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B).docx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B)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 英汉语言对比专 业: 对外汉语.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20分)1、本体论、认识论、语言。2、威廉冯洪堡特。3、法语、拉丁语4、马建忠、黎锦熙。5、吕叔湘、王力、高名凯。6、音势、音高、声韵调、元辅音。7、调序规律、音节奇偶规律。8、话语中的同字重复、通过骈偶互文见义、运用格式。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语法研究出发点的单位,语法研究的基本单位,语言基本结构单位。2、汉语句子构造特点,不存在主干结构,开放性,扩展的时候会引起结构的不断变化。3、郭绍虞提出,音句不一定表达完整意思,只相当于一个词组,有一定的音节数限制,便于诵读,赋予节奏。义句表达完整意思。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英汉语的音节拼读过程不同,英语的元辅音清晰,音节有明显的拼合过程,而汉语中元 辅音不明显,最清晰的单位是音节。辅音和元音不是慢慢地拼合,而是一个共生的板块, 一团一团往外扔。因此中国人不习惯能明显听出两个音素的拼读方法,把N念成了“恩二2、指汉英句子的扩展方向。汉语是句首开放,句尾封闭。英语是句首封闭,句尾开放。3、任何一种语言都使用意合和形合的话语组织手段,只是使用的范围,程度各不相同。在 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英语以形合为主;到了句以上,就用了同义替代等意合手段来造 成变化。汉语在句子或较短的语言片段内主要靠意合,而到了较大的语言片断里,为了 保持“神”不散,就要用适当的“形合”手段如重复来增加凝聚力。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不同民族的语言影响该民族的概念、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同时制约该民族的思维方式。 语言世界观给语言以本体论地位,促进开展语言研究。语言世界观决定了语言对比必须 联系文化和心理背景,也是正确认识语言影响、语言渗透、语际转换和语际翻译等问题 的基础。2、竹式结构和树式结构;主语谓语型和话题说明型;狮子型和孔雀型3、悟性与理性(语义、句法成分和语言单位的模糊性);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人称与物 称;主动与被动);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重复与散行);具体与抽象。五、实践题(共14分)A superior man seeks neither a full belly nor a comfortable home. Instead, he is quick in action and cautious in speech. He follows those of virtue in order to rectify himself. Such a man may indeed be considered fond of learning.1 . 君子a superior man, 汉语不用 冠词。2 .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Seeks neither a full belly nor a comfortable home,汉语两句,英语一句;汉语用主谓结构,英语用动宾结构。3 .英语加连词insteado.汉语未用人称代词,英语两次用he。4 .“就有道而正焉",英语在rectify后加宾语himself.全段汉语只有一句,英语译成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