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葡萄沟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好、干、分”,学会带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 能够按“总-分-总”的方式说具体、说完整。3、通过虚拟的情境,在葡萄沟游览一番,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 情,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地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通过 朗读,表现出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难点:能够按“总-分-总”的方式说具体、说完整。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孩子们,我们要开始上课了, 准备好了吗?(端正坐姿)一、直奔主题。同学们,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里有一一葡萄沟。(齐读课题)二、复习导入,整体感知。(-)复习字词上节课我们认读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检查一下,这些词语你 会读吗?老师找同学起来读,你们当小裁判,他读对了,你们就跟着读 两遍。他读得不对,你们就举手帮他更正一下。(二)复习句子生字词大家都学得很不错,句子是不是也能读得通顺、流利呢?老 师这里有个句子考考大家,谁来读一读?(”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 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让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谁 能用文中的一个句子说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 找答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51页,同学们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葡 萄沟是个好地方?3 .同学们的读书习惯真好,读完就坐端正了。谁来说一说,为什么 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啊?(指生)4 .师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葡萄沟, 去感受它的“好”。三、细读课文,品味“好地方”。1、导学第一自然段师: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 觉得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用“”划出来。师: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 地方呢?(葡萄沟有很多水果)师:是呀,每个月份有不一样的水果呢!五月有什么?(桑藕)六 月呢?(杏子、无花果)到了七月呢?(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课 件出示所有水果图片)那你喜欢这个地方吗?再把你的喜欢读出来。(指 生读)你们听出来他很喜欢了吗?那么怎样通过朗读把喜欢读出来呢? 谁来挑战他?(再指生)他读得真好,把这些月份和水果的名字读得稍 微重一些,来,同学们,我们就像他这样,一起读一读。(齐读)葡萄 沟的水果多,你任何时候来,都有好吃的水果,所以我们说葡萄沟 真是个好地方。小结方法: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刚才是怎么体会到“葡萄沟是个好 地方的吗? “学生回顾,老师提示:我们先划出了最能体现葡萄沟是个 好地方的句子和词语,然后,读这些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接着,再美 美地读出你的感受。2、迁移方法,同桌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还体现在哪儿呢?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划一划:你觉得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用“”划出来。说一说:同桌之间说一说,这个句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读一读: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3、全班交流(1)课件: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 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师:你为什么能从这里体会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因为 这里的葡萄很多、很大、很美)“一大串一大串”说明了什么?(葡萄很大,如果只能回答很大 就要与一大串对比,那文中为什么用一大串一大串呢? 一大串葡萄和 一大串一大串葡萄有什么区别?如果只回答很多,就与一串串对比) 很多)你理解得真透彻!小结:是呀,借助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了原来一大串一大 串可以让我们看出葡萄不仅很大,而且还很多。师:葡萄还有什么特点呢?预设1:(五光十色)追问: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五颜六色)这句话里面哪些地方 让你看出葡萄是五光十色的?(生答,课件: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你们看,我们通过前面这些颜色的词语,理解了 “五光十色”是 指颜色很多,这就是联系上文在理解词语。我们之前学过一个词语叫 五颜六色,也是指颜色很多,大家比比看,课文中为什么要用五光十 色呢?(生:葡萄有光泽)正是因为葡萄不仅颜色多,而且还有光泽, 光鲜亮丽、光彩照人,非常美丽。难怪课文中说:美丽极了!小结:我们现在又联系生活实际和下文,深入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师:这个句子写得太美了,我们也来试着说一说这样的句子。(课 后练笔题)师:你们太棒了,老师要把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的葡萄奖励给 你们。(出示葡萄的图片)读:看到这么美的葡萄,你有什么感受?(想吃,喜欢,高兴) 把感受读出来。听了你们的朗读,那晶莹剔透的葡萄好像就在老师眼 前呢,咱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是的,这么多又大又美的葡萄 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课件)一一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课件: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 凉棚。师:这句话主要是写的什么呀?生:枝叶 师:这里的枝叶长得怎么样?孩子们,枝叶长得怎么样?(茂密)茂密是什么意思?(茂盛,枝叶很多)这个句子里有哪些词语可以看 出来枝叶是茂密的?(向四面展开,绿色的凉棚,一个个)师:是啊,大大的棚子,我们可以在里面乘凉。小结:我们又联系下文,理解了茂密就是枝叶长得很多,很茂盛。向四面展开,就可以搭成一个大凉棚。师:孩子们,吐鲁番的夏季非常热,最高温度能有六十几度呢, 在这种天气里,钻进这样的凉棚底下,会有什么感觉呢?(凉爽、舒 服)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读这句话(自由读,指生读)师: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看上去多美呀,看来(引读):葡萄沟真 是个好地方。(3)课件: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 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师:你是如何体会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老乡热情好客)师:那老乡的热情好客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呢?(“准 会”是什么意思? 一定会,必须会,肯定会)(“吃个够”又是什么 意思?吃撑,吃饱再也吃不下去)师:我们再把这个词语大声地读一遍,“好”也是一个多音字, 你们看,“好”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课件),联系上下文,你认为 “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喜爱)对,同学们真厉害!喜爱客人就 是一一好客,喜爱吃东西就是一一好吃,喜爱玩耍就是一一好玩。师:维吾尔族老乡把葡萄一大盘一大盘地捧出来,让你吃个够。 老乡真是一一热情好客。师:那你可以把老乡的热情好客读出来吗?(两人)(重读三个 词)来,我们男女生比赛读一读,看谁更像咱们热情好客的老乡。同 学们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老乡。师:你们看,葡萄沟有这么热情好客的老乡,看来(引读)一一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过渡:这里的葡萄可以让你吃个够,吃个饱, 还剩下很多葡萄,这是怎么办呢?(可以做成葡萄干)(四)了解葡萄干。1.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小声读第三自然段;画出葡萄干制作的相关语句;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说说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可以用上 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那这葡萄干是怎么做成的呢?谁来汇报一下?(指生)(先把葡萄 运到晾房,接着把葡萄挂在架子上,然后利用流动的空气让水分蒸发, 最后就成了葡萄干)2.感受葡萄干的“色鲜味甜”。同学们,这就是维吾尔族老乡做出 来的葡萄干,颜色怎么样?(鲜)味道怎么样?(甜)课文里面怎么写 的?(色鲜味甜)因为这样色鲜味甜的葡萄干,我们说一一葡萄沟真是 个好地方这么好的葡萄沟,课文最后的标点符号却是句号,你们能为它 换一个标点符号吗?(感叹号)那你们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自 豪、赞美,读一读)是的,葡萄沟这样的美,让我们不由得感叹,真不 愧是一个一一好地方。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同学们,今天的葡萄沟之行就要结束了,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品种很多的一一水果,五光十色的一一葡萄,热情好客的一一老乡,色鲜 味甜的一一葡萄干。最后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做个小游戏(课件:争做金牌小导游), 咱们来争做小导游,选择我们刚刚找到的你最喜欢的一个部分来介绍 一下葡萄沟,注意,结尾要用上: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葡萄沟是 这样的好,回家后,同学们可以把今天课堂上的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让他们有机会带你去葡萄沟看一看。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基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创设 了一个“美丽中国行”的单元学习情境。葡萄沟,则是美丽中国行的最 后一站。今天上的是葡萄沟的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五 光十色”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并对葡萄沟产生向往之情。根据课文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边朗读、 边理解、边体会的教学手段,由引学、导学、拓学三大板块组成。葡 萄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词汇丰富,是训练朗读 的好教材。以新课标的思想为指导,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葡萄沟的物 产和景色,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 人民的喜爱之情。学生的朗读从正确到流利,直至有感情,这正是对文 章内容理解的体现,所以,课堂上给学生较多朗读的时间,让孩子们在 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联 系上下文来进行重难点突出,如“五光十色” 一词,通过前后语句的朗 读,对比“五颜六色”,来体会葡萄不仅颜色多,而且富有光泽,从而 理解词语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由扶到放,先引导学生在第一自然段习得学习 方法,通过“划一划,说一说,读一读“,来体会“葡萄沟是个好 地方“。到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同桌对学,唤醒学生 自主学习意识,继而以具体学习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分组群学后面 的内容,在循序渐进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快乐完成教学任务。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其如下教学细节还须进一步打磨: 一是主问题设计之后的分步追问过于琐碎,指向不明,导致教学衔 接不紧,层次不明;二是自己发音的抑扬控制不力,声音有些小, 语言表达欠精准,感染力不强,导致情味不浓,氛围不浓;三是课 堂评价模式单一,未能让生生互评,师生互评,未能对学生回答及 时褒贬,指点迷津,导致学生学习欠深入,理解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优化教学设计,以任务为导向,在巧设情 境中增强语文实践性,让学生在运用中习得知识,发展思维,开创 教学新天地。我坚信:聚焦课标,深耕课堂,定会构建生本的理想 课堂,收获属于语文的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