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两指南(修订版).docx
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3.0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坚持人民至 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关于进一步优 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 联控机制综发(2022) 101号),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修订了河 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3.0版),优化调整了 部分防控措施。一、立足于“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人、物、环境“三链同防”,强化风险人员管理,做好入 境物品管控,织密“三道防线”,强化联防联控,筑牢疫情输入屏 障。(一)强化风险人员管理L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 天居家隔离”管理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 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 核酸检测。指导,形成“省指导、市统筹、县(市、区)抓落实”的指挥格 局。发生疫情的省辖市、省应急指导组均要对处置工作进行复盘 总结。(二)及时“圈住”疫情发生后,根据专家组现场研判,迅速划定高、低风险区, 并在5小时内对外发布,严格限制人员流动,确保及时圈住,将 传播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1 .划定高风险区。高风险区是指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 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高风险区一般以 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 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高风险区实行封 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2 .划定低风险区。低风险区是指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 的其他地区。低风险区要强化社会面管控,实行“个人防护、避 免聚集”,离开所在城市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3 .解除风险。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 风险区。所有高风险区解除风险后,低风险区相应解除,县(市、 区)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三)守牢节点严格落实各类应急预案、处置指南要求,露头就打,落实快 研、快封、快筛、快调、快转、快隔、快治、快解“八快机制”, 与病毒赛跑,抢抓应急处置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 24小时五个关键节点,即初阳复核确认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 染者后,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院并通过大疫情网直报,4小时 内完成个案核心信息调查,8小时内完成同住人员转运隔离,12 小时内完成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和管控,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 行病学调查报告。要根据病例行动轨迹和流调信息,利用“三公 (工)协同多部门技术手段和大数据信息支撑,由公共卫生专 业技术人员快速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及其他风险人员。密切接触 者是指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 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 人员。对于人员较为密集复杂的病例活动场所(如餐厅、娱乐场 所、超市等密闭空间场所),可适度扩大密切接触者判定范围。(四)日清日结迅速锁定可能涉及的一切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并联推进核 酸检测、病例追阳、流调溯源、隔离转运、协查排查、医疗救治 “六同步”,确保24小时内实现“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 应治尽治”。提前制定区域核酸检测“采、送、检、报、追”力量 匹配方案,充分考虑足不出户人员核酸检测服务需求,根据当地 人口规模,按比例备足核酸采样和检测力量,确保按照时限要求 完成核酸检测、病例追阳任务。强化“三公”协同机制,快速深入 流调,风险人员迅速落实赋码管理。优先判定和管理与病例接 触频繁、持续时间长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强化协查排 查,确保推送的协查人员24小时管控到位。四、立足于“准”,坚持备足能力、科学精准为打硬仗、打大仗准备力量,始终保持应急状态,统筹全省 政策,形成系统、配套、协调、集成的防控能力。(一)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综合人口数量、地缘交通、核酸检测机构分布等情况,科学 设置充足数量的采样点。按6小时完成采样任务,参照每2000 3000人设置一个采样点,600800人设置一个采样台,每个采 样台配备2名采样人员。按照区域内常住人口每360人配备1名 采样人员的标准,立足于本地提前储备采样力量,超过1000人 的小区以及超过500人的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含学校)按区 域内或单位人员数56%的比例培训内部采样人员。在满足应检 尽检、愿检尽检和正常医疗保障核酸检测前提下,各地根据本地 常住人口数量,按照10合1混采测算,配足核酸检测能力,郑 州市要达到120万管/日核酸检测能力,各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核酸检测能力要达到总检测能力的70%以上。在启动区域核酸采 样1个小时后,应将首批样本转运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后续样本 每半小时至2小时收集转运一次,保证启动采样后3小时内实验 室检测量达到最大产能的80%以上。(二)提升隔离管控能力原则上隔离人员在本市域内隔离,减少大规模集中隔离,减 少异地隔离,分类实施集中隔离点隔离、居家隔离。集中隔离点 指按照每万人60间储备,每个隔离点隔离房间原则上不少于100 间,规范设置“三区两通道”,一点一查一验收,坚决剔除不合格 隔离点。每个隔离点组建全要素工作专班,由1名领导干部担任 点长,所有工作人员登记造册,培训合格上岗,实行集中住宿、 闭环管理。隔离点的医务人员按照与观察对象2: 50的比例配备, 其中必须有12名感控专业人员担任,其他工作人员的数量按 医务人员数量的34倍进行配备。建立集中隔离点储备清单和 梯次启用机制,确保24小时内能启用1/3的隔离房间、48小时 内能启用2/3的隔离房间、72小时内能启用全部的隔离房间。隔 离点强化隔离转运车辆储备调度,每个县(区)原则上确定10 辆大巴车,做好转运车辆改造计划;每辆车配23名司机,纳 入转运人员名单,做好培训演练,发生疫情后优先检测,确保及 时上岗。(三)提升流调能力由公安部门牵头,疾控、通信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省级应急 流调专家队伍,纳入省应急指导组统一管理。以省辖市流调专家 为骨干,组建400人的跨区域支援流调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参 与指导市县流调工作。人口规模800万以上的省辖市建立300支 流调队伍,500800万人口的建立200支,500万人口以下的建立150支。每支流调队伍明确一名公安人员为队长,34名专 业人员为队员,登记造册,分为三个梯次,第一梯次常态备勤,第二梯次1天内集结完毕,第三梯次2天内集结完毕。建立由公 安、疾控、大数据、通信、市场监管、商务等相关部门组成溯源专班,运用大数据收集感染者活动轨迹,确定旅行史、接触史、露史等相关信息,分析可能的感染来源。(四)提升医疗救治能力确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公共卫生楼为省级定点 救治医院,核定重症床位80张,主要负责收治危重症确诊患者。 每个省辖市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感染防控基础好的医 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主要负责收治当地普通型和重型患 者、具有高危因素的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不适合长途转运 的危重症患者;郑州市不得少于1500张床位,其他省辖市不得 少于1000张床位,济源示范区和航空港区不得少于500张,其 中重症床位数不低于10%o在市域内合理选址,建设充足床位的 方舱医院,主要负责收治当地不具有高危因素的轻症患者和无症 状感染者;郑州市要达到1000015000张床位,其他省辖市要 达到5000-10000张床位,济源示范区和航空港区要达到3000 张床位,突发大规模疫情时随时启用。(五)提升风险研判能力根据疫情发展变化,由指挥部组织专家组进行风险研判,提 出风险场所、风险区域(高、低风险区)的划定与管控建议,包 括风险区域调整、区域核酸筛查范围及频次等。疫情常规分析每 日至少1次,疫情处置前期,每日开展分析研判,形势稳定后, 根据需要开展分析研判。专家组根据疫情概况、“三间”分布、病 例发现方式、病例发现及时性、活动范围及场所、接触人员数量 和特征、感染来源和病例间传播关系、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区域 核酸筛查结果等,对疫情进展、态势、特征、风险等进行分析研 判,梳理传播风险点和防控中存在问题,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提出防控建议。(六)提升免疫能力进一步加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宣传力度,优化便民服务措 施,合理增设临时接种点,开展便捷化提前预约,全面推进60 岁以上老年人加强免疫接种和311岁儿童免疫接种,提高接种 率,做到应接尽接、应种尽种。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 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普及卫生健康知识, 养成戴口罩、一米线、常通风、勤消毒等卫生习惯,大力宣传公 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河南省居民健康文明公约,树立良好的 文明健康生活风尚,提高社会免疫能力。五、立足于“小”,划小单元、群防群控坚持抓早抓小抓基础,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防控效果,以最 小影响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一)坚持划小单元。按照“区域合理、无缝衔接、便民利 民、相对固定”的原则,科学合理建立完善社区(村)网格体系, 划小疫情防控管理单元,成立以社区(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 一书记、民警(辅警)、医务人员为主体的防控工作专班,每个 网格设立网格长,配备基层民警、社区(乡村)医生,在城市社 区小区网格内配备楼栋长和单元长。社区(村)党组织要以“五 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以网格为最小作战单元,以党员干部为先 锋,组织做好宣教、排查、管控、督导、关爱工作,筑牢疫情防 控“红色堡垒”。严格落实“三级包保”和“五包一”制度和机关企事 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村)党组织“双报到”制度,夯 实基层治理根基。把无疫小区(村、社区)建设作为强化社会健 康管理的重要抓手,同步推进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文明健康生活 方式普及、疫苗接种、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垃圾收运处理等工 作,推动疫情防控重心下移,织牢、织密基层疫情防控网络。(二)压实“四方责任”。各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属 地防控工作负总责,统筹指挥调度辖区内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完 善社区(村)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落实信息报 备、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夯实基层治理 根基。各行业、各部门切实履行主管责任,加强本行业疫情防控 工作监管,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疫情防控专项方案,指导行业单 位依法依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法人主 体责任,严格落实防控指南,配齐配足防疫物资,加大办公场所 消毒力度,掌握所有人员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加强门禁管理和 工作人员分级防护,定期开展核酸检测。个人应主动配合相关机 构的调查、检验、采样、隔离、治疗、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措施, 如实提供相关情况,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三)健全常住人口基础信息台账。摸清社区(村)常住人 口基础信息,引导居民主动告知相关基础信息变化情况。疫情发 生后,社区(村)召集防控支援力量、志愿服务队伍等,确认常 住人口信息,摸清社区(村)常住人口底数、物资储备情况和特 殊照料需求,对接应急保障指定单位,激活社区(村)防控工作 机制。各地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常驻人口详细信息上传至 各地核酸检测系统,对人群进行预登记,进一步提高应急状态下 追阳效率。(四)建立脆弱人群信息清单。摸清空巢(独居)老年人、 困境儿童、行动不便人员、孕产妇、慢性病基础病患者、需要定 期治疗患者、精神病患者、困难群众等重点人员情况,掌握其家 庭成员、照料(监护)人员联系方式,建立重点人员清单、疫情 期间需求清单和保障人员清单,并动态更新完善。指定专人做好 需求收集、帮助购买、配送到户等工作,打通从家门到医院的就 医绿色通道,保障重点人员治疗、用药等需求,打通“最后一公 里”。(五)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做好疫情防控与经 济运行调度机制协同发力,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以“四保”企 业(项目)为抓手,指导白名单企业(项目)按照本行业(领域) 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要求,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制定防控方案和应急 预案、完善闭环管理设施,备足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物资,优 化管理流程,定期组织开展模拟演练和压力测试,确保平时能防、 疫时有备。当辖区部分区域或全域处于疫情防控应急状态时,对 “四保”企业(项目)员工及相应流通保障人员实施赋码保护,开 辟“四保”企业(项目)车辆绿色通道,实现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下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宜,为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 间提供坚实支撑。各地、各部门要树牢大局意识,坚持“全省一盘棋”,统筹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持续优化指挥体系力量编成,省市县三级指 挥部实体化运行,全天候全要素值班值守,始终保持激活状态。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河南省新冠肺炎疫 情常态化防控办法(试行),严厉打击、依法惩处涉疫违法行为, 加强疫情防控法律风险预判,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为疫情防控大 局提供法治保障。不断优化完善全省一体化疫情防控管理平台, 持续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数据汇聚应用,为决策提供综 合数据支撑。建立疫情、社情、舆情“三情”联动机制,积极开展 互联网舆情监测工作,畅通群众咨询、投诉受理渠道,最大程度 凝聚社会共识,共同筑牢群防群控基础。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 急演练,落实常态化培训要求,把每次疫情处置都作为实战培训I, 全面提升疫情防控指挥和处置能力。严格督导督查,建立“列单、 交单、办单、清单”四单制度,梳理问题线索、建立督查台账, 完善督导检查闭环管理机制,更好服务全省疫情防控工作。附件:1.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指南(修订版)2 .河南省应对规模性新冠肺炎疫情处置指南(修订 版).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负面清单2 .高、低风险区来(返)豫人员。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 史的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管理措施,在第1、3、5、7天各 开展1次核酸检测。对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入豫后查 验健康码,三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3 .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 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码管理,第1、 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 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4 .检测结果异常人员。对单管初筛阳性、抗原阳性人员,立 即就地隔离并转运至指定场所进行管理,同步开展复核并启动应 急处置工作;如确诊,则根据病情运送至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进 行隔离治疗。发现混管初筛阳性,由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所 有混检人员及同住人员落实就地隔离措施,并安排人员上门采样 复核,阴性人员解除隔离措施,确诊人员根据病情运送至定点医 院或方舱医院进行隔离治疗。5 .入境人员。实行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闭环管理,严格 落实“5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隔离”管理措施,并在第1、 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3 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对郑州入境集中隔离满5天、目的地为 省内的人员,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派专车闭环转运至居住地, 实施3天居家隔离;目的地为省外的,提前通报外省,能开展“点附件1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指南(修订版)当出现疫情燃点时,依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 发2022) 101号)要求,果断采取措施,快字当头,特制定本 指南。一、快研出现首发阳性病例(含初筛阳性)后,迅速建立省市县扁平 化指挥机制,专家组1个小时内赶赴现场,综合现场流调、环境 勘查、临床信息、风险人员排查管控情况、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多源信息,现场进行风险研判,提出防控建议。疫情处置前期,每日开展分析研判,专人实时收集阳性人 员信息,建立病例分析数据库并动态实时更新,提供病例一览 表。根据流调报告梳理传播链条,绘制传播关系图;结合疫情 概况、“三间”分布、病例发现方式、病例发现及时性、活动范 围及场所、接触人员数量和特征、感染来源和病例间传播关系、 区域核酸筛查结果等,对疫情进展、态势、特征、风险等进行 分析研判,梳理传播风险点和防控中存在问题,对问题进行原 因分析,提出防控建议。疫情稳定后,重点关注新增病例发现方式、感染来源、活 动轨迹、风险场所、传播风险等。对医院、学校、劳动密集型 企业、养老院、精神病院、儿童福利院、监所、建筑工地、批 发城、商业街等场所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分 析研判,形成研判报告,提交指挥部。省级研判队伍维持在200人左右,市级研判队伍维持在 200-300人左右。二、快封疫情发生后,根据专家组现场研判,迅速划定高、低风险区, 并在5小时内对外发布,严格限制人员流动,确保“圈住”。高风 险区原则以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实行封控措施,期间 “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低风险区要强化社会面管控,实行“个 人防护、避免聚集“,离开所在城市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按照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 工作的通知要求,经专家分析研判,当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 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 划定范围。三、快筛疫情动态防控下,各地要储备足量的核酸采样、核酸检测和 相关辅助力量,确保尽快完成区域核酸检测任务。采:规范采样。综合人口数量、地缘交通、核酸检测机构 分布等情况,科学设置充足数量的采样点。原则上以小区、企事 业单位、大型建筑工地、高校以及工业园区等为单位设置采样点。 同时,备足采样应急小分队,保证混采追阳及重点人群上门单采 数量。送:高效转运。按照启动区域核酸采样1个小时后,将首 批样本转运至检测机构,后续样本每半小时至2小时收集转运一 次,保证采集后3小时送达实验室,市域城区内转运车程控制在 15分钟以内,估算转运所需的专用车辆、人员和转运箱数量, 做好储备和调用。检:科学检测。在满足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和正常医疗保 障核酸检测前提下,按照10合1混采测算,配足核酸检测能力。 核酸检测力量要立足于当地,不过度依赖异地第三方检测机构。 加强检测质量控制,建立蹲点督导机制,组织临床检验专家对各 检测机构进行点对点蹲点督导,对实验室自接收样本到信息上报 全程监管,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严格落实实验室准入和人员 准入要求,制定实验室标准化流程,严防实验室污染和实验室内 交叉感染。报:精准快报。样本到达实验室后,重点地区重点人群6 小时、其他人群12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实验室要明确专人负 责数据上报,检测结果实时上传至全省统一的核酸检测信息系统。追:追阳复核。以县(区)为单位成立混采追阳(含初筛 阳性)专班,专班应包括卫生健康、公安、疾控、交通、民政(社 治委)、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人员,专班下设追阳小组。各县(市、 区)追阳小组按照人员固定、车辆固定,提前进行演练,确保联 络畅通,一旦发生情况,快速锁定目标,各类工作人员和车辆、 物资有效衔接、同时到位,构建高效的混管阳性单采单检体系。 一旦出现混管阳性,不需要对原样本进行复核,立即报告并启动 单采工作(混管灰区、单靶、弱阳需复核后报出),确保6小时 完成混采追阳工作任务。以县(市、区)为单位提前确定混管阳 性单采单检复核实验室,实验室应通过国家或省临检中心组织的 室间质评(疾控机构实验室应通过省疾控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 预留复核用检测设备,确保样本送达实验室后4小时内完成复核 工作。单采检测过程中,结果为双靶阳性(Ct值均30,非快 检试剂)的,不再原管复核,直接报告阳性;结果为单靶阳性或 双靶弱阳性(双靶任一的Ct值30,非快检试剂)的,采用另 外12种更灵敏或同等灵敏的试剂原管复核后报出。四、快调坚持“三公”协同,公安牵头,疾控、通信等部门共同参与, 迅速查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确保第 一时间将所有风险人员管控到位。(一)现场流调。抽调公安和疾控骨干力量,建立“2+2”混 编流调小组,将调查的阳性人员轨迹信息进行相互印证和整合, 确保活动轨迹信息准确完整,30分钟内完成信息快报,持续开 展深入流调。流调小组根据现场调查、活动轨迹、视频监控、 场所码、支付记录等多源信息,组织经验丰富的专业力量进行 审核分析和综合研判,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动态更新报告内 容,实行“一案到底''负责制,流调小组持续跟踪调查病例,出 现新增或排除密切接触者、新增风险点位时,及时流转信息至 隔离转运、核酸检测、社会防控、分析研判等工作组。(二)专题流调。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企业、院校等发 生聚集性疫情后需开展现场专题调查,包括现场环境勘查、环 境和物品采样等。现场查看病例的生活、活动、学习、工作等 环境,了解人员密集程度、病例行进路线,建筑空间布局和空 调通风设计等。环境采样要点多面广,关注工作和学习场所、 卧室、卫生间、电梯间、步梯扶手、门把手、交通工具等点位, 判断环境和物品被污染的严重程度和范围,预估人群被感染的 风险,同时为开展环境消毒和效果评价提供支撑。专题调查根 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安排专组、专人负责,拟定调查方案,每 日提交工作进展,短期内完成调查任务,尽快形成专题调查报 告。(三)快速协查。阳性感染者报告后,流调专班要在12小时内判定密切接触者,在24小时内判定高风险区流出人员。通 过人工或智能电话调查、社区摸排、大数据局定位等方式,24 小时内完成落位调查,确定已流出人员当前所在位置;在调查落 位信息完成后2小时内,向流入地发出协查信息。在12小时内 发送风险提示。铁路、机场等交通运输部门在接到协查申请后, 发挥行业组织优势,在4小时内将结果反馈申请地。接到协查任 务的县(区)要坚持公安、公卫、通信、大数据等部门协同,24 小时内完成协查任务和信息反馈。主动开展有高、低风险区旅居 史人员信息摸排登记和报告,查验健康码,督促落实健康管理措 施。五、快转迅速规范开展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者转运,确保转运高效、 安全,严防交叉感染。(一)完善转运机制。各地成立由公安、交通、卫生健康等 部门人员组成的转运专班,对接流调溯源专班、隔离专班制定转 运方案。强化隔离转运车辆储备调度,每个县(区)原则上确定 10辆大巴车,做好转运车辆改造计划;每辆车配23名司机, 纳入转运人员名单,做好培训演练,发生疫情后优先检测,确保 及时上岗。(二)分类实施转运。综合考虑被转运人员属性(阳性感染 者、密切接触者)、现住址、集中隔离点位置和承载量,确定转 运分配方案并推送转运组、转运对象所在的社区或集中隔离点。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原则上由负压救护车2小时转运到定点医 院或方舱医院,发生规模性疫情时,可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 使用大巴车集中转运。密切接触者转运采用大巴车等容纳乘客数 量多的车辆进行,8小时转运到集中隔离点,不能与核酸检测阳 性人员同车辆转运。(三)严格防护消杀。转运时,工作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手 套、工作帽、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司 机应穿工作服,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 罩、手套。转运后须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对车辆进行终末消 毒,开窗通风,使用过氧化氢喷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车厢及 物体表面。入境人员转运的车辆准备、转运要求及转运人员防护要求等 内容参照密切接触者执行。六、快隔强化风险人员分级分类隔离管控,规范集中隔离点管理,严 格落实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要求。(一)完善集中隔离工作机制。各地指挥部组织卫生健康、 公安、文旅、消防、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疾控中心、医疗机构 等相关单位,街道(乡镇)和社区(村),成立集中隔离工作专 班,建立工作机制,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制定应急调配预案,做好 集中隔离点的统筹调度和管理工作。(三)规范实施集中隔离。集中隔离的管理对象为密切接触 者、入境人员及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隔离对象 进驻集中隔离点后,医务人员在24小时内尽快核实隔离对象基 本信息和健康相关情况,登记造册,有序接收,不漏一人、不错 一人。建立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健康监测登记表,初步确定隔 离对象解除观察时间。(四)规范解除集中隔离。解除隔离前,建立隔离点与被隔 离人员目的地的对接机制,保证被隔离人员和信息的完整对接。 观察期满当日,经健康观察组确认符合解除隔离条件后,集中隔 离点为隔离对象出具最新核酸检测结果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解 除告知书,叮嘱其返家后配合社区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出现异 常症状及时报告。解除隔离观察后的房间、设施及物品,由集中 隔离点工作人员进行清洁和消毒。出现病例的房间、设施及物品 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及评估。(五)严格落实居家要求。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和居家健康 监测者收到流调信息后应及时主动向社区报备,做好个人防护, 服从社区管理,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和健康监 测结果上报。工作细则另行制定。七、快治迅速判定无症状阳性感染者或确诊患者,根据患者诊断和初 步分型,迅速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方舱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 疗法促使尽快转阴。(一)快速诊断。在核酸检测中一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初筛 阳性,立即进行单人单管复核检测,根据复核结果并结合患者临 床表现快速判断为无症状阳性感染者或确诊患者。(二)快速入院(舱)。根据患者诊断和初步分型,迅速闭 环转运至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入院(舱)首先进行胸部CT检 查,结合患者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和基础疾病,进一步明确为无 症状感染者、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对于低龄儿童、老 年人、孕产妇、尿毒症、免疫功能缺陷、严重肥胖、重度吸烟等 特殊患者要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收入具备救治条件的定点医院, 特别要注意是否有重型/危重型早期预警指标。(三)快速治疗。强化体征监测,包括重点监测生命体征、 血常规、生化指标、血气分析、胸部影像等。开展一般治疗,包 括卧床休息、加强营养、适当活动、心理辅导、必要时吸氧、俯 卧位治疗等。根据患者情况,采用Paxlovid、阿兹夫定、单克隆 抗体、人免疫球蛋白、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等进行抗病毒治疗,给 予免疫、抗凝治疗、重症/危重症支持治疗等。根据病情、证候 及气候等情况,充分使用实践中证实有效的中医药疗法进行干 预。(四)快速出院(舱)。入院(舱)后坚持每日检测核酸,连续两次(采样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 值均N35、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 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期病变明显改善的可以出院,第一时间转运 至家中执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八、快解按照精准防控要求,一旦符合要求,迅速对各类风险区域、 机构、人员解封,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区域解封1 .高风险区楼栋、单元。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 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2 .低风险区。县(市、区)所有高风险区解除后,低风险区 相应解除,县(市、区)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3 .根据研判高风险区确需扩大范围的,管控时间原则上不得 超过7天,做到快封快解。(二)机构解封1 .发生疫情的机构(单位)完成疫源地终末消毒,且连续5 日无新增感染者,可解除封控。2 .医疗机构停诊时间不得超过2天。3 .高速服务区(加油站)迅速消杀后,不得超过半天解封。 (三)人员解封1.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医学观察点人员。住院(舱)时间 对点''闭环转运者可跨区域流动。对第一入境点为省外其他口岸 的人员,各地要多渠道提前获取来(返)豫人员信息,组织车辆 在我省的火车站、高铁站、机场、长途客运站等地,将有关人员 “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居住地,实施3天居家隔离。(二)做好入境冷链食品管控进口冷链食品入境量较大的口岸城市(郑州)建设集中监管 总仓,对海关直接进口冷链食品实施总仓集中消毒、抽样检测、 统一赋码管理,做好提前报备、入库核验、预防性消毒等工作, 应用“豫冷链''追溯系统,实施赋码追溯管理,实现对进口冷链食 品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对省外已经取得集中监管仓出 仓证明的入豫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自行在“豫冷链”系统报备 赋码后可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各环节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人 员、车辆、冷库等信息据实录入“豫冷链”系统,确保全流程可追 溯。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加工、流通、销售环节直接接触的高风险 岗位从业人员,实施作业期间闭环管理,每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三)织密“三道防线”1 .筑牢基层防线。以省疫情防控一体化平台社区报备系统为 核心,统筹合并社区报备和货车司乘人员报备系统,持续优化升 级,完善核查提醒功能,提高报备质量和报备率;发挥基层网格 化作用,对系统推送的来(返)豫人员做到当天知晓、当天核查、 当天管控。不少于7天且符合诊疗方案第九版中的出院标准可出院(舱), 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避免外出活动。纳入社区管理的 出院(舱)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在出院(舱)后第6、7天各开 展一次核酸检测,无异常(Ct值三35)可解除居家健康监测。按 照区域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实施单人单检,至少连续检测2周, 检测频次不少于2次/周,2次之间间隔时间不少于24小时。如 核酸检测Ct值V35,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 版)进行处置。2 .集中隔离人员。集中隔离人员在5天集中隔离后,“人、 物、环境''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集中隔离,实施3天居家 隔离;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第1、3天各开展1 次核酸检测,如为阴性可解除居家隔离。3 .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察)人员。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 测)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解除隔离。附件2河南省应对规模性新冠肺炎疫情处置指南(修订版)当本地发生规模性疫情,且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 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可采取以下防控措施。一、就地集中隔离当隔离资源规模有限,除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外,可增加就 地集中隔离。就地集中隔离指规模性疫情下,医疗机构、儿童福 利领域服务机构、养老院、护理院、监管场所、高等学校、寄宿 制中小学、劳动密集型企业、工厂、建筑工地等严格闭环管理的 重点机构,立即就地改造具备独卫单间的隔离房间,对机构内的 风险人员实行集中隔离。要迅速成立就地集中隔离专班,专班工 作人员原则上按照医护人员和观察对象2:50配置,污水处理和 卫生防疫要求参照集中隔离点规定执行。二、区域核酸检测依据疫情规模,可以按行政区域开展区域核酸检测,提前制 定“采、送、检、报、追''力量匹配方案,确保每轮核酸检测任务 在24小时内完成。要预留足量的位于公共区域的便民核酸采样 点,为沿街住店商户、保障城市基本运转人员、外出就医人员、 流动人员等相关人群提供安全、有序、便捷的采样服务。三、分级分类诊疗在原有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的基础上,适时启动亚(准)定 点医院,可增加医学观察点,确保所有患者应治尽治。(一)启动亚(准)定点医院。各省辖市要将一定数量的方 舱医院提标改造为常设的亚(准)定点医院。距离定点医院所在 城市车程大于1小时且区域内没有足够负压救护车的县(区), 要改造一定数量的方舱医院作为亚(准)定点医院。各地市及相 关县(区)亚(准)定点医院床位数按1: 1设置,人口规模在 1000万以下的城市,床位总数不少于2000张,人口规模在1000 万2000万的城市不少于3000张,人口规模在2000万以上的 城市不少于5000张。重症救治床位数不少于床位总数的10%0(二)增加医学观察点。各省辖市在定点救治机构不能满足 救治需要时,可临时启用医学观察点作为应急措施,但要确保医 疗安全,有条件时尽快转入定点救治机构进行治疗。医学观察点 要求距离附近居民区不低于500米、可封闭管理、安全有俣障、 具备应急医用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有符合规范的医疗废弃物 暂存点、人和物通道数量充足且能达到流线不交叉,启用医学观 察点必须配备充足的医务人员和可驻扎在观察点的急救车辆。医 学观察点仅可应急情况下临时隔离收治没有基础疾病的无症状 感染者。(三)增设黄码医院。各省辖市要指定具有一定隔离观察条 件、救治能力较强的综合医院设立专门的“黄码医院”予以接诊。 “黄码医院”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健全医疗服务工作机制, 集中收治落实集中隔离及居家医学观察人员、高风险区群众等人 群,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疫情防控 为由,拒绝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四)保障正常就医。各级医疗机构尽可能通过24小时健 康咨询热线、互联网诊疗等非接触模式,解决高风险区群众的常 见病、多发病常规诊疗问题,并通过网上药店方式完成群众药品 配送。门诊实行预约诊疗服务,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把好医院“入 口关“,各级医疗机构急诊科不得拒绝尚未排除新冠肺炎风险的 急危重患者就诊,设置过渡病区和各临床科室内的过渡病室,排 除新冠病毒感染后再收入普通病区。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将透 析室、分娩室、儿科、肿瘤科、手术室等一封了之,确保特殊患 者群体的延续性治疗不中断。各地要严禁在封控期间设置路障等 影响急诊车辆通行,不得在医院周边实施“一刀切”式硬性隔离, 确保急救车辆通行效率。四、实行交通管制在“电子卡口”推送核查风险人员基础上,所在地要迅速组织 力量,在出入城市主要道路开展查控,区域内道路实行临时交通 管制,确保该管的管住,该畅通的畅通。适度提升社会面巡控等 级,加强节假日、敏感节点等重点时段和高校、城中村、集中隔 离点、医疗机构、交通站场等重点部位巡逻防控,确保疫情防控 秩序平稳可控。高速公路服务区保持开放,落实人员、物品、环 境“三同防”各项措施,工作人员严格闭环管理。五、暂停聚集性活动由省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判后对外发布通告,区域内暂停 聚集性活动。除大型商场超市、加油站、药店、医院等生活必需 场所外,其余场所暂停开放,餐饮类企业停止堂食,只提供外卖 服务。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承担防疫任务外,实行弹 性办公。正常营业的场所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定疫情防控工 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采取预约、错峰、 限流措施,严防疫情输入扩散。六、生活物资配送(一)建立生活物资保供机制。以省辖市为单位,建立覆盖 生产、流通、销售、物流等领域的生活物资保供机制,按照“就 地保障、临近调配、市级集并、请求支援”的顺序做好物资调运, 确保24小时内运抵目的地。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物 资储备,建立应急库存,常住人口 100万以上的城市,应满足7 天消费量,建立收储和吞吐调节机制,保质保量供应。(二)落实三级采购配送机制。货源地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 场或原产地的,由县区梳理物资需求清单,市级保供专班实行集 中统一采购,并配送至县区集中接收点。县区保供专班组织具有 闭环管理能力的保供或物流企业,统一将物资配送到大型商超、 便利店等末端销售网点,鼓励居民按照35天生活需求量采购。 对高风险区或防外溢临时管控区,设置固定接收点,末端销售网 点提供多样化的“套餐包”,由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上门配送。 鼓励居民利用电商APP、社区团购群、商场微信群等进行线上购 物。七、集结基层防控力量迅速激活“双报到”工作机制,封闭居家无异常的各级党政机 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要主动与居住地社区(村)联系,服从 社区(村)安排,在确保自身健康的前提下,就地转为志愿者, 有序参与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并建立档案。有高风险区楼 院的社区,守住“小门”。八、迅速做好重点场所闭环管理重点场所疫情处置实操手册另行印发。(一)学校。走读制学校停课,启动线上教学;寄宿制学校 立即实施闭环管理,严格校门出入管理,确需出入校门人员严格 执行“点对点”管理措施。学校内部分区分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