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DB11_T157_3-2008虹鳟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_人工繁殖技术.docx

    • 资源ID:67451937       资源大小:110.3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1_T157_3-2008虹鳟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_人工繁殖技术.docx

    ICS 65.150B 52备案号:23802-2009DB北 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57.32008代替 DB11/T 157.32002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人工繁殖技术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ainbow trout culture Part 3: Artificial propagation techniques2008-11-14 发布2009-03-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157.32008前言为保证虹鳟养殖环境、养殖过程、养殖产品符合国家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特制订 DB11/T 157虹鳟养殖技术规范,本标准分为九个部分:第 1 部分:亲鱼;第 2 部分:亲鱼培育技术;第 3 部分:人工繁殖技术;第 4 部分:鱼苗培育技术;第 5 部分:成鱼池塘养殖技术;第 6 部分:成鱼网箱养殖技术;第 7 部分:防疫;第 8 部分:常见病诊治与安全用药;第 9 部分:全价配合颗粒饲料。本部分为 DB11/T 157 的第 3 部分。本部分代替并废止 DB11/T 157.32002虹鳟鱼养殖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人工繁殖技术。本部分与 DB11/T 157.32002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增加采用溢流桶式孵化器进行人工授精的技术要求;增加了单盐等渗液配方;增加了微流水吸水膨胀与流水孵化连续作业操作技术;增加了 4 细胞期受精率检测技术;孵化稚鱼管理增加了直流式出膜饲育槽;增加了孵化及稚鱼饲育排出水溶解氧应达 6.5 /L 以上的要求;增加了术语孵化稚鱼;增加孵化最佳水温要求;根据生产实际,调整孵化管理、发眼卵运输、孵化稚鱼管理等技术内容。本部分附录 A、B 是规范性附录,附录 C 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北京市怀柔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希顺、王昭明、黄剑锋、杨玛丽。IDB11/T 157.32008虹鳟养殖技术规范第 3 部分:人工繁殖技术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虹鳟养殖技术的亲鱼选择和鉴别、采精、采卵、人工授精、孵化、发眼卵运输、孵化稚鱼的管理。本部分适用于虹鳟的人工繁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11/T 157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DB11/T 157.1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亲鱼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3.1敏感期 sensitive period成熟卵实施授精后1个小时期间和第6d9d(水温10),对振动很敏感,易引起死亡,此期间为胚胎发育敏感期。3.2 3.2发眼卵 eyed egg受精卵胚体眼泡视网膜上形成黑色素时,肉眼可观察到黑色眼点,此后到稚鱼孵出之前的卵,称为发眼卵。3.3 3.3孵化稚鱼 sac-fry(alevin)孵出的稚鱼,孵出前已经完成了仔鱼发育,背鳍褶上已经具备了标志种的分类特征的鳍条原基,不摄食,依赖卵黄囊的营养进行早期发育,称为孵化稚鱼。3.4 3.4孵化积温 temperature-day-degree日均水温与孵化天数之积为孵化积温,以“·d”表示,也称发育积温。4 亲鱼选择和鉴别4.1 临产亲鱼的选择用作繁殖的亲鱼的形态特征应符合DB11/T 157.1的规定。4.2 雌、雄亲鱼鉴别雌鱼口小,吻端部发圆。雄鱼口大,吻尖。4.3 成熟度鉴别1DB11/T 157.32008性成熟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红肿外突,上提尾柄时, 两侧卵巢下垂轮廓明显,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性成熟雄鱼腹部较硬,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繁殖期内每隔7d进行一次成熟度鉴别,对已成熟的雌鱼应及时采卵。5 采精5.1 每 1 万粒卵需精液 10ml。要根据当天的计划采卵量确定采精量。为保证受精率,同一授精批次的卵所需精液应采自 23 尾雄鱼。5.2 采精前将雄鱼体表水分擦净,轻压生殖孔前上方,挤出尿液、粪便后再将精液挤入干燥的容器中,置 14 条件下保存备用。5.3 采过精液的雄鱼,7d8d 后可再次采精。6 采卵6.1 采卵前擦净雌鱼体表的水分,轻压生殖孔前上方,挤出尿液和粪便。6.2 轻压生殖孔前上方,将卵挤入孔径 2.5mm 的采卵网盆中。6.3 对于个别雌鱼,为了避免因其挣扎采出碎卵,可预先用 0.3ml/L 的乙二醇苯醚(C6H5OCH2CH2OH)水溶液麻醉 3min5min。7 人工授精7.1 用等渗液淋浴采卵网盆中的卵,洗除粪便、血液、体腔液等。然后将卵倒入干燥的授精盆。等渗液配方见附录 A。7.2 按每 1 万粒卵加 10ml 精液的量将事先备好的精液加入授精盆。也可将精液从雄鱼体直接挤入授精盆。用手快速将精卵拌均匀。7.3 向授精盆内加入相当卵量 1.5 倍以上的清水,同时轻轻拌匀,2min3min 后将水倒出。再反复加入清水 23 次,洗除多余的精液。7.4 精、卵接触之前,两者均不可遇水。从采卵、授精至加水应控制在 2min3min 之内完成。7.5 将授精后的卵在清水中静置 60min,待卵吸水膨胀后装入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采用溢流桶式孵化器的,可将授精后的卵直接倒入孵化桶,使卵在微流水环境下完成吸水膨胀,同时冲出多余的精液。一小时之内注水量保持在 3L/min。7.6 适当时机应进行受精率的计测及受精卵的计数,方法见附录 B.2。8 孵化8.1 孵化设备宜使用溢流桶式孵化器(孵化桶),见附录 C.1。8.2 孵化条件8.2.1 孵化桶应放置在有遮光和防震条件的孵化室内进行流水孵化。8.2.2 孵化用水除符合 NY 5051 的规定外,水质要澄清,注入水与溢出水溶氧量应分别高于 8.5 mg/L和 6.5mg/L。8.2.3 适宜水温为 213。孵化最佳水温为 713。8.3 孵化时间从授精至孵出,需孵化积温 320·d 左右,从授精至发眼的积温数约为孵化积温的一半。8.4 孵化管理8.4.1 溢流式孵化桶,每桶可孵化 5 万粒卵,孵化开始至发眼期注水量要从 3L/min 逐渐增加到 5L/min。排出水溶解氧量应达 6.5 /L 以上。2DB11/T 157.320088.4.2 将亚甲基蓝制成 0.005mg/L 水溶液,从注水口注入孵化桶内,每周 2 次,每次持续 1h,可控制水霉菌的滋生。8.4.3 授精后 1h 之内和受精后 24h 至发眼期,特别是授精后第 6d9d 之间(水温 910)受精卵敏感期阶段要防止卵震动。8.4.4 孵化积温达 220·d,进入发眼中期时,将发眼卵倒入拣卵槽内拣除死卵,计数死卵数并计算发眼率(总卵数与死卵数之差占总卵数的百分率)。然后将发眼卵移入稚鱼出膜孵化槽或进行发眼卵运输。8.4.5 孵化期间及稚鱼孵出后 2 周之内,应避免直射光照射。9 发眼卵运输9.1 运卵箱与包装9.1.1 运卵箱采用泡沫塑料箱,箱底与四周放置潮湿的软泡沫塑料。将 24 只总重 1 2 的塑料冰袋塞于箱内四角。9.1.2 把卵分装于多孔(孔径 3mm)聚乙烯袋中,将卵袋放入箱内,冰袋与卵袋间隔以潮湿泡沫塑料。卵袋上放一层潮湿泡沫塑料,加盖封箱即可启运。9.2 运卵注意事项9.2.1 最适运卵时机是发眼中期(孵化积温 220·d280·d)的卵,运输时间超过 4d 的,不宜运输发眼后期(孵化积温 280·d320·d)的卵。9.2.2 装箱前参照附录 B.1 计测卵数。9.2.3 运途中要防止剧烈震动。9.2.4 箱内温度保持在 5±1,可安全运输 5 昼夜。当运输时间长或气温高时,应适时检查箱内冰块融化和温度情况并及时补充冰块。9.2.5 运抵卵移入出膜孵化槽时,要经调温使箱内温度与孵化槽水温相近,防止温差大于 3。10 孵化稚鱼的管理10.1 采用反冲式平列槽或直流式出膜饲育槽进行出膜孵化和孵化稚鱼饲育。平列槽与出膜饲育槽构造见附录 C.2 与 C.3。10.2 将发眼卵放入平列槽的出膜孵化盘或直流式出膜饲育槽内,加盖遮光。10.3 每只孵化盘放卵(苗)8000 粒(尾),每万粒(尾)注水量 5L/min6L/min。直流式出膜饲育槽每平方米放养 2 万粒(尾),每万粒(尾)注水量 5L/min6L/min。10.4 排出水溶解氧应达 6.5 /L 以上。10.5 及时清除死卵死苗,保持水流畅通。10.6 稚鱼全部孵出后第 3d4d,将直流式出膜饲育槽内的河卵石清除。待稚鱼上浮后,在原槽内进行开食驯饲。使用平列槽的,待稚鱼上浮后,即在孵化盘内进行开食驯饲。3DB11/T 157.32008附录A(规范性附录) 等渗液的配方A.1 三盐等渗液将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 3 种盐依次溶于水中,配比见附表 A.1。表 A.1三盐等渗液配比成分配比氯化钠(Nacl)90.4g氯化钾(Kcl)2.4g氯化钙(Cacl2·H2O)2.6g水(H2O)10.0LA.2 单盐等渗液将食用盐溶于水中,配比见附表 A.2。表 A.2单盐等渗液配比成分配比食用盐(氯化钠Nacl)95 g98g水10.0L4DB11/T 157.32008附录B(规范性附录)虹鳟鱼卵计数和受精率计算B.1 虹鳟鱼卵计数将吸水膨胀后的卵或发眼卵逐个排列在受精卵计数尺上,先测出 20cm 长度的卵粒数,查表 B.1,得平均卵径和每升容积的卵粒数,再乘以卵的实际升数,即得实际的卵数。表 B.1虹鳟鱼卵计数对照表20cm卵数(粒)283032343638404244464850平均卵径mm7. 146. 666. 255. 885. 555. 265. 004. 764. 544. 344. 164. 0卵数(粒/L)32004000490058006900800094001080012500144001640018400B.2 受精率计算B.2.1 鉴别液的配制鉴别液a和鉴别液b的配方如下表B.2所示。表B.2 鉴别液a、b的配方鉴别液a的配方鉴别液b的配方福尔马林5ml福尔马林3ml甘油6ml酒精6ml冰 乙 酸4ml冰 醋 酸1ml蒸 镏 水85mlB.2.2 胚体计算法孵化积温达100·d时,取一定数量的卵放入鉴别液a中,经5min后,可看到白色线条状胚体的卵即为受精卵。根据受精卵所占的比例(二次观察平均值),计算出受精率。B.2.3 四细胞期计算法日均水温10条件下,授精后10h12h,将20粒卵浸入鉴别液b中,10min后置实体显微镜(40倍) 下观察。在卵的一端,4个细胞大小、形状相同的为受精卵。细胞大小相差很大、呈不规则排列的,分辨不出细胞个数的是未受精卵。根据二次观测的受精卵数平均值计算受精率。5DB11/T 157.32008附录C(资料性附录) 孵化设备示意图C.1 溢流桶式孵化器示意图1、供水管2、集水漏斗3、注水管4、孵化桶盖5、孵化桶6、孵化网盆桶高 29.0cm,内口径 30.0cm。穿过桶盖正中安装一注水管,管长 34.7cm,孵化网盆孔径 4 mm×1.2mm,孵化网盆内口径 24.9cm,盆高 11.0cm,盆口沿卡在孵化桶内壁上。盆底距桶底 6.5cm,距桶口沿 22.0cm, 盆底至桶口沿之间是装受精卵的空间。孵化用水通过集水漏斗注入注水管,从上至下通过注水管下端的三角口注入桶底,又从下至上通过孵化网盆内的受精卵后从桶口周边溢出。C.2 反冲式稚鱼出膜孵化及开食驯饲槽(平列槽)示意图6DB11/T 157.320081、平列槽2、孵化盘3、孔径为 2 毫米的过水筛4、排水管此槽为玻璃钢槽。槽口长 300cm,宽 42cm。槽底长 298 cm,宽 40 cm。槽高 17cm。槽后部有一直径 5cm 可上、下活动、调节槽内水位的排水管。槽内放置 6 个孵化盘。孵化盘上口为 42cm×42cm,孵化盘底为 40cm×40cm。 每只孵化盘配一块盖板。孵化盘底和后壁是孔径 2mm 的多孔筛。孵化盘后壁下部延长出盘底 2cm。因后壁下延部分的阻挡,水从孵化盘的筛孔进入槽内,从后壁筛孔流出。C.3 直流式稚鱼出膜孵化及开食驯饲槽示意图1、档水板2、河卵石3、排水口此槽可以是玻璃钢槽,也可以是木槽或水泥槽。槽内口长 2m、宽 0.5m、深 30 。槽上设盖板,槽底散放一层直径约 1.5 2.0 河卵石。7

    注意事项

    本文(DB11_T157_3-2008虹鳟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_人工繁殖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fd****s)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