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中数学:初中三年数学如何衔接?语文.pdf
-
资源ID:67363547
资源大小:7.2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初中数学:初中三年数学如何衔接?语文.pdf
第 1 页初中数学:初中三年数学如何衔接?初一做好小学到初中的顺利衔接有些家长觉得:初中有三年时间,初一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初一不必太紧张,中考初二、初三再准备也不晚”。而现实的情况是,60%小学非常优秀的同学在初一已经失去了领先的优势,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初中学习和小学学习的巨大差异引起!初中数学特点:初一数学知识点多,初二数学难点多,初三数学考点多。可以说,初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中学数学的基础,而数学又是所有理科学习的基础学科。由此可见,能否学好初一数学关系到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理科学习质量。初一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时间节点初一大事件时间表重点目标7 月初 9 月暑假初中领先的最佳时期;提前学习初一内容,提前适应初中学习,顺利完成小升初的衔接8 月初备战分班考试第 2 页争夺优秀教育资源9 月入学摸底考试部分学校开学有摸底考试,主要考察初一内容910 月尽快适应初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识舍弃小学思路,培养初中学习习惯10 月中第一次期中考试初中第一次检测,暴露问题发现问题马上调整解决11 月绝大部分学校会把初一下学期的部分内容提到初一上学期学习如何提早预习和适应12 月1 月初期末考试升入中学以来的第一次检阅,对于直升签约较早的学校而言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也会作为参考依据1 月末 2 月寒假追赶和超越别人的最佳时期。全面查漏补缺,提早预习下学第 3 页期内容3 月初一下学期开学学生需要很快进入学习状态4 月底学校期中考试重点复习相交线平行线及三角形必须记住的几何模型6 月初重点中学开始讲解部分初二知识点全等三角形基础拉到初一下学期讲,分担初二的压力7 月初学校期末考试这次期末考试是对初一一年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初二两级分化开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关键初二:迎难而上升入初二的同学马上能感觉到初二知识的难度和初一不是一个级别,比如初二数学含中考60%的考点,中考几何最难得辅助线构造都在初二进行学习!初二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时间节点阶段重要事件第 4 页9 月-10 月初二上学期的初步适应阶段,学生逐渐进入初二的学习状态开始接触新学科物理,熟悉物理课程特点;初中几何难度开始出现较大提高;十一长假,学生容易开始出现松懈情绪。11 月初-11 月底初二上学期学习中间过渡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逐渐形成;初二上的学习情况逐渐定型。12 月初-1 月中旬初二上学期的深入学习和收尾阶段学习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扩大和加两极分化现象初步显露。1 月下旬-2 月中下旬初二寒假阶段利用难得空闲时间做好期末考试的检查和反思工作;未雨绸缪,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分担初二下的压力。2 月底-4 月底初二学年的重要转型阶段物理课程内容开始由直观定性,转向抽象定量;学生成绩下滑明显,导致学习兴趣开始下降,厌学情绪初步滋生;学生两极分化程度开始加深。5 月-6 月初中学习能力和中考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阶段第 5 页各科难度和容量最为集中的时期;很多同学前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7 月初初二学年最后收官和学生实力基本定型阶段。两极分化达到高峰;初中过渡阶段宣告结束,学生学习习惯和实力基本定型。冲刺初三:重视知识体系初三的学习不再只是关注“点”,更多的是关注“面”,关注点与点之间的联系。中考复习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做一道题,会一道题。第二种境界:做一道题,会一类题。第三种境界:做一道题,会出一题初三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时间重要事件9 月学校做学期分析,制定合理计划10 月11 月期中考试12 月次年 1 月期末考试,次年 2 月第 6 页总复习开始次年 3 月 4 月底一轮复习+一模考试;各校大型中招咨询会次年 5 月二轮复习、专项复习及总复习;查漏补缺次年 6 月初至中旬6 月底中考对于想提高数学成绩的学生来说,应做好初中数学学习规划。最后在总结4 个学习小贴士:1、按部就班:数学是环环相扣的一门学科,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整个学习的进程。所以,平时学习不应贪快,要一章一章过关,不要轻易留下自己不明白或者理解不深刻的问题。2、强调理解:概念、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每新学一个定理,尝试先不看答案,做一次例题,看是否能正确运用新定理;若不行,则对照答案,加深对定理的理解。3、基本训练:学习数学是不能缺少训练的,平时多做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当然莫要陷入死钻难题的误区,要熟悉中考的题型,训练要做到有的放矢。4、重视平时中考试出现的错误:订一个错题本,专门搜集自己的错题,这些往往就是自己的薄弱之处。复习时,这个第 7 页错题本也就成了宝贵的复习资料。数学的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妄想一步登天是不现实的。夯实基础,逐步提高,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