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内 容 摘 要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合同或者契约的形式来约束物流经营者和物流服务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与客户签订合同或者协议,(契约也可以),然后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为客户提供某阶段或者全阶段的物流服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专属服务。第三方物流是在这三四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作为新兴的领域,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各个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时间、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都不太一样,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第三方物流的情况,并提出一些意见。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研究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Abstract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s through the contract or the contract form to restrict the logistics operator and the logistics service consumer relations and the benefit.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signs a contract or agreement with the customer, and then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provides some or all stages of logistics service for the customer, and can also provide the exclusive service for the custom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TPL) , as a new fiel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tim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quite different.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situation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 China in detail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 Third party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II目 录内 容 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 论1(一)研究第三方物流的意义1(二)第三方物流的概念2(三)第三方物流的特征21.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物流模式22.综合系列化的服务23.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物流运作模式2(四)第三方物流的优势2(五)第三方物流成功的原因3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4(一)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4(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41.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42.我国物流设施设备发展现状53.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就业情况6(三)中国和美国第三方物流的对比6第三章 第三方物流在现在的发展障碍和存在的一些问题9(一)发展的障碍10(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101.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02.企业存在的问题103.技术与设备存在的问题114.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11第四章 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研究12(一)企业的对策121.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122.在技术上向无人物流发展123.向附加值比较高的高端物流发展134.重视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培养战略13(二)政府的对策141.促进高等院校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142.对物流行业进行战略规划、布局,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14第五章 总结15参考文献16致 谢17第一章 绪 论(一)研究第三方物流的意义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把一部分的运输和仓储业务外包给了第三方,到了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了要减少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效率。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范围渐渐开始了扩张,将业务扩大到了包装、运输、仓储、配送、系统支持等。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相当重要,物流被誉为经济活动中的黑大陆,要想减少生产成本,就必须减少物流成本。而第三方物流则是物流行业中更为节约成本的,所以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且随着时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第三方物流在国外还有国内都有着很大的发展,在日本国内,目前企业和个人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约有80%,美国将近58%,欧洲接近76%。除此之外,根据各国一些机构调查显示,还有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对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有着很大的意愿。国外第三方物流跨越式大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2018年的时候,中国的第三方物流收入就达到了1638亿美元。不过在制造业里,第三方物流占比比较低,原材料运输中第三方物流是19%,成品是31%。制造业中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是有物流组成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于减少社会物流成本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尤其是对我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接下来这篇论文将介绍第三方物流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希望对第三方物流有些启示。物流企业(第三方)9供应方(第一方)物流服务图1-1 第三方物流概念物流需求方(第二方)(二)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在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第三方物流定义为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及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在具体的供应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和收货人,通过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动来服务于供应链。当然也有可能为客户提供某阶段的物流服务。(三)第三方物流的特征1.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物流模式在物流界里面,许多国家普遍的把物流划分为社会物流还有企业物流。比如发生在物流外部的物流活动就被称之为社会物流,这种物流模式基本上都是由专业的物流组织来承担的。企业物流则是发生在企业内部的物流活动,一般来说只为企业内部服务。2.综合系列化的服务外包或者契约物流的业务形式在西方国家看来是一般的第三方物流的模式。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可以提供简单的物流服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甚至定制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自有的或者租聘的物流设施设备来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企业的业务,以一定的价格收费(收费要比成本高)。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内容来为客户提供服务。3.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物流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独立于第一方(即买方)与第二方(即卖方)的物流形式。物流企业独立于这双方,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承担物流服务的主体。(四)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在现在已经有很多生产企业和营销企业选择将物流外包给物流服务供应商,生产企业和营销企业将物流外包,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将物流外包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些利益直接表现在企业的运营上,还会在将来获得更大的战略优势。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中,要想自己运营物流,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需要购买租凭很多的设备和一个比较大的运营场地,对于生产企业或者营销企业来说,这笔投入会很大,而且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一些资金不雄厚,或者认为自己运营物流得不偿失的企业都会选择将物流外包。另外将物流外包的话,可以将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生产上,对于生产来说有着很大的益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一些提升,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对于营销企业来说,物流成本的降低,就意味着商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价格的降低将会使得他们的商品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五)第三方物流成功的原因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之后,社会经济的分工越来越细化,还有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还有客户所需要的服务发生了变化,使得企业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稳定进步发展,急需高要求的物流支持与保障,也使得大批生产、制造、零售企业开始采用物流外包的方式,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了。随着商品活动的模式的改变,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对物流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实现快速到达、定制化物流服务、特殊货物物流服务等,这些物流活动是企业内部物流部门很难承担的,另外自己直接构建这样高要求的物流部门需要的投资太高,所以在综合考虑下将这些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的潜在市场就这样越来越大。当然这些只是第三方物流出现所需要的因素,要想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第三方物流可以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而且是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对顾客需求反应相当灵敏,可以为顾客提供独特的定制化的服务。这些才是第三方物流可以成功的原因。表1-2 第三方物流成功的原因很重要比较重要一般重要为顾客着想,对顾客需求反应迅速物流服务提供者具有顾客的业务知识,对对方的能力有一定的认识有退出条款能为顾客提供可靠的服务物流服务提供者可以以低成本外协给客户物流服务提供者能提供一整套综合增值服务不断改进,不断适应客户的需求物流服务提供者与客户共享信息具有解决问题与争议的指南准时提供准确的信息给使用者物流服务提供者与客户是合作者的关系设备与人力资源的共享可以随时和物流服务提供者合作物流服务提供者与客户都有资源应付不同的问题相互为对方考虑物流服务提供者与客户之间有关于工作评价标准的合同服务提供者雇有有经验的专家管理供给链的所有方面利益风险共享 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一)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美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运输和仓储外包给第三方已经比较普遍,不过大部分的外包关系都是短期的。在之后,美国企业发现在资源和劳动上节约成本相当困难,而物流是经济黑大陆的说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于是许多企业都开始重视物流。为了减少物流成本,有一些企业开始将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外包开始在美国成为一种趋势。美国第三方物流在经过三四十年高速发展以后,把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从1980年占17.2%下降到了2000年的10.1%。时至今日,美国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运输、等全方面的服务。甚至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表2-1 美国物流收入1994-2002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物流收入(亿美元)150190250280350420500560650欧洲在现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约占比76%,日本达到了80%。日本政府为了建立一个先进的物流体系,在九十年代出台了非常积极的物流新政策。二十一世纪初,出台了一个五年计划,利用各种新技术来推进物流业的发展。日本政府鼓励物流企业的发展,到现在为止,日本已经建立了在亚洲最先进而且不比欧美国家差的物流体系。而欧洲国家的物流企业则发展出了更广泛的物流服务,将服务延伸到了门店内,也就是会负责门店内的货物的上下架,出入库都交给物流企业负责。欧洲物流企业还提出了五星级货物旅馆的口号,提供辅助需求方复杂的物流服务。欧洲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依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为这些客户提供专属的物流服务,使得他们的物流服务范围和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1.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由于我们进入第三方物流这个行业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在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是处于规模比较小的时候。不过中国到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这主要体现在近十年来我国的第三方物流都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相对欧美国家来说比较晚,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还是占据了社会物流的大部分份额。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第三方物流的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中国物流成本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物流总成本达到1.34万亿美元。2015年中国第三方物流收入达到1638亿美元。在近些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增速要比发达国家更高。虽然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中国的第三方物流的集中度还是比较低的,排名前十的服务商占市场份额只有13%。根据统计,2016年的时候,第三方物流市场上就有一万八千多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营业,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份额超过2%。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大,在价格上的竞争尤为剧烈。因此导致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率极低。据调查,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率只有9%左右,净利润更是只有6%多一些,比起西方国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差得多。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大型自营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管理方面比较合理,而一些小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则比较落后。还有一些涉及到港口操作、空运、海运的物流企业的自动化程度也会比较高。2.我国物流设施设备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五纵七横计划的实施,公路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8万公里,乡镇通公路的比例达到99%以上。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4万公里,高铁超过2.2万公里。均稳居世界第一。港口万吨及以上泊位达到2317个,内河航道总里程12.71万公里,民航运输机场为218个,通用机场310个。2016年货物运输总量440亿吨。2011年底,我国载货汽车1179.41万辆,总载重量7261.20万吨位,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92万艘,净载重量21264.32万吨,集装箱位147.52万标准箱。而且我国还在以极快的速度在构建各种公路、高铁、铁路等交通设施。未来十年我国的交通设施还会有着比较好的发展。我国大型物流设备则发展的比较差,起重机、巷道堆垛机等重型装备普及率比较低,还有就是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比较低,使用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包括在大型物流设施设备的生产、维修的现状都是比较差强人意的。不过也有好的一面,第三方物流企业,比如顺丰等,都在物流设施设备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开始了建设仓配一体话的大型仓库,这可能会成为解决配送难的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另外我国的大型港口的建设,和多式联运的发展,将会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减少运输成本,这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从总体上来说,一些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设施设备爱是比较不错的,只是普及的程度不高,所以还有一段路要走。3.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就业情况我国第三方物流的起步比欧美国家要晚很多年,在二十一世纪之前还没有高校开设物流管理等物流专业,由于开展物流专业的时间比较晚,而物流行业的发展又相当迅速,现在物流人才已经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的人才之一。我国各种物流专业教育的规模在6.5万人左右。不过就仅仅2010年,我国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就达到三万人以上,物流技术操作和营销人才也要三万人以上,到现在,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将达到600万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物流人才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还缺乏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虽然有部分高校一直都有培养物流专业的研究生,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形成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的结构。另外受我国物流行业现状的影响,我国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目标不明确。人才的培养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对于第三方物流发展来说是很不利的。图2-2 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从上图可以看出来,物流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还是比较差的,从事专业对口的的比例也比较低,从事第三方物流行业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就更少了,从上图的数据来看,只有不到40%。物流行业中缺乏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多,但是接受过物流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又没有选择对口的就业机会,这也是有着很多的原因一起造成的。(三)中国和美国第三方物流的对比美国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将物流外包以来,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就一直走在前面。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在2018年的收入就达到了719亿美元,位列美国第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国邮政由于涉及的业务太多,并未列入单纯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国2018年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收入最高的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远运),达到了1786亿元人民币。虽然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从利润率、集中度来说比美国要差,但是中国第三方物流规模的增长速度要比美国高很多,排名前十的企业增速也要高于美国。表2-3 中美两国物流对比项目美国中国总体情况GDP19.3912.72物流费用占GDP比例7.2%14.6%物流总体市场规模(万亿美元)1.401.86运输市场规模(万亿美元)1.001.02公路运输登记运输企业数量58.6/公路货运量(2017,亿吨)150368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2017.万亿美元)0.1860.189从业人员(万)12.6/规模最大企业美国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最大规模企业2018年营收719亿美元1786亿人民币到2017年低,我国运输费用和仓储费用占GDP比例与美国相差2.9和2.5个百分点,在管理成本方面,我国和美国相差1.6个百分点。在上面的数据上可以看出,在仓储和运输方面还是有待提高。就目前来看,中国和美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总体上不相上下,不过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美国,而美国的规模效应更加明显,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率比中国要高,自动化程度也会高一些。图2-3-1 2015年各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图2-3-2 中美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对比图2-3-3 中美运输费用占GDP的比重图2-3-4 中美管理费用占GDP的比重对比第三章 第三方物流在现在的发展障碍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发展的障碍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还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障碍,有很多的生产企业和营销企业担心失去对货物的控制,还有一些生产企业把物流当作它们的核心业务,所以不愿意将物流活动外包给任何第三方,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外包给顾客有关系的服务提供者。之所以有企业选择自己构建物流部门,是因为认为这样操作可以避免因为与其他企业合作导致自己受损。还有一些企业纯粹就是不想让其他企业赚取利润。还有就是企业内部的抵制,因为将物流外包会削弱自己部门的功能和话语权。有一部分企业会将管理成本纳入间接成本当中,没有充分考虑资产利息,甚至无法提供物流作业的成本,这些硬成本数据的缺乏,使得这些企业无法客观得对物流外包的绩效做出评价,也就使得这些企业盲目的建设了自己的物流部门,造成了第三方物流市场无法扩大。第三方物流市场无法扩大,对于第三方物流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伤害。(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1.我国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发达国家为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构建了完整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从职业技术教育到本科再到研究生、博士都有着系统而且完善的培养。而我国在2002年由北京物资学院培养了67名物流专业毕业生。目前我国物流的中专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上岗资格培训以及物流师资的继续教育很弱或者基本上空白。我国一共有483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每个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数量比较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所以造成物流企业的物流综合管理知识和战略管理能力的人才奇缺,2001年的时候,在上海举行的首届物流人才招聘会上,100多家企业开出数百个岗位,有一部分企业开出重金,但是还是只有极少的人才应聘。到2010年,我国大专及大专以上的物流人才需求量将达到30万人以上。而且在物流企业进一步壮大之后,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会更多,质量也会更高,而具备系统设计与规划同时又具备创新能力的高学历物流人才还很稀缺。从现实来看,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培养物流人才的体系,中低级物流人才的培养数量不够,高级物流人才的培养还没有特别好的经验。物流人才滞后于实际发展需要而且供不应求。另外物流人才的流失也非常严重,据统计,只有大约40%左右的物流专业的学生选择了从事对口的就业。2.企业存在的问题由于发展比较晚,我国第三方物流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行业壁垒的影响,造就了规模比较小但是数量众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些数量众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的经验也比较少,大部分无法把握第三方发物流在未来的发展,也导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走了不少的弯路。现在我国物流企业多半为原有的运输、仓储企业改造来的,物流服务功能比较单一,只能提供某一项或者某几项物流服务,依靠着微博的利润支撑企业的经营,也没有能力进行产业升级。而那些增值服务比较大的如包装、加工、配货等服务比较少。在现阶段,对第三方物流有着迫切需求的都是涉及到国际贸易的企业。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存在着效率不高、物流服务功能比较原始和单一的问题。另外,企业和企业之间,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都存在标准不同的问题,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链条分割严重。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国际上严重脱轨。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高管都是由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虽然有着很多年从事物流行业的工作,都是由于没有受到专业而系统的物流教育,导致他们缺乏在物流行业的战略眼光,管理上也会受到传统管理的影响,没有与时俱进,不断改善管理方法。另外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空驶率比较高,对于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效率比较低,严重的浪费了物流资源,也造成了物流成本一直降不下来。3.技术与设备存在的问题国有物流企业、外资、合资、自营企业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物流行业标准,有的采用欧盟标准,有的用日本标准。托盘、集装箱、仓库技术、货架等物流技术标准和物流设施设备标准没有建立,就会让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出现脱轨,就会让物流的时间增长,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和成本的增长。企业还会为了能够让物流活动衔接起来,去购买不同规格标准的技术装备和设施设备,这又是一笔巨大而且不必要的支出。另外也会导致物流设备的通用性下降,购买设备的数量也要增加,以备不时之需。物流设备的提供商虽然比较多,不过规模比较小,发展不规范。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已经普遍使用的RFID技术,在我国物流企业中应用的还比较少,还有一部分技术应用效果不佳。另外我国物流设备还比较差,大部分都是使用人力来解决装卸与搬运、包装、出入库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自动化严重不足,导致物流效率得不到提升。一些物流重型装备普及的比较低,像巷道堆垛机、自动叉车的数量都比较少,很多仓库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平面仓,自动化立体仓十分少。企业缺乏长远的眼光,觉得这些设施设备还能用,就不想投入资金对设施设备进行升级。设施设备老化之后,其维修和运营的成本都会增加,需要增加员工的数量来保证物流活动的正常运行,这些都是物流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4.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第三方物流作为新时代的宠儿,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但是也受到了传统力量的抵制。比如在运输上,我国是按照不同的运输方式来管理的,铁路运输是铁路局,海上运输是海关。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主管部门,职能重复管理、责任不明确,协调合作都出现问题造成物流环节脱轨,导致物流效率不能进一步提升。还有很多的企业选择自己构建物流部门,使得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很难扩大。不过也有有利的一面,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网上购物、送货上门、货到付款这些新的方消费方式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这会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同样的,消费者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效、快捷、安全是消费者最为看中的三个消费要素。所以,要想让第三方物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满足消费者对物流服务高效、快捷、安全的需求。第四章 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研究(一)企业的对策1.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现在我国有着很多物流企业都是在原有的国有仓储企业、运输企业转型过来的,对于市场的变化不能很灵敏的察觉到,失去先机。政府要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聘请专业的企业管理者来管理企业,完善企业的制度和管理,提升自己的企业竞争力。这些企业都有着很好的资产,在发展的时候,依靠这些资产,充分发挥会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将一些不重要的业务放弃,加强自己核心业务的建设,比如仓储企业,可以将一些运输业务放弃,提高仓库的库容量,和自动化水平,通过仓库的地理位置,发展自己的配送业务、包装业务,继续提高自己的仓储业务的水平,慢慢向其他地区发展。甚至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与大客户的业务联系,发展战略伙伴。另外还要培育核心技术,打造核心产品。要想打造核心产品,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创新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扬长避短,依据自身的优势,发展独特的物流服务体系。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对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进行定位,依据存在客户的需求,不断提高自己,增加自己的服务水平,发展业务。2.在技术上向无人物流发展在这些年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佼佼者顺丰,一直在发展无人物流,包括无人机运输、无人仓和无人配送等技术,目前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其实不止顺丰,包括菜鸟、京东都在发展无人物流。据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说,京东将会和联想达成大数据合作,京东物流将会向数字化、智能化无人物流前进。城市交通日渐拥堵,未来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难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而无人机运输、无人车配送、管道配送都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配送难的问题,还可以减少越来越高的人员工资的问题,对于减少物流运作成本有着很好的效果。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第三方物流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遇,可以大大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牢牢抓住这个机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链来一步步推行无人物流,先从无人仓开始,逐步积累经验和人才,渐渐推行到无人配送,无人拣选等方面。这些无人物流的构建前期需要比较大的投入,因此,可以加大企业之间的合作,有两个或者多个企业一起合作建立,互相配合并共享数据。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而且多个企业一起合作建立也可以减少风险。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同行也早就开始发展无人物流,从他们的经验来看,无人物流已经成为了物流业的发展方向。3.向附加值比较高的高端物流发展中国的经济在近三四十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高端物流的需求也是水涨船高,不过目前,我国高端物流的发展还是很缺少的。就拿冷链物流来说,中国有着十几亿吨的食品需要进行温度控制,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只有大概15%的食品进行了温度控制,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等待开发。高端物流需要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设施设备的专业性会比较强,也就是说它的门槛相对高一些,这也意味着竞争对手会比较少,而且高端物流有很高的利润。医药物流的利润率就高达8%以上。据国家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医药物流费用将近3000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还有像整车物流、时装与成衣物流等技术含量比较高、服务附加值比较大、专业化要求高的物流企业的数量还比较少,水平还严重不足,但是国内却拥有着广阔的市场,物流企业可以择机进入这个广大的市场,依据自己原有业务与客户资源,通过与已经有着高端物流经验的企业合作,慢慢积累经验,向高端物业发展。高端物流对于一些非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比较难踏入这个市场,所以竞争力相对会小一点,但是高端物流具备更高的利润,这个蛋糕似乎更想被第三方物流企业分食。4.重视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人才来一起来建设企业。在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很缺少的时候,哪个企业能拥有更多的人才,那么就能占据先机,获得优势。所以,企业也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培养基层操作员,对基层员工进行集中培养,让他们明白标准的操作规范,养成标准作业的习惯,对于比较优秀的基层操作员要进行更深度的培养,使得他们具备基层管理的能力,进行干部的储备。对于基层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增加物流专业知识的课程,加深他们对物流的认识,深入了解物流的运作流程,这样会让他们的工作更有目的性,对于物流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的基层管理员,要着重培养他们物流某一个流程的能力,要让他们具备成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而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可以让他们去一些高校学习,学习物流的新理念,培养他们的战略眼光,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这些培养出来的人才,因地制宜,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方式,减少物流运作产生的成本。(二)政府的对策1.促进高等院校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截止2019年,我国共有483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开设了物流专业的大学比较出名的有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不过,有一些证据显示,大部分院校物流专业在校人数集中在101600人,而且,大部分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师人数集中在820名。所以根据这些情况,政府要加大高等院校物流专业的开设情况。对物流专业的师资力量培养加大力度,增加资金的投入。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促进学校培养社会紧缺的物流人才,充分推动学校与学校的合作、学校与物流企业的合作。高等院校要在教育部的指导协调下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物流教学专业水平,适应世界物流业的发展,到最后,推动物流业的发展。2.对物流行业进行战略规划、布局,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虽然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系统规划、重复建设、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率不高,效率低等。针对这些问题,政府要着眼全局,强调全国一盘棋的格局,着手对国内物流业进行布局。在国内七大地理区域构建物流枢纽城市,依靠这些物流枢纽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物流设施设备的先进优势,将各个区域有机联合在一起。然后在区域内划分分拨中心和物流中心,构建可以覆盖全国每一个城市、乡镇的物流网络体系。在下一步就要实现新的目标,要建立国家物流枢纽联盟的合作组织,构建高效率、高水平的物流体系。另外,还要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加大力度构建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港口,仓库等。另外对生产重型物流装备的企业减税,让物流企业都能用的起、也用得上重型物流装备。还要建立一套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让物流设施设备走上通用化、成套化、系统化的道路上来。第五章 总结第三方物流存在着大量的利益,比如作业利益、战略利益等,还存在着非常大的运作价值,还可以提高运作效率、横向或纵向整合、发展客户运作。第三方物流的还存在着很大的社会效益,只要物流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就可以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那对于我过这样的一个制造大国而言,有着非常大利益,可以把我国的工业产品的价格降低,使得我国的工业产品具备更好的竞争力。这样会大大提升我国的工业实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引进第三方物流到现在,我们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011年,中国物流成本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物流总成本达到1.34万亿美元。到2017年底,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总量为12411亿元人民币。2015年中国第三方物流收入达到1638亿美元。在近些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增速要比发达国家更高。从这些年的发展来看,第三方物流是一个朝阳产业。但是,还是掩饰不了我国的第三方物流的水平还是与发达国家有着比较大的差距。我国很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作业水平,还是有着比较多的传统残留,在服务水平上还没有质的提高,但是,于此同时,大量的国外高水平的物流企业进入我国,会对我国的物流企业造成很大的挑战。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扬长避短,依据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合作,积极改进,相互促进,积极的和互补的物流企业合作,共享资源,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这个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才能将第三方物流这个朝阳产业做的红红火火。第三方物流在未来有着很广泛的应用,随着供应链的普及,网上购物的发展,都会让第三方物流有着无限的商机,这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最好的一个时代。15参考文献1周礼辉.第三方物流的困境与突围J2杜思航.第三方物发展存在的瓶颈及对策分析J3刘慧,方奇敏.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J4钟泽成,罗列英.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5于琳,袁雪妃.浅析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以盛辉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J6李敏.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分析J7曾欣韵,闵婕.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物流服务质量、企业运营绩效相关性分析J8崔书瑞. 基于顾客价值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9Mohammad-Bagher Jamali,Morteza Rasti-Barzoki. A game theoretic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in a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by reducing delivery time and carbon emissionsJ10Wenli Liu,Zhaoman Wan,Zhong Wan,Bing Gong. Sustainable recycle network of heterogeneous pharmaceuticals with governmental subsidies and service-levels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by bi-level programming approachJ17致 谢本文是在张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张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张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眼光、精益求精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张老师对我在四年学习和生活中的关心和教诲,特向张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在此,还要感谢刘老师、李老师等老师在四年的学习中给我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所讲授的物流学第三方物流仓储与配送等课程给我思想的启迪,从他们所讲授的课程中我学到了广告策略设计和媒体分析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我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衷心感谢徐同学给予的帮助!同时我还要感谢同学们、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刘老师、张老师等所有任课老师的精心授业和教辅人员的辛勤工作!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主要文献资料已开列出来,本文的有些句子或段落引自这些参考文献。在此向所有的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开展了一些调查活动,其中部分调查活动是由我的朋友协助完成,在此对我的朋友以及接受了课题调查的所有公司和消费者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