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三原则.ppt
设设 计计 概概 论论 INTRODUCTION TO DESIGN第六章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三原则工业设计的三原则 设计原则的特征设计原则的特征1 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第六章第六章 工业设计的三原则工业设计的三原则 物化原则物化原则3 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 小结小结51 1、设计原则是、设计原则是“许可许可”与与“不许可不许可”的统一的统一设计原则的特征设计原则的特征12 2、设计原则是动态发展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设计原则是动态发展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3 3、宏观上,设计原则是工业设计思想、观念、理念、宏观上,设计原则是工业设计思想、观念、理念设计哲学的具体化设计哲学的具体化4 4、微观上,设计原则是产品设计具体细则的概念与抽象化、微观上,设计原则是产品设计具体细则的概念与抽象化设计原则设计原则,既是设计法则既是设计法则,也是设计资源也是设计资源,是辨证统一。是辨证统一。设计哲理层在哲理的层面确立设计物与人、与社会、与设计哲理层在哲理的层面确立设计物与人、与社会、与环境等关系的总准则。在思想与观念的层面把握了设计环境等关系的总准则。在思想与观念的层面把握了设计的终极方向,完整体现了设计的价值而避免异化。的终极方向,完整体现了设计的价值而避免异化。设计原则并非设计细则,而是细则的总结、归纳与提炼;设计原则并非设计细则,而是细则的总结、归纳与提炼;设计原则给设计细则的寻求指明了方向,设计细则是设设计原则给设计细则的寻求指明了方向,设计细则是设计原则在产品设计实践中的具体化。计原则在产品设计实践中的具体化。设计原则设计原则1人化原则:人的生活方式的限制人化原则:人的生活方式的限制物化原则:产品制造技术的限制物化原则:产品制造技术的限制环境原则:社会与环境资源的限制环境原则:社会与环境资源的限制工业设计是在工业设计是在限制限制下的创新,而限制就体现在它的设计原则中。下的创新,而限制就体现在它的设计原则中。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一一实实用用性性原原则则指产品所具有的、能满足人们物质效用功能需求指产品所具有的、能满足人们物质效用功能需求的性能与功能,是指产品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功的性能与功能,是指产品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功能与效用,也是产品产生与存在的唯一理由。能与效用,也是产品产生与存在的唯一理由。1 1、实用性是工业设计最重要、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实用性是工业设计最重要、最基本的设计原则2 2、实用性原则体现了工业设计的本质和创造精神、实用性原则体现了工业设计的本质和创造精神(1 1)产品实用性决定着人的生存方式;)产品实用性决定着人的生存方式;(2 2)产品认知功能创造必须紧密结合实用性展开。)产品认知功能创造必须紧密结合实用性展开。人化原则即人性化原则人化原则即人性化原则,凡是与人相关的设计要素凡是与人相关的设计要素,都都属于人化原则的范畴。属于人化原则的范畴。人化原则人化原则1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工业设计的最根本原则工业设计的最根本原则产品所具有的满足人物质产品所具有的满足人物质效用功能需求的性能和功效用功能需求的性能和功能,这里特指产品合目的能,这里特指产品合目的性规律性的最基本的功能。性规律性的最基本的功能。洗衣机的净化衣物功能洗衣机的净化衣物功能冰箱的保鲜食物功能冰箱的保鲜食物功能电视的传递图像功能电视的传递图像功能汽车的载人代步功能汽车的载人代步功能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二二易易用用性性原原则则易用性是物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描述易用性是物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描述,是产品与是产品与使用产品的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及和谐的程度使用产品的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及和谐的程度.夏凯尔夏凯尔:易用性是指产品可以被人容易易用性是指产品可以被人容易和有效使用的能力和有效使用的能力.包括包括:有效性、易学性、适应性、使用态度有效性、易学性、适应性、使用态度易用性易用性易用性易用性1979197919791979年开始被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有效性年开始被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有效性年开始被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有效性年开始被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有效性.惠特尼的惠特尼的惠特尼的惠特尼的5E5E5E5E理论:效力、效率、魅力、错误承受理论:效力、效率、魅力、错误承受理论:效力、效率、魅力、错误承受理论:效力、效率、魅力、错误承受力、易学性力、易学性力、易学性力、易学性此外,还应包括:完整实现产品功能、在竞争中此外,还应包括:完整实现产品功能、在竞争中此外,还应包括:完整实现产品功能、在竞争中此外,还应包括:完整实现产品功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和利益的手段、产品的安全性需要。获得优势和利益的手段、产品的安全性需要。获得优势和利益的手段、产品的安全性需要。获得优势和利益的手段、产品的安全性需要。人化原则人化原则1易用性原则易用性原则产品与使用者之间关系协调的程度产品与使用者之间关系协调的程度有效性:能否完整发挥产品功效有效性:能否完整发挥产品功效易学性:能否在限制环境内被人认知易学性:能否在限制环境内被人认知适应性:是否适宜大部分使用人群适应性:是否适宜大部分使用人群使用态度:使用时的舒适性使用态度:使用时的舒适性安全性:使用时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安全性:使用时是否存在潜在危险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二二易易用用性性原原则则易易用用性性设设计计的的概概念念延延伸伸普适设计:普适设计:指设计作品具有普遍的适应性,能指设计作品具有普遍的适应性,能供所有人方便使用。主要适用于公共空间与公供所有人方便使用。主要适用于公共空间与公共场所的用品。共场所的用品。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群众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能够应答、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切实保障人类安全、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方便、舒适的现代生活环境。障碍设计:障碍设计:通过设计对一部分群体或全部社会通过设计对一部分群体或全部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以达到符合设计群体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以达到符合设计伦理或安全等的目的。伦理或安全等的目的。人化原则人化原则1易用性原则在产品设计中的延伸易用性原则在产品设计中的延伸协调的程度受限于人本身的生理机能。在设计中必须考协调的程度受限于人本身的生理机能。在设计中必须考虑用户本身的生理状况,而进行具体的分析。虑用户本身的生理状况,而进行具体的分析。通用设计:适合于所有生理状况的人群通用设计:适合于所有生理状况的人群无障碍设计:针对弱势群体无障碍设计:针对弱势群体障碍设计:结合社会与环境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障碍设计:结合社会与环境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二二易易用用性性原原则则普普适适设设计计的的基基本本原原则则1 1、公平使用、公平使用:适合拥有不同能力的人使用。适合拥有不同能力的人使用。2 2、弹性使用:考虑不同人使用时的参考数据。、弹性使用:考虑不同人使用时的参考数据。3 3、简单使用:设计必须易于理解。、简单使用:设计必须易于理解。4 4、感性使用:为使用者提供有效明确反馈信息。、感性使用:为使用者提供有效明确反馈信息。5 5、耐错使用:对误操作具有较强的耐错性。、耐错使用:对误操作具有较强的耐错性。6 6、省力使用:将操作力降到最低。、省力使用:将操作力降到最低。7 7、充足使用:充分考虑使用者尺度和身体状态,、充足使用:充分考虑使用者尺度和身体状态,做到容易活动和操作。做到容易活动和操作。为弱势群体设计的基本特点:为弱势群体设计的基本特点:隐形化、渐进化、通用化隐形化、渐进化、通用化黑色出租黑色出租TX1TX1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三三经经济济性性原原则则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在尽可能照顾生产与消费者共同利益在尽可能照顾生产与消费者共同利益前提下,设计尽可能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给社会,前提下,设计尽可能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给社会,使人人都享受到工业设计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使人人都享受到工业设计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一一方面方面工业设计平民思想产生了众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工业设计平民思想产生了众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必须注意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必须注意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1 1、产品生产制造与流通的经济性;、产品生产制造与流通的经济性;2 2、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性;3 3、产品废弃后的经济性、产品废弃后的经济性.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四四审审美美性性原原则则产品的审美性是该产品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是与产品的审美性是该产品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是与内容有机统一的形式构成。内容有机统一的形式构成。1 1、形式美与产品美:形式美、形式美与产品美:形式美是构成产品的外部材是构成产品的外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的审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所呈现出的审美特性。美特性。产品美产品美是产品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复合是产品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复合体。体。2 2、形式美与形式美法则。、形式美与形式美法则。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视觉是使用者认知产品的最直接手段视觉是使用者认知产品的最直接手段审美性是提升产品价值的最基本原则审美性是提升产品价值的最基本原则审美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实用性、易用性审美性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实用性、易用性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五五认认知知性性原原则则认知性是产品构成要素通过设计综合而成的产品符认知性是产品构成要素通过设计综合而成的产品符号所具有被认知的特征。号所具有被认知的特征。1 1产产品品的的信信息息构构成成产品信息是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凝聚的活劳产品信息是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凝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状态和方式。动和物化劳动的状态和方式。科技信息:科技信息:材质、功能、结构、生产和人文等材质、功能、结构、生产和人文等经济信息:经济信息:微观形式微观形式中观形式中观形式社会文化信息:社会文化信息:宏观形式宏观形式即劳动和资金等经济含量信息即劳动和资金等经济含量信息突破企业界限,扩展到社会领域突破企业界限,扩展到社会领域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五五认认知知性性原原则则2 2产产品品语语义义的的认认知知功功能能产品语义的认知功能包括指示和象征功能两部分产品语义的认知功能包括指示和象征功能两部分对产品信息的解读过程就是对产品信息的认知过对产品信息的解读过程就是对产品信息的认知过程,因此,认知原则实质就是设计师必须尽可能程,因此,认知原则实质就是设计师必须尽可能地正确编码,使之准确地传达出产品这一符号所地正确编码,使之准确地传达出产品这一符号所蕴涵的语义及审美信息,同时也应顾及受众对符蕴涵的语义及审美信息,同时也应顾及受众对符号的解码能力。号的解码能力。广义的产品语义包括产品语构学、产品语义学以广义的产品语义包括产品语构学、产品语义学以及产品语用学三个符号系统。及产品语用学三个符号系统。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认知性原则认知性原则考虑使用者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是使用者与产品考虑使用者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是使用者与产品实用性、易用性、审美性的协调关系的程度。实用性、易用性、审美性的协调关系的程度。拿拿2 2岁以下婴儿的为例,在岁以下婴儿的为例,在他们的认知中,所有事物都他们的认知中,所有事物都是新奇的,可以把所有东西是新奇的,可以把所有东西看成是玩具,所以在在设计看成是玩具,所以在在设计婴儿用品时,不仅要考虑实婴儿用品时,不仅要考虑实用性和易用性,必须对他们用性和易用性,必须对他们有吸引力。有吸引力。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因此不同年龄,专业,身份的人因此不同年龄,专业,身份的人对产品的认知是不同的,不同的对产品的认知是不同的,不同的认知能力产生不同的设计定位。认知能力产生不同的设计定位。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六六社社会会性性原原则则1 1 设计服务对象的社会性设计服务对象的社会性人化原则人化原则是在个体的基础上,超越个体而形成社会是在个体的基础上,超越个体而形成社会性原则,约束与限制设计的展开。而设计本身的利性原则,约束与限制设计的展开。而设计本身的利他性和功利性决定了设计的社会性。他性和功利性决定了设计的社会性。市场定位市场定位2 2 设计资源与设设计资源与设计约束的社会性计约束的社会性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生活方式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同时,社会环境对设等的影响;同时,社会环境对设计还具有诱发和促进作用。计还具有诱发和促进作用。综前述,人化原则就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对设计作综前述,人化原则就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对设计作出的约束与限制。在具体设计中,依据特定人群的文化出的约束与限制。在具体设计中,依据特定人群的文化模式、行为和生活方式等,确立最优方案。模式、行为和生活方式等,确立最优方案。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人化原则人化原则2针对大学生、老年人、商务男士和时尚女士,其产品设计中的人化原则要点?大学生:大学生:大学生是年轻一代,比较追求时尚,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因此主要考虑易用性,经济性,审美性老年人:老年人: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因此为老年人做的设计要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主要考虑实用性,易用性,经济性商务男士:商务男士:商务男士在经济上一般能满足需求,且商务男也属于比较有时尚观的人,因此主要考虑易用性,审美性,时尚女士:时尚女士:时尚女士追求时尚,一般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产品的外形有严格要求,因此主要考虑易用性,审美性物化原则物化原则3一一合合规规律律性性原原则则物化原则物化原则就是工业设计必须符合产品物态化过程中就是工业设计必须符合产品物态化过程中的种种要求,使观念中的设计、图纸中的设计顺利的种种要求,使观念中的设计、图纸中的设计顺利地、完整地、准确地物化为产品。地、完整地、准确地物化为产品。物化原则的本质是设计如何遵循科学技术的原理与物化原则的本质是设计如何遵循科学技术的原理与规律,从另一角度看,它体现为科学技术对设计的规律,从另一角度看,它体现为科学技术对设计的限制与约束。限制与约束。科学技术对设计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科学技术对设计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属于观一是属于观念层面上的,指人们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二是属于念层面上的,指人们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二是属于知识层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层面的科学技术。物化原则物化原则3二二设设计计的的科科学学意意识识与与科科学学精精神神1 1、使设计师站在设计哲理的高度清晰地认识工使设计师站在设计哲理的高度清晰地认识工业设计学科的性质与特征业设计学科的性质与特征,确立设计的目标。确立设计的目标。2 2、使设计师具有理性的、科学的设计方法。使设计师具有理性的、科学的设计方法。3 3、使设计师自觉关心使用者生理与心理要求。使设计师自觉关心使用者生理与心理要求。4 4、使设计师能以系统的、科学的标准评价产品,使设计师能以系统的、科学的标准评价产品,而不仅是单一的审美标准。而不仅是单一的审美标准。物化原则物化原则3三三科科学学技技术术对对设设计计的的影影响响1 1 人的科学人的科学2 2、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目的是使工业设计成果与人的生理、心理尽可能地协目的是使工业设计成果与人的生理、心理尽可能地协调,减轻设计物对使用者的体力负担与精神压力,提调,减轻设计物对使用者的体力负担与精神压力,提高设计物的使用效率。高设计物的使用效率。材料科学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等都会材料科学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生产方式的改变等都会对工业设计产生很大影响。对工业设计产生很大影响。物化原则物化原则3 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一一生生态态价价值值观观环境原则环境原则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环境伦理学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环境伦理学为理论出发点来指导工业设计。为理论出发点来指导工业设计。1 1 生态圈与技术圈的抗衡生态圈与技术圈的抗衡2 2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环环境境问问题题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态破坏资源、能源问题资源、能源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 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一一生生态态价价值值观观环环境境问问题题产产生生的的根根源源传统观念的根源传统观念的根源-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传统手段的根源传统手段的根源-技术依赖技术依赖把把“收入收入”转为转为“资本资本”科技对自然环境的一切破坏都源自人类科技对自然环境的一切破坏都源自人类环境伦理的缺失。环境伦理的缺失。传统方式的根源传统方式的根源-现代性特征现代性特征脱离目的的设计有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脱离目的的设计有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一一生生态态价价值值观观科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既受自然规律的科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既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又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和人的目的的规范。制约,又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和人的目的的规范。造成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源不在科学技术,而在于造成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源不在科学技术,而在于支配科学技术的人的价值观。支配科学技术的人的价值观。3 3 人的价值观是规范科技的主导力量人的价值观是规范科技的主导力量人的文化价值观是规范科学技术的主导力量。人的文化价值观是规范科学技术的主导力量。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一一生生态态价价值值观观不应把人类技术的本质看做统治自然的能力,应该不应把人类技术的本质看做统治自然的能力,应该把它看作是人类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控制。把它看作是人类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控制。4 4 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只有对人自身能力发展方向和行为后果进行合理的只有对人自身能力发展方向和行为后果进行合理的社会控制,以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活动方式,才能社会控制,以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活动方式,才能保证对人的创造力的强化和对人的破坏力的弱化,保证对人的创造力的强化和对人的破坏力的弱化,把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把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生态价值观把地球看做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生态价值观把地球看做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它以它以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出发点和归宿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出发点和归宿,主张以适度消主张以适度消费观取代过度消费观费观取代过度消费观,以尊重和爱护自然代替对自然以尊重和爱护自然代替对自然占有和征服占有和征服,在肯定人类对自然权利和利益同时在肯定人类对自然权利和利益同时,要要求人类对自然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生态价值观的求人类对自然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生态价值观的确立确立,将使科技在人与自然之间发挥更大调节作用将使科技在人与自然之间发挥更大调节作用.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二二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的的思思想想与与原原则则19621962年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R.卡逊卡逊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19721972年年6 6月,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奠定可持续月,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奠定可持续发展思想基础,发展思想基础,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19921992年年6 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183183个国家的代表团,个国家的代表团,7070多个国际组织,多个国际组织,102102位元首位元首或首脑到会讲话,主张要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或首脑到会讲话,主张要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现可持续发展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新的全球伙伴关系”,本次会,本次会议是人类转变传统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议是人类转变传统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道路的一个里程碑。1 1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二二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的的思思想想与与原原则则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 1)消除贫穷和剥削;)消除贫穷和剥削;(2 2)保护和加强资源基础,以确保永久性地消除贫)保护和加强资源基础,以确保永久性地消除贫困;困;(3 3)扩展发展的概念,以使其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扩展发展的概念,以使其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还包括社会和文化的发展;(4 4)最重要的是,它要求在决策中做到经济效益和)最重要的是,它要求在决策中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效益的统一。2 2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二二可可持持续续发发展展的的思思想想与与原原则则实现上述目标的五大原则:实现上述目标的五大原则:(1 1)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间纵向和同代间横向:包括代际间纵向和同代间横向(2 2)和谐性原则)和谐性原则:促进人类间及人类与自然间和谐:促进人类间及人类与自然间和谐(3 3)需求性原则)需求性原则:立足真实物质需求,建立健康而:立足真实物质需求,建立健康而理性的精神需求理性的精神需求(4 4)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考虑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考虑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5 5)变动性原则)变动性原则: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过程: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过程2 2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三三设设计计-价价值值的的选选择择与与实实现现1 1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设计的起点人与环境的关系是设计的起点自然环境对于设计的意义至关重要,因此,人类设自然环境对于设计的意义至关重要,因此,人类设计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人类的设计行为计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人类的设计行为与自己作为设计主体的关系,即人类的设计行为其与自己作为设计主体的关系,即人类的设计行为其本质是设计自己的一切,包括今天、明天与后来的本质是设计自己的一切,包括今天、明天与后来的生存与发展。生存与发展。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本质就是设计与人自身的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本质就是设计与人自身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设计的起点。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设计的起点。人类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人类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 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三三设设计计-价价值值的的选选择择与与实实现现2 2 设计设计价值的选择与实现价值的选择与实现设计在人类生活的建构中所起的作用,在设计在人类生活的建构中所起的作用,在浅近层面浅近层面上是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产品形式,满足人对产品的上是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产品形式,满足人对产品的多元化审美需求;在多元化审美需求;在中间层面中间层面上,是创造了人的行上,是创造了人的行为方式;在为方式;在深层面深层面上,是创造了人的生存方式,反上,是创造了人的生存方式,反映出人对技术、对自然的理性思考与价值选择,真映出人对技术、对自然的理性思考与价值选择,真正体现出设计的价值与意义。正体现出设计的价值与意义。设计是人与环境间的中介,是价值的选择与实现,设计是人与环境间的中介,是价值的选择与实现,这才是设计的本质与意义。这才是设计的本质与意义。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三三设设计计-价价值值的的选选择择与与实实现现3 3 可持续发展思想对设计发展的启示可持续发展思想对设计发展的启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给工业设计提供了发展的方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给工业设计提供了发展的方向:(1 1)工业设计是人的体系、社会体系与生态环境组)工业设计是人的体系、社会体系与生态环境组合而成的综合体系中的活动,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合而成的综合体系中的活动,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的求解。方式的求解。(2 2)工业设计应当是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工业设计应当是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设计、规划行为,的设计、规划行为,代际公平性是设计重要原则代际公平性是设计重要原则。(3 3)工业设计是将个人(或集体)利益和他人(或)工业设计是将个人(或集体)利益和他人(或社会)利益相结合的设计,社会)利益相结合的设计,代内公平是伦理基础。代内公平是伦理基础。(4 4)工业设计应为人们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及理)工业设计应为人们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及理性消费的实现提供可能,而不是单纯刺激消费。性消费的实现提供可能,而不是单纯刺激消费。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四四环环境境原原则则的的设设计计对对策策绿绿色色设设计计1 1 绿色设计的概念绿色设计的概念绿色设计也称生态化设计绿色设计也称生态化设计,从其作用范畴来看从其作用范畴来看,可分可分成两种成两种:”系统性绿色设计系统性绿色设计”和和”产品性绿色设计产品性绿色设计”。系统性绿色设计:系统性绿色设计:在宏观层面上针对产品生产体系在宏观层面上针对产品生产体系而言,即在生产体系中,产品的生产、使用、废弃而言,即在生产体系中,产品的生产、使用、废弃系统具有生态化的性质。系统具有生态化的性质。产品性绿色设计:产品性绿色设计:在微观层面上针对产品自身的构在微观层面上针对产品自身的构成部分及产品整体的生态化调整,是在产品的设计成部分及产品整体的生态化调整,是在产品的设计体系内进行产品自身的调整。体系内进行产品自身的调整。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四四环环境境原原则则的的设设计计对对策策绿绿色色设设计计3 3 产品绿色设计对策产品绿色设计对策 “绿色设计”以节约在资源为目的、以绿色技术为方法、以仿生学和自然主义等设计观念为追求的产品设计。可分为“系统性绿色设计”和“产品性绿色设计”,系统性绿色设计是针对某类产品的生产体系而言,是在较为宏观的层面上把握整个生产体系的“绿色”性质,即在产品的生产、使用、废弃系统具有生态化的性质;产品性绿色设计指在一种产品的设计体系内进行产品自身的调整,如增加服务时间(如轮回、维修、二手、再利用等)与减少未来垃圾(如采用浓缩、压缩、集聚等方法)等,是在微观上对产品自身的构成部分及产品整体的生态化调整;绿色设计的4R理念属于绿色设计的一种设计方法。4R是Recovery(回收)、Recycle(再循环)、Reuse(再利用)和Reduce(减量)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来。这四个词的词意构成了现代环保设计(绿色设计)的内涵之一。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四四环环境境原原则则的的设设计计对对策策绿绿色色设设计计2 2 垃圾垃圾错位的资源错位的资源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垃圾发展史。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垃圾发展史。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中期提出新的工业模型年代中期提出新的工业模型“服务经济服务经济”转购买为转购买为“租借租借”,即企业不出售具体的产品,即企业不出售具体的产品而是出售产品的服务即产品的使用,强调产品能被而是出售产品的服务即产品的使用,强调产品能被反复修理和反复使用从而焕发新的生命力,被称为反复修理和反复使用从而焕发新的生命力,被称为“从摇篮到摇篮从摇篮到摇篮”,或,或“共享原则共享原则”。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四四环环境境原原则则的的设设计计对对策策绿绿色色设设计计3 3 产品绿色设计对策产品绿色设计对策初初始始生生命命周周期期的的优优化化原原则则提高可靠性和耐久性提高可靠性和耐久性易于修理和维护易于修理和维护产品结构设计的模块化产品结构设计的模块化经典设计经典设计加强产品与使用者的联系加强产品与使用者的联系 环境原则环境原则4四四环环境境原原则则的的设设计计对对策策绿绿色色设设计计3 3 产品绿色设计对策产品绿色设计对策生生命命末末端端系系统统的的优优化化原原则则少量化设计少量化设计缩小缩小/压缩压缩/多功能设计多功能设计再利用设计再利用设计再循环设计再循环设计 小结小结5 工业设计的三原则包括人化原则、物化工业设计的三原则包括人化原则、物化原则和环境原则,因此工业设计的实质就是原则和环境原则,因此工业设计的实质就是以人化为前提、以物化为基础,以环境为资以人化为前提、以物化为基础,以环境为资源的造物活动。源的造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