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02∕T 065-2021 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_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福建省).pdf
-
资源ID:67530565
资源大小:192.3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502∕T 065-2021 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_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福建省).pdf
ICS 13.020.01 CCS Z00/09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 0652021 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ndards for Beautiful Residential Community Col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po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2021-11-25 发布 2021-11-25 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02/T 065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庄马展、唐雪平、高攀峰、龚春明、傅海燕、洪霄伟、钟丽娜、潘黄蕾。本文件于 2021 年 11 月首次发布。DB3502/T 0652021 II 引 言 住宅区的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休戚相关,也是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居住环境是美丽家园的核心要素之一。制定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系列标准,是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的重要支撑。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系列标准拟由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低碳社区、安静居住小区、油烟废气、给排水等部分组成。本部分从选址、设施、配置的环境保护要求方面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规范,作为我市现行垃圾分类管理有关制度、办法的补充,对我市住宅区生活环境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DB3502/T 0652021 1 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的选址、设施、配置环境保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规范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HJ 2025 危险废物收集贮运运输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住宅区住宅区 residential residential communitycommunity 被城市道路、自然分界线、人工分界线所围合,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相对封闭、独立的住宅群体或住宅区域。包括商品房小区、福利房小区、保障性住房小区、统建房小区的住宅建筑以及附属设施。3.2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 col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pot ocol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po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f municipal solid waste 在住宅区内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有关要求设置的、集中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场所。3.3 有害垃圾有害垃圾 hazardous wastehazardous waste 废弃的充电电池、扣式电池、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温度计、血压计、药品、杀虫剂等生活垃圾中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3.4 建筑装修垃圾建筑装修垃圾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andand d demolition emolition wastewaste 按照规定无需实施施工许可管理的房屋装修装饰过程产生的土、沙、石、砖、瓦、灰及水泥品等土类垃圾。3.5 大件垃圾大件垃圾 bubulkylky wastewaste 重量超过5 kg或体积超过0.2 m3或长度超1 m、整体性强需要拆解后方可再次利用或进一步处理的具有坐卧以及存储、间隔等功能的废旧生活和办公器具,如床架、床垫、沙发、桌椅、衣(书)柜等。4 基本原则 4.1 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DB3502/T 0652021 2 a)以人为本。考虑居民感官感受,与周边环境协调,减小邻避效应;b)科学规划。选址合理,因地制宜;c)洁净环保。减少垃圾停留时间、垃圾量和对周边环境的污染。4.2 垃圾分类投放点选址因存在邻避效应等较大争议无法解决的,由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协调解决,社区居民委员会无法解决的,提交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协调。5 选址要求 5.1 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区需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相关建设要求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的规划条件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垃圾分类投放点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并予以明示。5.2 已建住宅区在公共用地设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可以根据住宅区面积、可用公共用地、居民户数等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房。5.3 已建住宅区生活等垃圾分类投放点可结合场地状况,在用地红线内设置,不需考虑建筑退线。5.4 每 300 户500 户之间住宅区宜设置 1 个2 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5.5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不宜设置在住宅区中庭、泳池、花园、幼儿园、户外运动设施等公共活动场所周边,不宜设置在人流集中或老人儿童休闲活动集中区域。如无法避免,必须与上述区域保持 10 m以上间距,同时应采用种植绿色植物等措施进行围蔽。5.6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箱、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宜距离居民楼墙体水平距离 10 m 以上(以建筑外轮廓线为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房宜距离居民楼墙体水平距离 15 m 以上(以建筑外轮廓线为准)。同时不宜面对阳台、卧室窗户等,如无法避免,应用绿色植物等围蔽。已建住宅区因自身条件确实无法确保上述间距的,可以考虑在楼宇架空层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如已有实体墙等作为有效间隔时,可适当缩短间距。5.7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5.8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应设置在方便接驳清运的住宅区出入口附近。5.9 住宅区若单独设置建筑装修垃圾及大件垃圾投放点,其选址要求参照第 5.1 条第 5.8 条。6 设施要求 6.1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建设应满足防风防雨防流失要求,并做好地面防渗措施。6.2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应干净卫生,无垃圾散落、无污水残留、无异味。6.3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应采取密闭措施,避免异味、扬尘、渗滤液污染环境和生物危害。6.4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的设施应与周边环境协调,宜选择美观耐用、易清洁的低碳环保材料制作,可用绿色植物等围蔽。7 配置要求 7.1 一般要求 7.1.1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配套设置的声光类宣传设备,应控制使用时长或仅在集中投放时段启用,且应控制音量与亮度,噪声不超过 60 dB,亮度适宜。7.1.2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应配置污水排水设施,将污水导入污水管网。若因条件限制污水无法排入污水管网,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投放点冲洗污水等污水无组织排放。7.1.3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应配套除虫防臭设施,避免异味外溢与蚊虫孳生。DB3502/T 0652021 3 7.1.4 垃圾清理时噪声不应高于 60 dB;清运、接驳时产生的噪声不应高于 70 dB,接驳车停留时间不应超过 30 min。7.2 有害垃圾 一个住宅区至少设置一处有害垃圾收集点,有害垃圾的收集、贮存应符合现行环境标准HJ 2025的有关要求管理,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区应设置在有监管条件的固定场所,并定时、及时清运。7.3 建筑装修垃圾及大件垃圾 建筑装修垃圾及大件垃圾宜采用预约专门的处理机构上门服务等方式直接运出住宅区,同时,建筑装修垃圾应装袋处理。运输过程应避免产生噪声、粉尘污染。参考文献 1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2 GB/T 19095 生活垃圾分类标志 3 GB/T 50337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 4 CJJ 27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5 CJJ/T 102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 6 CJJ 179 生活垃圾收集站技术规程 7 DB 4403/T 74 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操作规程 8 建标154 生活垃圾收集站建设标准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0 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导则 11 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规划审批要求 12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指引(试行)13 上海市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实施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