并进。(三)立足全省统筹布局总体布局方案立足于全省,根据各市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产业发 展优势,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并根据各市相关配套产业和 所在地市场情况,延伸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产业方向,实现省内各市 化工产业差异化发展,形成各市之间优势互补的完整产业体系。沿江沿湖各市将继续作为全省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沿江 沿湖1公里范围外,整合化工产业布局,提升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 的集约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水平。 将本质安全和绿色生产作为发展前提,优先布局涉及绿色工艺、智能 制造、智慧管理的生产项目。沿海地区化工产业发展用地相对较多,利用土地资源和临港优势,提升多元化原料加工水平和规模,推动重大石化化工项目落地,加快 高端石化产业发展进程,壮大沿海产业区发展水平,形成以基础化工 原料生产为龙头,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等多产业联动的现代 化工产业体系。十四五期间,苏北地区化工产业通过有序整合化工产业发展,提 升化工集中区的用地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和延伸煤基新材料发展, 优化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质量,形成具有差异化发展特色的化工产业体 系。(四)坚持提升安全环保安全生产是化工产业高端发展的前提,现有产业升级和延伸所涉 及的项目应在工艺技术方面具备先进性,鼓励优先布局绿色工艺项目, 实现整体本质安全水平提升。鼓励绿色低碳项目落地,优先布局高效 能、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的绿色生产项目,鼓励轻煌资源深加工 等低碳资源利用项目发展,从本质上提高绿色化水平。七、创新驱动目标化工企业研发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显著提升。产学研 协同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在重点领域建成国家创新中心和研发平台。建成一批试点示范企业和智慧园区、智能工厂。(一)绿色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防控水平全面提升。 废水、废气和固废全面实现综合治理和回收利用、达标排放。创建若 干示范性绿色园区、打造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建立有特色的绿色制造体系和绿色制造市场化推进机制。资料整理来源:江苏省十四五化工产业高端发展规划加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强化三水统筹管理,建 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实施 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提升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水平,保障地 表水水质。(1)加强水环境风险事故防控与监控加强地表水环境风险事故防控,建立健全水环境风险防控机制, 积极应对水环境风险事故,实现事故废水不入长江流域及太湖流域。 定期开展重点产废点周边地下水水质跟踪监测工作。(2)落实节水措施,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先进节水设备,实施工艺过程节水技术改造, 开展重点行业节水诊断、水平衡测试、用水效率评估,严格用水定额 管理,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加强给排水管道跑、冒、滴、 漏的监管力度,确保供排水管网漏损率降低至9%以下。加快建设智慧 水务平台,统筹推进水务数据资源共享体系建设,实现水资源利用监 控、水功能区管理监督、水环境预警预报与响应、江湖水生态环境保 护。3、保障土壤环境安全(1)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通过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创建绿色工厂,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技术、新工艺、 新产品为支撑,从政策、标准等方面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加大一般工 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2)构建固废资源外运外销体系与平台支持产废企业联合物流运输企业通过铁路集装箱等方式将固废资 源运输至市场紧缺地区,建立固废资源及利废新产品外运外销平台。(3)加强危险废物三个能力建设深入排查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 全过程、各环节风险隐患,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问题整改。推动 危险废物分类收集专业化、规模化和园区化,开展第三方专业运输服 务,积极稳妥发展分类收集、分类贮存和预处理服务。加快危险废物 处置能力建设,鼓励实施工业废盐、废酸协同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项目。4、实现天地一体监测加快建设大气颗粒物组分、光化学和特征污染物监测网,全方位 开展大气污染监控监测,开展温室气体监测。完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 测网,加强对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及变化趋势的监测评价,研究制定 重点地下水污染源清单,积极组织开展地下水污染源周边监测。建设 以保障安全、支撑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补充布设土 壤环境监测点位,健全定期调查、动态调整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强 化固体废物全过程监控。建立涵盖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移动源 监测体系。构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体系,加强工业园区应急监测,建 立应急监测快速响应及保障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监测数据共 享应用,提升环境监测队伍力量。深化监测数据整合和挖掘应用,提 升环境监测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实验检测分 析能力。5、强化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综合整治。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生态统一监管,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 和成效考核,加快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全过程监管的制度化、法 制化、规范化。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强化落实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评估。建立生态空间恢 复机制和水生生物完整性恢复机制,全力保障长江干支流域、太湖流 域水生态环境安全。三、严格危险废物监管1、开展危险废物排查整治全面开展危险废物排查,对属性不明的固体废物进行鉴别鉴定,重点整治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单位等可能存在的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确保危险废物的贮存、运输、处置安全。2、健全危险废物监管机制建立部门之间的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密切协调配合, 实现信息及时、充分、有效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危险废物 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加强有关部门联动,建立区域协作、重大案件会 商督办制度,健全覆盖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的监 管体系。3、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合理规划建设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消除处置能力瓶颈;督促 企业对脱硫脱硝、煤改气、挥发性有机物回收、污水处理、粉尘治理 等环保设施和项目进行安全评估,消除事故隐患。四、标准体系建设工程1、建设园区标准体系化工园区和化工集中区生产集中,具有事故多样性和事故因素复 杂性,须规范化工园(集中)区建设,制定适用可行的园区建设规范 和标准,提高化工园区的发展水平。在借鉴、吸收化工园区评价认定 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将成果上升为园区标准和规范,强化标准化的引领作用,强化标准在化工园区日常管理和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建设综合安全保障型化工园(集中)区。2、补强企业运行标准加强化工企业的运行管理,根据化工企业特点,逐步补强化工生 产企业运行标准体系。紧密围绕化工行业提升和发展,实现企业安全 稳定运行的目标,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行业、 地方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在国家 颁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的基础上, 根据企业评级评定工作的成果,形成省内生产企业运行标准,通过标 准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生产运行行为,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效应,建立健 全企业监管体系。3、完善行业标准体系根据行业发展和提升要求,选择性修订部分化工行业省级标准, 根据需要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产业装备、环保、能耗、质量、安全、 技术等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进一步运用标准手段,倒逼落后产能依 法依规退出,提高我省化工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五、我国化工产业发展潜力及趋势十四五是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努力实现 高质量发展。我国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去产能、补短板为核心,以调结构、促升级为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按照重质 轻量的原则,着力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 国向石化和化工产业强国迈进。(一)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域规划及产业布局规划要求,结合国家、长 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等发展战略,优化布局化工园区。 在十三五有序推进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及重大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十四 五继续推动并完成,提高炼化一体化水平,增强烯姓、芳煌等基础产 品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间不再布局新的综合性大型石化基地。综合考 虑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安全保障、产业基础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在 中西部符合资源环境条件地区,结合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按照环境准 入条件要求,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关键技术工程化和产业化升级示范, 着力提升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提高装置竞争力,促进煤炭资源 清洁高效利用。(二)深化结构调整,推动动能转换十四五期间,继续控制炼油、尿素、磷铁、烧碱、聚氯乙烯、纯 碱、电石、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加 强现有传统行业装置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加强产品应用研发,开拓传统产品应用消费领域,扩大消 费量。鼓励企业搞好节能减排,通过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水价、以 及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和差别污水处理费、排污费等差别 化政策,提高落后产能使用能源、资源、环境的要素成本。通过资源 整合,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 集中度,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要强化品牌意识, 提高产品质量,健全品牌管理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度、美誉度较高的 国际知名品牌。(三)加强园区建设,鼓励技术改造按照一体化、规模化、园区化、集约化原则,加强园区建设,提 升安全环保水平。要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全面开展现有化工园区的 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 企业在搬迁入园时,要因地制宜地编制好企业规划,合理安排好产品 结构和生产规模,在保证环保和安全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提升企业 的经济效益。要建立园区项目准入管理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制度,实施 规范的准入条件管理。要建立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 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科学 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要对园区进行规范认证,对园区内企 业要经常督促检查,对不合格的企业要及时限期改造或清理退出。要 加强园区公共平台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要完善基础设施及监控、 应急系统等配套保障,开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四)紧抓创新驱动,抢占发展高点围绕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及国计民生重大需求,加快培育石化化工 战略新兴产业,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完善以企业 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开 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大力推动 化工新材料与现代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的协同 发展。要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开发一批处 于国际领先的重大引领性创新工程,开发一批对于行业具有带动作用 的创新技术,开发一批可以解决行业共性的难点、堵点的实用工程实 践。要重点推进新产品应用技术开发,加快培育新产品市场。要加强 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五)坚持绿色发展,深化节能减排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与可再生资源和过程排放控制技术,强化 源头和过程管理,搞好循环经济,减少三废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综 合利用水平。鼓励发展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重点开 发推广高毒原料替代技术,推广催化加氢、绝热硝化等清洁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