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浅谈《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人物形象.doc

    • 资源ID:67372829       资源大小:4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人物形象.doc

    浅谈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摘要: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罗贯中调动多种艺术手法,呕心沥血塑造出来的主要正面人物形象。这个形象既反映了全书的主要思想倾向,又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本文从分析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文化意义出发,分析了诸葛亮人物形象历久不衰的原因最后从三个方面对诸葛亮人物形象进行了描述。关键词:三国演义 诸葛亮人物形象一、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文化意义三国演义是“四大奇书”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描写人物最多的一部,据统计,作品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有980人,加上无名神仙、道人、牧童、妇女等,总计1100余人。在这众多人物中,写得最为突出也最为成功的人物是被毛宗岗评为“三绝”的曹操、诸葛亮和关羽,即所谓“曹操奸绝”、“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在这三个典型形象中,真正统摄全书,推动全书情节发展的人物应该是诸葛亮。完全可以说,有了诸葛亮,三国演义才有了主心骨,抽去诸葛亮,三国演义就是一盘散沙。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既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化身,也是理想政治的化身,他集忠贞、信义、仁爱、廉明、睿智、机敏、勤诸葛亮像勉、坚毅于一身,倾注了作者的全部感情。三国演义以及三国演义的批评者们的确给予了诸葛亮极高的评价。历史上的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生前身后也曾得到过许多人的赞誉,但也受到过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有所得必有所失,这完全符合生活的逻辑和历史的辩证法。不过,当人们不再拘泥于历史事实,而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想追求寄寓在这一人物身上并进行了艺术创造之后,当三国演义家喻户晓,人们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和了解已经不是从历史事实出发而是从艺术感受出发的时候,这一人物也就获得了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他已经不再是某一历史人物的复制品,而是反映着创造他的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代表着创造他的那一社会群体的文化思想和文化面貌。诸葛亮正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一个艺术典型,它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文化意义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一)事业层面从事业的层面来看,诸葛亮是一个成功者,也是一个失败者。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三分天下,实现了隆中对策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因此可以说是成功者。然而,他未能说服刘备放弃伐吴,六出祁山连遭败绩,“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终成泡影,自己最后病死在五丈原的军营里,应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不过,三国演义并没有把焦点集中在诸葛亮的事功方面,因为仅仅从事功方面来评价人物,恐怕谁也不能和统一了北方的曹操相提并论,诸葛亮形象的主要意义不在这里。(二)道德层面从道德的层面来看,诸葛亮的形象是光辉无比的。隐居隆中,他“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寄傲琴书,以待天时,心地纯洁而高尚,非那些狗苟蝇营之辈可比。出山之后,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到了一个做臣子的全部责任,表现出忠诚、信义、勤勉、坚毅的可贵品质。特别是刘备临死之时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明确表示:“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可辅,君可自为成都之主。”面对暗弱的幼主,诸葛亮不但毫无取代之心,而且兢兢业业辅佐,勉力维持局面,保障了蜀汉的稳定。以致曹睿后来要司马懿学诸葛亮的榜样,竭尽忠诚辅佐曹芳,这自然是一厢情愿。两相对比,诸葛亮的崇高品德更是举世无双。当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诸葛亮,诸葛亮的道德操守也并非无懈可击。诸葛亮把忠于刘备、兴复汉室作为行为准则,把维护等级秩序、恪守等级忠诚作为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封建道德色彩,在当时也不完全是积极和进步的。诸葛亮人物形象的文化意义,更多地反映在他的政治文化意蕴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诸葛亮的形象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特别是反映了他们对参与社会政治的方式和理想的君臣关系的憧憬。二、诸葛亮人物形象历久不衰的原因(一)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智慧”形象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评罗贯中塑造诸葛亮形象,指出三国演义存在着“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等“亦颇有失”的情况。刘知渐先生在诸葛亮形象的真实性问题一文中认为,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形象的再创造,水浒传中吴用和公孙胜的特点都在他身上有所体现。如果说吴用在水浒传中是“智”的化身,那么公孙胜就是“妖异”的化身了。罗贯中塑造诸葛亮形象,抛弃了评话艺人的“鄙谬”部分,却没有抛弃其神秘主义的东西,所以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固然“足智多谋”,但“神机妙算”里却有点“妖气”。三国演义“为市井细民写心”,所以“近妖”的部分来自市井细民所创造,是符合实际的艺术真实。“状诸葛之多智”虽“近妖”,但不影响诸葛亮成为智慧化身,因为这一形象是几百年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几百年来人民群众心悦诚服的智慧人物形象。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曹操及关羽并称“三绝、“三奇”,诸葛亮被公认为“智绝”形象。陈翔华在诸葛亮形象演变史论纲中指出: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诸葛亮,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中一直被称誉为“智绝”人物,诸葛亮的“智绝”形象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盛名远播于世界。李厚基在三国演义简论一书也指出,诸葛亮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长期影响,起主导作用的是诸葛亮那令人惊叹的奇智异才和感人至深的牺牲精神。谚语“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虽是赞美集体智慧,但这已把诸葛亮看成了个人智慧的最高标准。(二)诸葛亮作为理想政治家所具备的素质李希凡先生在一个忠贞、智慧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一文中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忠臣、贤相的典型。这样贤明的封建政治家,不仅是封建士大夫的理想楷模,同样也是几百年来人民群众所向往的政治人物。诸葛亮形象所以这样深入人心,成为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并非只是一个具有现实生活真实性的艺术典型,而是一个渗透着浓厚理想色彩的艺术典型。这一典型概括了广大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足以流传千古。丘振声、刘名涛合作的万古云宵一羽毛一文,探讨了诸葛亮形象为什么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该文认为:诸葛亮的艺术形象所以成功,一方面固然由于他有着超人的智慧,但更重要的,则是诸葛亮具备了作为封建时代理想政治家的政治品质和道德修养。该文指出,诸葛亮的思想行为,体现了古代人民大众的某些政治要求、道德规范和生活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讲,诸葛亮身上有着构成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一些重要因素。三、诸葛亮人物形象的分析(一)胸有大志,智慧超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把结束混乱局面统一中国,重新建立开明的地主阶级政权当成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当他躬耕南阳的时候,便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希望为国家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刘备三顾茅庐之后,他了解到刘备“欲伸大义于天下”的愿望同自己的意向相符合,便开怀畅谈,纵论天下形势,制定正确的立国方案。他认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暂时“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只可用为援而不可图”。荆州是英雄用武之地,而其主刘表却是“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的庸碌之辈,无法自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民殷国富。然而刘璋嗣弱无能,不是立业之主。在这样的客观形势面前,要想“图中原、成霸业”,建立统一的地主阶级政权,就必须先取荆、益二州为基地,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先同曹操和孙权“成鼎足之势”。然后“西利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等待时机,再兴师进取中原,统一天下。诸葛亮不仅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而且能够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而斗争。“隆中决策”之后,他便放弃那种高蹈出世、遁迹山林的隐士生活,走出清静幽雅的卧龙岗,开始了南北转战、力图中原的政治生涯。从博望坡首战告捷,到舌战群儒,智激周瑜,促成联吴抗曹的统一战线;从取荆州以为家,到据西川建基业,从七擒孟获,到六出祁山,他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一系列的重大功劳。他临死时,还“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对着彻骨生寒的秋风,悠悠万里的蓝天,发出“吾不能临阵讨贼矣”的长叹。他为着自己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现出始终不渝的忠贞和赤诚。诸葛亮毕其一生之精力,尽其所有之才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斗争。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他未能实现自己的最终理想。罗贯中通过塑造诸葛亮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政治理想,虽然还带有明显的剥削阶级的色彩,但是它与元末明初那样的社会现实相比较,显然是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休养生息的。(二)高瞻远瞩,勤政务实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在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措施和经济措施。恤军惜民,争取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是诸葛亮所采取的一个重大政治措施。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里,要想实现统一中国,重新建立地主阶级政权的目的,必须争得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诸葛亮,对这一点是非常明白的。因此,他在行动中比较重视人民的作用,常常表现出恤军惜民的精神,而不像曹操那样凶狠残暴,随意杀戮人民。博望坡同魏兵作战,他依靠“招募民兵”而取胜。保刘备入赘东吴的第一条“锦囊妙计”,是发动五百名随行人员大造舆论,来粉碎孙权、周瑜的“美人计”。他每次出征,总是“号令严明,秋毫无犯”;每占领一地,又是“好言好语,安抚百姓”。“祭泸水”时,有人劝他“依旧例,杀四十九颗人头为祭”,他坚决反对。平“蛮”乱时,对待众多的俘虏,他宽言劝慰,“各赐酒食米粮而遣之”。同司马懿大战期间,正值魏兵来势甚急甚猛之际,蜀军“一百日一换”的期限已到,杨仪建议“将换班军且留下退敌,待新兵来到,然后换之”。诸葛亮说:“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诸葛亮的这些做法,虽然是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是,它与那些“贱民众如鸡狗,视百姓如草芥”的统治者的罪恶行为相比较,当然是值得肯定的。诸葛亮所采取的又一重大政治措施,是联合东吴,建立共同抗曹的统一战线。当时的刘备集团,人口少,实力弱,不足以对付强敌曹操。但是诸葛亮看到,曹操的强大对东吴来说同样是严重的威胁。如果利用蜀、吴同受威胁的共同性,与东吴联合起来,就可以收到既能抵抗曹操又不受东吴威胁的效果。因而他只身赴吴,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劝说孙权,促成了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在这个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诸葛亮从大局出发,克服了重重困难。如第一次出使东吴的时候,气量狭窄的周瑜,从自己集团的利益出发,屡次要谋害他,使他生活在刀丛剑林之中。然而他为了联合抗曹,却不予计较。并且还常常良言规劝他们说:“目今用人之际,只愿吴侯与刘使君同心,则功可成;如各相谋害,则大事休矣。”曹操败北之后,东吴又发兵犯蜀,这时诸葛亮一面采取临时应急办法,连用数计,使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丢失荆州,丧了性命。一面又从长远战略考虑,第二次出使东吴,通过吊唁周瑜的活动,巩固了蜀、吴联盟。诸葛亮的这一重大政治措施,是完全符合当时的客观形势的。它对于尽快结束混乱局面,实现中国统一是有积极作用的。诸葛亮的这种战略战术思想和书中其他类似的描写,都包含着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它在帮助人民认识封建社会政治斗争的尖锐和复杂,获得阶级斗争的经验和才能等方面,也是很有启发的。对待边疆少数民族,施行“和”、“抚”政策,也是诸葛亮所采取的一个重大政治措施。在平定蛮王之乱的过程中,他不靠武力征服,而是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方法,实行安抚政策。经过对孟获的七擒七纵,终于征服了人心,平定了叛乱。在少数民族区域里,他不设官吏,不留守兵,而是让他们自治自理。诸葛亮的这种政策和措施,对于开发边疆,促进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是有积极进步作用的。在自己集团内部,制法执法,不拘私情,赏罚分明,严于律己,是诸葛亮采用的又一政治措施。因为误用马谡造成街亭失守之后,他一方面犒劳断后有功的老将赵云,一方面挥泪斩掉了马谡。他认为街亭失守虽说罪在马谡,然而自己也犯了用人不明的错误,于是“自贬丞相之职”,并号召自己的同僚和部下“要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表现出可贵的自责精神。诸葛亮所采取的重大经济措施,主要是屯兵屯田,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当时,由于长期的军阀混战,人民难以安生,土地大片荒芜,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诸葛亮要依靠战争去征服敌手、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必须发展农业生产,以解决军粮问题。因此,他常常在战争的间隙,令军队屯田。甚至在讨伐曹魏集团的过程中,他还令蜀兵“与魏民相杂种田”。诸葛亮为克服军粮运输的困难,还创造了“木牛”、“流马” 等先进的运粮工具。这些做法不仅解决了军粮生产和运输的问题,也相应地减轻了人民群众的沉重负担。诸葛亮一生中所采取的这些重大的政治措施和经济措施,虽然是为他那个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是这些措施是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的。它在客观上能给人民群众以休养生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宽仁待民,知人善任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什么拥护刘备,反对曹操呢?这是有其思想原因和道德原因的。小说中的曹操,有统一天下的志向,也有谋略和才干,但是他是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为人生哲学的。从这样的人生哲学出发,他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是奸诈狡猾、凶狠残暴。他为了报父仇,兴师攻打徐州,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果然其“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无恶不作。他出于疑忌而恩将仇报,挥手之间杀害了吕伯奢全家。诚心为他治病的一代名医华佗,也被他囚于狱中,折磨致死。“借头压军心”、“梦中斩近侍”等,都是他为了某种政治需要而行奸杀人的罪证。无辜之民,尚且如此。至于反对他的,更是格杀勿论,甚至“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漏网一人”。他明明是个“杀人如草不闻声”的刽子手,却常常假倡仁义,在人民群众面前卖乖讨好。请看第33回里的一段描写: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操大怒,欲捕斩之。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操日:“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曹操欺诈狡猾、凶狠残暴的性格特征,显然与诸葛亮“恤军惜民”的精神是不相同的。曹操从他的人生哲学出发,在自己集团内部,也是专横跋扈,随意杀害部属。“横槊赋诗”时,刘馥仅仅对他的诗说了一点不同看法,他便手起一槊,将刘馥刺死。颇有才气的杨修,因为能识破他的“隐秘”而被杀。跟随他南征北讨,立过许多功劳的苟或、苟攸、崔琰等,也都因一时的话不投机而遇害。但是我们知道,诸葛亮却是十分重视“人和”的。所谓“人和”,不外乎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以宽柔政策,对待人民群众,取得人民群众对自己的同情和支持。其二,在自己集团内部,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使君臣之间、文武之间、上下之间,齐心合力,和睦与共。曹操这种专横跋扈、妄杀部属的残暴行为,显然也是与诸葛亮主张的“人和”是不相同的。作品中的刘备与曹操不同。他虽然也有“图中原,成霸业”的勃勃雄心,但是他了解“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的道理,比较重视人的作用,因此在言行中表现出“宽仁待民”、“知人善任、礼贤下士”的特点。刘备的政治抱负以及所采取的政治措施基本上是与诸葛亮相同的。曹操奸诈狡猾的谋略和凶狠残暴的手段,与诸葛亮所采取的政治措施是不同的;诸葛亮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拥护和自己主张相同的刘备,反对和自己的主张相对立的曹操,是自然的。小说中诸葛亮所处的时代,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危机深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遭到严重破坏。面对这样污浊的社会现实,作家希望封建统治者能采取一些开明的措施,争得人民群众的同情和支持,进而去打倒残暴的统治者,结束混乱局面,统一中国,重新建立地主阶级政权。这对减轻社会危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指出,作者写诸葛亮、刘备和曹操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上的对立只是封建统治阶级两种统治策略、两种道德品质的对立,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只是从对待人民的态度和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这两点上看,刘备、诸葛亮的政治主张和理想是比较进步的。对于曹操的一些进步措施则往往被作者以品德恶劣而否定,因此书中的曹操从基本倾向上说是被歪曲了。我们应看到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但也包含封建正统思想的落后一面。参考文献:1秦峰. 为人处世与<三国演义>M.中华书局, 2008(2)修订版.2易中天.品三国上册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2),第一版.3易中天.品三国上册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2)年7月第一版4罗贯中. 三国演义M.岳麓书社, 2009年6月第一版.5陈寿. 三国志M. 万卷出版公司,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8月第一版.6程文超.三国智M.新华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7吴建国.文学名著精品赏析(中国古代文学卷)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8白祖诗.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赏析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9曾仕强.曾仕强剖析三国演义M. 2007年4月第一版.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三国演义》诸葛亮的人物形象.doc)为本站会员(温桑)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