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ppt
目标定位目标定位1.了解碱金属元素、了解碱金属元素、卤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置及原子结结构特征。构特征。2了解碱金属元素、了解碱金属元素、卤卤族元素族元素单质单质性性质质的相似的相似性和性和递变递变性。性。3认识结认识结构决定性构决定性质质的因果关系。的因果关系。(2)结构特点结构特点碱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碱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族。族。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都是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都是_。递变性:从递变性:从LiCs,核电荷数依次,核电荷数依次_,电子层数依次电子层数依次_,原子半径依次原子半径依次_。A1增加增加增多增多增大增大2碱金属的性质碱金属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性性质类别质类别性性质质特点特点色、色、态态都是都是_固体固体(铯铯例外,略例外,略带带_)密度、硬度密度、硬度 密度都密度都_,质质地地较较_熔点熔点_延展性延展性_导电导电、导热导热性性_银银白色白色金色光金色光泽泽较较小小柔柔软软较较低低良好良好良好良好剧烈剧烈碱金属碱金属钾钾钠钠实验实验操作操作实验实验现现象象共同点共同点a_b_c_d_e_不同点不同点 _与水反与水反应应更更剧剧烈烈实验实验原理原理2K2H2O=2KOHH22Na2H2O=2NaOHH2金属金属浮浮在水面上在水面上金属金属熔熔化成化成闪闪亮的小球亮的小球小球四小球四处处游游动动反反应应后的溶液使酚后的溶液使酚酞变酞变红红钾钾发出发出“嘶嘶嘶嘶”的的响响声声结论结论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_,都能与氧气等非,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以及水反应。金属单质以及水反应。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逐渐_。相似相似增强增强2递变性递变性(1)与与O2反应反应从从LiCs,与,与O2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复杂如如Li与与O2反应只能生成反应只能生成Li2O,Na与与O2反应还可反应还可以生成以生成Na2O2,而,而K与与O2反应能够生成反应能够生成KO2等。等。(2)与与H2O(或酸或酸)的反应的反应从从LiCs,与,与H2O(或酸或酸)反应越来越剧烈,如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与H2O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与与Cs遇水遇水发生剧烈爆炸。发生剧烈爆炸。(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碱性:碱性:LiOHNaOHKOHRbOHFe2,则金属性:,则金属性:CuHClHBrHI(3)氢化物还原性:氢化物还原性:HFHClHBrHBrO4HIO4,F无正价,故无含氧酸。无正价,故无含氧酸。(5)密度:卤族元素同碱金属一致,自上至下,密度:卤族元素同碱金属一致,自上至下,单质密度逐渐增大。单质密度逐渐增大。(6)熔、沸点:卤族元素同碱金属相反,自上至熔、沸点:卤族元素同碱金属相反,自上至下,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下,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7)溶解性:除溶解性:除F2外,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外,卤素单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均不大,均易溶于有机溶剂。均不大,均易溶于有机溶剂。2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质的递变规律,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的是()A与与H2化合能力:化合能力:At2I2B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C砹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砹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个电子 D砹能从砹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氯单质溶液中置换出氯单质解析:解析:从从F2到到At2,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与H2化合能力逐渐减弱,化合能力逐渐减弱,A项不正确;由项不正确;由F2到到I2,单质的颜色依次加深,单质的颜色依次加深,I2是紫黑色固体,则砹为是紫黑色固体,则砹为黑色固体,黑色固体,B项不正确;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项不正确;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都有层上都有7个电子,个电子,C项正确;因氧化性项正确;因氧化性Cl2At2,所以,所以At2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Cl2,D项不正确。项不正确。答案:答案:C(2011梅州高一检测梅州高一检测)下列叙述中肯定能说明金属下列叙述中肯定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比金属B活泼性强的是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比1 mol B从酸中从酸中置换生成的置换生成的H2多多D常温时,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不能解析:解析: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强弱时应根据失去电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强弱时应根据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应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子的难易程度,而不应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应根据与水应根据与水(或酸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而不应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而不应根据产生产生H2的量的多少,更不应根据原子电子层数的的量的多少,更不应根据原子电子层数的多少,故多少,故A、B、C错误,错误,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D误区警示误区警示该题是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之一,该题是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之一,而错选主要集中在而错选主要集中在A或或C上,即两种误解:上,即两种误解:(1)误认为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金属性误认为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越多,金属性越强。越强。(2)误认为等量的金属与酸反应时产生的误认为等量的金属与酸反应时产生的H2越多,越多,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正解:正解:Na、Al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1 mol Na与与1 mol Al与酸与酸(足量足量)反应产生反应产生H2的量分别为的量分别为0.5 mol,1.5 mol,但金属性:,但金属性:NaAl,因此要牢记应,因此要牢记应根据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比较其金属性强弱。根据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比较其金属性强弱。3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的事实是()HCl比比H2S稳定稳定HClO氧化性比氧化性比H2SO4强强HClO4酸性比酸性比H2SO4强强Cl2能与能与H2S反应生反应生成成SCl原子最外层有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原子最外层有有6个电子个电子Cl2与与Fe反应生成反应生成FeCl3,S与与Fe反应生成反应生成FeSABC D解析:解析:含氧酸的氧化性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含氧酸的氧化性不能作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元素的非金属性不一定强,如非金属性:属性不一定强,如非金属性:OBrOBr,但最外层电,但最外层电子数:子数:OBrOBr2,由实验,由实验推知氧化推知氧化性性Cl2I2,但无法证明,但无法证明Br2、I2的氧化性的相对强的氧化性的相对强弱,可再做一组实验弱,可再做一组实验,步骤为:,步骤为:KI溶液溴水溶液溴水1 mL CCl4,振荡,静置,观察,振荡,静置,观察CCl4层颜色。层颜色。答案:答案:(1)试管、量筒、胶头滴管试管、量筒、胶头滴管(2)萃取剂,使生成的萃取剂,使生成的Br2、I2溶于其中,便于观察溶于其中,便于观察现象现象(3)由无色逐渐变为橙红色由无色逐渐变为橙红色(4)不能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再做一组实验不能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再做一组实验,步骤为:,步骤为:KI溶液溴水溶液溴水1 mL CCl4,振荡,振荡,静置,观察静置,观察CCl4层颜色层颜色1下列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正下列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确的是()解析:解析:钾与水的反应比较剧烈,放出大量的热钾与水的反应比较剧烈,放出大量的热可以使钾燃烧并爆炸。所以应选可以使钾燃烧并爆炸。所以应选B项所示装置。项所示装置。答案:答案:B2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述不正确的是()A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B碱金属单质都是强还原剂碱金属单质都是强还原剂C碱金属单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碱金属单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物D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解析:解析: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个电子,在反应中易失去这个电子,表现为强还原性,在反应中易失去这个电子,表现为强还原性,故故A、B两项正确;金属两项正确;金属Li在氧气中反应生成在氧气中反应生成Li2O,金属,金属Na燃烧生成燃烧生成Na2O2,金属,金属K、Rb、Cs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故燃烧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故C项不正确;项不正确;碱金属单质与碱金属单质与H2O的反应都可表示为的反应都可表示为2R2H2O=2ROHH2,故,故D项正确。项正确。答案:答案:C3卤素按卤素按F、Cl、Br、I顺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顺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弱的原因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增多起主要作用原子核内质子数增多起主要作用B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起主要作用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起主要作用C其单质的密度增大起主要作用其单质的密度增大起主要作用D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大起主要作用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大起主要作用解析:解析: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核电荷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数逐渐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金属性增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答案:答案:D4(2011山东理综山东理综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素()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硅及其化合物,意在考查考本题考查硅及其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对硅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该短周生对硅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该短周期非金属元素为期非金属元素为Si,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硅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形式存在,A项正确;单质硅可用作半导体材项正确;单质硅可用作半导体材料,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料,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B项错误;项错误;Si的最高价氧化物为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iO2,其可以与氢氟酸反,其可以与氢氟酸反应,应,C项错误;由于非金属性项错误;由于非金属性SiC,因此气态,因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氢化物稳定性:SiH4CH4,D项错误。项错误。答案:答案:D5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某学生往一支试管里按一定次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列几种物质:AKI溶液,溶液,B.淀粉溶液,淀粉溶液,C.NaOH溶液,溶液,D.氯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水。发现溶液颜色按下面次序变化:无色无色棕黄色棕黄色蓝色蓝色无色。无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_。(2)写出写出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若为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若为氧化还原反应,请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反应,请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_。(3)写出写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解析:解析:溶液显棕黄色,说明溶液中有溶液显棕黄色,说明溶液中有I2生成,氯生成,氯水和水和KI溶液反应生成溶液反应生成I2,而氯水显浅黄绿色,故,而氯水显浅黄绿色,故为为KI溶液,溶液,为氯水,溶液显蓝色是由于淀粉为氯水,溶液显蓝色是由于淀粉遇遇I2形成的,故形成的,故为淀粉溶液;又由于为淀粉溶液;又由于I22NaOH=NaINaIOH2O,加入,加入NaOH后后I2逐逐渐消失,蓝色将逐渐褪为无色,故渐消失,蓝色将逐渐褪为无色,故为为NaOH溶溶液。液。答案:答案:(1)A、D、B、C(3)I22NaOH=NaINaIO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