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民政局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docx
XX市民政局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为有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顺利开展,根据XX市乡村 文化振兴专项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乡村文化振兴实施 方案的通知(XI 2022 )X号)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工 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紧紧围绕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各项工作,有效 遏制陈规陋习,在促进乡村振兴,打造“三城三地”,为建设 现代化美好XX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二、重点任务1 .加强移风易俗议事协商组织建设。指导各地在基层党组 织领导下,由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进一步健全各类移风易俗 议事协商组织,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2 .推进婚丧事宜移风易俗。深入贯彻关于推进全省婚丧 事宜移风易俗的指导意见精神,充分利用婚姻登记处、殡仪 馆、公墓等阵地,引导群众树立婚丧习俗新理念。三、主要措施1 .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 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市纪委、市委组织 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市党员 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带头文明节俭办理婚丧 喜庆事宜,严格落实事前、事后报告制度,严格控制操办规模 和标准,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2 .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 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同时在村庄醒目位置、村务公开栏、 宣传栏张榜公布,以村规民约的倡导推动作用,使移风易俗的 新理念、新风尚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农民群众的内心深处,使 村规民约成为新的道德规范,成为摒弃陈规陋习的有效载体, 把规范完善村规民约作为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载体。3 .发挥移风易俗议事协商组织作用。进一步规范壮大道德 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红白理事会等议事协商组织,制定切实 可行的婚丧喜庆事项简办章程和制度,明确举办规模、宴席标 准、设宴桌数等具体内容,建立健全婚丧喜庆事项申报机制。 发挥移风易俗议事协商组织作用,围绕思想道德、移风易俗、 环境卫生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引导广大村民 群众改变陈规陋习。4 .加强婚丧服务机构建设。在婚姻登记机关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和结婚颁证大厅,建立婚姻家庭辅导员和结婚颁证员队 伍,加快推进婚俗改革。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殡仪馆和城乡公益 性公墓等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对农村原有公共墓地和集中埋葬 点进行改造整合,纳入公益性墓地管理,逐步实现公益性公墓 (墓地)覆盖所有乡镇。建立健全公益性公墓管理制度,形成 以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补充的殡葬服务体系,切实减轻群众 的丧葬负担。5 .开展婚丧领域综合治理。落实属地管理与人事管理双重 监督职责,严厉查处违规大操大办、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大肆 收受钱财等行为,督促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移风易俗、 树立新风正气。严厉打击占卜算命、看风水、做“法事”、烧 假人假物等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以及在办理婚丧活动中宣扬封 建迷信、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和 污染环境等行为。持续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墓地、私自修建豪华墓和“活人墓”、 在“三沿六区”范围内乱埋乱葬、违法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 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四、工作要求L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民政部门要把乡村文化振兴 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建引领,结合工作 实际,精心组织,督促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红 白理事会办事规则,切实把移风易俗工作抓紧抓实,确保当地 社会风气明显改善。2 .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婚姻登记机关、殡葬服务机构 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宣传栏、道德讲堂、学校、文化 广场等平台,加大对移风易俗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民法典、殡葬法规政策、村规民约居 民公约等,提升基层干部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认同感和参 与度。树立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引导干部群众崇尚勤俭节约、 文明有序的时代新风尚。3 .加强监督检查。各县区民政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移风易俗 工作进行督查,重点督查红白理事会建设和发挥作用情况、制 度落实情况、工作效果、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的满意度等,并 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市民政局对各地移风易俗工作 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总结宣传并推广好的经验做法, 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工作进度落后,工作效果不明显的地区进 行督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