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鸭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67282987
资源大小:481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省绍兴鸭原种繁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浙江省绍兴鸭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浙江省绍兴鸭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绍兴鸭原种繁育基地建设2.建设性质:改扩建3.建设地点:浙江省绍兴市4.建设单位: 5.法人代表: 6.技术负责人:7.项目主管部门: 1.2建设规模: 建成占地200亩的绍兴鸭原种繁育基地,正常年份年存栏绍兴鸭原种5万羽,年销售推广绍兴鸭父母代苗鸭400万羽,年饲养绍兴鸭优质肉鸭20万羽。1.3建设内容:新建鸭围、鸭塘10000 平方米;鸭滩7000平方米;建育种舍5000平方米;孵化中心1000平方米及全自动孵化机20台套;防疫消毒室100平方米及消毒设施;兽医室300平方米及场内其它配套设施(供水、供电、道路、隔离带)等。1.4项目总投资:总投资600万元。1.5资金筹措:申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资金200万元,浙江省财政配套160万元,绍兴市财政配套40万元,其余200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1.6投资使用计划:工程费用510万元,包括建筑工程和设备工程,其中建筑工程460万元(土建工程为330万元,公用工程为130万元)、设备工程50万元。其他费用90万元(前期工作费10万元,科技推广费20万元,技术引进费30,原种选育费30万元)。共计600万元。1.7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一年,2006年3月2007年2月。自2007年3月2008年3月为投产期,投产第一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60%,投产第二年生产能力达到项目设计能力的85%,到2009年3月进入达产期,生产能力达到项目设计能力的100%。1.8项目效益:新增年销售收入:1271.5万元新增年利润总额:65.3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9.44%静态投资回收期:8.49年财务净现值(IC=7%):83.29万元投资利润率:10.88 %投资利税率:10.88%1.9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关于印发“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农办计200547号);2、农业部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年2007年);3、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年2007年),浙江省农业厅、林业局等;4、关于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农业部);5、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1998年);6、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意见,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7、绍市委(2004)5号文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8、绍市政(2001)100号文绍兴市“十五”农业科技发展计划。 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 注一项目规模项目总面积亩200二产品方案1新增存栏种鸭万只52新增推广父母代苗鸭万只4003新增商品肉鸭万只20三项目内容1生产设施建筑面积米2 其中:育种舍米25000孵化中心米21000防疫消毒室米2100兽医实验室米2300运动场米27000鸭塘、鸭围米210000污粪沉淀池米26000消毒池个62辅助设施场内道路米22000供水设施米4000配电设施千米430吨水塔座1围墙米1500隔离绿化米360003设备孵化机台204道路硬化米22000四项目定员人60五项目总投资万元600六主要财务指标1 年销售收入万元1271.5正常年2 年利润总额万元65.3正常年3累计未分配利润万元408.74累计盈余资金万元803.7七主要经济评价指标1 投资利润率10.882 投资利税率10.883净现值83.294投资回收期8.495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9.44八生产能力盈亏点(BEP)%60.73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我国自然资源适合于鸭的饲养,尤其是南方各省河流、湖泊众多,很适合养鸭,鸭产品在我国市场上历来很受欢迎,养鸭业已成为我国养禽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养鸭业具有投资少、效益高、风险小等优点。鸭蛋的蛋白质、脂肪等干物质比鸡蛋高4个百分点,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容易加工增值;鸭羽绒又是优质的防寒保暖材料。2002年我国存栏鸭达6.61亿羽,当年出栏鸭18.28亿羽,鸭蛋产量354.2万吨左右,鸭肉产量211.62万吨,鸭肉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9.4%,占亚洲产量的84.9%。养鸭业在家禽业中的份额越来越重,2002年鸭蛋总产量占禽蛋比例全国平均为15%,上海市为57.7%,广东省为37%,我省为25%。近几年鸡蛋生产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而鸭蛋的产量在稳步上升,预计今后五至十年将仍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以养鸭为主的水禽业是我国加入WTO后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畜牧产业。绍兴鸭(绍兴麻鸭)是世界优秀蛋鸭良种之一,有“禽中明珠”之称。它具有体型小、产蛋多、耗料省、成熟早、适应性强等特点,其产蛋性能达到了目前国际水平。 绍兴鸭是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由野鸭经劳动人民长期驯化、选育而成的。在余姚河姆渡及绍兴县的漓渚和攒宫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中,就有野鸭的头骨。绍兴鸭与野鸭相比较,在外貌、羽毛颜色及斑点基调上,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据历史资料,绍兴一带的养鸭历史始见于公元12011204年间编写的“家鸭为骛,不能飞翔”。诗人陆游曾用“坡放万头鸭”、“群鸭暮归家”的诗句,描述当时鸭放满坡的盛况。可见在宋代,绍兴水乡养鸭业已相当发展。绍兴鸭的形成和发展,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绍兴一带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宁绍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河流纵横,湖荡宽阔,多水草滩涂,水生植物及鱼虾、螺蛳、泥鳅等动物饲料非常丰富,自然条件很符合绍兴鸭的生活习性。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水田适宜于放牧群鸭,米糠、秕谷等农副产品又是养鸭的好饲料。同时,绍兴是著名的酒乡,酿酒作坊较多,有大量的酒糟可作喂鸭的饲料,历来有“种稻酿酒,酒糟养鸭,鸭粪肥田”的传统习惯。这些因素都为绍兴鸭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饲料来源。绍兴鸭主要分布在绍兴、诸暨、上虞、萧山等县(市),目前已遍及浙江全省、上海郊县和江苏南部地区。近年绍兴每年有500多万羽鸭苗调往江西、福建、湖南、广东、辽宁、黑龙江、贵州、山东、河北、新疆、天津等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有效保护绍兴鸭种质资源,确保家禽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绍兴鸭的种质资源是一座丰富的基因库,被科技界誉为“国宝”,在家禽育种界极受青睐。经过二十多年的选育,培育成7个各具特色的品系,极大地丰富了绍鸭的基因库。一方面,随着选育工作的持续深入进行,选育的品系越来越多,保种任务越来越重;另一方面,由于受市场经济需求和保种实力的局限,在各个选育不同阶段往往侧重于当时市场所需的不同经济性状,常常忽视了绍鸭种质所特有的多态性,优良基因或性能难免丢失。近年来,由于鸭品种的流动频繁,众多鸭种引进后在原种场附近饲养,各种不同目的的经济杂交越来越多,加上由于国家级绍鸭原种场建场时间早,鸭舍基础设施条件差,种群家系虽多,但保种群规模偏小。二是开发绍兴鸭遗传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绍兴鸭种质资源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基因宝库,完整有效地保存绍兴鸭种质资源,可为各种商业化育种、经济杂交提供育种材料和亲本,开发出特色鲜明的绍兴鸭新品系,与外来蛋鸭杂交的配套系,还可开发半番鸭、肉鸭等新品系。饲养绍兴鸭投资省,见效快,风险小,不但在我国物质贫乏阶段为农民提供了蛋白质来源,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农民脱贫的主要手段,现在更是千万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民饲养绍兴鸭不会落入象某些“洋品种”炒种的陷阱,也不会出现饲养某些“洋品种”一阵风过后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现象。饲养绍兴鸭可根据经济实力和环境条件,饲养规模可大可小,形式可圈养可放牧,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农民增收途径。由于绍鸭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饲养,并且投入小见效快,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将为开发西部、支持西部,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发展绍兴鸭种苗产业,满足日益发展养禽业的需要。“九五”期间,我国禽蛋实际增长33.8%,年增达11.3%,据预测,2010年禽蛋产量将达2640万吨,禽肉产量1600万吨,其中鸭蛋产量450万吨,鸭肉产量300万吨。据此推算,预计存栏蛋鸭2.5亿羽,出栏肉鸭20亿羽,年需鸭苗26亿羽左右。这为绍兴鸭的苗种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空间。据调查,目前绍兴鸭苗种需求量超过2亿羽。而作为绍兴鸭的原产地绍兴市原仅有小作坊式的孵坊14家,年孵化能力只有1500万羽,市场缺口很大。而其它地方提供的绍兴鸭苗鸭多为随机收购的商品蛋作为种蛋,其品系不纯,已造成种质退化,严重影响了绍兴鸭的声誉。四是积极应对加入WTO后的国内外新形势,适应绿色农产品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农业产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欧盟等国家设置了更高的绿色垒壁,而国外具有品种优势、技术优势,高度集约化生产的禽肉在近期内将进一步冲击国内禽肉市场。但我国的水禽业特别是养鸭业且具有品种、资源、价格优势。加入WTO后,水禽产品出口自主权将大大增加,国外对我国散放养殖的优质活禽及鸭产品的消费需求,以及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将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绍鸭等我国优良地方鸭种,与国外禽品种相比,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中是首选的良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传统的消费观念也都发生了变化,绿色农产品消费成为主流,国外进口的冷冻畜禽肉将逐渐淡出市场,采用仿生态散放的优质绿色禽肉和禽蛋已越来越受欢迎,价格是圈养的几倍。绍鸭极适应在江河、湖泊、滩涂、水田,甚至丘陵地区放牧,抗病力强,是仿生态养殖的首选品种。绍兴地区在水稻中实行稻鸭共育,不但解决了有机稻米生产中治虫防病难的问题,还生产出了风味独特的“野育鸭”,市场十分抢手。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鸭肉和鸭蛋属凉性食品,不但老幼妇孺皆宜,而且是唯一允许病人食用的禽产品。产蛋后的淘汰母鸭,更具有营养滋补作用。因此,绍鸭及养鸭业在加入WTO后,在绿色畜禽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三章 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第四章 市场或需求预测4.1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绍兴鸭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饲养,饲养量达到2亿多羽,占全国蛋鸭饲养量50%以上,绍兴鸭苗种年需2亿羽以上,并有不断扩大发展的趋势,市场巨大,前景极为广阔。而作为绍兴鸭的孕育之乡绍兴市,原仅有小作坊式的孵坊14家,年孵化能力只有1500万羽,种蛋又多为从农户中随机收购,品种不纯造成品种退化。目前国内年需求苗鸭在2亿羽以上,并且在不断的扩大,项目实施后公司年可提供的父母代苗鸭400万羽中有200万羽是母雏,同时配备50万羽公雏(按5:1配备),其余150万羽公雏直接卖给农户作菜鸭饲养.我们按正常情况下推算,200万羽母雏按90%的成活率(原种场历年来的成活率在96.5%左右)、按年产蛋量为100枚/羽、再按50%的种蛋用于孵化和80%的出壳率,不排除由于气候、运输条件、养殖经验等各种因素而造成苗鸭的淘汰或老鸭的提早淘汰,总计年可为国内市场提供商品苗鸭1亿羽以上。4.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绍兴鸭,耗料省、产蛋率高、适应性强,饲养绍兴鸭,投资省、见效快、风险小,根据经济实力、自然条件饲养规模可大可小,可圈养也可放牧,深受广大饲养户的欢迎,是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绍兴鸭苗种极具市场前景。4.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由于我公司生产的“鸭Q”牌绍兴鸭苗鸭个体壮(平均每羽在50克以上)、群体均匀、抗长途运输(在缺氧条件下可抗25个小时以上)、死亡率低(平均成活率在90%以上),成年种鸭在受精率(95%)、产蛋量(500日龄可达21公斤/羽)、耗料量、料蛋比(产蛋期料蛋比是2.6:1)、总蛋数(500日龄达320枚/羽)、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6个月)均高于同类绍鸭,同时我公司免费提供资料、培训、咨询和定期进行回访。因此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4.4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4.4.1市场定位产品主要销于全国各养殖农户和企业与周遍地区的订单农户,禽产品加工企业。4.4.2生产规模正常年份年存栏绍兴鸭原种5万羽,年生产绍兴鸭优质肉鸭20万羽,年销售推广绍兴鸭父母代苗鸭400万羽。4.4.3销售策略由于产品的特殊性,生产方案的制订完全取决与订单农户和市场的需求。针对订单农户在履行协议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原种场先后制订了一系列方法。1、采用押金订单。大多数农户已经尝到了订单的甜头使许多农户纷纷加入,为避免农户在订单履行中出现造成我场重大损失的可能,要求农户在签单后必须交纳一定的违约金,从而提高农户的订单履行意识。2、对订单农户做到四统一。四统一就是由我场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统一回收产品。这样既可以解决农户的关键问题:销售与流动资金,也可使公司扩大经营辐射范围。对于市场的波动,我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的:一是扩大销售范围。产品已经销售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为了进一步扩大辐射面,打算做细销售省份的地区和开发其他未辐射到的省份。二是建立地区代理点和配送中心。在销售量大的地方建立配送中心,以满足当地客户的需要和减轻客户的运输费用。在销售量有但不大的地区设立代理点,让利于代理客户,从而增加销售数量。4.4.4营销模式对订单农户用“基地+农户”的模式;对市场客户用“基地配送代理商”的模式。 4.4.5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原种场结合多年的销售经验健全了绍兴鸭销售服务网络,培养了一支绍兴鸭营销服务队伍,并对销售员定期培训、考核,力求做到“谁销售,谁服务”;同时开通了“绍鸭科技网”,针对客户的需要建立了网上资料、数据库,同时也简化了客户订单的程序。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根据近5年来单位的生产、销售情况和国内市场对绍兴鸭的需求,结合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分别对鸭围、鸭塘、鸭滩、育种舍、种蛋储藏室、防疫消毒室、综合兽医室及场内其它配套设施(供水、供电、道路、绿化、消防等)进行扩建。5.1新建鸭围、鸭塘10000 平方米;鸭滩7000平方米;建育种舍5000平方米;孵化中心1000平方米及全自动孵化机20台套;防疫消毒室100平方米及消毒设施;兽医室300平方米;及场内其它配套设施(供水、供电、道路、绿化等)。5.2进一步开展纯系选育、多元配套研究和青壳蛋鸭的开发利用;继续进行现有品种的纯繁。5.3进行品种内部配套系选育及品种之间的配套杂交,建立3个商用配套系。5.4成立绍鸭研究所,加强疫病检测、防治服务。引进国际先进的疫病检测仪器和技术为全国养殖户和企业提供疫病检测、防治和急救技术禽病防治和绍鸭养殖技术培训,开展病毒性肝炎、浆膜炎、大肠杆菌、等禽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工作,同时可进行绍鸭的遗传基因的研究和有关鸭产品的研制。5.5正常年份,项目完成后年存栏绍兴鸭原种5万羽,年生产绍兴鸭优质肉鸭20万只,年销售推广绍兴鸭父母代苗鸭400万只。第六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6.1选址原则与要求鸭场环境符合GB/T 18407.3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1、鸭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工厂、矿厂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2、鸭场距离干线公路1km以上。鸭场距离村、镇居民点至少1km以上;3、鸭场不得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6.2项目建设新增用地200亩,全部用于生产,土地使用采用30年租赁制,项目所需用地已经落实。6.3项目用地属浙江省绍兴市皋埠镇岑圩村所有,共200亩,项目所在地四周均为农田,500米内无村庄、食品厂和大型工业企业。6.4项目建设地各种条件6.4.1交通条件绍兴地处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是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区南翼腹地。项目建设地位于绍兴市区东郊,绍兴东湖风景区北面,西靠杭甬运河窑湾江段,南临铁路萧甬线和104国道线。距绍兴市区5公路,距杭州60公里、宁波100公里、上海2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对于吸收应用高新技术、快速捕捉市场信息和运销新鲜农副产品,均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6.4.2自然资源状况气候: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受季风影响明显。据绍兴市气象站近五年的观测资料统计,该区年平均气温17.0,极端最高气温39.0,极端最低气温-6.6;平均气压1015.8Pa,年平均风速2.2m/s。全年频率在各方位分布较为均匀,风频最高为NNW和ENE,分别为9.05%和8.98%,各风向全年平均风速在1.11-2.44m/s之间。区域受季风影响较为明显,春季盛行ENE风,夏季盛行SSW风,而秋冬季节则盛行NNW风。区域内灾害性天气集中在每年4月中旬和7月中旬的梅汛暴雨、7月中旬到10月上旬的台风暴雨。夏秋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蒸发量大。水文特征:绍兴南部丘陵山地,水系发达。北部平原,河道密布,湖泊众多, 交织成网,以“水乡泽国”享誉海内外。境内主要有汇入钱塘江的曹娥江、浦阳江、鉴湖水系。浙东运河东西横贯北部,与南北河流相沟通,交织成北部平原高密度的河网水系。据检测,绍兴的水质符合浙江省无公害畜禽产品的饮用水标准,为无公害畜禽产品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6.4.3社会经济状况绍兴是经济强市。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77.46亿元,比上年递增13.8%,年均增速居全省第三。人均GDP2.5万元,农业总产值125亿元,农业增加值81亿元。绍兴全市人口430万人,其中农民125.25万户,农业人口352万人,占全市人口的81.3%。已初步形成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要求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了比较规范和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日趋接近WTO体制框架的初步要求。绍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一个以轻纺业、酿造业为特色的轻工业城市。绍兴又是一个以江南水乡为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从1993年开始,绍兴先后由“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地级市”逐级上升为“国家优秀地级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近几年又按照“国家文明城市”的标准,进一步实施建设。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绍兴城的地域范围正在扩大。以老城区和袍江开发区、柯桥城区三大组团为主的绍兴新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设施建设正在全方位展开。经济的稳步发展,经济市场化程度的相对较高,现代城市和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经济和社会环境。6.4.5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1、绍鸭产业优势明显。蛋鸭业是我国加入WTO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绍兴鸭是世界优秀的蛋鸭良种,具有资源优势,在全国饲养量超过2亿羽,占全国鸭饲养量的50%以上。项目区自然资源适宜绍鸭养殖,已成为全国的绍鸭种子种苗基地、技术输出基地、鸭蛋肉鸭主产地,市场覆盖面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强。项目区以绍兴咸亨绍鸭育种有限公司为龙头,10家规模苗鸭孵坊和100多户种鸭养殖户为骨干的绍鸭原种保护、良种选育、苗种繁育、种鸭饲养一条龙体系,年孵化销售绍兴鸭商品苗鸭900万羽,年销父母代种鸭100万羽。3、相关产业发展快。2004年全市饲料生产企业12家,年生产量超过50万吨;全市有禽蛋加工企业50余家,年销售禽蛋制品达到5000万元以上。6.5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6.5.1政策环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绍兴市委市政府“十五”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和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若干意见,所有这些,都为本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6.5.2资源优势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标准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优越;已培育100多户核心养殖户,农民科技水平比周边地区高;国家级种畜禽场、绍兴市农业龙头企业绍兴咸亨绍鸭育种公司的优势和“公司+基地+农户”及“四个统一”的实践经验。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管理资源,为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6.5.3市场优势我公司生产的“鸭Q”牌绍兴鸭苗鸭个体壮(平均每羽在50克以上)、群体均匀、抗长途运输(在缺氧条件下可抗25个小时以上)、死亡率低(平均成活率在90%以上),成年种鸭在受精率(95%)、产蛋量(500日龄可达21公斤/羽)、耗料量、料蛋比(产蛋期料蛋比是2.6:1)、总蛋数(500日龄达320枚/羽)、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6个月)均高于同类绍鸭,同时我公司免费提供资料、培训、咨询和定期进行回访深受广大饲养户的欢迎,是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极具市场前景。6.5.4技术开发能力绍兴市绍鸭原种场有多年的养殖经验和技术开发人才,有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技术合作伙伴和前沿科技信息渠道,有多年培育形成的销售网络渠道。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的基础条件6.5.5主要障碍因素和解决方案1、本项目中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化遗传育种技术对绍兴鸭进行育种和产业化开发需进一步完善;在基地和订单农户中实行无公害技术标准应用需进一步推广。对此,确定的解决方案为:原种场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专题进行“绍兴鸭标准化养殖技术的研究、应用及推广”、“绍兴鸭优质肉鸭配套系的选育研究”、“早产绍鸭配套系的选育研究”的研究攻关。绍兴市科技局和浙江省科技厅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对以上课题的专题论证后,已分别被列入绍兴市农业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和浙江省农业重点攻关项目计划。2、对订单农户不遵守协议和订单农户技术素质低的问题,采用押金签约,履约后退还押金并支付利息的方法,来提高农民履行订单的义务;采用下乡辅导、集中培训、分发资料的方法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6.6项目地址的区域位置图和现状图(见附图)第七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7.1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7.1.1方向和目标纯繁 将现有的绍兴鸭“红毛绿翼梢”、“带圈白翼梢”、“白羽绍鸭”三大类型7个纯系63个家系进行保种繁育。生产性能达到以下指标:蛋多系:每只产蛋鸭500日龄总蛋重大于18.5千克。蛋大系:每只产蛋鸭500日龄总蛋大于18千克,平均蛋重大于73克。开发利用 开发有市场潜力的商用配套系3个。绍兴鸭品系间、绍兴鸭与卡其康贝尔、与莆田鸭进行杂交,测定配合力,采用正反反复选择法,提高特殊配合力。使商用配套系的每只产蛋鸭500日龄总蛋重达到19.5千克以上。7.1.2生产技术方案与工艺流程育种技术路线上一世代留种 初生重初选 每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公鸭15只,母鸭全留 60日龄称 重120日龄各父系半同胞家系公鸭外貌评定、体尺测定体尺测定后裔分群饲养各家系后裔从见蛋至300日龄每天测定总蛋重、平均蛋重、饲料消耗等家系等量留种公鸭5只、配父系半同胞家系母鸭20只 建立家系后分群饲养15天后测定受精率、孵化率,达不到要求的更换备用种公鸭,直至达到要求,集20天蛋,留种孵化。(1)种雏鸭选择每年秋季(910月)前一世代每个父系半同胞家系留蛋20天,根据初生重每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初选15只公鸭,母鸭全部留种。种公雏选择指标:蛋多系初生重3545克 蛋大系初生重4050克(2)生产性能测定:a ) 生长速度测定内容:初生重,60日龄体重,开产体重。(初生重为36-40g;30日龄重为450-500g;60日龄重为800-900g;90日龄重为1200-1300g。)b ) 开产日期测定测定内容:初产蛋日期,产蛋10%日期,产蛋30%日期,产蛋50%日期,产蛋90%日期。c) 产蛋性能测定内容:每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后裔的产蛋个数、总蛋重、耗料量。测定方法:每天测定测定时间:从见蛋起至500日龄。d)料蛋比测定测定内容:产蛋10%,产蛋50%,产蛋90%,产蛋达90%后10天,产蛋达90%后20天,产蛋达90%后30天。(3)留种采用家系等量留种法。根据各测定指标进行,保持每个世代的群体数量不变。配套系系建立后,饲养15天再集蛋孵化,测定受精率、孵化率。对受精率低于90%,孵化率低于75%的种公鸭及时更换成备用种公鸭,15天后再测定,直至达到要求,然后每个家系留蛋20天,集蛋孵化留种,留种方法与前一世代相同。(4)饲养管理出壳至90日龄合群饲养,90日龄按父系半同胞家系分群饲养,每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公母合群饲养。饲养管理技术,免疫等按有关操作规程执行。标记:出壳时在雏鸭脚蹼上打孔,每个父系半同胞家系为同一标记。(5)专用配方蛋鸭饲料配方及营养指标(高能型)(%)玉米46.1豆粕25.0肉骨粉(蛋白质50%)5.0大麦或小麦10.0酵母粉2.2糖蜜2.0油脂2.0石粉6.0磷酸氢钙0.9食盐0.3预混剂0.5营养指标(%)蛋白质17.0能量(卡/公斤)2750钙2.75磷0.5蛋鸭饲料配方及营养指标(高蛋白型)(%)玉米46.1豆粕25.0肉骨粉(蛋白质50%)5.0大麦或小麦10.0进口鱼粉2.0酵母粉2.2糖蜜2.0石粉6.0磷酸氢钙0.9食盐0.3预混剂0.5营养指标(%)蛋白质18.2能量(卡/公斤)2650钙2.75磷0.5(6)防病技术A、免疫程序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或母体免疫);5日(或10日龄)龄注射禽流感疫苗;7日龄注射鸭疫里莫氏干菌疫苗;20日龄第一次注射鸭瘟疫苗;35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80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9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140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B、预防、治疗技术鸭瘟“防治”A、种鸭在70日龄左右鸭瘟弱者预防,每只1毫升肌肉注射。B、在鸭群中发现鸭瘟时应立即隔离病鸭,对鸭舍和场地进行彻底消毒,财时结末出现病状的鸭,以鸭瘟弱疫苗进行紧急预防一般在一周后即可停止死亡。雏鸭病毒性肝炎“防治”本病至今尚无可靠治疗办法,预防主要是改进饲养管理,增强雏鸭抗病能力,另一方面在发现此病后,应立即进行检查,把精神不振,体质瘦弱的雏鸭分群隔离饲养,同时放些抗菌素类药,如土霉素、磺胺类药等。禽霍乱防治“防治”可在60日龄以后接种禽霍乱疫苗预防,每只2毫升肌肉注射。在出现病鸭时,可采取以下例药进行防治,对受威胁的健康鸭,可用减半剂量作预防。(1)、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基嘧啶,每次每只0.2-0.3,每日2次连用2-4天。(2)、土霉素每只0.2-0.5克,每日3次连服3天。(3)、链霉素15-20万单位,青霉素5万单位分别肌肉注射上下午各1次,连续使用2-3天。(4)、中草药:知母140克,桔梗140克,板篮根200克,大青叶180克,银花120克,荆芥100克,可供100只鸭服用每日2次,连服数日。7.3设备选型本项目新增设备是孵化机,主要用于孵化苗鸭,本设备拟采用电子信息产业部41所的全自动电脑模糊控制孵化机,型号为:SJFDMY12096。第八章 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8.1项目建设的原则本项目严格按照设施现代化、种鸭优质化、品种系列化、环境园林化、产育研一体化、场区无特定病源化的标准建设。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8.2项目建设目标项目计划占地200亩,项目完成后可年存栏绍兴鸭原种5万羽,年销售推广绍兴鸭父母代苗鸭400万羽,年饲养绍兴鸭优质肉鸭20万羽;进一步对纯系选育、多元配套研究和青壳蛋鸭的开发利用;建立3个商用配套系;成立绍鸭研究所,加强疫病检测、防治服务;为全国养殖户和企业提供疫病检测、防治和急救技术禽病防治和绍鸭养殖技术培训。1、本项目以浙江地区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地区,与农民以“基地+农户”的形式联结,并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技术、统一回收,带动养殖户2000多户。同时,项目的实施能消化吸收一大批社会富裕人员稳定就业。2、本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以增加养殖数量,而且可以浙江地区为中心,辐射到周边地区和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带动养殖农户2000余户,同时,收购部分零散养殖户的产品,为许多养殖农户解决销路,并通过统一的技术服务,提高整体养殖水平。以每户年养殖2000羽,每羽增收10元计算,项目可使农民年稳定收入1亿元以上。另外,光绍鸭养殖这一项就能消化吸收2000人以上稳定就业,还可以拉动运输业、加工业、餐饮业等行业,间接解决一部分就业。3、绍鸭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的实施,不但能直接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素质,而且对周边其他农业产业又能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可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8.3具体建设内容8.3.1工程设施新建鸭围、鸭塘10000 平方米;鸭滩7000平方米;建育种舍5000平方米;孵化中心1000平方米及全自动孵化机20台套;防疫消毒室100平方米及消毒设施;兽医室300平方米及场内其它配套设施(供水、供电、道路、隔离带)等。土建工程(附建(构)筑物表)工程名称数 量结 构育种舍5000平米钢构孵化中心1000平米钢构(夹心)防疫消毒室100平米砖混兽医实验室300 平米砖混运动场7000平米水泥砂浆鸭塘、鸭围10000平米泥、砂浆污粪沉淀池6000平方米消毒池6个库房500平米公用工程工程名称数 量结 构场内道路2000平米硬化供水设施4000米钢管、混凝土配电设施混凝土30吨水塔砖混围墙1500米隔离绿化6000平米仪器、设备名 称产地型 号数量单价万元孵化机蚌埠SJFDMY1209620台2.5合 计8.3.2进一步开展纯系选育、多元配套研究和青壳蛋鸭的开发利用;继续进行现有7个原种纯系、63个父系家系的纯繁。8.3.3进行品种内部配套系选育及品种之间的配套杂交,建立3个商用配套系。8.3.4成立绍鸭研究所,加强疫病检测、防治服务。引进国际先进的疫病检测仪器和技术为全国养殖户和企业提供疫病检测、防治和急救技术禽病防治和绍鸭养殖技术培训,开展病毒性肝炎、浆膜炎、大肠杆菌等禽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工作,同时可进行绍鸭的遗传基因的研究和有关鸭产品的研制。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9.1环境保护9.1.1环境现状分析鸭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工厂、矿厂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鸭场距离干线公路(104国道)1km以上。鸭场距离村(仁渎村)、镇居民点至少1km以上;鸭场上游无饮用水源、食品厂等。9.1.2环境影响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鸭粪、尿液。粪便通过清粪,将清出的干鸭粪集中堆放在堆粪棚,经发酵后的干粪可供农作物作肥料。排出的尿液通过排水沟进入污水处理池(分成二隔),经发酵后排入养鱼塘,促进微生物生长,供鱼食;或用灌装车拉运去作肥料。项目不造成环境污染。9.1.3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养鸭业是传统农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项目的生态平衡(生物链)示意图如下:设计采用的环保标准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9.1.4环境评价1、项目基建期应注意生态保护、水土保护、文物保护工作,使用新型建筑环保材料, 低噪声设备施工。夜间施工须办理施工许可证。2、实行清污分离、雨污分流制。要求人、禽粪便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建立有效的污水收集网络,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食堂废水经隔油池、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清粪污水经沉淀除渣,采用厌氧发酵加氧化塘处理工艺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一并用于菜地浇灌。种鸭运动场地地面雨水排入场内鱼塘。建立事故应急措施。污水不得排入附近河道。3、做好项目废气治理工作。对畜禽舍鸭粪暂存池等臭气污染须采取有效的臭气防治措施,达到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排放标准,防止场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殖场与周围居民的隔离距离为300米。4、做好噪声防治工作,噪声排放须符合二类功能区排放标准。5、固体废物须综合利用后无害化处理。建立一个鸭粪暂存池,按有关合同落实鸭粪、厌氧污泥等固废的安全处理,对病死鸭的填埋须安全、封闭,符合环境、卫生规范要求。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清运。孵化鸭蛋壳要综合利用,妥善处理,严防二次污染。9.2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是工厂化养鸭场正常生产的保证,要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必须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健全卫生防疫设施,以确保鸭场安全生产。采取的措施有:1、设计中考虑鸭场布局合理,采取分离的布置方法,按鸭的不同饲养阶段设置鸭舍,并按一定规模进行分区饲养。生产与办公、生活区严格分开,非生产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周围应有防护设施,进入生产区必须消毒。2、建立正常的卫生防疫制度,按计划对鸭舍进行清扫、消毒;按规定免疫程序和动物防疫机构专供疫苗对鸭群实施免疫,建立免疫档案。3、健全检验、检疫制度,强化检验、检疫手段,原种场设技术科、实验室,配备兽医,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医治。出售市场的产品不允许有病,病死鸭必须投入死鸭处理坑,严格消毒现场。4、鸭饲养采用全进全出制度,为各阶段鸭舍的清洗、消毒、阻断疫病传播创造条件。5、定期由省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疫情监测,根据疫情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和防治措施。6、严格遵守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及时向省、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认真接受省、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