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 第09章 产品供求分析.ppt
-
资源ID:67141707
资源大小:228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务 第09章 产品供求分析.ppt
第第9 9章章 产品供求分析产品供求分析 本章主要阐述产品的概念和分类、产品供求的基本统计指标、产本章主要阐述产品的概念和分类、产品供求的基本统计指标、产品供应分析、产品需求分析、产品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品供应分析、产品需求分析、产品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产品供求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产品供求失衡的判别与治理等分析的基本产品供求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产品供求失衡的判别与治理等分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内容和基本方法。9 91 1 产品供求的统计指标产品供求的统计指标 9 92 2 产品供应分析产品供应分析 9 93 3 产品需求分析产品需求分析 9 94 4 产品供求关系分析产品供求关系分析 湖南商学院信息系 龚曙明 9.1 9.1 产品供求统计指标产品供求统计指标9.1.1 9.1.1 产品的概念和分类产品的概念和分类广义产品广义产品:指能提供给市场,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有形和无形产品;指能提供给市场,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有形和无形产品;狭义产品狭义产品:仅指有形产品或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产品,仅指有形产品或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产品,1.1.产品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产品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2.2.产品按使用寿命长短可分为耐用品与非耐用品。产品按使用寿命长短可分为耐用品与非耐用品。3.3.产品按所处的生产阶段不同,可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产品按所处的生产阶段不同,可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4.4.产产品品按按处处在在产产品品链链或或产产业业链链的的位位置置不不同同,可可分分为为上上游游产产品品、中中游游产产品品 和下游产品。和下游产品。9.1.2 9.1.2 产品供求的统计指标产品供求的统计指标1 1产品供给总量产品供给总量 产品供给总量产品供给总量=期初存量期初存量+本期生产总量本期生产总量+其他收入量其他收入量+本期进口量本期进口量 要点:要点:农产品应采用农产品应采用商品量口径;国内地区供给总量应增列流入量;集商品量口径;国内地区供给总量应增列流入量;集团产品应统一采用标准量;团产品应统一采用标准量;其他收入量很小时可忽略不计。其他收入量很小时可忽略不计。2 2 2 22 2产品需求总量产品需求总量 产品需求总量产品需求总量=本期产品消费总量本期产品消费总量+本期出口量本期出口量+其他支出量其他支出量+期末存量期末存量 要点:产品消费总量可分为生活消费量和生产性消费量;国内地区要点:产品消费总量可分为生活消费量和生产性消费量;国内地区需求需求总量总量应增列流出量;应增列流出量;产品需求总量与产品供应总量的计算范围、计量单位等方面应保持产品需求总量与产品供应总量的计算范围、计量单位等方面应保持一致性,以便研究产品的供求关系一致性,以便研究产品的供求关系。3.3.产品供求总量的平衡关系产品供求总量的平衡关系 产品供给总量产品需求总量产品供给总量产品需求总量+平衡误差平衡误差 期初存量期初存量+生产总量生产总量+进口量进口量=消费总量消费总量+出口量出口量+期末存量期末存量+平衡误差平衡误差 产品可供消费量生产总量产品可供消费量生产总量+进口量出口量年末年初库存差额进口量出口量年末年初库存差额+平衡误差平衡误差 4.4.产品平衡表产品平衡表 产品平衡表是反映产品供应总量与产品需求总量平衡状态的统计表,是产品产品平衡表是反映产品供应总量与产品需求总量平衡状态的统计表,是产品供求分析的基础性资料。供求分析的基础性资料。产品平衡表按统计范围可分为全国、地区、部门和企业产品平衡表;产品平衡表按统计范围可分为全国、地区、部门和企业产品平衡表;按品种可分为单项产品平衡表和综合产品平衡表。按品种可分为单项产品平衡表和综合产品平衡表。3 3 3 39.2 9.2 产品供应分析产品供应分析9.2.1 9.2.1 影响产品供应的因素影响产品供应的因素1.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国内生产供应与国内生产供应与自然资源丰裕性成正比自然资源丰裕性成正比.2.2.生产能力和技术生产能力和技术:国内生产供应与国内生产供应与生产能力和技术成正比生产能力和技术成正比。3.3.国际产品供求国际产品供求:国际产品供求变动影响进出口国际产品供求变动影响进出口.4.4.政策和制度政策和制度:政策和制度对国内生产供应具有重要的影响政策和制度对国内生产供应具有重要的影响.5.5.其他因素其他因素:消费需求拉动、出口需求、产品价格、生产成本与效益、资源消费需求拉动、出口需求、产品价格、生产成本与效益、资源配置、资源结构、环境保护、产品储备、季节变动等配置、资源结构、环境保护、产品储备、季节变动等 9.2.2 9.2.2 产品供应动态分析产品供应动态分析 主要是反映产品供给总量或可供消费总量、产品生产量和进口量发展主要是反映产品供给总量或可供消费总量、产品生产量和进口量发展变化的长期趋势和规律变化的长期趋势和规律;亦可分析人均产品供给量和人均产品生产量的增减变化和长期趋势,亦可分析人均产品供给量和人均产品生产量的增减变化和长期趋势,用以反映产品生产水平的变化趋势;用以反映产品生产水平的变化趋势;亦可分析产品生产总量中具体品种的增减变化的长期趋势。亦可分析产品生产总量中具体品种的增减变化的长期趋势。【例例9.19.1】我国我国1990-20071990-2007年能源可供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年能源可供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分析.4 4 4 49.2.3 9.2.3 产品供应结构演变分析产品供应结构演变分析主要是从动态上考察产品供应量的来源结构、产品生产的类别结构、主要是从动态上考察产品供应量的来源结构、产品生产的类别结构、产品进出口的类别结构的演变趋势和数量规律产品进出口的类别结构的演变趋势和数量规律,为调整产品供应结构提供为调整产品供应结构提供依据。依据。【例例9.29.2】我国我国1990-20071990-2007年能源可供消费总量的结构演变分析。年能源可供消费总量的结构演变分析。9.2.4 9.2.4 产品供应空间分布分析产品供应空间分布分析 主要是考察产品供应量或产品生产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状况和演变态势,主要是考察产品供应量或产品生产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状况和演变态势,揭示产品生产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反映重点产区与非重点产区的演变趋势;亦揭示产品生产的空间布局是否合理,反映重点产区与非重点产区的演变趋势;亦可反映生产的集中度和竞争度的变化,为调整产品供应或产品生产的空间布局提可反映生产的集中度和竞争度的变化,为调整产品供应或产品生产的空间布局提供依据。供依据。分析的方法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空间比较法、聚类分析法、空间分布图示法等。主要有空间比较法、聚类分析法、空间分布图示法等。分析应注意分析应注意:主要农产品供应的空间分布分析,应计算不同地区的人均产量主要农产品供应的空间分布分析,应计算不同地区的人均产量进行分析,以便比较不同地区的供应水平的高低和产品的余缺程度。主要工业品进行分析,以便比较不同地区的供应水平的高低和产品的余缺程度。主要工业品供应的空间分布分析,由于工业品生产受资源和生产布局的约束,因而直接比较供应的空间分布分析,由于工业品生产受资源和生产布局的约束,因而直接比较不同地区的生产总量就可反映生产供应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不同地区的生产总量就可反映生产供应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例例9.39.3】我国各省市我国各省市20072007年人均粮食产量的聚类分析年人均粮食产量的聚类分析。【例例9.49.4】我国我国19951995和和20072007年原油产量省市分布年原油产量省市分布.5 5 5 59.2.5 9.2.5 产品生产与经济发展关联分析产品生产与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主主要要考考察察能能源源、工工业业原原材材料料、建建筑筑材材料料和和农农产产品品等等重重要要的的基基础础性性产产品品的的生生产产供供应应与与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的的相相互互关关系系.考考察察其其产产品品生生产产供供应应增增长长与与经经济济增增长长的的比比例例关关系系,研研究究产产品品生生产产增增长长与与经经济济增增长长互互动动效效应应的的数数量量规规律律,对对于于做做好好产产品品供供求求平平衡衡具具有有重重要要的的作作用用。分分析析的的方方法法主主要要有有增增长长率率比比较较法法、产品生产供应弹性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等。产品生产供应弹性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等。【例例9.59.5】1990-20071990-2007年年综综合合能能源源可可供供消消费费量量(TEAC)(TEAC)和和时时间间变变量量t t决决定定GDPGDP的回归模型如下的回归模型如下 表表明明1990-20071990-2007年年期期间间,能能源源可可供供消消费费量量量量和和其其它它因因素素对对经经济济总总量量均均具具有有正正决决定定效效应应,即即能能源源可可供供消消费费量量一一次次性性每每增增加加1 1万万吨吨标标准准煤煤,GDPGDP可可增加增加0.6700.670亿元亿元,其它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其它因素的综合影响使GDPGDP每年可增加每年可增加6448.8866448.886亿元。亿元。6 6 6 6 9.3 9.3 产品需求分析产品需求分析9.3.1 9.3.1 影响产品需求的因素影响产品需求的因素1.1.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产品需求与经济规模成正比产品需求与经济规模成正比,经济结构影响需求结构经济结构影响需求结构.2.2.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产品需求与人口规模成正比产品需求与人口规模成正比,人口结构影响需求结构人口结构影响需求结构.3.3.消费水平消费水平:人口既定时,居民商品消费水平越高,其需求总量就越大人口既定时,居民商品消费水平越高,其需求总量就越大.4.4.收入因素收入因素: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5.5.市场普及率市场普及率:耐用品市场普及率的高低决定耐用品需求的特点耐用品市场普及率的高低决定耐用品需求的特点.6.6.投资因素投资因素:投资的扩大,会导致投资品需求的扩大。投资的扩大,会导致投资品需求的扩大。7.7.出口因素出口因素:出口因素是外部需求出口因素是外部需求,是化解国内产品供大于求的重要途经。是化解国内产品供大于求的重要途经。8.8.其他因素其他因素:产品需求还受产品价格、消费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消费环境产品需求还受产品价格、消费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消费环境和消费设施、季节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和消费设施、季节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9.3.2 9.3.2 产品需求动态分析产品需求动态分析 主要是通过分析产品消费总量、生活消费量、生产性消费量和出口量的主要是通过分析产品消费总量、生活消费量、生产性消费量和出口量的增减变化和发展趋势,亦可分析各产品的社会销售量(或零售量)的增减动态和发增减变化和发展趋势,亦可分析各产品的社会销售量(或零售量)的增减动态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借以反映产品需求变化的特点和态势。展趋势及其原因,借以反映产品需求变化的特点和态势。【例例9.69.6】我国我国1990-20071990-2007年综合能源消费发展趋势分析年综合能源消费发展趋势分析.7 7 7 7 9.3.2 9.3.2 产品需求动态分析产品需求动态分析 主要是通过分析产品消费总量、生活消费量、生产性消费量和出口主要是通过分析产品消费总量、生活消费量、生产性消费量和出口量的增减变化和发展趋势,亦可分析各产品的社会销售量(或零售量)量的增减变化和发展趋势,亦可分析各产品的社会销售量(或零售量)增减动态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借以反映产品需求变化的特点和态势。增减动态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借以反映产品需求变化的特点和态势。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增长率比较法、动态曲线图示法和长期趋势模型法等。增长率比较法、动态曲线图示法和长期趋势模型法等。【例例9.69.6】我国我国1990-20071990-2007年综合能源特征和趋势年综合能源特征和趋势.设综合能源消费需求为设综合能源消费需求为TECTEC,工业能源消费为,工业能源消费为IdCIdC、生活能源消费、生活能源消费为为HCHC、交通运输邮政业能源消费为、交通运输邮政业能源消费为TSPCTSPC,估计的回归模型如下,估计的回归模型如下 9.3.3 9.3.3 产品需求结构演变分析产品需求结构演变分析 主要考察产品总需求中国内需求与出口需求、国内需求中生活消主要考察产品总需求中国内需求与出口需求、国内需求中生活消费需求与生产性消费需求的结构演变趋势,亦可考察国内需求中的行业结费需求与生产性消费需求的结构演变趋势,亦可考察国内需求中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的演变趋势和规律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的演变趋势和规律,并分析需求结构演变的原因,并分析需求结构演变的原因,为调控产品供应、制定产品供应政策等提供依据。为调控产品供应、制定产品供应政策等提供依据。【例例9.79.7】我国我国1990-20071990-2007年综合能源消费结构的演变分析年综合能源消费结构的演变分析。8 8 8 89.3.4 9.3.4 产品需求水平分析产品需求水平分析反映产品需求水平的指标反映产品需求水平的指标:1.1.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量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量:一般消费品人均购买量基本等于人均消费量一般消费品人均购买量基本等于人均消费量 2.2.农民家庭人均消费量农民家庭人均消费量:包括商品性消费和自给性消费两部分包括商品性消费和自给性消费两部分.3.3.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耐用消费品的新买需求与市场普及率成反耐用消费品的新买需求与市场普及率成反比,而更新需求与市场普及率成正比。比,而更新需求与市场普及率成正比。4.4.人均零售量人均零售量:反映消费品最终消费反映消费品最终消费(商品性商品性)需求水平的重要指标需求水平的重要指标 5.5.单位产品消费量单位产品消费量:产品消耗水平产品消耗水平(主要生产资料主要生产资料)9.3.5 9.3.5 产品消费与经济发展关联分析产品消费与经济发展关联分析可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原材料或各种主要生产资料的消费与经济发可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原材料或各种主要生产资料的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亦可考察重要的生活消费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产品展的关系,亦可考察重要的生活消费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产品消费弹性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消费弹性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例例9.99.9】我国我国1990-20071990-2007年工业和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及其它因素决年工业和交通运输能源消费及其它因素决定定GDPGDP的回归模型如下的回归模型如下 9 9 9 99.4 9.4 产品供求关系分析产品供求关系分析9.4.1 9.4.1 产品供求失衡的判别产品供求失衡的判别 判别和分析产品供求是否失衡的主要指标判别和分析产品供求是否失衡的主要指标:1.1.产品产消差额产品产消差额:产品生产量产品生产量-国内消费量国内消费量 2.2.产品消费自给率产品消费自给率:产品生产量产品生产量/国内消费量国内消费量100%100%3.3.产品进出口差额产品进出口差额 :产品出口量产品出口量-产品进口量产品进口量 (净出口净出口)4 4产品消费的进口依存度产品消费的进口依存度:产品进口量产品进口量/国内消费量国内消费量100%100%5.5.产品生产的出口依存度产品生产的出口依存度:产品出口量产品出口量/国内生产量国内生产量100%100%6.6.产品存货增加产品存货增加 :年末社会产品库存年末社会产品库存-年初社会产品库存年初社会产品库存 7.7.产品价格涨跌率产品价格涨跌率 :产品价格指数产品价格指数-1-1【例例9.109.10】我国我国20002000和和20072007年能源供求状态分析年能源供求状态分析.101010109.4.2 9.4.2 产品供求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产品供求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产品供求模型一般由产品供给、产品需求和供求关系产品供求模型一般由产品供给、产品需求和供求关系3 3大方程构成。从模型的性大方程构成。从模型的性质来看,有产品供求长期趋势模型、自回归模型和因回归模型之分,构建何种性质的模质来看,有产品供求长期趋势模型、自回归模型和因回归模型之分,构建何种性质的模型,应根据研究的目的、数据的可取得性、预测或分析的要求而定。其中因回归模型的型,应根据研究的目的、数据的可取得性、预测或分析的要求而定。其中因回归模型的构建,应选择影响产品供应与需求的关键变量进行建模和分析构建,应选择影响产品供应与需求的关键变量进行建模和分析。【例例9.119.11】根据我国根据我国1990-20071990-2007年的国内粮食生产量年的国内粮食生产量(GQ)(GQ)、粮食单产、粮食单产(DC)(DC)、粮食、粮食播种面积播种面积(BM)(BM)、国内粮食消费总量、国内粮食消费总量(GC)(GC)、人均粮食消费量、人均粮食消费量(PC)(PC)、总人口、总人口(TP)(TP)等变量(数等变量(数据略)构建的粮食产消回归模型如下据略)构建的粮食产消回归模型如下模型表明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总需求和总人口是决定我国粮食国模型表明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总需求和总人口是决定我国粮食国内产消是否平衡的的内产消是否平衡的的4 4个关键变量。要实现国内粮食产消平衡或减少粮食产消差额,一个关键变量。要实现国内粮食产消平衡或减少粮食产消差额,一方面,应控制、方面,应控制、保护保护耕地和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应控制人耕地和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应控制人口增长和降低人均粮食消费量,即通过大力开发和利用非粮食食物资源,发展食品来源口增长和降低人均粮食消费量,即通过大力开发和利用非粮食食物资源,发展食品来源多样化生产,使人均粮食消费量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多样化生产,使人均粮食消费量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上。11111111【例例9.129.12】根根据据我我国国1990-20071990-2007年年的的综综合合能能源源可可供供消消费费量量为为EACEAC,一一次次性性能能源源生生产产量量PEOPEO,能能源源进进口口量量IPIP,能能源源出出口口EPEP,综综合合能能源源消消费费总总量量TECTEC,工工业业能能源源消消费费量量IDCIDC、生生活活能能源源消消费费HCHC、交交通通运运输输能能源源消消费费量量TSPCTSPC构构建建的的综综合合能能源源可可供供消消费费量量与与消消费费总总量量的的回回归归模型如下模型如下模模型型表表明明1990-20071990-2007年年我我国国综综合合能能源源可可供供消消费费量量是是由由能能源源生生产产量量、进进口口量量和和出出口口量量这这三三大大变变量量的的影影响响共共同同决决定定的的,其其中中能能源源生生产产总总量量起起着着关关键键的的决决定定作作用用(统统计计量量t t最最大大),出口量是影响综合能源可供消费量的减因素。,出口量是影响综合能源可供消费量的减因素。综综合合能能源源消消费费总总量量在在很很大大程程度度上上是是由由工工业业、居居民民生生活活和和交交通通运运输输能能源源消消费费3 3个个主主要变量的影响共同决定的要变量的影响共同决定的,其中工业能源消费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其中工业能源消费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统计量统计量t t最大最大)。因因此此,要要实实现现能能源源可可供供消消费费量量与与能能源源消消费费总总量量的的平平衡衡,一一方方面面,应应扩扩大大国国内内能能源源生生产产、开开发发和和利利用用新新能能源源、增增加加能能源源进进口口,限限制制或或减减少少能能源源出出口口;另另一一方方面面,应应重重点点控控制制工工业业、交交通通运运输输和和生生活活能能源源的的消消费费,提提倡倡节节约约能能源源,降降低低能能源源消消耗耗水水平平,提提高高能能源源的的利用效率。利用效率。12121212 9.4.3 9.4.3 产品供求失衡的治理产品供求失衡的治理 1.1.产品供求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经常的。如果产品产品供求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经常的。如果产品供求不平衡的程度是轻微的,产品价格又相对稳定,则可视为产品供求是平供求不平衡的程度是轻微的,产品价格又相对稳定,则可视为产品供求是平衡的。如果产品供求不平衡的程度较大,产品价格又持续上涨或持续下跌,衡的。如果产品供求不平衡的程度较大,产品价格又持续上涨或持续下跌,则产品供求是失衡的,则应进行治理和调控。产品供求失衡的治理,一般应则产品供求是失衡的,则应进行治理和调控。产品供求失衡的治理,一般应根据产品供求失衡的性质,从产品供应和产品需求两方面探寻对策。根据产品供求失衡的性质,从产品供应和产品需求两方面探寻对策。1.1.产品供大于求的治理,从产品供给的角度来看,应适度压缩国产品供大于求的治理,从产品供给的角度来看,应适度压缩国内生产,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压缩产品投资和限制产能扩张;应限制和减少内生产,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压缩产品投资和限制产能扩张;应限制和减少产品进口。从产品需求的角度来看,应积极鼓励和扩大国内消费,扩大产品产品进口。从产品需求的角度来看,应积极鼓励和扩大国内消费,扩大产品出口,重要产品可适度增加国家储备。如粮食、生猪等重要的农产品出现供出口,重要产品可适度增加国家储备。如粮食、生猪等重要的农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失衡状态,为了保护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国家可实行价格保护大于求的失衡状态,为了保护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国家可实行价格保护和国家采购,增加国家储备。对耐用消费品而言和国家采购,增加国家储备。对耐用消费品而言,可采取鼓励以旧换新的政可采取鼓励以旧换新的政策。策。2.2.产品供小于求的治理,从产品供给的角度来看,应适度扩大国产品供小于求的治理,从产品供给的角度来看,应适度扩大国内生产,调整产品生产结构,扩大产品投资和增加生产能力;扩大产品进口。内生产,调整产品生产结构,扩大产品投资和增加生产能力;扩大产品进口。从产品需求的角度来看,应限制和减少国内消费和产品出口,减少产品储备从产品需求的角度来看,应限制和减少国内消费和产品出口,减少产品储备或存货。或存货。13131313 问题研讨问题研讨9 9 1.1.根据本章的分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产品供求是否存在总量失根据本章的分析,你认为应如何评价产品供求是否存在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衡和结构失衡。2 2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石油供求的变化趋势、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石油供求的变化趋势、消费结构演变、消费水平变化、石油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并提出治消费结构演变、消费水平变化、石油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并提出治理石油供求不均衡的对策。理石油供求不均衡的对策。3 3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煤炭供求的变化趋势、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煤炭供求的变化趋势、消费结构演变、消费水平变化、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并提出解消费结构演变、消费水平变化、煤炭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并提出解决煤炭供求问题的对策。决煤炭供求问题的对策。4 4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电力供求的变化趋势、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电力供求的变化趋势、消费结构演变、消费水平变化、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并提出解消费结构演变、消费水平变化、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并提出解决电力供求问题的对策。决电力供求问题的对策。5 5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粮食或生猪供求的问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粮食或生猪供求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粮食或生猪供求问题的对策。题,并提出解决粮食或生猪供求问题的对策。6 6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汽车或其他耐用消费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汽车或其他耐用消费品的供求问题,并提出解决其供求问题的对策。品的供求问题,并提出解决其供求问题的对策。7 7。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房地产市场的供求问。搜集实际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或某省市的房地产市场的供求问题,并提出解决其供求问题的对策。题,并提出解决其供求问题的对策。1414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