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题报告 (119).docx
西安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债权融资问题研究 专业学位类别: 会计硕士 学号: 姓名: 校内导师: 校外导师: 日期: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年 月填 写 说 明1 研究生应根据开题报告各栏目的具体要求,认真撰写开题报告。2 开题报告一式二份,学院、导师各一份。项目名称起止日期项目简介选题来源(为撰写论文参加的项目的名称、来源、总经费、合作单位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该项目中承担的任务):学位论文题目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债权融资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内容: 1.选题背景与意义 自穆罕默德尤努斯于1976年开始探索为穷人提供小额信贷资金,1983年正式开始运营孟加拉乡村银行,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功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模式。之后,出现了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印度自助小组一银行联结模式以及印尼人民银行等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为了解决农户以及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也于1993年引进了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模式,2005年开始商业性质的小额信贷机构的试点。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1993年,在获得福特基金会(The Ford Foundation)的资助、孟加拉乡村银行(又称“格莱珉银行”)的低息贷款等国际组织的资金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借鉴格莱珉银行的运作经验,开始了小额信贷项目的探索。此后,于1994年开展的“行动一研究计划”标志着中国小额信贷运营的开始。1994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所幵展的小额信贷项目基本上都属于扶贫性质,直至2005年6月,中国的小额信贷项目才开始进入民间商业性质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探索阶段,并且在中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开始试点。自2005年中国开始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后,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猛增,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6月底,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就己经达到1940家。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势头很好,然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可贷资金不足便是阻碍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2008年5月8日,银监会以及中央银行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和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 不能吸收存款。因此,后续资金不足就成了“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以至于无法继续自身业务的经营。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瓶颈问题的根源的探讨以及总结国外小额信贷融资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适合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策略,以期能够对小额贷款公司目前面临的资金问题的解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希望对政府在做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相关决策的时候能起到一定借鉴作用,从而最终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持续的发展。在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模式进行研究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紧迫性。1. 研究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刚刚起步,虽然国内大部分专家学者都已看到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不足的问题,但大部分都是对小额贷款公司所面临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其身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等,相比较而言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模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模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2. 研究的紧迫性近几年,国家鼓励创业,而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最缺乏的就是资金。同时我国的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它们资金短缺的问题。而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在成立不久也出现了资金不足情况,资金不足已经成为该行业所面临的共同的难题,严重制约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2. 国内外技术现状自穆罕姆得尤努斯于1976年创建孟加拉乡村银行(GB)至今,国外小额信贷(Microcredit)的发展已经有30多年的历程,对小额信贷的研究也比国内相对成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小额信贷概念的研究对小额信贷概念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其定义以及小额信贷机构类型的相关研究。对小额信贷定义进行研究的主要有Morduch和乔安娜雷格伍德,Morduch(1997)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不需要资产担保的高利率的小额贷款,贷款的主要对象为贫困农户,并且该种贷款可以维持较高的偿还率。乔安娜雷格伍德(2000)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通过小额信贷的经营可以使得低收入或者较为贫困的群体改变现状,获得收益。小额信贷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低收入群体或者个体经营者,为他们提供存款储蓄、小额贷款的等各种金融服务。除此以外,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也对小额信贷进行了定义,其认为小额信贷主要是为贫困者提供贷款、储蓄以及其他的金融服务,从而满足他们在生产以及消费等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对于小额信贷机构的类型,按照其经营的首要目标来分,国际上一般将其分为商业性的小额信贷机构和扶贫性的小额信贷机构、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以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定位,而扶贫性质的小额信贷机构是以扶贫为目标定位,主要向贫困地区提供小额的金融服务以及非金融服务,从而实现其扶贫和经济发展的目标。2.关于小额信贷商业化经营的研究国外对小额信贷商业化经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原有的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机构如何进行商业化经营,以及如何转变为正规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研究正规的金融机构经营小额信贷业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以及对于商业性的小额信贷机构如何经营的问题。对于原有的非政府组织的小额信贷机构如何进行商业化的问题,JeffreyPoyo和Robin Young (1999)通过研究拉美地区的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化,总结出小额信贷机构之所以进行商业化的转变,主要是为了解决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为非政府组织(NG0)的小额信贷机构并不是正规的金融机构,所以无法开展存款等业务,资金来源有限,主要是依靠捐助资金,从而阻碍了小额信贷业务的进一步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NG0就希望能够转变为正规的金融机构,从而维持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Niraal A Fernando(2003)也认为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的主要动机是为了维持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5。Victoriawhite和Anita Campion (2002)对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考察了亚洲、非洲以及拉美地区的小额信贷机构,研究了他们转变的动机以及在转变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3.关于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来源问题的研究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成功因素文中,Jacob Yaron认为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同其财务状况有很大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小额信贷机构的收入以及资金获取等的各项成本,可以了解小额信贷机构是否实现了财务的可持续,并且可以找到实现其财务可持续的方法。我国于1993年开始引进国外小额信贷的模式,2005年才开始商业化模式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因此国内对小额信贷的研究多是关于扶贫性质的小额信贷机构,而对于商业性质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研究却很少,并且多是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小额贷款公司实现途径以及现实作用的研究杜晓山教授(2008)认为商业性质的小额信贷机构可以通过升级方式、绿色田野方式以及降低规模方式三个途径来实现。降低规模方式是指在现有的商业银行中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升级方式是指将目前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改造为正规金融机构;绿色田野方式是指成立专门的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现实作用方面,焦谨璞(2006)肯定了小额信贷对农村建设的作用,他认为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利用血缘、亲缘、地缘、人缘建立信贷关系,在这种基础上建立的信贷关系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吴晓灵(2005)则指出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推出小额贷款公司,不但可以弥补现有的微型金融产品的不足,还可以引导民间金融的正规化等。2.对小额贷款公司身份地位的研究对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模糊,监管缺失,希望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地位应该合法化。吴红军在2007年发表的小额贷款公司身份的意义一文中,对小额贷款公司身份地位合法化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对那些为中小企业以及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民间组织给与政策支持,可以改善我国目前金融机构过度集中的现状。因此,确立小额贷款公司合法的身份地位,不仅可以提高金融体系配置资金的效率,还有利于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机构。而对小额贷款公司身份地位如何定位的问题,在关于中国小额信贷组织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 文中,余羚认为导致当前小额贷款公司法律性质模糊的原因在于银监会没有给其颁发金融机构的许可证。余羚建议应该将小额贷款公司定性为经过银监会批准的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使其获得合法的金融机构的许可证。如何使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合法化,樊艺在关于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试点情况的调查与思考(2008)中提出,由于我国当前的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着身份模糊、经营的相关业务缺乏法律依据以及统一的标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制定一套明确统一的规范性文件。3.对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商业化可持续发展因素的研究国内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是研究如何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于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吴晓灵(2005)认为主要有监管缺失问题以及资金短缺问题;焦谨璞(2006)认为不健全的政策法规以及监管体系会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王曙光(2007)认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三个主要的问题:监管缺失、资金短缺、风险控制问题等;杨速炎(2007)认为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缺乏明确的监管主体、薄弱的风险控制意识、严重的资金短缺这些因素将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很难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关于如何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他们都认为应该拓宽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利率应该市场化以及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政策扶持等。杜晓山、孙若梅(2006)在分析和总结了国外小额信贷业务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发挥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金融服务功能。同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要加强监管外,还应该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供技术支持等等,其中最关键的是要转变其经营的策略。任常青(2006)认为小额贷款机构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商业化的运作。4. 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的研究根据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我国目前的小额贷款公司实行“只贷不存”的运行机制,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为“所有者权益、捐赠资金以及单来源的批发资金”,资金短缺己成为制约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部分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吴晓灵(2005)认为资金来源的有限性以及监管模式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吴晓灵认为除了股东的自有资金的投入以外,还应该考虑从资金批发机构寻求资金,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李芮在试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路(2007)中指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短缺问题的根源在于其身份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就要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的身份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民营银行。龙文博在商业化趋势与我国小额贷款机构融资渠道分析中也指出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受限的原因在于其模糊的身份问题。他还认为小额贷款公司要实现商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做保证。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很难从正规的金融机构的内部吸收到大量的资金。因此,除了吸收财政资金和一些捐赠资金外,必须从正规金融的体制外寻求资金来源,例如大量的民间资金等(包括地下金融资金)。5. 对小额贷款公司转型的研究对于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小额贷款公司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政策产物,并不会长期存在;大部分的学者认为小额贷款公司未来转型的方向为村镇银行或民营银行等。在小额贷款公司的新机遇(2008) 文中,丁红萍认为村镇银行并不一定是小额贷款公司唯一的出路,并且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也不愿意转变为村镇银行。因为根据政策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如果转变为村镇银行必须将其控股权转让给某一正规金融机构。而且丁红萍认为小额贷款公司转变以后将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经营,而商业银行的这种制度并不适合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李芮在小额贷款公司路在何方一文中指出,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问题的途径是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为民营银行,从而可以合法的经营存款业务以解决“只贷不存”所带来的资金短缺问题。此外,由银监会对其监管,以及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到小额贷款公司中来,扩大其发展规模。3.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以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问题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为小额贷款公司找到适合的融资渠道,从而解决其资金不足的问题。首先,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几种筹资渠道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内部的可贷资金现状,总结出我国目前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限制严格、缺乏特定的融资模式以及身份模糊等,从而使得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面临可贷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其次,分析了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出现资金短缺问题的根源,认为主要根源在于其身份的模糊,因此要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其身份地位。本文总结出适合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几种出路:村镇银行、民营银行、金融公司以及专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本文认为这几种模式在我国很有可能会出现并存的局面。再次,本文总结了国外几种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的筹资渠道,例如盂加拉乡村银行、印尼人民银行、玻利维亚阳光银行、印度的自助小组一银行联结的模式等。总结它们的筹资经验,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筹资渠道的创新提供一些思路。 最后,探讨适合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不足解决方案,提出本文筹资渠道创新的主体是专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或者处于目前阶段的过渡期的小额贷款公司,主要的创新渠道有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基金、与Peer to Peer小额信贷公司合作以及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作。除此以外,本文提出,要解决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支持力度,为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首先是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本文从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的筹资渠道现状出发,分析总结出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讨论引发小额贷款公司资金问题的根源身份模糊,从而总结出几种适合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未来发展路径;第四部分,本文研究了国外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的筹资模式,主要有格莱珉银行、印尼人民银行、玻利维亚阳光银行以及印度的资助小组等,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第五部分也是本文最核心的部分,提出具体的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不足的方案,指出最主要的是解决处于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过渡阶段的资金短缺问题。第六部分,对整片文章进行总结,得出全文的结论。具体大纲: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1.2.2国内研究现状1.3文章内容和研究方法及结构1.3.1研究的主要内容1.3.2研究的方法及思路1.4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章小额贷款公司筹资渠道现状分析2.1中国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2.1.1小额贷款公司的概念分析2.1.2政策规定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来源2.2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后续资金来源渠道2.2.1实行增资扩股2.2.2接受委托资金2.2.3信托融资2.2.4获取股权投资基金2.2.5获取批发贷款2.2.6获取反担保融资2.2.7获取政府的支持2.2.8票据贴现2.2.9收取会费2.2.10利用外资融资2.3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存在的问题2.3.1政策限制严格2.3.2缺乏特定的融资模式2.3.3身份模糊2.4本章小节第3章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路径选择3.1小额贷款公司资金问题的根源3.1.1我国小额贷款公司产生的必然性3.1.2 “只贷不存”运行机制产生的原因3.1.3资金问题产生的根源3.2中国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分析3.2.1改制为村镇行3.2.2转型的阻碍3.2.3小额贷款公司其他的发展方向3.3本章小结第4章国外成功小额信贷机构筹资渠道分析4.1格莱珉乡村银行筹资渠道分析4.1.1自有资金4.1.2捐赠资金4.1.3央行贷款以及发行债券4.1.4吸收存款4.1.5小额信贷批发机构4.1.6利息收入4.2印尼人民银行筹资渠道分析4.2.1存款储蓄4.2.2上市融资4.2.3批发资金4.2.4自有资金4.3玻利维亚阳光银行S资渠4.3.1吸收存款4.3.2利息收入4.4印度的自助小组筹资渠道分析4.4.1小组基金4.4.2获取银行贷款4.4. 3向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融资4.5国外成功小额信贷机构的主要成功经验以及启示4.5.1国际上成功的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来源4.5.2经验启示第5章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筹资模式创新5.1筹资的主体分析5.2小额贷款公司的筹资模式创新5.2.1建立小额贷款公司信贷批发基金5.2.2与Peer to Peer小额信贷公司合作5.2.3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作.5.3相关政策建议5.4本章小节第6章结论及展望参考文献4.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模式是一个实证性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采用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国外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筹资模式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经验性的结论;另一方面,运用逻辑性的研究方法,对国家试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的动因出发,分析小额贷款公司的未来的路径选择,从而得出适合该路径选择的筹资模式。5.课题的主要难点及拟采取解决方案;1.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调查的力度不够,使得在分析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的筹资现状时,缺乏相关的统计数据的支撑。2.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问题的解决涉及到方方面面,而本文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模式创新的相关建议中,对于具体的实施措施的细节的探讨还较为欠缺;3.本文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模式的研究只是提出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因此,随着我国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经验的不断积累,提出更加具体的实施方案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6. 预期研究成果:1.本文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研究,重点分析研究其筹资渠道,从而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不足的问题,并且认为重点应该在解决过渡阶段的或者专业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问题。2.本文认为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不足的根源在于其身份的模糊,从分析小额贷款公司设立的动因出发,提出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由此提出小额贷款公司的筹资模式。3.在小额融资渠道创新中,提出了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小额信贷批发基金以及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Peer to Peer公司合作的融资模式。7.主要参考文献1 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达到1940家J.领导决策信息,2010,(9):272 Jonathan,Morduch.The microfinance schismJ.World Development, 2000,28(4):617-6293 ElizabethLittlefield, Jonathan Morduch, Syed Hashemi. Innovation in Finance and Movementto Client-centered Credit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cnt.2003:3394 杜晓山.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农村信用改革和小额信贷J.中国农村经济.2002,(8):19-265 NimalA. Fernando. Micro success story: Transformation of NGOs into Regulated Financial Institution M, Asian Develmcnt Bank, Region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pt, 20046 VictoriaWhite, Anita Campion. Transformation journey from NGO to Regulated MFI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MicfofinanceJ.Balancing Business andDevelopment edited by Deborah Drake and Elisabeth Rhyme Bloomfield Conn:7 Kumar Ian Press.2001:78-858 LizaValenzuela. Getting the Recipe Right: The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s of Commercial Bank Downscales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MicrofinanceJ.Balancing Business and Development edited by Deborah Drake and Elisabeth Rhyme Bloomfield Conn: Kumar Ian Press.2001:34-409 JacobYaron. What makes rural finance institutions successful? J.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cr.1994, 9(01):49-5810 杜晓山.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1 焦瑾璞,杨骏.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12 吴红军.小额贷款公司身份的意义(M.金融时报.2007-12-2013 余羚.关于中国小额信贷组织的法律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 (02): 140-14114 樊艺,何勇,杨玉彬.关于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试点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金融.2008,(01): 54-5115 王曙光.发展小额信贷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J.新财经.2006,(12): 18-1916 侯建波.内蒙古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09:717 杜晓山,孙若梅.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0(07),32-3718 任常青.中琴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制度安排的症续.2006, (28)19 李芮.试论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路一一兼论其身份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 (18): 21620 龙文博.商业化趋势与我国小额贷款机构融资渠道分析J.财经界,2008, (5):6921 丁红萍.小额贷款公司的新机遇J.江苏农村经济,2008,(09):1822 李丙.小额贷款公司路在何方J中国中小企业,2007,(05):54-5523 耿幸华.2010年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EB/OL.http:/www. zgjrw.com/News/2011322/home/804815348200. shtml, 2011-3-2124 汪合黔,汪芹,陈燕玲.创新与发展中的小额贷款公司M.安徹: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08): 10025 汪合黔,汪芹,陈燕玲.创新与发展中的小额贷款公司M.安傲: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08): 10126 佚名.招行破小贷公司融资难题J.西部广播电视,2009,(12): 1627 吴晓灵,焦瑾璞.2010小额信贷蓝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AC0M金融信息化研究中心.2009年28 张冬夏.捐赠资金管理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9,(09):48-4929 原平市小额贷款组织实施方案(原政发200869号),2008:6-5论文进度安排2015年07月-2015年9月确定研究问题,系统阅读相关文献,进行相应的探索性研究,建立相关研究框架,准备开题报告 2015年9月-2015年10月认真研读相关文献,设计具体研究方案,对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详细分析, 或缺企业实验数据,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写作大纲2015年11月-2016年05月参加课外实习活动,继续调研和补充阅读文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准备进行初稿的撰写。2016年05月-2016年09月总结实习内容,完成实习报告。根据实际获取的实验数据和最新文献,撰写初稿。 2016年9月-2016年12月准备实习答辩;按导师意见修改完善初稿,完成二稿,准备预答辩。2016年12月-2017年03月深入修改论文,完成最终定稿。准备答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完成情况成绩单粘贴处:导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开题小组意见(从选题的实用价值、对本领域国内外情况的了解程度、本人已从事的实际工作、主攻方向是否明确等方面给予评价):组长签字:组员签字:评价结果通过不通过 年 月 日学科意见: 学科带头人签字: 年 月 日学院意见:主管院长签字: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