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文件汇编.docx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手册编制:审核:批准:201*年1月1日发布201*年1月1日修订使各级领导、广大员工充分了解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内容,增强紧迫 感、责任感,提高广大员工参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二)教育培训阶段(时间:201*年7月6日7月31日)为切实搞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需开办两期贯标知识讲 座培训班,各科室、车间、班组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选派 相关人员参加,并在本班组内部组织员工学习安全标准化相关资料 及制度,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期:201*年7月6日7月10日授课对象:安全标准化建设领导组成员、各车间专兼职安全员、 安全标准化系统工作推进小组成员授课内容:(1)国内外安全管理发展历程和管理体系现状(2)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基础知识(3)冶金企业风险辨识与防范(4)安全生产法律法规(5)安全标准化评审工作程序授课人:太原市安全生产技术咨询中心专家预期目标:领导层:对标准化系统工作充分重视,为标准化系统建立提供足够的资源;f)设计变化;g)整体结构安全;h)实施和设备的使用期限;i)人机功效因素;j)其他与体系相关的变化。4. 7. 10. 6. 2变化管理4. 7. 10. 6. 2. 1设施的变化管理:生产、健康安全环境设施、消防器材的变化计划由安全科提出, 报主管副经理审批,批准后由安全科组织实施。安全标识由安全科提出更改计划,报主管副经理审批,由公司 主管部门购买。工艺条件的更改,由安全科提出更改要求,对更改的可行性进 行评估,对工艺条件更改所带来的设施更改制定风险削减方案,调 整设备操作参数。4. 7. 10. 6. 2. 2人员变化的管理:公司内组织机构变化,人员变动,由各基层单位提出本单位的 变化计划,报办公室汇总,制定公司机构变化计划,报公司经理审 批,审批后由办公室组织实施。4. 7. 10. 6. 2. 3法律法规变化的管理:安全科依据法律法规的变化,组织对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 修改,协调各下属单位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修改。4. 7. 10. 6. 2. 4生产过程、工艺、原材料变化的管理:由安全科组织变化后的策划,并做相应修改。对新生产过程、 工艺、产品成品的健康安全环境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如果不能满足 时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不能补救,生产过程、工艺、材料 不能变化,致使主导产品的健康安全环境性能指标达不到标准规定 时,安全科应将生产过程、工艺、原材料变化的影响评价及补救措 施报公司领导审批。4. 7. 10. 6. 2. 5检测计划的变化管理:设备检测计划的变化管理:设备部编制,应报公司领导审批。 健康安全环境检测计划的变化管理:安全科编制的健康安全 环境检测计划变化时,应报公司领导审批。4. 7. 10. 6. 2. 6应急预案的变化管理:各装置应急预案的变化,应由各基层单位提出变化计划,报安 全科批准后,按新预案配备必要的资源,并至少进行一次演习来验 证,并将结果备案。4. 7. 10. 6. 3变化的验证和监测:对所有的变化在实施后,应对变化的效果进行验证和监测,以 确保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健康安全环境绩效的改进。4. 8隐患排查和治理 4. 8. 1总则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及早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劳 动条件,确保作业过程安全,消除安全标准化系统中存在和潜在的 不安全因素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因素,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4. 8. 2职责4. 8. 2.1安全科负责编写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以及纠正与 预防措施管理制度。4. 8. 2. 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活动范围内的安全检查,并及时与 安全科沟通。4. 8. 2. 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不符合项原因的调查.分析,制定预 防和纠正措施,并执行,将处理结果报安全科。4. 8. 2. 4安全科负责安全检查的监督管理,并汇总不符合项及 纠正与预防措施。4. 8. 3控制要求4. 8. 3.1安全科应按照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的要求,对以下 各项做出规定:1)安全检查的组织机构;2)检查人员;3)检查内容;4)安全检查类型及频次;5)安全检查结果及处理;6)安全检查结果评审。4. 8. 3. 2安全科应按照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制度的要求, 对以下各项做出规定:1)存在不符合项的过程及活动;2)查找不符合项的途径;3)安全标准化不符合分类;4)安全标准化不符合的处理过程;5)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方式及制定;6)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7)纠正与预防措施的保障。4. 8.4相关文件4. 8. 4.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4. 8. 4. 2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4. 8.5隐患排查以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实地察看、检测、分析、评估等方法进 行,督促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揭露和排除事故隐患, 具体参照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4. 8. 5排查范围与方法排查范围为全部生产车间、班组及科室。排查方法有公司综合性检查、各部门综合性检查、生产车间综 合性检查、班组巡回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关键装 置重点部位其他安全检查、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及其它要求、专(兼) 职安全员日常安全检查等,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 事故处理。4. 8.6隐患治理4. 8. 6.1隐患整改贯彻“分级负责,责任落实”的原则,公司经 理、全面负责;分管经理、各业务部门对隐患要抓紧整改,做到五落 实,既“项目落实、设备材料落实、资金落实、时间进度落实、责任 落实二4. 8. 6. 2对于一般隐患,由各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 改。对于重大隐患,要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要包括以下内容:4. 8. 6. 2.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4. 8. 6. 2.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4. 8. 6. 2.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 8. 6. 2.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4. 8. 6. 2.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4. 8. 6. 2.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4. 8. 6. 3各单位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 止事故发生。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 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 标志,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使用。4. 8. 6. 4公司各单位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 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 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 然灾害预报时,要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 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时,要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 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4. 8. 6. 5公司安全科要对隐患进行跟踪监督检查,直至隐患彻底整改 解决或得到有效控制。4. 8.7预测预警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采用技术手段、仪器仪表及管理方法等,建立安全预警指数系统,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 产风险分析。4. 9重大危险源监控 4. 9. 1总则通过制定本制度,及时.准确.持续地对生产系统中所有设备. 设施存在的危险进行辨识,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立危险源, 评价其危险程度,确定重大风险,制定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 安全生产,避免环境事故。4. 9. 2职责4. 9. 2.1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批准不可承受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4. 9. 2. 2安全科负责人负责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4. 9.2. 3安全科负责编写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并组织 实施,负责危害因素的汇总.登记,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初步确定 不可承受风险。4. 9. 2. 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建立本部门的危 害辨识与风险评价表。4. 9. 3控制要求安全科建立并保持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负责 组织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对 危险源辨识的识别.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4. 9. 3. 2各单位负责所辖范围内或活动范围内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 辨识.初步风险评价和重大风险的确认,并分级进行检查。4. 9. 3. 3对不可承受风险制定适当措施进行控制。4. 9. 3.4安全科应制定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管理制度,确保说是 别的关键任务均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应简明扼要,突 出关键步骤要求。4. 9.3. 5安全科应编写强制性授权工作流程识别与控制制度。对 重大的风险.需要许可的危害进行管理,并建立清单。安全科建立任务观察制度,并对从事任务观察人员进行 观察方式.方法的培训,保持任务观察记录。4.9.3. 7安全科应建立危险作业审批制度,确定需要审批的工作 范围,各部门应按照要求进行审批程序。4. 9. 4相关文件4. 9. 4.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4. 9. 4. 2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管理制度4. 9. 4. 3任务观察制度4. 9. 4. 4强制性授权工作流程识别与控制制度4. 9. 4. 5危险作业审批制度4. 4 5辨识与评估4. 9. 5. 1重大危险源管理4. 9. 5. 1. 1目的和范围通过对我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装置中的各类压力容器和贮罐;各类压力 管道;各种气瓶及产品库区。4. 9. 5. 1.2编制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0)4. 9. 5. 1. 3 定义4. 9. 5. 1.3. 1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 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4. 9. 5. 1. 3. 2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公司在同一个 作业区域内,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nl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 场所。4. 9. 5. 1. 3. 3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4.9. 5. 1.3. 4重大事故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 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 重污染。4. 9. 5. 1.3. 5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 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公司的且边缘距 离小于500米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生产场所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 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4. 9. 5. 1. 3. 7 储存区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4. 9. 5. 1.4 职责4. 9. 5. 1. 4.1安全科组织生产单位对生产场所及储存区危险物 质最大储存量进行计算。4. 9. 5. 1. 4. 2安全科负责组织生产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及一般危 险源进行辨识、传递和建档。4. 9. 5. 1. 4. 3安全科负责组织生产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及一般危险源进行定期评估,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监控。标准化系统工作骨干、科室主管、主管助理、工程技术人员和 安全部门全体人员,对标准化系统标准正确理解,掌握危害辨 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有能力开展、指导初始评审。2、第二期:201*年7月20日7月30日授课对象:各基层单位(科室、车间、班组)领导授课内容:(1)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2)任务观察培训(3)行为干预培训(4)安全操作技能培训(5)标准化系统文件的培训授课人:安全科长李强预期目标:培训班全体成员熟练掌握工艺、设备、环境和人员行为观察技 巧,如何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干预。使全体员工明白遵守与之相关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 件的原因,以便其能自觉遵守。(三)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文件的策划和编制阶段(时间:201*年8月1日201*年10月31日)内容包括安全标准化实施手册、管理制度汇编、风险评价、记录文件格式汇编、作业指导书汇编等4. 9. 5.1. 4. 4安全科负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并传递 至相关单位、从业人员。4. 9. 5. 1. 4. 5安全科、各生产单位负责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相关 从业人员进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4. 9. 5. 1. 4. 6安全科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4. 9. 5.1. 4. 7安全科负责将重大危险源形成报告,报送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4.9. 5. 1.5工作程序4. 9. 5. 1. 5. 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4. 9. 5. 1. 5. 1. 1根据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危险 物质的界定进行辨识。4. 9. 5.1. 5. 1. 2安全科组织相应的生产单位,对存在危险物质 的生产场所和储存区进行计算单元的划分,并对各单元进行最大储 存量计算。4. 9. 5.1. 5. 1. 3安全科根据各单元的计算结果,按重大危险源 临界量值对重大危险源或一般危险源进行辨识。最大储量超过临界 量的单元为重大危险源,未达到临界量的单元为一般危险源,形成 评估报告。并建立登记档案。4. 9. 5. 1.5. 2重大危险源的管理4. 9. 5.1. 5. 2.1安全科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物 质名称、数量、性质、地理位置、管理人员、安全规章制度、评估 报告、检测报告等。4. 9. 5. 1. 5. 2. 2安全科将本公司的重大危险源形成报告,报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重大危险源报告应包括重 大危险源的详细情况、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安全措施与预防措施、 应急预案等。4. 9. 5. 1. 5. 2. 3重大危险源报告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变化、新 知识的获取、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修订,报告修订后重新到市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4. 9. 5.1. 5. 2. 4设备科定期(根据国家对设备规定的检测周期) 对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设备、安全设施和强检仪表进行检测,并将检 测报告复印件及时传递至安全科。4. 9. 5. 1. 5. 2.5重大危险源的检查按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事 故隐患排查与整改管理制度中的规定执行。4.9.5. 1.5. 3防护器具、设备设施的管理4. 9. 5.1. 5. 3.1安全科负责指导有关单位按集团公司职业卫 生管理制度中规定的防护器具、设备设施的配备标准,对重大危 险源和一般危险源所属岗位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防护器具、设备设 施,并将所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和防护器具、设备设施进行登记。4.9.5. 1.5.3. 2单位负责人和岗位人员经常检查防护器具、设备设施,保证防护器具、设备设施的齐全。4. 9. 5. 1. 5. 3. 3安全科及时对防护器具进行校验和更新,保证 岗位所配备的防护器具的有效性。4. 9. 5. 1.5. 4危险物品与废料4. 9. 5.1. 5. 4. 1安全科负责对生产机械设备、办公设备在使用 和维护中产生的有关油污、烟气、粉尘、噪声、固废等的监督管理。4. 9. 5. 1. 5. 4. 2检验科负责对生产现场噪声、粉尘、污水排放 的环境污染因素进行监视测量,对实验室的实验器具和使用的试剂 等废弃物的控制管理。4. 9. 5. 1. 5. 4. 3外采科负责对各类办公用品固废进行统一回收 处理,并对各部门的固废回收情况进行监督管理。4. 9. 5. 1. 5. 4. 4公司各单位根据职责和权限范围,负责本部门 的危险物品及废料进行相应的管理。4. 9. 5.1. 5. 4. 5向大气排放的控制(1)现场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减少或杜绝使用 会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物料以及其它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烟尘的物 料。(2)要对会产生恶臭气味废弃物采取密封措施。(3)上公路的车辆要定期保养和年检,使尾气达到尾气排放标 准,否则不能使用。发现车辆尾气排放异常时应及时进行检修。(4)工作现场散装物料要入库保管,袋装灰粉物料要成堆存放并覆盖。(5)吹炼渣、熔炼渣、块煤应成堆堆放。(6)生产现场,要及时向需要的物料洒水降尘。(7)运输中和渣、烟灰的车辆要苫盖,当其驶出现场时要采取 适当措施,防止带泥上路。4. 9. 5. 1. 5. 4. 6废水的控制(1)现场生产产生的废弃污水以及机械设备、车辆冲洗产生的 废水应集中存放,或将泥水沉淀分离后排放,或采取其他方法使泥 浆固结。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湖泊、池塘。(2)对生产现场设立的卫生间排出的污水不得随意排放。(3)食堂清洗灶具、器皿应尽可能使用无磷洗涤用品。食堂排 放污水管道,应设置隔油井和过滤网,在去掉显见悬浮物和油垢后, 排入污水管网,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清理滤网油垢和淤泥。(4)职工浴池排污管道应设置过滤网,在去除显见悬浮物后, 排入污水管网,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清理滤网杂物。4. 9. 5. 1. 5. 4.7固体废弃物的控制(1)现场的生产垃圾、熔炼渣应在指定地点存放或废弃,废弃 运输时必须对其覆盖,避免出现沿途遗洒。(2)对于现场危险、有毒有害废弃物及生产设备修理产生的废 油,必须按指定地点集中装存或存放,防止二次污染。(3)对办公区、生产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按有害的(如:电 池类、墨盒、签字笔芯、灯管、水银温度计等)、可回收利用的(如: 报纸、杂志、包装箱及填充物、电线、玻璃和塑料容器等)和一般生 活垃圾分类,并要设置有三类废弃物标识的垃圾箱以便于分类存放。 办公和生活垃圾要指定负责部门管理并有专人负责进行清理。(4)生活垃圾的外弃运输,应与环卫部门建立联系,或自行运 送或约其定期清运。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可与物资回收部门建立 联系,自行运送或约其定期清运,也可变卖。对有害的废弃物,由 于产生量小可在储存一定量时交由专门机构回收,对暂无回收单位的要 密闭储存好。4. 9. 6登记建档与备案对确认的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按照相关规定,将重大危险源 向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4. 9. 7监控与管理 4. 9. 7. 1 目 的根据安全生产法和重大危险源辨识、关于开展重大危 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对重大危险源 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 制度。4. 9. 7. 2 范 B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4. 9. 7. 3重大危险源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 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 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包括:贮罐区 (贮罐)、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4. 9. 7. 4职责4. 9. 7. 4. 1公司的安全管理职责4. 9.7.4. 1.1组织全系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 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4. 9. 7. 4. 1. 2制定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4. 9. 7. 4.1. 3建立健全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严格划分 范围,不断完善预测、预警、预案工作;4. 9. 7.4. 1.4组织或参加重大危险源造成事故的调查和处 理;4. 9. 7. 4. 1. 5对直接监督管理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备案。4. 9. 7. 4. 2各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4. 9. 7.4. 2. 1组织所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危险源管理 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4. 9. 7. 4. 2. 2根据公司规定,利用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督 促所属车间、科室做好预测、预警、预案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的 档案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和资 金,并限期整改;4. 9. 7. 4. 2. 3完善本单位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演练, 落实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4. 9. 7. 4. 2. 4协助或参加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4.9. 7. 5 内 容4. 9. 7. 5. 1重大危险源辩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4. 9. 7. 5. 2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4. 9. 7. 5. 2. 1建立重大危险源台账台账内容包括:危险源名称、危险物质名称、危险源存在的位置、 危险货物编号、易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危害、最大储存量、正常 储存量、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安全技术措 施内容、安全管理措施内容、应急措施等内容。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分工,每一类管理项目都要建立相应 的管理档案,维护保养部门要建立相应的记录。4. 9. 7. 5. 3重大危险源管理4.9. 7. 5. 3. 1安全科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危险源辨识,当有新的设 施或场所构成重大危险源时应纳入重大危险源管理,并及时上报主 管部门。4. 9. 7. 5. 3. 2对构成重大危险源场所,公司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 价,并出具安全评价报告。4. 9. 7. 5. 3. 3重大危险源的检查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检查制度和巡 回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4.9. 7. 5. 3. 4严格值班制度:公司24小时值班,夜间由安全科负 责,白天由车间当班人员负责,遇有问题及时处理、报告。4.9. 7. 5.3. 5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针对上月存在的 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布置下月的安全工作。4. 9. 7. 5. 3. 6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4. 9. 7. 5. 3. 6. 1建立各级安全管理网络;4. 9. 7. 5. 3. 6. 2安全设施定期检验;4. 9. 7. 5. 3. 6. 3定期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确保自然 因素对重大危险源无毁灭性的破坏。4. 9. 7. 5. 3. 6. 4生产系统中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起重设备按 规定要求进行定期检测,保证系统安全运行。4. 9. 7. 5. 3. 6. 5安全附件(压力表、液位计)应定期检测。4. 9. 7. 5. 3. 6. 6劳动防护用具如呼吸器、防毒面具应进行定期检 查4. 9. 7. 5. 3. 7根据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编写导则,编制液 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演练,对预案的适宜性、有效性、充分性进行评审。4.9. 7. 5. 4重大危险源备案按照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申报登记范围的要 求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并填写重大危险源申报 表报相关单位登记备案。4.9. 7. 5. 5变更管理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 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 应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评价,并将有关情况报当地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备案。4. 10职业健康4. 10. 1总则建立并不断完善职业卫生方面的相关制度,对接触职业危害的 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有效预防.监测和控制职业危害。4. 10. 2职责4.1 安全科负责编写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控制 制度、职业卫生监测制度及人机工效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 修订更新制度。4.10 . 2. 2安全科负责组织对职业卫生的相关要求进行监测。4.10. 3控制要求安全科应按照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任命有能 力的人员负责职业健康的监护工作,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 按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配备职业卫生设施,并根据其特性,采 取有效的控制措施。4. 10. 3. 2安全科应按照职业危害控制制度的要求,对识别出 的职业危害因素实施有效的控制。4. 10. 3. 3职业危害控制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消除;替 代;工程控制、隔离;管理控制;个体防护。4. 10. 3. 4安全科应按照职业卫生监测制度的要求,委托外界 机构,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并 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4. 10. 3. 5安全科应按照人机工效管理制度的要求,组织评估 人机工效的影响。人机工效影响应考虑以下因素:人工搬运;作业 空间布局;有限空间作业;控制装置的设计;疲劳。相关文件4. 10. 4. 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4. 10. 4. 2职业危害控制制度4. 10. 4. 3职业卫生监测制度4. 10. 4. 4人机工效管理制度4. 10. 5职业健康管理4. 10. 5. 1目的和依据4. 10.5. 1. 1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 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 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5. 10. 5.1. 2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贝L(四)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实施运行阶段(时间:201*年11月1日201*年4月30日)根据任务划分完成相关制度建设,建立相关原始资料档案,完 善安全标准化现场整治。(五)内、外部评审阶段(时间:201*年5月1日201*年5月10日)安全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内部评审组,对企业安全 标准化建设进行内部评审,对内部自评中的不符合项,进行汇总反 馈,形成意见,下达整改。整改通过后,再次自评并编制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申请中 介机构评审,评审结果报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核准。安全标准化管理要素本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由13个一级要素和42个二级要素组成。采用P (计划)、D (实施)、C (检查)、A (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 模式,实现各单位自主管理、安全部门监督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 持续改进安全管理绩效。4. 1安全生产目标4. 1. 1总则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制度及安全生产目标4. 10. 5.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4. 10. 5. 3 定义4.10. 5. 3. 1职业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 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 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4.11. 职业病: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 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 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名单的疾病。4. 10. 5. 4机构设置公司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各部门、车 间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组员;安全科为职业卫生的日常管理 机构。4. 10. 5. 5 职 责4. 10. 5. 5. 1职业健康领导小组职责:4. 10. 5. 5. 1.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 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4. 10. 5. 5.1. 2审定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 目标的方案,并定期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关系协 调、所需资金落实等问题。4. 10. 5. 5. 2安全科职责:4. 10. 5. 5. 2. 1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4. 10. 5. 5. 2.2确定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协助卫生部门 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对超标 场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监督整改。4. 10. 5. 5. 2. 3负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负责企业劳动卫 生档案的建立工作;4. 10. 5. 5. 2. 4负责组织进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 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4. 10. 5. 5. 2. 5负责在职员工职业病档案的归档工作。4. 10. 5. 5. 2. 6会同办公室联合开展职业卫生教育工作,普及和 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4. 10. 5. 5. 3办公室职责4. 10. 5.5.3. 1负责新入厂员工上岗前的健康查体和员工离岗前 的职业健康查体工作。4. 10. 5. 5. 3. 2负责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 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4. 10. 5. 5. 4各单位职责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健康和职业病预防工作。4. 10. 6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保障从业人 员劳动安全和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待遇等如实以书面形式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 写明;对员工及相关方宣传和培训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 应急处理措施;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按照工作场所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要求,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 和警示说明。4. 10. 7职业危害申报4. 10.7. 1安全科根据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时如实地向上 级主管部门申报,接受监督。申报的主要内容有: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 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技术、工艺和 材料;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4. 11应急救援4. 11. 1总则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确定与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有关的 工作场所及对策,规范应急演练的正常实施,确保应急预案的准确性 及合理性,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最大限度地减 少事故损失。4. 1L2职责4. n. 2.1安全科负责编写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以及应急预 案评审制度。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应急计划并为应急配置必要的人 力.物力及财力资源。安全科负责审核各车间编制的应急措施及相关科室编 制的应急预案,报分管总经理审批后,督查各部门应急预案的实施. 演练和准备情况。安全科负责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洪涝灾害.火灾事故等 的应急组织工作。4. 11. 2. 5各部门负责本单位的应急准备及响应措施的落实,并检查应急物资的完好状况。4. 11. 3控制要求4. n. 3.1安全科在编写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时,应对以下各 项做出规定:紧急情况认定;应急准备管理;应急计划;应急响应; 应急保障;培训和教育;应急演练;应急评审与改进。5. 11. 3. 2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现场人员或发现人员立即采取 自救措施并上报,发生单位组织人员进行自救行动,接到通知后, 安全科和应急指挥小组按应急响应计划组织应急行动。6. 安全科要收集与潜在的紧急事件相关的地理.人文.地 质.气象信息,并适时更新。7. 11. 3. 4安全科在编写应急预案评审制度时,应对以下各项 做出规定:a)应急演练实施过程;b)应急预案评审过程。8. H. 3.5各车间、科室应有计划的开展应急培训和演习,维护好 应急设备,使之在应急响应时保持应有的性能状态,在演习之后, 特别是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安全科应组织评审.修订应急预案。4.11. 4相关文件应急管理及响应制度应急预案评审制度4. 11. 5应急机构和队伍4. 11.5. 1应急救援机构组成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主要有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办 公室、现场应急指挥科、专家组、相应职能部门组成的应急救援队 伍组成。4. n. 5. 2应急指挥中心4. 11.5.2. 1应急指挥中心主要人员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生产副经理、技术副经理、工会主席成员:安全科、生产科、技术科、设备科、外采科、办公室、 财务科、办公室、发生事故单位等职能部门及各部门、各车间负责 人。4. 11. 5. 2. 2应急响应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应急响应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科, 电话:;办公室下设应急响应中心一一公司值班室,调度室24小时有人值班,应急电话:。4. 11. 5. 2. 3现场应急指挥科现场应急指挥科是应急指挥中心的临时派出机构,现场应急指 挥中心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派。当现场指挥丧失指挥职能时,公 司应急指挥中心将立即指派或由现场最高领导接替。4. 11.5. 2. 4 专家组根据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建立 事故应急处置专家组。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在应急状态下,专家组协 助指挥中心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4. 11. 5. 2. 5 职责(1)应急总指挥职责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 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应急抢险。(2)应急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若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3)应急指挥中心的职责接受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督导,并落实指令。审定并签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审定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根据生产事故的预测与预警结果,开展风险评估。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确定现场应急指挥科人员,并下达派出指令。指定新闻发言人,审定新闻发布材料。审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的指导方案。审定并签发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统一协调应急资源,审批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费用。(4)应急响应办公室的职责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下,负责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应急指挥工作。负责公司应急相应的应急值班。应急事件发生时,组织、指导、协助和协调进行应急处理和应急 救援。掌握应急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领导汇报, 确定应急处理对策。负责公司应急力量的调配、应急物资的准备。负责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 的策划,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总结。应急事件发生时负责判断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负责上报材料的起草工作。负责应急值班记录,组织编写现场应急处置总结,应急资料的归 档。负责组织公司级应急预案的修订,负责车间应急预案的备案工作。(5)现场应急指挥科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 急抢险方案。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负责协调配合现场应急物资。按照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新闻发布工作。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有关资料。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请示应急终止。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负责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6)专家组职责为现场应急工作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建议和技术支持。参与制订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负责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4. 11.5. 2. 6应急救援机构图11.6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由应急指挥中心组织相关人员组成编制小组编制,公 司应急指挥中心负责预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