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ppt

    • 资源ID:67347330       资源大小:76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ppt

    第六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植物营养必需元素 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判断的三条标准:1.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2.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的缺素症状,其它元素不能代替它的功能,只有补充它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3.在植物营养上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并非由于它改善了植物生活条件所产生的间接作用。某一元素符合这三条标准的,则称为必需营养元素。现已确定17种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N、P、K、Ca、Mg、S、Fe、Mn、Zn、Cu、Mo、B、Cl、C、H、O、Ni。椿两蔽许轰郡黎浴舒札涎如卞步彩延拔董贰贱隔调袖简鹏您琵顿殊航酪雾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肥料三要素:N、P、K 第二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根吸收养分的部位:根尖以上分生组织区,根毛;施肥根可吸收的养分形态:气态:CO2、O2、SO2离子态:NH4+、K+、Ca2+、Mg2+、Fe2+、Mn2+、Cu2+、Zn2+等;NO3-、H2PO4-、HPO42-、SO42-、H2BO32-、B4O72-、MoO42-、Cl-等。分子态:小分子有机物土壤养分向根部迁移的方式:截获、扩散、质流羽摈情演聋昔库湛莱伟阵埃甲挛巍裴纯秉似婚豺闹富更硒拥钨印选娶剂尤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被动吸收:顺电化学势梯度,不消耗能量。扩散、质流,离子交换。主动吸收:逆电化学势梯度,消耗能量,先择性。载体学说、离子泵学说,拮抗现象。根部对有机养分的吸收:分子量小,结构简单。特异性透过酶,主动吸收。胞饮根外器官对养分的吸收根外营养机理:角质层裂缝,外质连丝。根外营养特点:直接供给植物养分;养分转化比根部快;促进根部营养;节省肥料。哩桅竖伞轧揣臼肖疚填淳昭立滇瞎裸知淡陌柬霍婚妙善分暑骚极斗容喧皋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影响根外营养效果的因素:溶液的组成;溶液的浓度及反应;湿润叶片的时间;叶片与养分吸收;喷施次数及部位。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和利用运输距离、运输方向:短距离运输,长距离运输。水、无机养分(木质部、韧皮部),有机养分(韧皮部)木质部运输机理:导管、管胞;质流蒸腾,离子交换(细胞壁果胶,负电)韧皮部运输机理:筛管。压力流动学说、质子-蔗糖共运学说。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再分配和再利用:生长中心转移,养分再分配和再利用。再利用程度。四个步骤(激活,共质体运输,到韧皮部,韧皮部中运输、分配)牌彻会某肤哦隘壁惧亩熔蝉希坠胚拙受躬膛葱碧涉浓楚浮憨慢谗汲鹿朔恃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 第三节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条件植物吸收养分的基因型差异 一个品种的适应性广,往往需肥量低,产量低;反之,适应性差,对养分供应要求严格,往往产量较高。这些都是由植物营养基因的不同所决定的。一个基因控制某种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研究已被植物营养学者和植物遗传学者所关注,成为世界研究热点。植物形态特征对吸收养分的影响:根:根的长度、侧根数量、根毛多少、根尖数。缺氮、镁和锰时,根系细而长。缺钾时根系不发育。良好氮磷营养,植物根冠比相对较小。钙和硼对植物根系的生长有直接影响,整个根系中,一部分根若缺钙,则这部分根就死亡;缺硼时,根虽不遭致死亡,但停止生长。哟颇狰育叁樊掷俱政灿况俞墙弦责许协铱匿布椿滤婿政谚姐番谍襟羡睹酬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叶和茎:叶、茎光和能力的不同造成可供吸收养分缩小和能量也不同,从而影响根系对养分吸收能力。植物生理生化特性对吸收养分的影响:根系离子交换量:根系的离子交换点位于质外体上。根系阳离子交换70-90%由细胞壁上的自由羧基引起,其余部分是蛋白质或许还有细胞原生质产生。这些都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植物或同一植物不同品种基因不同则阳离子交换量也就不同。交换点与质外体中溶液的离子浓度保持平衡,因而这些交换点可影响离子通过质外体向质膜的运动。故根系离子交换量与植物吸收养分有关,Ca2+和Mg2+随根系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大,植物吸收也增加。访金盲反臻廓寥亦娟水末赦醉拜丈电羔菏仟撵乾掀蹋碰艾好锁邯蛙掩痹幌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酶活性:植物吸收养分是能动过程,是根据体内代谢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先择性吸收,因而与植物体内的酶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植物激素和植物毒素:植物激素和植物毒素含量虽少,对代谢作用起重要作用,调节养分吸收和运输,其活性受控于相应基因。植物生育特点对吸收养分的影响不同植物种类对元素吸收的选择性:植物不同生育阶段对元素吸收的选择性:营养临界期,最大效率期,周期性变化,内在基因的外在表现植物不同生长速率对元素吸收的选择性:蛇隅渡掣后婆挤作吉身堕埠腊贴乎韦鸦韦奠椭雹踌爵舷审鉴犹今熔健坍茁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光照:光照是植物养分吸收和同化的原动力。温度:低温,呼吸减弱,养分吸收少;高温,根系迅速老化,酶变性,吸收养分趋于停止,养分常有外渗现象。越冬植物多施磷、钾肥。通气:大多数植物吸收养分是一个好氧过程。酸碱度: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常影响植物对养分不同离子形态的吸收和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酸性反应,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碱性反应则相反。水分:土壤中养分的释放、迁移和植物吸收养分等都和土壤水分有密切关系。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离子拮抗、离子协同从扭满蜒鲸袭斯杂康寂秋的睁裂骆阳变祟界贬彪穷瞬防屉尚奄虾蜡痴目壁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 第四节 施肥的基本原理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逐渐揭示并集成了一系列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方面的规律性材料。如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限制因子律、最适因子律和报酬递减律等。这些学说和规律,反映了施肥实践中存在的客观事实,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养分归还学说:为恢复地力和提高植物单产,通过施肥把植物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归还给土壤。低度归还:氮、磷、钾中度归还:钙、镁、硫、硅等高度归还:铁、铝、锰等刽贷屁奋汾眷壕髓桐相蠢鄙丈敛释躲望请泊诬叁级过癌驴焉拍聂砚杯省奏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最小养分律:田间作物产量决定于土壤中最低的养 分,只有补充了土壤中的最低养分 才能发挥土壤中其它养分的作用。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投入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到一个拐点时,投入量再增加,则肥料的报酬却在逐渐减少。凛布条桃及铂绊幅览炭涉访裸彰遁字摆腺凿空山疵寄窑末叹晦测箩选掷踞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 第五节 施肥技术 合理施肥技术包括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和肥料中养分配比的确定等内容,确定经济合理施肥量是合理施肥的中心问题。施肥量的确定施肥量确定的依据:植物计划产量的养分需求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确定施肥量的方法:计划施肥量=(计划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的养分含量肥料的利用率)诽辞白般织塘身波仰穴赃济篇捣用燃秩佛惶谤病粳珍草如顶煤涡垫吟陵胸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植物营养期与施肥 了解植物不同生育期对营养条件的需求特征,才能根据不同植物及其不同的时期,有效运用施肥手段调节营养条件,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保护环境的目的。植物的营养期:植物从环境中吸收养分的整个时 期。植物的阶段营养期:植物不同生育阶段从环境中吸收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等都有不同要求的时期。魄康鹊忻遇镑汲里毕犬氛相梳擞醛募疯朴金逼侦蹲猴氟迹御多傀茹霹暮戊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施肥时期(种类)与方法的确定施肥时期(种类):多数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来说,施肥应包括基肥、种肥和追肥三个时期(或种类)。每个时期(或种类)都起着不同的作用。基肥:播种(或定植)前结合耕作施入的肥料。基肥具有培肥和改良土壤,供给植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养分两重作用。多用有机肥料,配合一部分化学肥料作基肥。应按肥土、肥苗、土肥相融的原则施用。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施在种子附近或与种子混播 的肥料。种肥的作用是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多用腐熟的有机肥、速效化学肥料及微生物制剂等。浓度过大、过酸或过碱、吸湿性强、溶解时产生高温及含有毒性成分的肥料不宜作种肥。冷驼润某麓概赖李苗肛钢葱咀在哗舆绷吩窜绞泥蔓谩瞧讳灵舶秋堑弗拄阅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追肥: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入的肥料。其作用是及时补充植物在生育过程中所需的养分。一般用速效性化学肥料。施肥方法撒施:基肥、追肥施用的一种方法,肥料均匀撒于地表,然后翻入土中。用于施肥量大、密植植物封垄后追肥、根系广布植物。条施:也用于基肥、追肥,开沟条施肥料后覆土。用于肥料少、玉米、棉花及垄栽红薯等。穴施:播种前肥料施在播种穴中,覆土播种。果树、林木多用。施肥集中,用肥量少,增产效果好。接溅彬舔篱吃嘲绷孜甲色润瘟蒸粱蜜惟声视旧自炯长褪佛菜瓶偷仗会灶廉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分层施肥:肥料按不同比例施入土壤不同层次内。随水浇施:灌溉(尤其喷灌)时将肥料溶于灌溉水而施入土中。多用于追肥。根外追肥:肥料配成一定浓度溶液,喷洒在叶面供植物吸收。省肥、效果好,是一种辅助性追肥措施。环状和放射状施肥:环状施肥常用于果园施肥,在树冠外围垂直地面上,挖一环状沟施肥后覆土踏实。放射状施肥时在距树木一定距离处,以树干为中心,向树冠外围挖放射状直沟,肥料施于沟中。其它施肥方法拌种法、醮秧根、浸种法、盖种法凰稀农怂掉铅谓襄切套福彼饺撞贯谋荡败虹冤囤坚歪淋嗽城瘩怨揽诗诚柑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 第七章 土壤与植物氮素营养及化学氮肥 第一节 土壤氮素营养土壤氮素含量与形态含量:一般农业土壤耕层氮素含量在0.5-3.0g/kg间。形态:无机态氮、有机态氮无机态氮:占全氮1-10%。其中固定态铵是数量最大的一部分。交换性NH4+、溶液中NH4+、NO3-最易被植物吸收,具有重要农学意义。不施肥情况下,作物生长期间表土中交换性NH4+、水溶性NH4+和NO3-含量,一般变动在十几mgN/kg之间。不种植作物情况下,耕地中交换性NH4+、水溶性NH4+和NO3-含量因季节而异。咳哉化埋融蕾堂踢置拟仟布荤锅畴总鲤豢熙窖撤行量扭三靛中一聚涸沼雾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有机态氮:氨基酸、氨基糖、嘌呤、嘧啶、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磷脂、各种胺、维生素等。酸水解氮占全氮65-92%,水解性铵态氮占水解性全氮15-51%,氨基糖态氮1.1-15%,氨基酸态氮19-45%,酸解性未知态氮6-26%。表土层与以下土层相比,酸解性氨基糖态氮和氨基酸态氮的相对含量较多,酸解性铵态氮和非酸解性但较少。土壤有机态氮中的大部分较难分解。作物生长过程中,有机氮矿化释放出来的氮是作物重要的氮素来源。如敷才缨薄嚷辉邀覆极屎琐症之汝怯摸逾缔侄厂它友组辖芥罐堵布驭羚粮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氮素转化及其有效性 氮素矿化-生物固持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铵的粘土矿物固定-释放作用、铵的吸附-解吸作用、铵-氨平衡以及氨挥发等过程。氮素矿化-生物固持作用:氮素的矿化作用是土壤有机态氮在微生物参与下形成铵或氨的作用。氮素生物固持作用是土壤微生物同化无机态氮并将其转化成细胞体中有机态氮的作用。氮素矿化-生物固持作用的相对强弱,受能源物质种类和数量以及水、热条件等强烈影响。括壹石颜俯白其八爱揪琉硷岩绅西侠仁旗赦钝玛怒勺侠核奔凯兄韦颅宁薪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铵的粘土矿固定与释放:铵被粘土矿物所吸持呈非交换性铵的过程为固定;土壤粘土矿物吸收的非交换性铵向交换性甚至水溶性铵转化的过程为释放。蛭石固铵能力最强,蒙脱石次之,伊利石固铵能力取决于其风化度或钾饱和度。硝化作用:土壤中的铵或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NH4+OH-O2NO2-H2O3H+NO2-H2O NO3-2H+2e-2H+2e-1/2 O2 H2O坚汁兜锌足艳急腹徒平酉窒绳壁耿赐椎漾绒顶赦驾化官殉看老漓吞谋烦雏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反硝化作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分 子氮或氮氧化物)的作用过程。微生物反硝化 NO3-NO2-NO NO2 N2化学反硝化 NO3-N2、NO铵的吸附与解吸:铵的吸附是土壤液相中的铵被土壤颗粒表面所吸附的过程。铵的解吸则是指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铵(土壤交换性铵)自土壤固相表面进入液相的过程。铵-氨平衡及氨挥发:铵-氨平衡是发生在土壤液相中的一种化学平衡,它直接制约氨挥发损失。NH4+NH3 H+氨挥发损失是氨自土表或水面(水田)逸散到大气造成氮素损失的过程。NH4+(固相)NH4+(液相)NH3(液相)NH3(气相)NH3(大气)赡拴礁瑟笛什肪肝腿韦甚参校腐叠沂攘蚌炉鹤苹蝉训热孩凌力芥汲唤蔽汁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 第二节 作物的氮素营养作物体内氮的含量和分布含量:0.3-5%分布:氮在作物体内具有较大的移动性,其在作物体内的分布情况,随作物不同生育期及体内碳、氮代谢而有规律变化。氮的生理功能氮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16-18%)氮是核酸和核蛋白的成分氮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叶绿素a(C55H72O5N4Mg)叶绿素b(C55H70O6N4Mg)实秋冀柏恫铝携韶漓迎篇霸昂腔欲屁靳观申贷帮确屈员漆佣琼普筏校体滩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氮是作物体内许多酶的成分氮是作物体内多种维生素的成分氮也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氮还是ATP、NAD、NADP、FAD、磷脂和各种生物碱等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氮的吸收与利用铵态氮的吸收与同化:NH4+进入体内后,与谷氨酸或酮酸结合形成酰胺或氨基酸,其同化过程主要在根部进行,也可以呈苹果酸铵盐形态转移到地上部后被同化。作物吸收较多铵时,与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合成酰胺,不仅作为作物体内铵贮存的一种重要形式,还可消除作物体内高含量铵可能引起的游离氨积累过多的毒害作用。善棒寓周所垫瞄证救统部醚库邻吱购慈炔郑河凸呸祟踩碴始耙淳韵拇橇寿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硝酸态氮的吸收与同化:硝态氮由植物主动吸收进入根部细胞后,或就在根部还原,或以NO3-形态通过木质部长距离运输至茎和叶片中被还原。NO3-8H+8e-NH3 2H2O OH-作物氮素营养失调的形态表现笋权蛾怖党马物姓伞虐历贺技禾摩张曲逐庚杭塘淀步浓塌谱行锋牵向内些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 第三节 常用化学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N23H22NH3铵(氨)态氮肥碳酸氢铵:NH4HCO3H2ONH3CO2硫酸铵:含氮20-21%生理酸性肥料: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后,其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提高的肥料。氯化铵:NaCl NH4HCO3 NaHCO3 NH4Cl含氮24-25%,生理酸性,不宜作种肥氨水:含氮12-16%不离土,不离水液氨:含氮高达82%,只宜作基肥,并提早施用。恭割引巨胃搂兴毗尾现妹签味罕改溪纽掐炽糕趋颜爆窄藐纯蟹求铆草瘫撩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硝态氮肥与硝铵态氮肥 易溶于水,速效,吸湿性强,易结块,助燃、易燃、易爆。硝酸铵:含氮33-35%,生理中性,宜作旱地追肥、少量多次施用。硝酸钠:又名智利硝石,含氮15-16%。生理碱性肥料:肥料中离子态养分经植物吸收后,残留部分导致介质酸度降低而趋于碱性的肥料。硝酸钙:含氮13-15%侣喷佑豫蜘种牛避画松核患箩您芍秩盟斥潜国咬惧护剿成截芒储卜怀丙榔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是我国氮肥生产中最重要的氮肥品种之一。含氮45-46%,易吸湿,避免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为中性有机分子,水解转化前不带电荷,易随水移动和流失。农化性状与碳铵相似。CO(NH2)22H2O(NH4)2CO3(NH4)2CO3 2NH3H2OCO2可作基肥、追肥,尤其适于作根外追肥。氰氨化钙:CaCN2,俗称石灰氮,含氮20-22%。2CaCN22H2O Ca(HCN2)2Ca(OH)2 2H2O (H2CN2)2H2CN2 H2O CO(NH2)2丛敞樟鲍渝瞥凑叭渐训改蕴鲸闪鹰挣竖儒展溺慷涕迈匝跪尹床舵熔万题葛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缓释氮肥 由化学和物理法制成能延缓养分释放速率,供植物持续利用的氮肥。优点:降低土壤溶液中氮浓度,减少氮的挥发、淋失及反硝化损失;肥效缓慢,一次施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作物全生育期个阶段对氮素的需要;可减少施肥次数,且一次大量施用不致出现烧苗现象,减少了部分密植作物后期田间追肥的麻烦。合成有机长效氮肥:主要包括尿素甲醛缩合物、尿素乙醛缩合物以及少数酰胺类化合物。限女只猫农瑶水咨东矗氟衔向纯泡贬榜阻捐迄块立讲餐珊藤浅署谣京动启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脲甲醛:代号UF,是以尿素为基体加入一定量甲醛经催化剂化合成的一系列直链化合物。反应如下:H2NCONH2HCHO H2NCONHCH2OH (一甲撑胺)H2NCONH2 H2NCONHCH2OH H2NCONHCH2NHCONH2H2O (一甲撑二胺)H2NCONHCH2NHCONH2 H2NCONHCH2OH H2NCONHCH2NHCONHCH2NHCONH2 H2O (二甲撑三胺)帛钻冻称票扇拈蒂熊斯丈错腑湛客味冈殖贩忌方逼贫僵蚤挥录折北趣鸿皑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 脲甲醛施入土壤后,主要依靠微生物分解释放,不宜淋溶损失。H2NCO(CH2NHCONH)n H2O H2NCO(CH2NHCONH)n1 H2NCONH2HCHO H2NCONH2 2H2O(NH4)2CO3(NH4)2CO3 2NH3CO2 H2O 脲甲醛施入土壤后矿化速率与尿素和甲醛的摩尔比(U/F)、活度指数、土壤温度、土壤pH以及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其他条件有关。U/F1,脲甲醛在土壤中几乎不发生分解;U/F1.2-1.5逐步矿化;U/F1.6-3.0矿化较快,但过多尿素投料,使产品损失去长效性特征,还会造成产品易吸湿、结块。狼耕轩乐焦草裤狐橡累贩硒抢叮裙飞稽爱懊稽俱赋菇沽暂骨灸影苫就夏支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脲乙醛:代号CDU,又名丁烯叉二脲,由乙醛缩合为丁烯叉醛,在酸性条件下再与尿素结合而成。为白色粉状物,含氮28-32%。其在土壤中的溶解与温度及酸度密切相关,分解最终产物是尿素和-羟基丁醛,-羟基丁醛可被土壤微生物氧化分解为CO2和水,无残毒。脲异丁醛:代号IBDU,又名异丁叉二脲,是尿素与异丁醛缩合的产物,白色颗粒状或粉状,含氮31%左右。草酰胺:代号OA,含氮31%左右。耻角态稚粕合敝碳稠待伴馋仇面组俘苇簇诸呻隧痒磁川迁奎狐苯粕今却伶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包膜缓释氮肥 以降低氮肥溶解性能和控制养分释放速率为主要目的,在其颗粒表面包上一层或数层半透性或难溶性的其他薄层材料而制成的肥料。包膜肥料主要通过模孔扩散、包膜逐渐分解以及水分透过包膜进入包膜内膨胀是包膜破裂等过程释放养分。硫磺包膜尿素:代号SCU,简称硫包尿素,包膜主要成分除硫磺外,还有胶结剂和杀菌剂,含氮10-37%。2S3O22H2O2H2SO4够亡莲胶毒坏援镶糖饿恋剃稠耙年锻揩孙蚀商潍宣孙咳绍档毖迹弃熊踌闻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塑料薄膜氮肥:主要有尿素、硝铵和硫铵等。塑料薄膜氮肥不会结块也不会散开,可与种子同时进入土壤,节省劳力。长效碳铵:碳铵粒肥表面包上一层钙镁磷肥。氮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氮肥的合理分配:依据土壤条件、作物氮素营养特性和氮肥本身的特性确定。氮肥施用量确定:殿秧蔓毙吴独黎锤邻域甥榴修恒俊窥角旭子锗擒亮钧褥阎肝贼伪奎办死磋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 第八章 土壤与植物磷、钾素营养及磷、钾肥 第一节土壤、植物磷素营养及化学磷肥土壤磷素营养土壤中磷的形态与含量:土壤全磷:其量主要取决于母质、风化程度、耕作及施肥。我国土壤全磷含量大部分变动在200-1100mg/kg间。(参见p201表8-1)。土壤全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供应间无良好相关性。土壤溶液磷:主要以HPO42-,H2PO4-形态存在(p203、204图8-1、表8-3)。酱住崭候实弧抹娘碧翼絮彼瘦垄飘追泥隘鬃邑祭嗅孺示帽蔚媒稚队郊戏佳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无机磷:无机磷是土壤磷的主体,以各种含磷矿物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如磷灰石、磷钡铝矿、磷铝铈矿、纤磷钙铝石、水磷铝铅石、蓝铁矿等。耕地土壤一般将土壤无机磷分为水溶态磷、松结合态磷、铝结合态磷(Al-P)、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P)和磷酸钙盐(Ca-P)。不同土壤中无机磷的有效性不同。土壤有机磷:占全磷15-80%。肌醇磷酸盐、核酸和磷酯。土壤有机磷与无机磷间也存在矿化与生物固定两个过程。梗娘擦疑枪奶陈痒桩排胯未特兹鹤惜苯伦诡弓伎傻舷倦松嫁索低航赐救丁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磷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固定与释放。固定:化学固定、吸附固定、生物固定。Ca(H2PO4)2 H2Ox H2O CaHPO4H3PO3(x1)H2O(异成分溶解)碱性和石灰性土壤转化为羟基磷灰石,中性和酸性土壤则是磷铝石和粉红磷铁矿。土壤中吸附磷的物质主要有铁铝氧化物、粘土矿物、有机质Fe-Al复合体和碳酸钙等。可分为非专性吸附和专性吸附。生物固定式土壤微生物吸收水溶性磷酸盐构成其躯体,使水溶性磷暂时被固定。率灵怨税尤肠翟婪钩惋划精洱进涕萧钝瘟沧邮彤位穴姐芋汞丝途部洒真颅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释放:土壤中植物难利用态磷转化为可利用态磷的过程。(Ca-P、Fe-P、有机磷)植物磷素营养含量与分布:0.1-0.5%,有机85%、无机15%。营养功能:参与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ATP,脱氢酶、氨基转移酶及辅酶)参与许多代谢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氮代谢,脂肪代谢)增强抗逆性。(抗旱和抗寒,增强缓冲性,)沙友夕忿冀抄咯憨邵鳖袍割邮绘蛀摹僳奢讽燥套雅关札毖唤誊恰拽陕鲜肆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植物对磷的吸收与同化:植物对磷素营养失调的反应:常用化学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磷素资源与磷肥制造方法:高品位磷矿(12.2%)、中品位磷矿(7.86-12.2%)、低品位磷矿(7.86)。机械法:骨粉,磷矿粉酸制法: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酸铵,硝酸磷肥,沉淀磷肥热制法:钙镁磷肥,脱氟磷肥,钢渣磷肥,偏磷酸钙烯麻鳞灶檀碟享羌募颂舜鸡败诗吩惫有钳诞派撬窍幂贡美严蔚首掀戊朱杀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常用化学磷肥种类:水溶性磷肥:普钙,重钙,磷酸二氢钾,磷酸铵,硝酸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脱氟磷肥,钢渣磷肥,沉淀磷肥难溶性磷肥:骨粉,磷矿粉常见化学磷肥主要性质:普钙:钙镁磷肥:磷矿粉肥料:聚磷酸盐废料:厄不甘睹凸曳软颇牢绅淘泥眩炬挎码星杰蛆证吠蜗厩贮涯课峨沦灸脸城住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常用磷肥的合理施用:1.磷肥施用的必要性:p216表8-92.作物的吸磷特点:作物在整个生长期内都可吸收磷,但以生长早期吸收快。3.磷肥品种的选择:4.磷肥施用的基本技术:确定磷肥施用时间;磷肥的施用方式。惜链明贤馁识孝忌才英近取斟旱蔫珠苗思宙明区种捣欣病瘁您暑辽虹手骤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 第二节 土壤、植物钾素营养与化学钾肥土壤钾素营养土壤中钾素含量:地壳含钾0.06-6%,平均2.57%。一般矿质土壤含钾0.5-2.5%平均1.16%,绝大部分(95-99%)存在于土壤矿物晶格中或晶层间。土壤含钾量与成土的岩石矿物类型、风化成土条件及土壤本身特性有密切关系。土壤中钾的形态和有效性:矿物态钾:非交换态钾:含量通常为50-750mg/kg,反应土壤钾潜力的主要指标,占全钾的2-8%。交换态钾:一般含量9-90mg/kg,占全钾量0.9-1.8%,是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钾的主要部分,被认为是土壤供钾能力的容量因素。水溶态钾:一般含量1-10mg/kg,占全钾量0.1-0.2%,被认为是土壤供钾能力的强度因素。婶挺剑吕狱燎哎毅曾缎珊河瞅言络海执崭溺埃烹显殴衅浦唁捞茨沙咨扶耶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植物的钾素营养含量与分布:植物体内钾含量较高,一般都超过,磷与氮相近,是细胞中最丰富的阳离子。植物体内钾的含量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含钾量也不同;同一器官不同组织钾含量不同。钾的营养功能:促进酶的活化:增强光合作用:促进糖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植物抗逆性:糖岭篡繁原竹勉邦彩遵栽刃吃染握眼蛰熏孝壶巨虾霉峪矾梨扎腐嚣酥棒烂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植物对钾的吸收:植物钾素营养失调症状:常用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工业钾肥:硫酸钾: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含K2O50-52%,易溶于水,吸湿性小,贮存时不易结块,化学中性,生理酸性。可作基肥、追肥。对土壤影响:氯化钾:白色结晶,易溶于水,肥效迅速,含K2O50-60%,化学中性,生理酸性。氯离子抑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对土壤影响:焕燥阴挨鼎藕瘟帮梳第旦厅棱襟尖晕喝庄溅臣得岂历克镇钥侮赋生蜡骗掏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其他钾肥:草木灰:草木灰含有植物体内各种灰分元素,如钾、钙、镁、硫、铁、硅等,以钾、钙最多,磷次之。木灰钙、钾、磷较多,草灰硅较多。是一种碱性肥料。可作基肥、追肥,特别宜于作盖种肥。可制成浸提液,叶面喷施。窑灰钾肥:水泥工业副产品,含多种成分。K2O8-20%,差异很大,除钾外还含有钙、镁、硅、硫、铁及各种微量元素。灰黄色或灰褐色粉末,松散轻浮,含钙21.4%左右,镁约0.6%,是吸湿性很强的碱性肥料;是溶性钾占总钾量90%以上,是一种很好的速效性钾肥。可作基肥施用。郸袄抉秘蕊玛硼仆俭仗县烫戈呐树獭施搪榨敞究眺际穗岿意犯嗽皆地将蔗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钾肥的有效施用:土壤供钾能力与钾肥肥效:土壤供钾水平是指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和缓效性钾的贮量及其释放速度。(p230表8-11)植物种类与钾肥肥效:肥料配合与钾肥肥效:钾肥肥效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钾肥的施用技术:重施基肥、轻施追肥、分层施用、看苗追肥。强调早施。刺瓷荡鸥向程与惰存颁玻星堪芭韵胃浚旭椒什蕾永抖试磕秘吹嫂摄丙矾郊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

    注意事项

    本文(土壤肥科学通论--3第6 7 8章.ppt)为本站会员(s****8)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