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考点解析2022.docx
-
资源ID:67417834
资源大小:38.9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考点解析2022.docx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考点解析2022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和内容分析本节课处于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最后一节,上承岩石圈和大气圈相关知识,主要内容涉及水圈,水既是自然地理环境主要组成要素之一,又对人类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体现了地理学人地关系主线。二、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地理意义。三、课标解读从本条标准的内容要求来看,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水循环的环节是指实现水循环运动的途径,包括: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四、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水平层次不齐,地理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仍存在重识记而轻理解的倾向。五、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使学生理解水循环地理意义.(2)能力目标学生学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能绘制简单示意图,提高读图识图能力;学生能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解释相关地理现象。(3)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六、重点难点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八、教学方法分析微课教学法、分层推进设问法、九、学法指导分析自主合作探究十、教具准备及学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导学案十一、教学过程(节选)教学活动活动目标师生活动主要评价方式参与式导入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1.能源分类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3.能源基地建设:面临挑战:人均资源量少;人均能源消耗量低;单位产值能耗高;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安全受到威胁。采取措施: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4.能源的综合利用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三废”的治理:废渣:回收再利用;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废水:沉淀净化。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状况表现为三个特点:1、面积大,范围广。根据遥感调查,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达到35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2%。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而且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9.1万km2,占全国的2.6%;中部地区51.15万km2,占全国的14.3%;西部地区296.65万km2,占全国的83.1%。2、强度大,侵蚀重。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吨,约占全球土壤侵蚀总量的1/5。主要流域年均土壤侵蚀量为每平方公里3400多吨,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甚至超过3万吨,相当于每年2.3cm厚的表层土壤流失。全国侵蚀量大于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吨的面积达112万km2。根据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以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我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其中,长江流域265个、黄河225个、海河71个、松辽河44个,分别占41.0%、34.9%、11.0%和6.8%。从省级行政区来看,水土流失严重县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97个;其次是山西省,84个;然后依次是陕西省63个,内蒙古自治区52个,甘肃省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