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智能化改造工程步设计方案.docx
Alphachn社区智能化改造项目设计方案日期:2016年8月2.3 系统拓朴结构2.4 系统功能介绍平台功能特色< 01完美兼容主流视频接口< 01完美兼容主流视频接口02有效利旧,低迭代成本软件平台优势+硬件平台优势< 03工业级设计.维护简单低码流传输,高清存储05)轻松接入,快速定制 06 ) /系统支持与第三方系统对接,可通过API调用权限,具有设备接入管理、云台控制, 权限管理、日志管理、设备资源等功能。优势随时观看优势超低码流主流设备商视频方案的码流H.264 High Profile多重优化方案,1/6的码流视频格式平均码流1CIF5KB/SD115KB/S720P30KB/S1080P60KB/S例:100个人每月平均看100分钟, 即可节约流量费2500元/月!码流更低,流量更省,费用更低!2.5 智能云平台主机智能云平台主机是实现视频信息共享及挪移APP远程访问的关键设备,该产 品是一款可以将前端摄像机无缝接入平台,实现远程实时衩濒集中化管理的视频 采集硬件产品。不仅可以彻底不影响原有监控网络,并且在几乎免安装布线的情第9页共25页况下,轻松接入其他品牌摄像头,于此同时,由于该转发平台具备编解码压缩功 能,对平社区专网所需带宽的要求也极低,可大大节约成本。产品优势:兼容任意品牌网络摄像机的接入(支持ONVIFI协议)免布线超低码流节约带宽成本统一监管产品特性:具备强大的视频流压缩转码及优化传输功能;支持全4路D1同时录相和回放;提供RJ45网络接口、3*USB接口,支持最大2*4T内置硬盘存储;可接驳符合ONVIF协议不同厂商的主流网络摄像机; 支持4路1080P, 8路720P或者16路D1同步接入;智能型终端,提供上电直接工作,无需任何设置;支持录相预览、存储、回放等;支持内置硬盘存储,最大2MT;支持外置扩展硬盘存储; 支持网络检测(网络流量监控、网络抓包、网络通畅等);方便的系统配置和维护接口;支持远程升级和维护。第3章人脸识别楼宇对讲系统3.1 系统概述社区共计有7栋楼,有住宅楼和商业写字楼。住宅楼均为高档、豪华户 型,可容纳200多户。根据建设方需求,本系统设计在原已建的楼宇对讲系统中升级为人脸识 别楼宇对讲系统,即增加一套人脸识别及二维码扫描系统(业主采用人脸识 别进入小区出入口门及单元门,而访客通过授权的情况下刷二维码进入小 区),结合现代新技术人脸识别和二维码扫描方式开门,提升小区的安全, 以及小区的档次和业主的品味。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它的惟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良好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人脸 识别楼宇对讲系统就是把人脸识别技术和带门禁楼宇对讲系统相结合,通过 对人脸的识别作为门禁开启的钥匙。它不仅免去了忘带钥匙或者卡的烦恼, 同时因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无需任何介质开门,而节省了不少成本,如人 员变动不需要更换门锁、钥匙、IC卡等,只需要重新对人脸进行注册即 可;另外人脸识别系统还可根据出入人员情况设置门禁权限,包括不同时间 段,不同的门禁点等。3.2 系统工作原理本方案采用的人脸识别系统,是通过核对需要进入人员的面部特征来进行身 份识别的。首先,向每位住户进行人脸信息的登记,并且按照其住宅楼层及单元 来划分该住户进出的权限。当住户要进入某个门时,需要住户对准人脸识别门禁 机,设备会自动迅速准确的采集人脸信息,然后将读取的人脸信息发送到后台人 员权限管理服务器,服务器通过与该人员事先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人脸信息进行比 对,迅速得出该人脸匹配与否的分析结果,并根据其预设权限确认该人员是否有 权限进入该区域。如果匹配,门锁自动开启,否则该人员无法进入。3.3 系统设计3.3.1 系统组成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有人脸识别机、电控锁(利旧)、门禁控制器(利旧)、 备用电源(ups利旧)、人脸识别管理软件和通讯网络共同组成。本方案设计中, 主要分为前端设计、传输部份、管理中心三大内容。3.3.2 前端设计系统主要针对小区的出入口和地下一层及地面一层的单元梯口采用人 脸识别门口机进行防护,系统采用网络方式,实现社区内部业主进入小区大 门及单元通道门和电梯门时采用人脸识别进入小区,访客需通过业主对视频 监看确认后,发二维码给客人扫描开门的方式进入小区单元门。3楼号楼层通道大门电梯厅2#-1F121F223#1F125#-1F121F226#-1F121F227#-1F121F128#-1F121F12人脸识别机数量小计1422考虑到电梯轿厢内的相对静态人数较多,会口寸时扫描多人人脸信息,不 建议采用人脸识别系统。为此在地下一层通往电梯通道处以及地面一层门厅 通道,以及进电梯厅处设置人脸识别机,利用人脸生物识别技术,使小区更 加安全、方便。3.3.3 传输部份.所有人脸识别机信号采用采用超五类非屏蔽线双绞线接入至弱电井智能化 专网的交换机上,进行视频图象及信号传输;1 .从弱电井电源设备箱至前端人脸识别机及二维码扫描仪位置的电源采用 RW2*1.0电源线。2 .人脸识别机与电控锁之间采用RVV2*L0线材进行数据通讯与控制;.人脸识别机与开门按钮之间采用RVV2*0.5线材进行控制;3 .由于本系统设计主要安装于门口出入地方,且均为已建已装修项目上,为此 在改造过程,考虑建造结构的美观,所有管线尽可能采用暗装方式。管理中心管理中心设置一台管理电脑,可对前端的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存储等等。整个系统可实现的主要功能:1 .集中管理与监控:可以对所有单元设备的人脸数据进行远程管理;2 .访客可视对讲功能(原对讲系统功能):访客与住户通话,访客与管理机通 话,管理机与住户通话;3 .遥控开锁、门禁功能:人脸识别开锁、手机二维码读码开锁、遥控开锁,密 码开锁,IC/ID卡开锁;系统特点 惟一性每一个人都有一张脸,且无法被复制,仿冒,因此安全性更高。 自然性好人脸识别技术同人类(甚至其它生物)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其他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不具备这个特征。 简单方便无需携带卡,识别速度快,操作简单便捷非接触性无需接触设备,不用耽心病毒的接触性传染,既卫生,又安全。3.4 系统结构图交换机小区管理处服务器交换机夕俵电源220VrWI人脸识别仪系统安装示意图3.5 人脸识别机产品外观设计简约时尚,精致小巧,体验灵便方便,同时产品采用标准的TCP/IP通讯协议,可以实现设备在复杂网络环境中的网络连接,是大楼门禁应 用的最佳选择。产品特点轻松触摸式按键配备隐藏式显示界面人脸、密码+人脸多种识别模式,支持自动分时识别管理,让应用更安全、 便捷环境适应性强,稳定性高,白日黑夜准确识别 TCP/IP网络通信支持广域网、局域网外观设计时尚、小巧,还原更多的空间应用 一键设置系统时间对时功能支持分时间段设置识别模式及门禁策略采用先进的人脸识别算法,识别更精准,误识率更低系统升级简单,支持U盘和网络升级外接门禁控制器,轻松刷脸开门第4章物联网平台的技术架构4.1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应用软件;中间件C-j 通讯网络控制器末端设备传感器其中D层是感知层,包括末端的传感器、摄像机、末端设备、传感器网关等。C层是网络层,复杂物联网的通信和控制系统,提供了设备互连互通的通道。M层是应用层,包括物联网中间件和各种行业应用软件。4.2 物联网技术的体系架构网络层与感知层互通网络层与感知层互通自组织组网和协同信息处理下位机协同信息处理数据采集1专感辞三维条码.RFID挪移终端捅,客车机.控制网传感网中间件在物联网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我们的技术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架构进行搭建: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21.1 项目概况21.2 项目现状21.3 客户需求31.4 设计目标31.5 设计依据与标准41.6 设计原则41.7 设计范围5第2章远程视频监控系统62.1 系统概述62.2 系统设计62.2.1 前端设计6222传输设计72.2.3 中心管理和显示设计 72.3 系统拓朴结构82.4 系统功能介绍82.5 智能云平台主机 9第3章人脸识别楼宇对讲系统 113.1 系统概述1 13.2 系统工作原理1 13.3 系统设计123.3.1 系统组成12332前端设计 123.3.3 传输部份133.3.4 管理中心 133.3.5 系统特点133.4 系统结构图143.5 系统安装示意图153.6 人脸识别机15第4章物联网平台的技术架构164.1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164.2 物联网技术的体系架构 174.3 系统功能19行业套件层拓扑图开发工具 组态库) 历史数据查询 预案管理 ) 报警管理 曲线分析 组态图监控 实时数据采集警务通 电警卡口 智能交通平台网上警局安防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其他套件其他套件物联公共模块J V 智能交通平台公共安全平台业务基础构件层业务基础平台模块和专业行业业务模块。其中一类和二类是可以自由搭配的模块库。1 企业通用平台支持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数字城市、能源、水务、工业信息化、RFID物流等应用.(实时数据库、设备管理、数据网关、短信、NVR、组态软件、支持0A、中小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等应用。RFID、时间排程等)(协同应用套件、0A、即时通讯、公文流转、网上申请、信息 查询、HR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等)非J2E应用模块软件基础构件层系统、通讯及持久层基础开辟平台.NET工作流,规则引擎ss。单点登陆统一安全框架集成开辟工具BI商业智能组件GIS/GPS 模块ESB企业服务总线& DI数据集成.DelphiServer/Client, SWINGOPC统一开辟框架第三方通讯和末端系统SCADA/DCS/PLC 系统政务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操作系统(Windows , Linux和 Unix)说明:其中软件基础架构层是我们的基础开辟平台,其上层是业务基础平台(包括通用的企 业平台和物联网平台,最上层上是各种行业平台。4.3系统功能物联网平台的功能如下:其他模块物资管理模块工程设备管理模块网络监控模块数据挖掘与报表模比时间排程配置模块巡检配置模块 联动配置模块 报警监控模块数字视频监控模块 模拟视频监控模块一卡通实时监控模块消防实时监控模块楼宇实时监控模块监控节点配置模块动画模板管理模块界面配置模块服务管理模块工程管理模块表现层时间排程服务模块一卡通服务模块报警发送服务模块其他其他系统数据持久化模块联动分析、处理模块报警分析,处理模块数据及报警RMI通知模块数据采集与转换模块Jdbc甘通系统网络系统xry楼控系统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防系统控制系统层产品主要子系统包括:> 数据网关:负责将现场的外围设备或者子系统进行联网,和各种现场总 线为基础的控制系统集成网络进行集成,可根据不同弱电子系统的特点用不 同方式与第三方控制系统直接集成访问,摆脱对第三方控制上位机软件系统 的依赖 (如EBI、TAC Vista、同方易视、西门子消防控制软件),以最高 效率的形式访问/控制底层硬件,即面向各种控制系统的上位机集成控制通讯 网关。我们采用嵌入式设备实现。可在孙贺组的产品“核心版”基础上扩 展>数据采集与转换模块:负责将数据网关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成系统所能识别的标准数据;实时数据库:负责将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全新开辟)> 报警处理模块:负责从设备产生的报警信息的处理及转发。可在视频平台的报警模块基础上进行扩展> 地图监控子系统:负责将底层采集的数据按照地图展示出来(GIS)拓扑图监控子系统:负责将底层采集的数据按照拓扑图的相对关系动态 展示出来。可在广电组的拓扑图工具基础上进行展现,包括拓扑图画图工具和 拓扑图表现工具> 视频监控子系统:以视频模式展现监控信息可直接集成视频平台的监控功能> 日期排程子系统:按照日程表触发相关事件和动作。第1章项目概述1.1 项目概况社区位于闽江江滨的仓山区内,占地56亩,总建造面积约12万平方米。整 体为南北走向,分为东、西两个地块,包括1栋望江写字楼和6栋临江豪宅组成。 社区住宅楼设计住户200多户,目前入住率约为40%o鉴于当前房地产行业竞 争激烈,希翼通过整合物联网、互联网、银联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升 管理水平,增强业主的安全感、舒适性与幸福指数,提升整体竞争力。12项目现状当前,社区物业管理处的智能化建设方面,相对于其高端社区的定位而言略 显不足。目前社区已建设的智能化系统有安防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门禁系 统、梯控系统和电梯五方通话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目前在两个住宅区区口大门处各安装有1网络枪式摄像机, 在各楼栋的门厅入口处安装有1个摹拟半球摄像机,地下车库安装有摹拟枪机, 各监控点的视频监控信息汇集到1#楼的物业管理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硬盘 录相机采集各点监控画面并显示到监视器上。可视对讲系统,目前在各栋大楼的1层入口处,地下车库入口处安装有可视 对讲门口机及配套门锁,住户室内装有室内分机及可视门铃,通过485总线汇 集到1#楼监控中心的可视对讲主机,实现社区各楼栋的可视对讲功能。门禁及梯控系统,目前在各楼栋1层及地下层出入口出安装有门禁控制器、 读卡器、出门按钮及配套门锁,在各楼栋出入口、地下层出入口、电梯梯口与轿 厢内安装有IC卡读卡器实现门禁控制与电梯控制功能。住户入住时需办理IC卡 并获得授权,通过刷卡进出大楼、电梯与授权的楼层。1.3 客户需求根据项目现状及要求,本次方案设计内容包括社区6栋住宅大楼1层歇息区 的视频监控系统和大楼入口及电梯口的人脸识别门禁及梯控系统的智能化建设。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在社区6栋住宅楼的1层公共歇息区安装视频监控摄像 机,布设于专用局域网内,统一汇集到1#栋楼监控中心,通过专用局域网或者 互联网,面向小区业主开放,业主通过手机APP或者在线平台登录系统,即 可查看其所在楼栋1层公共歇息区的视频,如有访客拜访,通过APP远程查看视频, 确定是否访客身份,以便确认是否接见。人脸识别门禁与梯控系统,通过在小区主出入口、各栋楼门口(单元门口) 及电梯口安装人脸识别设备,业主通过刷脸实现无障碍进出大楼,避免业主因遗 忘IC卡或者密码不能进出大楼的弊端,增强业主的认同度,提高小区的舒适性 与 智能化。通过在社区社区进行试点建设,成熟之后将在下属小区全面推行。1.4 设计目标根据项目需求情况,本次改造的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 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 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主要实现以下目标:通过人脸识别,提供信息安全、无障碍的家庭入口,便捷、全方位的信 息交换功能。通过手机APP或者平台,监控、确认访客身份,对信息正确的通过发二 维 码、扫二维码开门,安全、方便访客进入小区。A通过智慧社区平台,提供丰富多彩、智能高科、生活高品位的居住生活 环境。提供对小区的各类信息实行计量和统计,实现能源管理和收费管理,达到经济、实用、方便。提供种类齐全、轻松周到的社区服务面向入住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物业管理,提供先进的物业管理手段。1.5 设计依据与标准本设计遵循以下规范标准要求:用智能化建造设计标准GB/T50314-2006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现建造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 2001年修订版)用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q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 交 接、 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2用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2002现高层民用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理 民用建造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现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现 楼宇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 / T72-2005 )用建造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理建造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用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设计原则本着一切从用户利益出发的宗旨,充分注重性能价格比的优化和充分考 虑融合用户的需求,保证工程的技术先进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以“系统先 进、科学创新、舒畅安全、经济实用、使用方便、扩展容易、建造节能”为 原则,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设计一个先进、高效的小区智能化系统。1.6 设计范围本次智能化系统改造项目由以下系统组成: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今人脸识别楼宇对讲系统第2章远程视频监控系统2.1 系统概述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即“千里眼”系统),在前端设置监控摄像机,通 过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网络硬盘录相机,实现图象信息的处理、显示、控制、 录相与存储等。在监控中心汇聚交换机上,接入一台智能云平台主机,可实 现在所有监控点的视频流均经过智能云平台主机的低码流压缩,大大减少了 对平社区内网带宽压力,可通过视频综合平台及客户端手机APP,进行远程 监控、查看、操作等。2.2 系统设计本系统是由前端摄像机部份、传输部份、中心管理和显示部份组成。2.2.1 前端设计根据项目情况,系统设计在社区各楼栋一层公共歇息区设置监控摄像 机,根据现场环境、装修等特点,本项目设计选用全高清网络半球摄像机, 全面覆盖监控区域,尽量做到无死角,确保处在歇息区的人员特征能够清晰 的在画面中看到。具体监控点位分布表如下:楼号楼层半球摄像机监控说明2#1F12主要监视访客在歇息区 的活动情况,同时业主可 通过手机APP远程查看 视频,确认访客身份。3#1F75#1F86#1F87#1F88#1F3小计462.2.2 传输设计1 .所有前端视频信号采用防水室外超五类非屏蔽线双绞线,进行视频图 像传输;2 .主干采用光纤的传输方式,即视频信号与云台控制信号传输到就近的 网络交换机后,通过光纤传输设备、室外铠装单模光缆,进行远距离视频图 像传输。(主干光纤等传输部份可利旧,即可与楼宇对讲等系统共用同一张 智能化专网,将新增的交换设备接入智能化网的接入层交换机上。)3 .从弱电井电源设备箱至前端摄像机位置的电源采用RVV2*1. 0电源线。4 .所有前端路线均采用暗装方式,尽可能根据现场环境管路线走吊顶。中心管理和显示设计管理中心加设相应的网络硬盘录相机、智能云平台主机,将前端传输来 的视频信号进行图象信息的处理、显示、控制、录相与存储等。可通过监视 器或者通过挪移APP访问智能云平台系统,进行远程监控、查看、操作等。系统采用H. 264视频编码压缩方式的网络硬盘录相机,支持TCP/IP协 议,用户可通过相应的远程监视软件在授权的情况下,在局域网内的任意位 置在授权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前端任意摄像机图象的监看或者调看硬盘录相 机中的录相资料,也可以存储认为有必要存储的图象。同时小区业主还可以通过在线系统或者下载挪移端APP,利用申请的帐 号密码登录系统,即可查看其所处大楼公共歇息区的实时视频监控画面, 从而实现公共区视频的远程查看与共享。业主可通过视频图象确认访客身 份后,与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相结合,即发二维码授权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