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精选题库附答案(达标题).docx
-
资源ID:67296457
资源大小:46.96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最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精选题库附答案(达标题).docx
2022年最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精选题库附答案(达标题)第一部分 单选题(50题)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通过设计资料确定B.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直接引用同类项目资料C.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D.扩建项目的现状污染源调查,可通过实测方法确定【答案】: A 2、以下噪声源适用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A.学校广播喇叭B.商场广播喇叭C.机车风笛D.工厂广播喇叭【答案】: B 3、经济社会活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或者与其他相关活动之间造成生态影响的相互叠加称为()。A.有利生态影响B.累积生态影响C.间接生态影响D.不利生态影响【答案】: B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防渗技术要求不考虑( )。A.污染物浓度B.污染控制难易程度C.污染物类型D.场地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答案】: A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对各种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后,应优先选择()的替代方案。A.生态影响最小B.生态影响可接受C.生态影响最大D.投资估算最少【答案】: A 6、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内各功能区除满足相互间的影响最小,并留有充足的空间防护距离外,还应从基础设施建设、各产业间的合理连接,以及适应建立()和生态园区的布局条件来考虑开发区布局的调整。A.生态经济B.循环经济C.绿色经济D.和谐园区【答案】: B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在环境噪声评价量中,“LA.计权声功率级B.声功率级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D.等效连续A声级【答案】: C 8、(2019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大气环境风险范围确定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环境风险一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一般不低于5km的区域B.大气环境风险二级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不低于5km的区域C.大气环境风险二级评价范围为距建设项目边界不低于3km的区域D.大气环境风险三级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不低于3km的区域【答案】: A 9、(2015年)某面声源宽a,长b,预测点位于面声源中心轴线上,与面声源中心的距离为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面声源噪声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距离r加倍,衰减3dBB.距离r加倍,衰减6dBC.ra/,几乎不衰减D.a/rb/,几乎不衰减【答案】: C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声源种类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分为()。A.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B.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C.现有声源和新增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D.高噪声源和低噪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答案】: B 11、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评价范围的确定依据是()。A.实施的时间跨度B.影响的地域范围C.可能影响的空间尺度D.实施的时间跨度和可能影响的空间尺度【答案】: D 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估算模型AERSCREEN所需参数不包括()。A.评价区域近20年以上最高环境温度B.评价区域近20年以上最低环境温度C.评价区域近20年以上地面平均气压D.土地利用类型【答案】: C 1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不包括()。A.区域污染源调查B.环境保护目标调查C.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D.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答案】: C 14、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是基于估算模式开发的计算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确定()。A.污染物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B.排放源排放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有规划的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答案】: C 15、(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关于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获得SO 2年平均浓度数据,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平均浓度值B.为获得PM 2.5 24h平均浓度数据,每日至少有18h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C.为获得CO 1h平均浓度数据,每小时至少有30min的采样时间D.为获得0 3 8h平均浓度数据,每8h至少有6h平均浓度值【答案】: D 16、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适用于除易爆和()以外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A.易泄漏B.易燃C.有剧毒D.具有放射性【答案】: D 17、位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某居民住宅楼1层为文化娱乐厅,依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评价该居民住宅楼卧室受文化娱乐厅固定设备结构传播噪声影响的等效声级不得超过()。A.昼间40dB,夜间30dB.昼间45dB,夜间35dBC.昼间50dB,夜间40dBD.昼间55dB,夜间45dB【答案】: A 18、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标准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排入GB3097一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B.排入GB3097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C.排入GB3838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D.排入GB3838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答案】: D 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现状调查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B.特殊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现状调查应做专题调查C.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应不小于评价工作范围D.一级评价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答案】: D 20、大气环境评价的监测制度中,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天有效数据,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 A.4B.5C.6D.7【答案】: D 2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应重点调查()。A.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B.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C.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以及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D.主要生态问题【答案】: C 22、预测网格点的分布应具有足够的(),以尽可能精确预测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 A.分辨率B.清晰度C.面积点D.精确度【答案】: A 23、(2016年)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污染物中,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的是()A.COB.NOxC.TSPD.Pb【答案】: A 24、提出合理、可行、操作性强的防治地下水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环境监测方案和()。A.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汇报B.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递交材料C.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报告D.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等制度【答案】: D 2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规定,在噪声传播声级衰减计算中,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或是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大得多时,该声源可当作()处理。A.点源B.线源C.面源D.混合源【答案】: A 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级评价项目应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开展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B.二级评价项目应采用进一步预测与评价C.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D.三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答案】: B 27、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场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测点应设在施工场界处B.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设在室内靠窗口处C.当场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时,测点可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D.场界外无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设在场界外1m、高于场界围墙0.5m以上位置【答案】: C 28、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于排气筒中连续性排放的废气,如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样,应至少采集()个样品,计平均值。2007年真题A.2B.3C.4D.5【答案】: C 2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不包括()。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技术导则B.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制浆造纸C.建设项目人群健康风险评价技术导则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答案】: D 30、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位于基本农田区的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应执行的标准是()级。A.一B.二C.三D.四【答案】: B 31、 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判断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的依据包括()。A.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一次最大值B.厂界恶臭污染物浓度多次平均值C.排气筒(高于15m)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一次最大值D.排气筒(高于15m)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多次平均值【答案】: A 32、(2015年真题)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场界噪声测点布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点应设在施工场界处B.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设在室内靠窗口处C.当场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时,测点可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1m处D.场界外无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设在场界外1m,高于场围墙0.5m以上位置【答案】: C 33、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的采样时间一般为()。(2011年)A.连续15minB.连续30minC.连续45minD.连续1h【答案】: D 34、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依据是()。A.行业特点、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B.环境敏感程度、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以及物质危险性C.环境敏感程度、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物质危险性D.物质危险性、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贮存危险性物质数量【答案】: C 35、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是()。A.各类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评价和控制B.居住区家庭娱乐噪声的管理、评价和控制C.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和控制D.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商业经营活动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中使用的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和控制【答案】: C 3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属于哪个工作阶段()。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第四阶段D.第一阶段【答案】: B 37、污染物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感潮河段、入海河口,可采用()。A.零维非恒定数学模型B.纵向一维非恒定数学模型C.平面二维非恒定数学模型D.一维河网数学模型【答案】: B 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确定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可不考虑( )。A.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B.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间接影响区域C.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涉及的行政单元界限D.评价项目影响区城涉及的气候单元界限【答案】: C 39、()年1月1日起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应设置永久采样监测孔和采样监测用平台。A.1996B.1997C.1998D.1999【答案】: B 40、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某煤矸石贮存场(煤矸石含硫量大于2%)的大气污染控制项目是()。A.TSP、PM10B.TSP、SO2C.CO、SO2D.NO2、SO2【答案】: B 41、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厂可能建设在()。A.地表水环境质量类功能区B.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C.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D.地表水环境质量类功能区【答案】: A 42、某工厂南侧厂界处设有8m高声屏障,该侧厂界外15m处有一居民住宅。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工厂南侧厂界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南侧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内另设测点B.从南侧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外1m处另设测点C.在声屏障正上方0.5m位置处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内另设测点D.在声屏障正上方0.5m位置处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外1m处另设测点【答案】: B 43、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有()。A.规划分析B.替代方案分析C.拟定监测计划D.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答案】: A 44、大气评价范围的确定说法正确的是()。A.一级评价项目评级范围的边长一般为1620kmB.二级评价项目评级范围的边长一般为1014kmC.三级评价项目评级范围的边长一般为46kmD.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答案】: D 45、 某拟建项目对河口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定为一级,一般情况下该河口水质调查时期应为一个潮汐年的()。A.丰水期和平水期B.平水期和枯水期C.丰水期和枯水期D.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答案】: D 46、下列建设项目中,污水排放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A.甲醛厂B.烧碱厂C.磷肥厂D.肉类联合加工厂【答案】: A 47、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A.应实现的水域质量功能B.应实现的水域功能效果C.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D.应实现的水域范围大小【答案】: C 4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内容不包括( )。A.控制断面污染物浓度B.排放混合区内污染物浓度C.保护目标处污染物浓度D.污染源核算断面污染物浓度【答案】: B 49、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位于基本农田区的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应执行的标准是()级。A.一B.二C.三D.四【答案】: B 50、在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的编制中,各专题工作的实施方案一般应包括该专题的主要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参数的选择、评价所用资料和数据来源等。A.分析数学模型B.拟采用的计算模式C.评价形式D.计算方法【答案】: B 第二部分 多选题(50题)1、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下列不同排放去向的污水中,执行二级排放标准的有()。A.排入GB3838中类水域的污水B.排入GB3838中类水域的污水C.排入GB3097中类海域的污水D.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答案】: BC 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类场场址选择要求有()。A.应避开断层、溶洞区B.选在地下水主要补给区C.选在江河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D.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1.5m以下【答案】: AD 3、(2018年)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有()A.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一级标准B.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新污染源一级标准C.二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二级标准D.二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答案】: AD 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包括()。A.有利影响B.间接影响C.不可逆影响D.非累积影响【答案】: ABCD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水环境影响预测时,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可以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以下关于充分混合段和混合过程段说法正确的有()。A.充分混合段是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B.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10%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C.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D.混合过程段是指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断面以前的河段【答案】: ACD 6、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范围时,一般应考虑的因素有()。A.地理区域的空间布局B.规划的环境影响可能达到的地域范围C.自然地理单元、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等的完整性D.行政边界或已有的管理区界【答案】: BCD 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概况,应明确()A.施工方式B.生产工艺C.建设周期D.平面布置【答案】: AC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已有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浓度限值;B.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应执行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C.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必须执行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D.对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及附录D中都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选用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发布的环境质量浓度限值或基准值,但应作出说明,经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执行。【答案】: BCD 9、下列关于目前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中所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有()。A.目前还没有针对所有规划环评的通用方法B.在规划中环评一般倾向于选择那些适用于大尺度研究的方法C.目前规划环评的方法主要来自于规划的方法和项目环评的方法D.很多适用于项目环评的方法可以直接用于规划环评【答案】: ABCD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选项中属大气一级评价项目点源调查的统计内容的有()。A.排气筒几何高度及出口外径B.烟气出口速度C.毒性较大物质正常排放量D.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答案】: BD 11、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总则部分应包括()。A.评价任务的由来B.编制依据C.评价工作等级D.评价范围【答案】: BCD 1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应包括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区域,其中应特别关注相关的( ),必要时应扩展至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及可能与建设项目所在的水文地质单元存在直接补排关系的区域。 A.环境保护目标B.敏感区域C.环境保护范围D.环境评价对象【答案】: AB 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污染源调查的主要污染因子包括()。A.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因子B.影响评价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C.影响评价区环境质量的特殊因子D.建设项目的特殊污染因子【答案】: ABCD 14、下列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内容是()。A.环境敏感目标调查B.工程调查C.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D.生态影响调查【答案】: ABCD 15、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测量内容除应包括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应有()。A.感潮河段的范围B.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分布C.横断面形状D.水面坡度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答案】: ABCD 16、(2019年)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的区域有().A.石灰溶洞发育带B.活动沙丘区C.湿地和低洼汇水处D.冲击扇及冲沟地区【答案】: ABC 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预测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运行期应预测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B.生产运行期应预测非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C.生产运行期应预测事故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D.建设项目具有充足的调节容量,可只预测非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答案】: AB 18、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 )的主要生态问题。 A.生态背景特征B.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C.环境特征D.环境性质【答案】: AB 1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需要与()对照。A.生态保护红线B.环境质量底线C.资源利用上线D.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答案】: ABCD 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下面关于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的说法正确是()A.某建设项目排放SO2 300t/a,NOx 3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PM2.5。B.某建设项目排放SO2 300t/a,NOx 3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PM2.5,O3。C.某规划项目排放SO2 200t/a,NOx 200t/a,VOCs 17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O3,VOCs。D.某规划项目排放SO2 200t/a,NOx 1000t/a,VOCs 700t/a评价因子识别为SO2,NOx,PM2.5,VOCs。【答案】: AD 2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主要包括( )。A.自然环境条件和特点B.环境敏感程度C.环境质量现状D.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答案】: ABCD 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一般情况,下列()需进行环境影响预测。A.生产运行阶段正常排放B.生产运行阶段非正常排放C.生产运行阶段事故排放D.服务期满【答案】: ABC 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 HJ 2. 12011)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 )。 A.般性原则B.内容C.工作程序D.方法及要求【答案】: ABCD 24、(2015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下列指标中,属于地下水水质监测项目的有()。A.氟化物B.溶解氧C.大肠菌群D.高锰酸盐指数【答案】: ACD 2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开展环境风险识别应准备和收集的资料有()。A.建设项目周边环境资料B.建设项目工程资料C.国内外同行业、同类型事故统计分析资料D.典型事故案例资料【答案】: ABCD 26、在对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有()。A.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可能产生的风险B.填埋场结构C.防渗层长期安全性及其由此造成的渗漏风险D.填埋场的位置【答案】: ABC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dB的噪声为非稳态声源B.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dB的噪声为稳态声源C.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大于3dB的噪声为稳态声源D.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大于3dB的噪声为非稳态声源【答案】: BD 28、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I类建设项目场地污染防治对策应从以下方面考虑:()。A.分区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提出实施清洁生产及各类废物循环利用的具体方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B.源头控制措施。提出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应采取的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C.地下水污染监控。建立场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D.地下水监测计划应包括监测孔位置、孔深、监测井结构、监测层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等E:风险事故应急响应。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明确风险事故状态下应采取的预防、减缓等措施,提出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的具体方案【答案】: BCD 29、影响源调查(区域):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影响源调查的内容包括()。A.评价范围内所有已运行项目B.评价范围内所有已规划项目C.与建设项目产生同种特征因子的影响源D.与建设项目造成相同土壤环境影响后果的影响源【答案】: CD 30、危险废物产生量核算方法有()。A.物料衡算法B.类比法C.实测法D.产排污系数法【答案】: ABCD 31、(2011年)拫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声环境现状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A.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及敏感目标超、达标情况B.评价范围内既有主要噪声源分布及厂界超、达标情况C.评价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对不同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影响D.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环境功能区超标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答案】: ABD 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时,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预测污染源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短期贡献浓度分布,其中污染源包括()。A.本项目新增污染源B.改扩建项目现有污染源C.与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D.与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己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污染源【答案】: AB 3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适用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等类似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A.保税区B.边界经济合作区C.自然保护区D.旅游度假区【答案】: ABD 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现状点污染源调查应包括的内容有()。A.排放口的位置、排放形式及排放方向B.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C.废、污水的处理状况及效果D.取用水量、循环水量及排水总量【答案】: ABCD 3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要求的敏感目标有()。A.森林公园B.经济林地C.重要湿地D.天然渔场【答案】: ACD 36、应急预案中的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的内容包括()。A.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B.事故现场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C.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D.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E:事故现场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答案】: ACD 3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识别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和环境要素,确定环境目标B.分析、预测与评价规划实施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C.论证规划实施后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可达性,形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D.协调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答案】: ABC 38、下列污染物中,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的有()。A.TSPB.PM10C.NO2D.NOx【答案】: BC 39、(2015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下列指标中,属于地下水水质监测项目的有()。A.氟化物B.溶解氧C.大肠菌群D.高锰酸盐指数【答案】: ACD 40、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有关的因素有()。A.当地地形与气象条件B.大气环境质量目标C.大气污染物控制因子D.当地拟采取的污染物削减措施【答案】: ABC 41、(2015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要求中,符合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制定原则的有()A.铁路项目的噪声防治措施应同时满足铁路边界噪声排放要求B.应针对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最大预测值制定工业项目的噪声防治措施C.应针对公路项目不同代表性时段的噪声影响贡献值分期制定噪声防治措施D.应从声源降噪、传播途径降噪、敏感目标自身防护等角度制定噪声防治措施【答案】: ABD 4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有总纲、()A.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B.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C.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答案】: ABCD 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方法属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的有()。A.类比分析法B.收集资料法C.专业判断法D.现场调查法【答案】: BD 4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属于第二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的是()A.明确环境保护目标B.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C.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D.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答案】: BD 45、()统一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的技术要求。A.国家环境标准B.环境监测类标准C.管理规范类标准D.环境基础标准【答案】: BCD 46、(2015年)下列大气污染物中,属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控制项目的有()。A.颗粒物B.氮氧化物C.硫化物D.氯化氢【答案】: ABD 47、下列哪些污染物属于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A.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pH小于6B.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pH大于9C.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规定的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且pH在69【答案】: ABC 48、利用污水回灌、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垃圾、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A.可行性论证B.环境影响评价C.环境影响分析D.环境水分析【答案】: AB 49、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拟建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筛选和确定。A.工程分析B.环境敏感点C.评价等级D.当地的环保要求【答案】: ACD 50、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为()。A.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声环境变化和外界噪声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B.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允许水平C.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选线、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D.评价声环境变化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答案】: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