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药典三部标准(2005年版)正文.doc

    • 资源ID:67214982       资源大小:1.90MB        全文页数:34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药典三部标准(2005年版)正文.doc

    中国药典三部标准(2005年版)正文101种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拼音名: A Qun Naomoyanqiujun Duotang Yimiao英文名:Group A MeningococcaI Polysaccharide Vaccine书页号:2005年版三部-34 本品系用A群脑膜炎奈瑟菌培养液,经提取获得的荚膜多糖抗原,纯化后加入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 2.1 菌种 生产用菌种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 2.1.1 菌种名称及来源 生产用菌种为A群脑膜炎奈瑟菌CMCC 29201(A4)菌株。 2.1.2 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规定。 2.1.3 种子批的传代 主种子批启开后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工作种子批启开后至接种发酵罐培养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 2.1.4 种子批菌种的检定 2.1.4.1 培养特性及染色镜检 菌种接种于含10%羊血普通琼脂培养基,脑膜炎球菌在25%不生长。于3537%二氧化碳的环境中培养1620小时,长出光滑、湿润、灰白色的菌落,菌苔易取下,在生理氯化钠溶液中呈现均匀混悬液。染色镜检应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单球菌。 2.1.4.2 生化反应 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甘露醇、果糖及蔗糖(附录V)。 2.1.4.3 血清凝集试验 取经3537培养1 620小时的菌苔,混悬于含0.5%甲醛的生理氯化钠溶液中,或56加热30分钟杀菌以后,使每1ml含菌1.o×1092.o×109,与同群参考血清做定量凝集反应,置353过夜,次日再置室温2小时观察结果,以肉眼可见清晰凝集现象(+)之血清最高稀释度为凝集反应效价,必须达到血清原效价之半。 2.1.5 种子批的保存 原始种子批和主种子批应冻干保存于28。 2.2原液 2.2.1 生产用种子 启开工作种子批菌种,经适当传代,经检定合格后, 接种于改良半综合培养基或其他适宜培养基,制备数量适宜的生产用种子。 2.2.2 生产用培养基 采用改良半综合培养基或经批准的其他适宜培养基。培养基不应含有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能形成沉淀的成分。 2.2.3 培养 采用培养罐液体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取样进行纯菌检查,涂片做革兰染色镜检,如发现污染杂菌,应废弃。 2.2.4 收获及杀菌 于对数生长期的后期或静止期的前期中止培养,取样进行菌液浓度测定及纯菌检查,合格后在收获的培养液中加入甲醛溶液杀菌,或采用加热方法杀菌。以确保杀菌完全又不损伤其多糖抗原为宜。 2.2.5 纯化 2.2.5.1 去核酸 将已杀菌的培养液(单批或多批混合)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充分混匀,形成沉淀;离心后的沉淀物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其最终浓度为1mol/L,使多糖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解离;加入乙醇至最终浓度为25%,28静置13小时或过夜,离心收集澄清的上清液。 2.2.5.2 沉淀多糖 于上述上清液中加入冷乙醇至最终浓度为80%,充分振摇。离心收集沉淀,用无水乙醇及丙酮各洗2次以上,沉淀物即为多糖粗制品。应保存在20以下,待纯化。 2.2.5.3 多糖纯化 将多糖粗制品溶解于1/10饱和中性醋酸钠溶液中,使其浓度达1020mg/ml;按1:2容量用冷酚(100g结晶酚溶于40ml的1/10饱和醋酸钠溶液)提取数次,离心收集上清液,并用0.1mol/L氯化钙溶液或其他适宜溶液透析,加入乙醇至终浓度为75%80%;离心收集的沉淀物用无水乙醇及丙酮各洗2次以上,干燥后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沉淀物,即为纯化多糖原液。提取过程应尽量在15以下进行。 2.2.6 原液检定 纯化多糖原液除菌过滤后,取样按3.1项进行。 2.2.7 保存及有效期 于-20以下保存,自多糖粗制品制造之日起有效期为5年。 2.3 半成品 2.3.1 配制 半成品可由单批或多批多糖原液合并后,用无菌无热原乳糖和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制成。每1次人用剂量含多糖应不低于30g,乳糖2.53.0mg。 2.3.2 半成品检定 按3.2项进行。 2.4 成品 2.4.1 分批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4.2 分装及冻干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冻干过程中制品温度应不高于30,真空或充氮封口。 2.4.3 规格 每瓶含多糖150g、300g。每1次人用剂量含多糖应不低于30g。 2.4.4 包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3 检定 3.1 原液检定 3.1.1 鉴别试验 采用免疫双扩散法(附录C),本品与A群脑膜炎球菌抗体应形成明显沉淀线。 3.1.2 化学检定 3.1.2.1 固体总量 依法测定(附录M)。 3.1.2.2 蛋白质含量 应小于10mg/g(附录B第二法)。 3.1.2.3 核酸含量 应小于10mg/g,核酸在波长260nm处的吸收系数(E1% 1cm)为200(附录A)。 3.1.2.4 O-乙酰基含量 应不低于2mmol/g(附录F)。 3.1.2.5 磷含量 应不低于80mg/g(附录A)。 3.1.2.6 多糖分子大小测定 多糖分子的KD值应不高于O.40,KD值小于O.5的洗脱液多糖回收率应大于65%(附录G)。 3.1.3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A),应符合规定。 3.1.4 细菌内毒素检查 应不高于100EU/g(附录E凝胶限量试验);也可采用热原检查法(附录D)检查,应符合规定,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每lkg注射O.025g多糖。 3.2 半成品检定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A),应符合规定。 3.3 成品检定 除水分测定外,按制品标示量加入灭菌PBS复溶后进行其余各项检定。 3.3.1 鉴别试验 采用免疫双扩散法(附录C),本品应与A群脑膜炎球菌抗体形成明显沉淀线。 3.3.2 外观 应为白色疏松体,按标示量加入PBS应迅速复溶为澄明液体,无异物。 3.3.3 化学检定 3.3.3.1 水分 应不高于3.O%(附录D)。 3.3.3.2 多糖含量 每1次人用剂量多糖含量应不低于 30g。根据WHO规程规定的计算公式(多糖含量:磷含量为1000:75),先测定磷含量应不低于2.25g(附录A),再计算出多糖含量。 3.3.3.3 多糖分子大小测定 每5批疫苗至少抽1批检查多糖分子大小。KD值应不高于0.40,KD值小于0.5的洗脱液多糖回收率应大于65%(附录G)。 3.3.4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A),应符合规定。 3.3.5 异常毒性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F),应符合规定。每只豚鼠注射剂量为500g/m1,每只小鼠注射剂量为100g/0.5ml。 3.3.6 热原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D),应符合规定。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每lkg注射O.025g多糖。 3.4 稀释剂检定 稀释剂为无菌无热原PBS。 3.4.1 pH值 应为6.87.2(附录V A)。 3.4.2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A),应符合规定。 3.4.3 异常毒性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F),应符合规定。 3.4.4 热原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D),应符合规定。注射剂量按家兔体重每lkg注射lml。 4 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自分装之日起有效期为2年。 5使用说明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使用说明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英文名称:Group A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汉语拼音:A Qun Naomoyanqiujun Duotong Yimiao 【成分和性状】本品系用A群脑膜炎奈瑟菌培养液,经提取获得的荚膜多糖抗原纯化后加入适宜稳定剂冻干制成。为白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澄明液体。 【接种对象】6个月1 5周岁少年儿童。 【作用与用途】接种本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规格】每瓶为150g、300g多糖。每1次人用剂量含多糖应不低于30g。 【用法用量】(1)按标示量加入所附稀释剂复溶,摇匀立即使用。 (2)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2ml或0.5ml(含多糖不低于30g)。 (3)基础免疫注射2针,从6月龄开始,每针间隔3个月;3岁以上儿童只需注射1次。接种应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季节前完成。 根据需要每3年复种1次。在遇有流行情况下,可扩大年龄组做应急接种。 【不良反应】本疫苗反应轻微,偶有短暂低热,局部稍有压痛感,可自行缓解。 【禁忌】(1)有癫痢、惊厥及过敏史者。 (2)患脑部疾患、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者。 (3)患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 【注意事项】 (1)疫苗瓶塞松动者复溶后有异物或疫苗瓶有裂纹,均不得使用。 (2)疫苗复溶后,应按规定人份(剂量)一次用完,不得分多次使用,剩余的疫苗应废弃。 【 贮藏】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包装】 【有效期】2年。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拼音名: Xing Shenzonghezheng Chuxuere Miehuoyimiao英文名: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Type I)Vaccine,Inactivated书页号:2005年版三部- 80 本品系用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I型出血热)病毒接种原代沙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后制成。用于预防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l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 21 生产用细胞 生产用细胞为原代沙鼠肾细胞。 211 细胞管理及检定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规定。 212 细胞制备 选用2周龄左右沙鼠,无菌取肾,剪碎,经胰蛋白酶消化,分散细胞,接种培养瓶,用MEM等适宜的培养液培养。 22 毒种 221 名称及来源 生产用毒株为I型出血热病毒Z10株。 222 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规定。 病毒接种鼠脑制备原始及主种子批。原始种子批传代应不超过第12代,主种子批应不超过第13代,主种子批毒种接种原代沙鼠肾细胞制备工作种子批,工作种子批应不超过第18代。 223 种子批毒种的检定 主种子批应进行以下全面检定,工作种子批应至少进行22312234项检定。 2231 鉴别试验 毒种与已知I型出血热病毒免疫血清等量混合,置37水浴90分钟,接种Vero-E6单层细胞,观察1014天,以免疫荧光法测定,中和指数应大于1000。 2232 病毒滴定 取毒种做10倍系列稀释,接种Vero-E6细胞进行病毒滴定,滴度应不低于60 lg CCID50/ml(荧光法),或接种23 日龄乳鼠或2535日龄的沙鼠,进行脑内毒力滴定,滴度应不低于70lg LD50/ml。 2233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A),应符合规定。 2234 支原体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B),应符合规定。 2235 病毒外源因子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C),应符合规定。 2236 免疫原性检查 取主种子批毒种制备原疫苗,接种2kg左右的白色家兔4只,每只后腿肌内注射10ml,注射后第7天以同法-再注射1次。第一次免疫后第4周采血分离血清,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测中和抗体,试验用病毒为76118株;同时用参考血清作对照,每只家兔的中和抗体滴度应不低于1:10。 224 毒种保存 毒种应于-60以下保存。 23 原液 231 细胞制备 同212项。 232 培养液 培养液为含适量的灭能小牛血清的MEM或其他适宜培养液。小牛血清的质量应符合要求(附录D) 233 对照细胞病毒外源因子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C),应符合规定。 234 病毒接种和培养 当细胞培养成致密单层后,按终浓度为4050 1gCCID50/ml接种病毒,在适宜温度培养一定时间后,弃去培养液,用PBS冲洗去除小牛血清,加入适量新鲜维持液继续培养35天。 235 病毒收获 当收获液的血凝滴度不低于1:64时,收获培养液及细胞,合并、过滤和离心即为病毒收获液。 236 病毒收获液检定 按31项进行。 237 病毒灭活 病毒收获液中按1:4000的比例加入-丙内酯和终浓度不高于010mg/ml的硫柳汞,于28放置7天灭活病毒和水解-丙内酯。 238 合并 合并检定合格的灭活后的病毒收获液,经离心、过滤并加入适量的人血白蛋白作为稳定剂,即为原液。 239 原液检定 按32项进行。 24 半成品 241 配制 检定合格的原液加入终浓度不高于070mg/ml的氢氧化铝佐剂吸附,即为半成品。 242 半成品检定 按33项进行。 25 成品 251 分批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52 分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253 规格 每瓶10ml。每1次人用剂量为10ml。 254 包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3 检定 31 病毒收获液检定 311 病毒滴定 将本品10倍系列稀释,取至少3个稀释度,分别接种Vero-E6细胞或沙鼠肾单层细胞,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天左右,以免疫荧光法测定病毒滴度,应不低于60 1g CCID50/ml。 312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A), 313 支原体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B), 32 原液检定 应符合规定。 321 病毒灭活验证试验 按灭活后病毒收获液总量的01取样,透析后接种Verc-E6细胞,连续传3代,每1014天传l代,每代以免疫荧光法检查病毒,结果均应为阴性。 322 抗原量测定 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进行抗原量测定,应不低于1:64。 323 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采用酶联免疫法,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应不高于50ng剂。 324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A),应符合规定。 33 半成品检定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A),应符合规定。 34 成品检定 341 鉴别试验 按2236项进行,应符合规定。当效价测定不合格时,鉴别试验不成立。 342 外观 应为橘红色微浑浊液体,久置形成可摇散的沉淀,无异物。 343 化学检定 3431 pH值 应为7280(附录V A)。 3432 硫柳汞含量 应不高于010mg/ml(附录B)。 3433 氢氧化铝含量 应不高于070mg/ml(附录F)。 344 效价测定 按2236项进行。免疫4 只家兔,每只家兔的中和抗体滴度应不低于1:10。 345 热稳定性试验 疫苗出厂前应进行热稳定试验。于37放置7天,按2236项进行效价测定。如合格,视为效价测定合格。 346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A),应符合规定。 347 细菌内毒素检查 应不高于100EU剂(附录E凝胶限量试验)。 348 异常毒性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F),应符合规定。 4 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自效价测定合格之日起有效期为1年6个月。 5 使用说明 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使用说明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 英文名称: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Type I)Vaccine,Inactivated 汉语拼音: I Xing Shenzonghezheng ChuxuereMiehuoyimiao 【成分和性状】本品系用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接种原代沙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为橘红色微浑浊液体,含硫柳汞防腐剂。 【接种对象】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的居民及进入该地区的人员,主要对象为1060岁的高危人群。 【作用与用途】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I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规格】每瓶10ml。每1次人用剂量为10ml。 【用法用量】(1)于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 (2)基础免疫为3针,于第0天、第7天、第28天各注射1次,基础免疫后1年应加强免疫1次,每1次10ml。 【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因疫苗含有氢氧化铝佐剂,少数人在注射后局部可出现硬结、轻度肿胀和疼痛,一般在13天内自行消退。 【禁忌】(1)发热,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神经系统疾病者。 (2)患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或生物制品有过敏史者。 (3)哺乳期、妊娠期妇女。 【注意事项】(1)注射前应充分摇匀。 (2)疫苗异常浑浊、变色、有异物及摇不散的块状物者,疫苗瓶有裂纹者,均不得使用。 (3)应备有肾上腺素等药物,以备偶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时急救用,接受注射者在注射后应在现场休息片刻。 (4)严禁冻结。 【贮藏】于28避光保存和运输。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 业名称: 生产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 址: 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 拼音名:Xing Shenzonghezheng Chuxuere Miehuoyimiao英文名: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I Syndrome (Type)Vaccine,InactiVated书页号:2005年版三部- 83 本品系用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型出血热)病毒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用于预防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1 基本要求 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 21 生产用细胞 生产用细胞为原代地鼠肾细胞。 211 细胞管理及检定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规定。 212 细胞制备 选用2周龄左右地鼠,无菌取肾,剪碎,经胰蛋白酶消化,分散细胞,接种培养瓶,加入适宜的培养液,置37培养。 22 毒种 221 名称及来源 生产用毒种为型出血热病毒L99株。 222 种子批的建立 应符合“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规定。 在原代地鼠肾细胞上传代制备主种子批。原始种子批应不超过第13代,主种子批应不超过第16代,工作种子批应不超过第20代。 223 种子批毒种的检定 主种子批应进行以下全面检定,工作种子批应至少进行22312234项检定。 2231 鉴别试验 毒种与已知同型出血热病毒免疫血清等量混合,置37水浴90分钟,接种Vero-E6细胞,观察1014天,以免疫荧光法测定,中和指数应大于1000。 2232 病毒滴定 毒种用原代地鼠肾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法测定,病毒滴度应不低于70lg CCID50/ml。 2233 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A),应符合规定。 2234 支原体检查 依法检杏(附录B),应符合规定。 2235 病毒外源因子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c),应符合规定。 2236 免疫原性检查 取主种子批毒种制备原疫苗,接种2kg左右的白色家兔4只,每只后腿肌内注射10ml,注射后第1 4天以同法再注射1次。第1次免疫后4周采血分离血清,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测中和抗体,试验用病毒为UR株;同时用参考血清作对照,每只家兔的中和抗体滴度应不低于1:10。 224 毒种保存 毒种应于-60以下保存,液体工作种了批毒种保存时间不得超过1年。 23 原液 231 细胞制备 同212项。 232 培养液 培养液为含适量灭能小牛血清和乳蛋白水解物的Earles液或其他适宜培养液。小牛血清的质量应符合要求(附录D)。 233 对照细胞病毒外源因子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c),应符合规定。 234 病毒接种和培养 选择生长良好的单层细胞,接种适量病毒,在适宜温度培养适当时间后,弃去培养液,换以维持液继续培养一定时间。 235 病毒收获 培养适宜天数,收获培养液,即为病毒收获液。 236 病毒收获液检定 按31项进行。 237 病毒灭活 病毒收获液中按1:4000的比例加入甲醛溶液,置适宜温度一定时间内灭活病毒。 238 合并 合并检定合格的灭活病毒收获液,经离心处理后,加入终浓度不高于010mg/ml的硫柳汞作为防腐剂,即为原液。 239 原液检定 按32项进行。 24 半成品 241 配制 检定合格的原液加入终浓度不高于070mg/ml的氧氧化铝佐剂,即为半成品。 242 半成品检定 按33项进行。 25 成品 251 分批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52 分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253 规格 每瓶10ml。每1次人用剂量为10ml。 254 包装 应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3 检定 31 病毒收获液检定 311 病毒滴定 将本品10倍系列稀释,取至少3个稀释度,分别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或其他适宜细胞,在适宜温度下培养1012天,以免疫荧光法测定病毒滴度,应不低于65 lg CCID50m1。 312无菌检查 依法检查(附录A),应符合规定。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药典三部标准(2005年版)正文.doc)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