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S 0216-2021 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与验收技术规范 (试行).docx
-
资源ID:67125631
资源大小:74.6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TZS 0216-2021 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与验收技术规范 (试行).docx
CCS Z10团体标准T/ZS 0216-2021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与验收技术规范(试行)Technical code for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dust on-linemonitoring equipment (trail implementation)2021-08-31 发布2021-09-07 实施杭州市环保产业协会联合发布 浙江省产品与工程标准化协会口T/ZS 0217扬尘在线监测设备运行与质控技术规范(试行)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扬尘dust地表松散颗粒物质在自然力或人力作用下,进入到环境空气中形成的一定粒径范围的空气颗粒 物,在表征扬尘总体排放情况时,采用颗粒物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注:颗粒物为各粒径颗粒物的总称。3.2监寺空点浓度限值 concentrat ion I imit at monitor ing point监控点自整时起依次顺延15min的颗粒物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单位为mg/m3o3.3扬尘在线监测设备 dust on-line monitor ing equ i pment集扬尘在线监测单元、气象参数单元、视频监控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等为一体的开放式污染源 在线设备。3.4扬尘在线监测单元 dust on-l ine monitor ing unit对环境及场界空气扬尘质量浓度进行连续自动监测的设备,并具备数据传输、存储、处理的功 能。3.5数据有效采集率 the co I I ect i on rate of effect i ve data设备监测时段内实际采集的有效数据的个数与理论上应采集数据的个数的百分比。3.6K 系数 K coeff i c i ent光散射法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测定颗粒物质量浓度时所用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3.7扬尘手工监测方法 manuaI dust monitor ing method用颗粒物采样器以恒定采样流量抽取环境空气,将环境空气中的扬尘颗粒物截留在已知质量的 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质量变化和累计采样体积,计算出扬尘浓度值的方法。4设备选型4.1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应包括扬尘在线监测单元、气象参数单元、视频监控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4. 2扬尘在线监测单元应由样品采集系统、除湿系统、采样流量控制系统和颗粒物检测终端等组成。扬尘 在线监测单元应包含连续自动监测的B射线法监测仪和连续自动监测的光散射法监测仪两类,其主要技 术指标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表1扬尘在线监测单元主要技术指标序号指标技术要求1监测方法光散射法。射线法,。射线法与光散射法联用法2测量量程0.01 mg/m3-30mg/m30.01 mg/m3-10mg/m33与参比方法 比较任意一组样品相对误差土 25%斜率:1±0.15不少于23组样品的平均相对误差±20%截距:(0±10) |ig/m3相关系数:0.85相关系数:20.954校零校跨具备自动校零校跨功能/5监控点浓度限值 报警可在全量程范围内灵活设置6采样入口 流量稳定性24h内任意一次测试时间点流量变化±10% (设定流量),24h平均流量变化±5% (设定流量)7采样周期60s8分辨率Ipg/m39除湿具备自动除湿功能注:参比方法见本文件附录Ao4.2 视频监控单元应由摄像机和云台组成,用于视频实时监控。其技术指标不应低于表2的规定。表2视频监控单元技术指标序号指标技术要求1定位精度±0.2°,回传分辨率0.1°2预置位具备设置和调用预置位功能3巡航功能具备设置和调用巡航功能(360°)4自动归位具备设置和调用自动归位功能5自动采集功能可按设定值自动采集现场视频或图片等6分辨率1100TVL7最低照度月光级低照度0.0011X8夜视性能配备可见光和红外补光,支持全彩,可视距离大于100m9工作环境温度-15 +6510工作环境湿度5%RH95%RH(无凝结)4.3 气象参数单元应由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等组成,用于实时测定环境大气压力 与 温湿度等气象参数。其技术指标不应低于表3的规定。表3气象参数单元技术指标指标量程范围技术要求风向0。359。±5°风速0 m/s30 m/s±lm/s温度-10 +50±1湿度0%RH100%RH±3%RH气压650hPa-1060hPa±10hPa4.4 数据采集单元应能采集、存储各种类型监测仪表的数据,并具有向上位机传输数据功能的单片机 系统、工控机、嵌入式计算机或可编程控制器等。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数据采集单元技术指标指标技术要求通讯协议应符合HJ/T212规定通讯方式支持有线和无线传输方式,保证连续、快速、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存储容量分钟数据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年,视频文件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个月,图片文件存储时间 不应少于3个月,断电后所存储数据不应丢失系统时钟计时误差±0.5%o5设备安装1.1 监测点设置要求1.1.1 一般要求监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监测点应设置在相对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的地方;b)监测点附近应避免强电磁干扰,周围应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方便安装和检修通信线路;c)监测点的设置应避免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影响;d)监测点的位置不宜轻易变动,以保证监测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可比性;e)监测点周围不应有非施工作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阻碍环境空气的流通; 监测系统采样口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宜为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垂直距离的 两倍以上;f)监测点50m范围内不应有固定燃烧源,设置位置不应靠近炉、窑和锅炉烟囱;g)监测点设置应避免喷淋喷水作业的干扰,工地雾炮、喷淋设施距离监测点设置位置不应低 于5mo1.1.2 建筑工地(堆料场地)建筑工地(堆料场地)监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监测点应设置于施工区域围栏安全(堆场边界)范围内,可直接监控施工场地(散体物料 堆场)主要施工(生产)活动;a)监测点应设置于车辆进出口处,监测点数量多于车辆进出口数量时,其它监测点应结合常 年主导风向,设置在工地所在区域主导风向下风向的施工场地边界,兼顾扬尘最大落地浓 度;b)当与其他建筑工地(散体物料堆场)相邻或施工场地外侧是交通道路且受道路扬尘影响较 大时,应避开在相邻边界处设置监测点;C)应根据建筑施工(料堆场地)占地面积确定监测点数量,监测点数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监测点数量设置占地面积S (平方米)监测点数量(个)SW5000N15000 WSW100002210000 WW10000024S> 100000在10万平方米最少设置4个监测点的基础上,每增加10万平方米最少增设1个监测 点(不足10万平方米的部份按10万平方米计)1.1.3 市政(公路、铁路)施工市政(公路、铁路)施工等监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非线性工程的市政(公路、铁路)施工应根据其占地面积确定监测点数量,监测点数量应 符合表5的规定;b)线性工程的市政(公路、铁路)施工等每个标段宜设置12个监测点。1.1.4 矿山开采场所、混凝土搅拌站、港口或码头等矿山开采场所、混凝土搅拌站、港口或码头等监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矿山开采场所、混凝土搅拌站、港口或码头等的监测点数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b)矿山开采场所的监测点应设置于矿山开采及作业场界范围内,并设置在车辆的主出入口或 距离敏感点最近的场界;c)混凝土搅拌站的监测点应设置于混凝土搅拌站场界范围内,且可直接监控主要生产活动的 区域。设置1个监测点时应设置在车辆的主出入口;设置2个及以上监测点时,应至少设 置1个在的施工车辆主出入口,其余点宜选择在距料仓等主要扬尘源最近的场界;d)港口或码头的监测点应设置于港口或码头边界范围内,且可直接监控码头堆场主要生产活 动的区域。设置1个监测点时,应设置在主要装卸作业点5米处;设置2个及以上监测点 时,应分别在主要装卸作业点5m处和主要的车辆出入口各设置一个监测点。如主要装卸点 作业时有喷水作业的,监测点设置时应避免喷淋喷水作业的干扰。1.2 设备安装基建要求现场应做好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地基及护栏建设,并符合下列规定:a)施工现场应做好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基础的砌筑或混凝土浇筑。设备基础应根据扬尘在线监 测设备的底座尺寸,并在此基础上周边增放100mm,地基周边应有护栏;b)施工现场设备安装点的无线信号应保证通讯顺畅;c)监测设备采样管应垂直设置,采样口高度一般应设在距地面3.5m±0.5m,并高于围墙(挡) 至少0.5m。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任何反射面(地面除外)应大于3.5m。5. 3 电源要求现场应提供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所需的电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施工现场应提供符合市电要求的交流电源,保证正常电力供电,不得随意断电;b)技术指标应符合GB 50194和JGJ 46的规定。6. 4安全要求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应设置安全保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设有保护地线,用于机柜、仪器外壳等的接地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4Q;b)设备电源引入线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MQ;c)应设有漏电保护装置,防止人身触电;d)施工现场应配备设备安全防护人员,以避免施工过程损坏监测系统;e)监测设备应有防雷接地装置,防雷接地装置的选材和安装应符合YD 5098的规定。6设备验收6.1 验收条件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验收工作应由扬尘产生单位负责,设备验收时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供应商(生产商)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和说明书;b)供应商(生产商)应提供设备性能评估报告,见本文件附录B;C)提供符合本文件技术指标的安装调试报告等,见本文件附录Co7. 2验收流程验收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a)现场安装后,设备应连续稳定运行48h以上,在线率达到95%以上;b)完成接入杭州市扬尘在线监测数据平台联网测试并符合测试要求;C)扬尘产生单位自主验收,合格后将相关材料提交至主管部门。8. 3验收内容9. 3.1监测设备性能指标验收检测设备的性能指标验收应符合本文件附录B的规定。10. 3. 2安装要求验收设备安装应符合本文件第5章的规定。6. 3.3不合格判断初次验收不合格时应整改后重新验收,仍不合格的为本次验收不合格。不合格判断应符合本文 件附录D的规定。6.4运行与质控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与质控应符合T/ZS 0217的规定。附录A(规范性)参比方法比对测试A.1比对测试程序在开展比对测试时,应在测试现场同时安装至少1台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和至少3台扬 尘手工采样器,扬尘手工采样器性能应满足HJ 374的技术要求,参比方法操作规范应参照环境空 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5432)、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HJ618)、杭州市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技术规范(试行)(杭大气办2018 7号)的要求。扬尘手工采样器采样管不加装任何颗粒物切割器。扬尘手工采样器和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相对安装位置应根据扬尘手工采样器流量进 行调整。当扬尘手工采样器采样流量低于200L/min时,相距应在1m2m,当扬尘手工采样器采样流量 大于等于200L/min时' 相距应在2m4mo采样入口应位于同一高度(垂直距离不超过0.5m),并 避免受到临近障碍物或污染源的干扰。扬尘手工采样每组样品的采样时间应根据现场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扬尘实时浓度与扬尘手工 采样器工作流量进行计算后确定,但应保证滤膜上的扬尘负载量不少于称量天平检定分度值的100倍。 例如,使用的称量天平检定分度值为OOlmg时,滤膜上的扬尘负载量不应少于Img。取相同采样时间段内的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和扬尘手工采样器测试数据作为一个 数 据对,每组数据对必须包含3台扬尘手工采样器数据的平均值和至少1台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 备数据。对于缺失的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数据,应提供解释和说明。在每个测试场地开展的每次比对测试,应获得至少23组有效的测试数据组。若有效数据对 超过23组,则应将所有有效数据纳入数据分析中。所有测试数据均应保留原始数据,不得四舍五入、修改或删除。A.2计算步骤(A.2.1)A. 2.1单台扬尘手工采样器浓度应按下式计算: _ m2zzmi q v 式中:q一单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扬尘浓度,mg/n?;m2 采样后滤膜的质量,mg;mi 采样前滤膜的质量,mg;V实际采样体积,n?A. 2.2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平均浓度应按下式计算: 飞 _ Qi+az+si式中: Rqi、 q2、 93第j组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平均浓度值,mg/m3;分别代表第j组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浓度值,mg/m3式中:Sj ill (qirOn1(A.2.3)第j组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标准偏差,mg/m3;qij 第j组第i台手工采样器监测的浓度值,mg/m3;第j组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平均浓度值,mg/m3A. 2.4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的相对标准偏差应按下式计算:RSDj = " x 100%式中:RSDj 第j组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相对标准偏差,%; Sj 第j组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标准偏差,mg/m3; 记第j组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平均浓度值,mg/m3A. 2.5手工监测数据与自动监测数据线性回归的斜率应按下式计算: 空1丁心(旷9K 23式中:k 手工监测数据与自动监测数据线性回归的斜率;(A.2.4)(A.2.5)R- 第j组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平均浓度值,mg/m3;r 23组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平均浓度值,mg/m3;C 第j组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平均浓度值,mg/m3C 23组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平均浓度值,mg/m3A. 2.6手工监测数据与自动监测数据线性回归的截距b应按下式计算:b =C kx R式中:h 手工监测数据与自动监测数据线性回归的截距;R 23组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平均浓度值,mg/m3;C23组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平均浓度值,mg/m3;A. 2. 7手工监测数据与自动监测数据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应按下式计算: 922 /RjR x /Cj-Cr = fV23 =- -23 cJ :i(R厂©j.:()式中:r手工监测数据与自动监测数据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A.2.6)(A.2.7)第j组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平均浓度值,mg/m3;A. 2.3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的标准偏差应按下式计算:r23组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平均浓度值,mg/m3;C 第j组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平均浓度值,mg/m3C23组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平均浓度值,mg/m3A. 2. 8手工监测数据与自动监测数据相对误差应按下式计算:E. = X 100%(A.2.8)式中:Ej 第组天扬尘手工监测数据与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相对误差,%;可 一一第j组三台扬尘手工采样器监测的平均浓度值,mg/m3;i=i第j组待比对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平均浓度值,mg/m3;(A.2.9)式中:Ej 手工监测数据与自动监测数据相方误差平均值,%; n有效数据组数附录B(规范性)设备性能评估报告B.1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在验收时应提供同品牌同型号的第三方设备性能评估报告,设备性能应符合 表B的规定。表B扬尘在线监测设备性能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名称技术指标方法依据1外观扬尘在线监控仪所有的铭牌及标志应清晰持久,各零部 件应该连接可靠,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外壳或外罩 应耐腐蚀、密封性能良好、防水、防尘。目测检查2测量量程光散射法:0.01 mg/m。30mg/n?0射线法、0射线法与光散射法联用法:0mg/m3lOmg/n?目测检查3采样周期<60s目测检查4分辨率<1 |ig/m3目测检查5质量浓度测量周期lmin/15min/lh/24h目测检查6数据存储时长分钟数据不应少于1年,视频文件不应少于1个月,图 片文件不应少于3个月目测检查7粉尘仪零点漂移±10%PSCCAEPI-RG-Y-030-20168流量稳定性24h内任意一次测试时间点流量变化±10%设定流量;24h平均流量变化±5%设定流量HJ 6539采样流量误差±3%FSJJF 165910时钟误差在监测仪正常工作状态下测试6h,时钟误差±20sHJ 65311示值误差±20%JJG 84612示值重复性WI0%JJG 84613功能自动除湿、浓度报警、自动校零(P射线法、B射线法与 光散射法联用法除外)、断电保护CCAEPI-RG-Y-030-201614温度测量误差±1JJG 205-200515湿度测量误差±3%RHJJF 1076-202016绝缘电阻220MQGB/T 1547917绝缘强度50HZAC 1500V,历时Imin不击穿或出现电电弧GB/T 1547918环境适应性 (低温试验)低温试验(工作状态):-15C、2h,试验后样品能正常 工作GB/T 2423.119环境适应性 (高温试验)高温试验(工作状态):65、2h,试验后样品能正常 工作GB/T 2423.220环境适应性 (恒定湿热)恒定湿热试验:40、93%RH、2h,试验后样品能正常 工作GB/T 2423.321振动试验正弦震动、扫频范围:10Hz150Hz,若有共振频率, 则在共振频率上振动30min,试验后样品能正常工作GB/T2423.10-200822外壳防护能力防护能力21P55GB/T 420823静电放电接触放电:±4kV;空气放电:±8kV 试验结束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GB/T 17626.224浪涌(交流电源输入端口)波形数据:1.2/50us;线-线:IkV;线-地:2kV 试验结束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GB/T 17626.525辐射抗扰度频率:80MHz1GHz;场强:3V/m (未调制) 试验结束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GB/T 17626.326辐射骚扰(视频监控)频率:30MHz1GHz系统辐射骚扰应满足GB/T 9254-2008表5的限值GB 9254附录c(规范性)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调试报告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调试报告设备使用单位名称:安装地址: 设备名称:(公章)编制单位名称:年表c. 1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点位周边及安装情况表工程项目名称设备使用单位设备供应商 (设备生产商)工程项目种类O建筑工地(堆料场地)O巾政(公路、铁路)施工O矿山开采场所、混凝土搅拌站、港口或码头O其他项目具体要求是否合格是J否义点位周边情况监测点位周围没有阻挡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监测点位是否能满足项目工期持续使用,且不会改变位置监测点位是否有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给点位安装情况是否有安装于大于设备底座尺寸周边100nmi的混凝土基础采样管是否垂直地面安装采样口高度是否符合3. 5m±0. 5m采样口距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任何反射面(地面除外)是否大于3. 5m安装安全要求是否有保护接地线,用于机柜、仪器外壳等的保护接地是否设有漏电保护装置是否具有防雷接地装置其他情况检查结论全部合格为合格调试人员/日期:确认人员/日期:表c. 2扬尘在线监测设备调试检测记录工程项目名称设备使用单位设备供应商 (设备生产商)设备型号设备编号项目检测结果是否合格气象参数/温度()湿度 (%RH)气压 (kPa)风速 (m/s)风向 (°)是J否X设备示值:标准器示值:示值误差:标准器编号:流量测试设备示值:标准器示值:示值误差:标准器编号:校零设备示值:标准值:示值误差:标准(气/器)编号:校跨设备示值:标准值:示值误差:标准(气/器)编号:参比方法 比对结果光散射法标准要求比对结果单组样品相对误差±25%平均相对误差±20%相关系数20.85。射线法、。射线法与 光散射法联用法斜率:1±0.15截距:(0± 10) |ig/m3相关系数:20.95其他情况检查结论全部合格为合格调试人员/日期:确认人员/日期:附录D(规范性)扬尘在线监测设备验收报告扬尘在线监测设备验收报告设备使用单位名称:安装地址: 设备名称:(公章)编制单位名称:年表D验收记录表工程项目名称设备使用单位设备供应商(设备生产商)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工程项目种类O建筑工地(堆料场地)O市政(公路、铁路)施工O矿山开采场所、混凝土搅拌站、港口或码头O其他设备性能评估报告有。无。参比方法比对报告有。无。安装调试报告有。无。技术档案(出厂报告、说明书、合格证)有。无。联网验收合格。不合格。原始记录及资料设备性能评估报告、参比方法比对报告、安装调试报告、技术档案、联网验收 资料应作为本验收报告的附件一并提交验收结论验收组成员:验收单位(盖章):年 月 日参考文献1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 GB 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1 HJ 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4 HJ 653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5 HJ 655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和验收技术规范6 HJ 656环境空气颗粒物(PM2.5)手工监测方法(重量法)技术规范7 HJ 664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81 JGJ 14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9 HJ/T2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10 HJ 477-2019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11JHJ/T 374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12 HJ/T 393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13 WS/T公共场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测定方法 光散射法14 JJF 846粉尘浓度测量仪计量检定规程15 DB 3301/T 0336扬尘排放控制标准16杭州市扬尘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试行)(杭大气办2018 7号)17杭州市扬尘在线监测设施管理细则(试行)(杭大气办【2021】2号)杭环产协(2021) 21号浙产工标协第81号关于发布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与验收技术规范(试行)团体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发布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与验收技术规范(试行)为本 会团体标准,标准编号T/ZS 0216-2021。本标准于2021年8月31日发布, 自2021年9月7日起实施,现予公告。杭州市环保产业协会浙江省产品与工程标准化协会二。二一年八月三H日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设备选型35设备安装55.1 监测点设置要求 55.2 设备安装基建要求 65.3 电源要求 65.4 安全要求 66设备验收76.1 验收条件 76.2 验收流程 76.3 验收内容 76.4 运行与质控 7附录A(规范性)参比方法比对测试8附录B(规范性)设备性能评估报告11附录C(规范性)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调试报告12附录D(规范性)扬尘在线监测设备验收报告15参考文献17、/1刖百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则起草。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环保产业协会、杭州微智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常熟市矿山机电器材 有限公司、上海龙象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绿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光(杭州)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环保科技服务中心、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建筑业协会、杭 州自动化技术研究院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鸿海、章奇羊、陈曜、姚鸿熙、王静雷、梁竹军、童迅、戴兆明、张长 记、魏峰、施海明、马程、汪振刚、王瑞利、许文康、周海波、许薇、杜江萍、杨波、周侣艳。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与验收技术规范(试行)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设备选型、设备安装和设备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杭州市范围内各类道路、建筑施工场地、港口码头等场地采用扬尘在线监测设备 进行的安装和验收。其他场所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和验收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中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单)适用于本文件。GB 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 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10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5432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GB/T 15479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 653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JGJ 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JG 2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JJG 846粉尘浓度测量仪检定规程JJF 1076数字式温湿度计校准规范JJF 1659 PM2.5质量浓度测量仪校准规范YD 5098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