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强企业绩效考核指标汇总(非常实用的).doc
-
资源ID:673725
资源大小:894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500强企业绩效考核指标汇总(非常实用的).doc
。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生产计划管理考核生产计划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生产计生产计 划管理考核划管理考核/ /考核方考核方 法法页次1/6修改状 态1 1生产计划部考核分值表生产计划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生产计划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参与销售计划制定情况2.5(2)年、月、周生产计划制定质量情况10(3)生产与销售的协调工作质量情况2.5(4)订单登记与安排情况2.5(5)产能负荷分析工作组织情况5(6)产能余缺协调情况2.5(7)生产计划的分解、落实与下达情况10定性 指标(8)生产日程安排与协调情况5(1)存货周转率30(2)全员劳动生产率20(3)目标成本实现率10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参与销售计划制定情况”:优秀 2.5 分,良好 1.7 分,一般 0.9 分,差 0 分。2) “年、月、周生产计划制定质量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3) “生产与销售的协调工作质量情况”:优秀 2.5 分,良好 1.7 分,一般 0.9 分,差 0 分。4) “订单登记与安排情况”:优秀 2.5 分,良好 1.7 分,一般 0.9 分,差 0 分。5) “产能负荷分析工作组织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6) “产能余缺协调情况”:优秀 2.5 分,良好 1.7 分,一般 0.9 分,差 0 分。7) “生产计划的分解、落实与下达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8) “生产日程安排与协调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存货周转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2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25 分基础上加 1 分,3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1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15 分基础上加 1 分,2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3)“目标成本实现率”:以计划水平为基数,达到计划水平给 6 分;每低于计划水平 1%则在6 分基础上加 1 分,10 分为上限;每高于计划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 明编制人 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 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生产计生产计 划管理考核划管理考核/ /考核方考核方 法法页次2/6修改状 态2 2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技术开发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参与生产计划制定的情况10(2)产品设计计划及日程制定、实施与控制质量情 况20(3)技术能力负荷分析情况10 定性 指标新产品增加值率60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的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产品设计计划及日程制定、实施与控制质量情况”: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 0 分。3) “技术能力负荷分析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 “新产品增加值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50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50 分基础上加 1 分,6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生产计生产计 划管理考核划管理考核/ /考核方考核方 法法页次3/6修改状 态3 3供应部考核分值表供应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供应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参与生产计划制定的情况10(2)采购计划及日程的制定、实施与控制情况20(3)供应能力分析情况10定性 指标采购成本降低额60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的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采购计划及日程的制定、实施与控制情况”: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 0 分。3) “供应能力分析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采购成本降低额”:以期初水平为基数,达到期初水平给 50 分;比期初每低于 1%则在 50分基础上加 1 分,60 分为上限;比期初每高于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生产计生产计 划管理考核划管理考核/ /考核方考核方 法法页次4/6修改状 态4 4机电设备部考核分值表机电设备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机电设备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参与生产计划制定情况10(2) 设备购置与调度计划的制定、实施与控制情况20(3)设备负荷能力分析情况10定性 指标(1)设备完好率30(2)设备利用率30 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的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设备购置与调度计划的制定、实施与控制情况”: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0 分。3) “设备负荷能力分析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设备完好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2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25 分基础上加 1 分,3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设备利用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2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25 分基础上加 1 分,3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生产计生产计 划管理考核划管理考核/ /考核方考核方 法法页次5/6修改状 态5 5品质管理部考核分值表品质管理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品质管理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参与生产计划制定情况10(2)质量检验工作日程安排、实施与控制质量情况30定性 指标(1)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30(2)百元销售收入质量成本30 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质量检验工作日程安排、实施与控制质量情况”:优秀 30 分,良好 25 分,一般 16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 25 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在 25 分基础上加 1 分,30 分为上限;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百元销售收入质量成本”: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 25 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在 25 分基础上加 1 分,30 分为上限;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生产计生产计 划管理考核划管理考核/ /考核方考核方 法法页次6/6修改状 态6 6分厂考核分值表分厂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分厂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参与生产计划制定情况10(2)人力负荷分析情况10(3)制造日程安排、实施与控制情况20 定性 指标(1)分厂劳动生产率12(2)制造费用降低率12(3)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12(4)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12(5)产品收率12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参与生产计划制定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人力负荷分析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3) “制造日程安排、实施与控制情况”: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分厂劳动生产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8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8 分基础上加 1 分,12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制造费用降低率”:以计划为基数,达到计划水平给 8 分;每低于计划水平 1%则在 8 分基础上加 1 分,12 分为上限;每高于计划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上年对比数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8 分;每低于对比数1%则在 8 分基础上加 1 分,12 分为上限;每高于对比数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4) “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 8 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在 8 分基础上加 1 分,12 分为上限;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5) “产品收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8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 8 分基础上加 1 分,12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材料采购与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仓储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1/6修改状 态1 1供应部考核分值表供应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供应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材料分类与编号工作开展情况2.5(2)材料供应年度、季度、月份、周计划制定与实施情 况10(3)材料存量管理情况10(4)生产所需材料供应情况5(5)库房管理工作质量5(6)采购成本控制情况5定性 指标(7)用料分析与统计工作开展情况2.5(1)材料交货进度达成率10(2)材料品质达成率10(3)采购价格降低率10(4)采购成本降低额10(5)库存材料损耗率10定量 指标(6)材料周转率10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材料分类与编号工作开展情况”:优秀 2.5 分,良好 1.7 分,一般 0.9 分,差 0 分。2) “材料供应年度、季度、月份、周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分,差 0 分。3) “材料存量管理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4) “生产所需材料供应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5) “库房管理工作质量”: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6) “采购成本控制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7) “用料分析与统计工作开展情况”:优秀 2.5 分,良好 1.7 分,一般 0.9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材料交货进度达成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6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6 分基础上加 1 分,1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材料品质达成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6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6 分基础上加 1 分,1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3) “采购价格降低率”:以上期对比数为基数,达到上期对比数给 6 分;每低于上期对比数1%则在 6 分基础上加 1 分,10 分为上限;每高于上期对比数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材料采材料采 购与仓储管理考核购与仓储管理考核/ /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2/6修改状 态4) “采购成本降低额”:以计划数为基数,达到计划给 6 分;每低于计划数 5%则在 6 分基础上加 1 分,10 分为上限;每高计划 5%则扣 1 分,扣完为止。5) “库存材料损耗率”: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 6 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0.1%则在 6 分基础上加 1 分,10 分为上限;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 0.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6) “材料周转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6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 6 分基础上加 1 分,1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材料采购与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仓储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3/6修改状 态2 2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技术开发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参与材料供应计划的制定情况5(2)开发新材料和替代材料情况15(3)参与材料消耗定额制定情况5(4)技术开发用料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5(5)工艺改进情况10定性 指标工艺改进消耗降低率60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参与材料供应计划的制定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2) “开发新材料和替代材料情况”:优秀 15 分,良好 10 分,一般 5 分,差 0 分。3) “参与材料消耗定额制定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4) “技术开发用料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5) “工艺改进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工艺改进消耗降低率”:以改进前数额为基数,达到改进前数额给 50 分;每低于改进前数额 1%则在 50 分基础上加 1 分,60 分为上限;每高于改进前数额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材料采材料采 购与仓储管理考核购与仓储管理考核/ /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4/6修改状 态3 3生产计划部考核分值表生产计划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生产计划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生产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10(2)参与材料供应计划制定的情况5(3)参与材料用量分析的情况5(4)生产工作是否有序顺畅地进行10(5)用料统计分析情况5(6)产品物耗成本控制情况5定性 指标(1)材料周转率20(2)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降低额40 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生产计划制定与实施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参与材料供应计划制定的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3) “参与材料用量分析的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4) “生产工作是否有序顺畅地进行”: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5) “用料统计分析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6) “产品物耗成本控制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材料周转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1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15 分基础上加 1 分,2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降低额”:以上期水平为基数,达到上期水平给 30 分;每低于上期水平 1%则在 30 分基础上加 1 分,40 分为上限;每高于上期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材料采购与材料采购与仓储管理考核仓储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5/6修改状 态4 4品质管理部考核分值表品质管理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品质管理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材料质量检验情况20(2)处理材料质量事故情况10(3)质量成本控制情况10定性 指标不合格材料漏检率60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材料质量检验情况”: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 0 分。2) “处理材料质量事故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3) “质量成本控制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不合格材料漏检率”: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 50 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在 50 分基础上加 1 分,60 分为上限;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材料采材料采 购与仓储管理考核购与仓储管理考核/ /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6/6修改状 态5 5分厂考核分值表分厂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分厂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与生产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制定的情况5(2)参与材料用量分析情况5(3)生产组织协调情况5(4)材料收发领退规定遵守情况5(5)用料统计情况5(6)产品材料消耗控制情况15定性 指标(1)材料周转率20(9)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降低额40 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参与生产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制定的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2) “参与材料用量分析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3) “生产组织协调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4) “材料收发领退规定遵守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5) “用料统计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6) “产品材料消耗控制情况”:优秀 15 分,良好 10 分,一般 5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材料周转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1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15 分基础上加 1 分,2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降低额”:以上期为基数,达到上期水平给 30 分;每低于上期 1%则在 30 分基础上加 1 分,40 分为上限;每高于上期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制造管理考核制造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制造管制造管 理考核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1/6修改状 态1 1生产计划部考核分值表生产计划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生产计划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工作流程设计质量情况5(2)参与厂区布置和生产线布置情况5(3)现场管理与检查工作质量情况10(4)生产进度控制与促进情况10(5)制造成本控制情况10定性 指标(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15(2)制造费用降低率15(3)全员劳动生产率15(4)目标成本实现率15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工作流程设计质量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2) “参与厂区布置和生产线布置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3) “现场管理与检查工作质量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4) “生产进度控制与促进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5) “制造成本控制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上年对比数为基数,达到对比数给 10 分;每低于对比数 1%则在 10 分基础上加 1 分,15 分为上限;每高于对比数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制造费用降低率”:以计划数为基数,达到计划数给 10 分;每低于计划 1%则在 10 分基础上加 1 分,15 分为上限;每高于计划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3) “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10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10 分基础上加 1 分,15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4) “目标成本实现率”:以目标为基数,达到目标给 10 分;每低于目标 1%则在 10 分基础上加 1 分,15 分为上限;每高于目标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 明编制人 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 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 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制造管制造管 理考核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2/6修改状 态2 2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技术开发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参与工作流程设计情况10(2)厂区布置和生产线布置情况5(3)现场改善技术分析情况10(4)控制设计成本情况15 定性 指标新产品增加值率60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参与工作流程设计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厂区布置和生产线布置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3) “现场改善技术分析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4) “控制设计成本情况”:优秀 15 分,良好 10 分,一般 5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新产品增加值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50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50 分基础上加 1 分,6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制造管制造管 理考核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3/6修改状 态3 3供应部考核分值表供应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供应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材料供应保证情况20(2)参与现场改善分析情况5(3)采购成本控制情况15定性 指标(1)采购成本降低额30(2)材料保证率30 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材料供应保证情况”: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 0 分。2) “参与现场改善分析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3) “采购成本控制情况”:优秀 15 分,良好 10 分,一般 5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采购成本降低额”:以计划数为基数,达到计划给 25 分;每低于计划数 1%则在 25 分基础上加 1 分,30 分为上限;每高于计划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材料保证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2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25 分基础上加 1 分,3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制造管制造管 理考核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4/6修改状 态4 4机电设备部考核分值表机电设备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机电设备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参与现场改善分析情况10(2)辅助生产成本控制、核算、分配情况10(3)设备工具保养管理情况20定性 指标(1)设备完好率20(2)设备利用率20(3)辅助生产成本降低率20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参与现场改善分析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辅助生产成本控制、核算、分配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3) “设备工具保养管理情况”:优秀 20 分,良好 15 分,一般 8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设备完好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1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15 分基础上加 1 分,2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设备利用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1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15 分基础上加 1 分,2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3) “辅助生产成本降低率”:以上期数为基数,达到上期数给 15 分;每低于上期 1%则在 15分基础上加 1 分,20 分为上限;每高于上期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制造管制造管 理考核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5/6修改状 态5 5品质管理部考核分值表品质管理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品质管理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参与现场改善分析情况10(2)质检工作进度控制情况30定性 指标(1)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20(2)百元销售收入质量成本20(3)质检效率提高率20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参与现场改善分析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质检工作进度控制情况”:优秀 30 分,良好 25 分,一般 16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 15 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在 15 分基础上加 1 分,2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百元销售收入质量成本”: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 15 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在 15 分基础上加 1 分,20 分为上限;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3) “质检效率提高率”:以上期为基数,达到上期 15 分;比上期提高 1%则在 15 分基础上加1 分,20 分为上限;比上期降低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明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制造管制造管 理考核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编码版本页次6/6修改状 态6 6分厂考核分值表分厂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分厂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遵守作业流程情况10(2)现场管理质量10(3)制造成本情况15(4)参与现场改善分析情况5定性 指标(1)分厂劳动生产率10(2)制造费用降低率10(3)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10(4)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10(5)产品收率10定量 指标(6)目标成本实现率10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遵守作业流程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现场管理质量”: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3) “制造成本情况”:优秀 15 分,良好 10 分,一般 5 分,差 0 分。4) “参与现场改善分析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分厂劳动生产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5 分基础上加 1 分,1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制造费用降低率”:以计划为基数,达到计划给 5 分;每低于计划 1%则在 5 分基础上加1 分,10 分为上限;每高于计划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上年对比数基数,达到上年对比数给 5 分;每低于上年对比数1%则在 5 分基础上加 1 分,10 分为上限;每高于上年对比数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4) “百元制造成本质量成本”: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5 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在 5 分基础上加 1 分,10 分为上限;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5) “产品收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1%则在 5 分基础上加 1 分,1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6) “目标成本实现率”:以目标为基数,达到目标给 5 分;每低于目标 1%则在 5 分基础上加1 分,10 分为上限;每高于目标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 明编制人 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 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成品管理考核成品管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成品管成品管 理考核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1/4修改状 态1 1生产计划部考核分值表生产计划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生产计划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产品入库、储存和出库管理情况10(2)产品实物核算情况10(3)产品存量管理情况5(4)滞销品发生多少情况5(5)滞销品管理情况5(6)产成品盘点清查工作开展情况5定性 指标(1)存货周转率30(2)滞销品率15(3)滞销品处理率15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产品入库、储存和出库管理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产品实物核算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3) “产品存量管理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4) “滞销品发生多少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5) “滞销品管理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6) “产成品盘点清查工作开展情况”:优秀 5 分,良好 3 分,一般 1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1) “存货周转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25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25 分基础上加 1 分,30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2) “滞销品率”: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 10 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1%则在 10 分基础上加 1 分,15 分为上限;每高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3) “滞销品处理率”:以历史最佳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佳水平给 10 分;每超过历史最佳水平 1%则在 10 分基础上加 1 分,15 分为上限;每低于历史最佳水平 1%则扣 1 分,扣完为止。相关说 明编制人 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编制日 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续)编码版本名 称生产类考核生产类考核/ /成品管成品管 理考核理考核/ /考核方法考核方法页次2/4修改状 态2 2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技术开发部考核分值表考核对象:技术开发部 考核时间:指标指标 类别类别指标指标分分 值值实际实际 得分得分备注备注(1)参与滞销品滞销原因调查情况10(2)试制品滞销控制情况30定性 指标试制品滞销率60定量 指标合计100参考评分方法参考评分方法 (1)定性指标。 1) “参与滞销品滞销原因调查情况”:优秀 10 分,良好 6 分,一般 2 分,差 0 分。2) “试制品滞销控制情况”:优秀 30 分,良好 25 分,一般 16 分,差 0 分。(2)定量指标。“试制品滞销率”:以历史最低水平为基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给 50 分;每低于历史最低水平 1%则在 50 分基础上加 1 分,60 分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