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363.4-2021 市域(郊)铁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第4部分:轨道工程(浙江省).pdf
-
资源ID:67530613
资源大小:1.32MB
全文页数:6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3∕T 2363.4-2021 市域(郊)铁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第4部分:轨道工程(浙江省).pdf
ICS 93.100 CCS P 6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2363.42021 市域(郊)铁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第 4 部分:轨道工程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of regional railway engineering Part4:Track Engineering 2021-09-22 发布 2021-10-22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T 2363.42021 I 目 次 前 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基本要求.3 4.1 一般规定.3 4.2 验收单元划分.3 4.3 验收内容和要求.3 4.4 验收程序与组织.4 5 原材料及轨道主要部件进场检验.4 5.1 一般规定.4 5.2 轨枕.4 5.3 预制轨道板.5 5.4 梯形(纵向)轨枕.6 5.5 钢弹簧隔振器.6 5.6 减振垫.6 6 施工控制网.7 6.1 一般规定.7 6.2 线路基标(桩).7 6.3 轨道精密控制网(CP).8 7 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轨道.8 7.1 一般规定.8 7.2 轨排组装、架设及调整.9 7.3 无砟道床.10 8 预制轨道板无砟道床轨道.12 8.1 一般规定.12 8.2 底座及限位凹槽.12 8.3 隔离层及弹性垫层.13 8.4 轨道板铺设及调整.13 8.5 填充层.14 8.6 钢轨铺设及调整.15 9 钢弹簧浮置板无砟道床轨道.15 9.1 一般规定.15 9.2 底座.16 DB33/T 2363.42021 II 9.3 隔离层铺设与隔振器套筒定位.16 9.4 轨排组装、架设及调整.17 9.5 无砟道床.17 9.6 预制轨道板铺设及调整.17 9.7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顶升.17 10 减振垫浮置板无砟道床轨道.18 10.1 一般规定.18 10.2 底座.18 10.3 减振垫铺设.19 10.4 轨排组装、架设及调整.19 10.5 无砟道床.19 11 梯形(纵向)轨枕无砟道床轨道.20 11.1 一般规定.20 11.2 轨排组装、架设及调整.20 11.3 无砟道床.20 12 有砟轨道铺轨前铺砟.21 12.1 一般规定.21 12.2 铺底砟.21 12.3 预铺道砟.21 13 有缝线路.21 13.1 一般规定.21 13.2 铺枕、铺轨.21 13.3 铺砟、整道.22 14 无缝线路.24 14.1 一般规定.24 14.2 工地钢轨焊接.25 14.3 应力放散及锁定.25 14.4 无砟轨道精调整理.26 14.5 有砟轨道精调整理.27 15 无砟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28 15.1 一般规定.28 15.2 道岔铺设.28 15.3 钢轨伸缩调节器铺设.29 15.4 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无砟道床.30 15.5 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钢轨焊接.30 15.6 道岔精调整理.30 16 有砟道岔.31 16.1 一般规定.31 16.2 铺砟.31 16.3 道岔铺设.32 DB33/T 2363.42021 III 16.4 铺砟整道.32 16.5 道岔钢轨焊接.32 16.6 道岔精调整理.33 17 轨道过渡段.33 17.1 一般规定.34 17.2 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结构间的过渡.34 17.3 不同无砟轨道结构间的过渡.34 18 钢轨预打磨.34 18.1 一般规定.35 18.2 主控项目.35 18.3 一般项目.35 19 线路附属及安全设备.35 19.1 护轨.35 19.2 车挡.35 19.3 涂油器.36 19.4 道口.36 20 单位工程综合质量验收.38 20.1 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38 20.2 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38 20.3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验收.38 附 录 A.39 隐蔽工程和重要工序影像资料留存要求.39 附录 B(规范性)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和检验项目.40 附录 C(资料性)质量验收记录表.43 附录 D(资料性)单位工程综合质量核查记录.47 附录 E(规范性)轨枕间距布置.50 附录 F(规范性)螺旋道钉锚固料配制工艺.52 附录 G(规范性)轨距挡板、挡板座及绝缘轨距块号码配置.53 附录 H(规范性)曲线内股缩短轨计算和布置.54 附录 J(资料性)工地移动闪光焊机焊接记录表.57 附录 K(资料性)铝热焊接记录表.58 附录 L(资料性)工地钢轨焊接接头超声波探伤记录表.59 附录 M(资料性)无缝线路单元轨应力放散施工记录表.60 附录 N(资料性)无缝线路锁定轨温汇总表.61 附录 P(资料性)无缝线路纵向位移观测记录表.62 DB33/T 2363.42021 IV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DB33/T 2363市域(郊)铁路工程质量检验规范分为7个部分:第1部分:路基工程;第2部分:桥涵工程;第3部分:隧道工程;第4部分:轨道工程;第5部分:通信与信号工程;第6部分:电力与牵引供电工程;第7部分:自动售票与综合监控工程。本标准为DB33/T 2363市域(郊)铁路工程质量检验规范的第4部分。请注意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交通工程管理中心、浙江杭海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宁波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韦征、罗士瑾、刘超、项柳福、应超凌、丁正祥、周逊泉、吕聪儒、李仓华、华正兴、刘向东、管新权、沈永峰、封露、邹玉生、付运生、陈尚新、言建标、陈志远、贺科军、毛琛琛、杜运国、孙波、邱海慧、吴勇、黄挺、卫海津、王薇、方卉、陆王杰。本标准为首次制定。DB33/T 2363.42021 1 市域(郊)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4部分:轨道工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市域(郊)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规定、原材料及轨道主要部件进场检验、施工控制网、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轨道、预制轨道板无砟道床轨道、钢弹簧浮置板无砟道床轨道、减振垫浮置板无砟道床轨道、梯形(纵向)轨枕无砟道床轨道、有砟轨道铺轨前铺砟、有缝线路、无缝线路、无砟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有砟道岔、轨道过渡段、钢轨预打磨、线路附属及安全设备、单位工程综合质量验收等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设计速度为100km/h160km/h的市域(郊)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设计速度100km/h以下的市域(郊)铁路工程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1499 钢筋混凝土用钢 GB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 GB/T 50262 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308 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 51310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标准 CJJ 49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 CJJ 191 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 CJJ 266 城市轨道交通梯形轨枕轨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JGJ 283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TB 10015-2012 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 TB 10082-2017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 TB 10101-2018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 10413-2018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4-2018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601-2009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 10624-2020 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 TB 10754-2018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T 1632-2014 钢轨焊接 TB/T 2140-2018 铁路碎石道砟 TB/T 2328-2008 铁路碎石道砟试验方法 TB/T 2897-1998 铁路碎石道床底砟 TB/T 2975-2018 铁路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技术条件 T/CCES 2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 DB33/T 2363.42021 2 T/CRSC 0101 市域铁路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TB 10413-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市域(郊)铁路 suburban railway 为都市圈中心城市城区联接周边城镇组团及其城镇组团之间提供公交化、大运量、快速便捷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TB 10624-2020,2.1.1 3.2 验收 acceptance 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来源:TB 10413-2018,2.0.2 有修改 3.3 有砟轨道 ballast track 轨下基础为石质散粒道床的轨道。3.4 无砟轨道 Ballastless track 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3.5 冻结接头 frozen joint 使轨缝不发生变化的钢轨接头。3.6 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轨道 sleeper embedded ballastless track 以现场浇筑混凝土方式将轨枕浇筑到钢筋混凝土道床内,并适应轨道电路的无砟轨道结构形式。3.7 预制轨道板道床轨道 precast track bed 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机械化铺设的一种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形式。预制轨道板通过板下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铺设在钢筋混凝土底座板上,由限位凹槽对轨道板进行限位。3.8 钢弹簧浮置板无砟道床轨道 floating slab track 将具有一定质量和刚度的混凝土道床板浮置于钢弹簧隔振器上,构成质量(道床)弹簧阻尼系统,以隔离或减少轨道向周围传递振动的轨道结构。3.9 减振垫浮置板无砟道床轨道 elastomeric mat 无砟道床与底座之间采用减振垫隔离的轨道结构,以隔离或减少轨道向周围传递振动的轨道结构。DB33/T 2363.42021 3 3.10 梯形(纵向)轨枕无砟道床轨道 ladder-sleeper track(vertical)采用梯形(纵向)轨枕铺设的的轨道结构体系。主要由钢轨、扣件、梯形轨枕、隔振部件、缓冲部件和底座组成。梯形(纵向)轨枕由预应力混凝土纵梁及联结钢杆组成的梯子形状轨道构件。3.11 铺轨基标 track laying benchmark 为轨道铺设所建立的基准点。4 基本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b)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c)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质量验收记录按照附录 A,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4.1.2 施工单位应按建设单位要求对项目首次施做的最具代表性且有一定规模的工程单元实行首件工程施工管理。4.1.3 基本要求的一般规定除应符合以上规定外,还应符合 TB 10413-2018 中 3.1 的规定。4.2 验收单元划分 4.2.1 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4.2.2 单位工程宜按一个完整工程或一个相当规模的施工范围划分,并按下列原则确定:a)正线轨道工程可为一个单位工程;b)站线轨道工程可按一个车辆段或停车场为一个单位工程。4.2.3 分部工程宜按一个完整部位或主要结构及施工阶段划分,当分部工程较大时可按主要结构、材料及施工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子分部工程。4.2.4 分项工程可按工种、工序、材料、施工工艺划分。4.2.5 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验收的需要,按施工段(处)、施工部位或工程量等进行划分。4.2.6 轨道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按照附录 B 采用。4.2.7 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各施工单位统一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分方案的制定,并由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备案。本部分未涵盖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可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确定。4.3 验收内容和要求 4.3.1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按照附录 C 中表 C.1,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b)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当采用计数抽样检验时,除本标准有专门规定外,其合格点率应达到 80%及以上,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应大于本标准规定允许偏差的 1.5倍,不合格点不应集中;DB33/T 2363.42021 4 c)主要工程材料、构配件的质量保证资料以及相关试验检测资料齐全、完整;应具有完整的质量检验记录,重要工序还应有完整的施工记录。4.3.2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按照附录 C 中表 C.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资料应完整;b)所含检验批均验收合格;c)所含检验批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4.3.3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按照附录 C 中表 C.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资料应完整;b)所含分项工程均验收合格;c)所含分项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4.3.4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按照附录 C 中表 C.4,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a)所含分部工程均验收合格;b)所含分部工程中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的检验资料应完整;c)所含分部工程实体观感质量应验收合格。4.3.5 验收内容和要求除应符合以上规定外,还应符合 TB 10413-2018 中 3.3 的规定。4.4 验收程序与组织 4.4.1 检验批应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专职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并符合下列规定:a)施工单位应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检验;b)监理单位应对全部主控项目进行检查,对一般项目的检查内容和数量可按本标准相关规定及具体情况确定。4.4.2 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4.4.3 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分部工程进行验收时,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参加。4.4.4 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总监理工程师可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存在施工质量问题时,应由施工单位整改。整改完毕后,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申请工程验收。4.4.5 建设单位收到单位工程验收申请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等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5 原材料及轨道主要部件进场检验 5.1 一般规定 应符合 TB 10413-2018 中 4.1 的规定。5.2 轨枕 5.2.1 主控项目 5.2.1.1 轨枕、双块式轨枕、支承块、长轨枕、岔枕、电容枕进场时,应对其板编号、规格、尺寸、外观、标识、质量等进行检查检验,应符合设计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查验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DB33/T 2363.42021 5 5.2.1.2 轨枕外露钢筋不得锈蚀掉块,双块式轨枕桁架钢筋不应扭曲变形、开焊或松脱。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2.2 一般项目 5.2.2.1 轨枕、双块式轨枕、支承块、长轨枕、岔枕、电容枕等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检验数量:每 1000 根为一批,不足 1000 根按一批计,每批抽检 5 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5.2.2.2 预埋套管内不宜有杂物、混凝土淤块等。检验数量:每 1000 根为一批,不足 1000 根按一批计,每批抽检 5 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2.2.3 轨枕间距按照附录 E 的内容。5.2.2.4 轨枕的主控项目除应符合以上规定外,还应符合 TB 10413-2018 中 4.6 的规定。5.3 预制轨道板 5.3.1 主控项目 5.3.1.1 轨道板进场时,应对其板编号、规格、尺寸、外观、标识、质量等进行检查检验,应符合设计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核对设计文件,查验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5.3.1.2 轨道板进场时,厂家应提供轨道板生产型式检验报告,并查验其有效性,检验项目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查验型式检验报告。5.3.1.3 轨道板预埋套管抗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 20 块板抽检 1 块,每块板抽检 3 个预埋套管、监理单位见证检验。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抗拔试验;监理单位检查施工单位抗拔试验报告并见证试验。5.3.2 一般项目 5.3.2.1 轨道板外形尺寸检测应满足设计及产品标准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 500 块板为 1 个检验批次,每个批次抽检 10 块,监理单位见证检验。检验方法:钢尺测量、专用仪器检测。5.3.2.2 轨道板观感质量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钢尺测量、专用仪器检测。5.3.2.3 轨道板预埋件允许偏差 2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钢尺测量。5.3.2.4 轨道板起吊位置应无断裂、破损露筋。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钢尺测量。DB33/T 2363.42021 6 5.4 梯形(纵向)轨枕 5.4.1 主控项目 5.4.1.1 梯形(纵向)轨枕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及标识应符合GB/T 51310的相关标准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复核梯形(纵向)轨枕型号,查验质量证明文件。5.4.1.2 梯形(纵向)轨枕减振垫层及缓冲垫层应粘贴牢固、无缺失,连接杆件表面保护层应完好,外贴辅助材料应完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4.1.3 梯形(纵向)轨枕表面不应有收缩及受力产生的裂纹。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4.2 一般项目 5.4.2.1 梯形(纵向)轨枕外观质量应符合 CJJ 266 中第 4 章的相关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测量。5.4.2.2 预埋套管内不宜有杂物、混凝土淤块等。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5 钢弹簧隔振器 5.5.1 主控项目 5.5.1.1 钢弹簧隔振器及其配件类型、规格、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查验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5.5.1.2 钢弹簧隔振器及其配件的阻尼介质以及筒体结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查验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5.5.1.3 钢弹簧隔振器及其配件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钢尺测量、观察检查。5.6 减振垫 5.6.1 主控项目 5.6.1.1 减振垫的类型、规格、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查验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5.6.1.2 减振垫的耐久性、刚度、阻尼等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DB33/T 2363.42021 7 检验方法:查验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检查。5.6.1.3 减振垫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钢尺测量、观察检查。6 施工控制网 6.1 一般规定 6.1.1 轨道施工测量包括铺轨控制测量和铺轨施工测量。铺轨控制测量可采用线路基标测量或轨道精密控制网(CP)测量方法,铺轨施工测量应根据采用的铺轨控制测量方法,选择测设加密基标配合轨道尺方法或使用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等方法。6.1.2 铺轨控制测量应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应以“两站一区间”为测量单元;应在隧道、高架桥、地面路基贯通后,且贯通误差和建筑限界符合要求或由于线路变更重新进行线路调整和限界检查合格后进行。6.1.3 铺轨施工测量前,应对铺轨综合设计图和线路设计资料等进行全面的复核。6.1.4 轨道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交桩单位会同施工单位对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并履行相关报批手续。6.1.5 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书写清楚、签署完整,并应复核和检算,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不宜使用。各种测量原始记录、计算成果和图表应按有关规定妥善保存。6.1.6 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应做好经常性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并定期校验和检定。6.2 线路基标(桩)6.2.1 一般规定 6.2.1.1 铺轨基标应根据铺轨综合设计图,利用贯通平差后的控制点进行测设。6.2.1.2 铺轨基标宜设置在线路中线上,也可设置在线路中线的一侧。6.2.1.3 道岔基标应利用控制基标单独测设,道岔基标分为道岔控制基标和道岔加密基标,道岔基标应设置在道岔直股和曲股的外侧。6.2.1.4 控制基标应埋设永久标志,宜设置成等高等距。6.2.1.5 铺轨基标测设完成后,应符合 GB 50308 中 10.2 条的提交控制基标和道岔基标测量成果表和加密基标的要求。6.2.2 主控项目 6.2.2.1 基标的形式、设置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2.2.2 施工单位对控制基标的测量精度进行复核,复核合格后,以控制基标为准进行铺轨基标加密,基标的测设精度应按照 GB 50308 中 10.3 条的规定执行。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检验数量的 10%见证检验,但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施工单位仪器测量,监理单位见证。6.2.2.3 基标标志应设置牢固。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DB33/T 2363.42021 8 6.2.3 一般项目 基标标识应设置齐全、清晰完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6.3 轨道精密控制网(CP)6.3.1 主控项目 6.3.1.1 轨道精密控制网(CP)设计应符合GB 50308-2017中10.3规定的检验相关内容并与之配套使用。检验数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查技术方案。6.3.1.2 轨道精密控制网(CP)点的预埋件应埋设稳固,埋设位置应符合GB 50308-2017中10.3条的相关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测量。6.3.1.3 轨道精密控制网(CP)测量采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精度和平差方法按照 GB 50308-2017 中10.3 规定的相关内容。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烟检验数量的 10%见证检验。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监理单位检查测量技术文件并见证检验。6.3.1.4 轨道精密控制网(CP)测量标志的加工和安装精度按照GB 50308-2017中10.3规定的相关内容。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测量。6.3.1.5 轨道精密控制网(CP)测设完成后,按照GB 50308-2017中10.3规定的提交测量成果相关资料,并由建设单位组织评估内容。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检查测量成果相关资料,并进行评估。6.3.2 一般项目 轨道精密控制网(CP)控制点的标志、标识、编号应全线统一,按照 GB 50308-2017 中 10.3 规定的相关内容。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 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床轨道 7.1 一般规定 7.1.1 无砟道床施工前,基底应按设计要求凿毛,并清理干净,其中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无需进行凿毛,需将基底清理干净。7.1.2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排除污水、洒水湿润,不宜有积水,并复测轨排几何形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钢筋网绝缘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DB33/T 2363.42021 9 7.1.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加强对轨枕底部及其周围混凝土的振捣,并随时监测轨排几何形位的变化。7.1.4 混凝土初凝前后应采取喷雾保湿养护措施,初凝后应立即解开夹板螺栓、松开扣件等固定装置;混凝土终凝后,方可拆除支撑螺栓和扣件等固定装置,支撑螺栓所留孔洞采用同标号无收缩细石混凝土进行封堵。7.1.5 普通无砟道床轨道与有砟轨道过渡段的施工,应在其线下过渡段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进行。7.1.6 无砟道床轨下部位混凝土道床厚度,直线地段不宜小于 130mm,曲线地段不宜小于 110mm。7.1.7 无砟道床混凝土可采用商品混凝土,也可自行建站,但需经过建设单位及相关单位进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7.1.8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 以上方可拆模,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7.1.9 一般规定除应符合以上规定外,还应符合 TB 10413-2018 中 4.6 的规定。7.2 轨排组装、架设及调整 7.2.1 主控项目 7.2.1.1 轨枕螺旋道钉抗按照附录 F 的内容,并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千米抽检 3 个螺栓,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检验数量的 10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检验方法:进行抗拔力试验。7.2.1.2 轨道采用的钢轨、轨枕、扣件铺设的类型、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查。7.2.1.3 轨道上个别插入的短轨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测量。7.2.1.4 在信号机处的两钢轨绝缘接头应为相对式,绝缘轨缝宜设于两轨枕之间,距轨枕边缘不应小于 100mm,轨缝不宜小于 6mm,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测量。7.2.1.5 无砟道床混凝土浇筑前轨排铺设精度应符合表 1、表 2 的规定。表1 无砟道床混凝土浇筑前轨排铺设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V120km/h 120V160km/h 1 轨距-2,+3 2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施工段检查10个测点。轨距尺、水平尺测量或采用全站仪及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连续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验。2 水平 4 2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施工段检查10个测点。轨距尺、水平尺测量或采用全站仪及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连续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验。3 轨向 4(弦长 10m)2(弦长 10m)4 高低 4(弦长 10m)2(弦长 10m)5 扭曲 3(基线长 3m)2(基线长 3m)6 中线 5 5 DB33/T 2363.42021 10 表 1 无砟道床混凝土浇筑前轨排铺设允许偏差(续)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V120km/h 120V160km/h 7 高程 5 5 8 轨底坡 1/351/45 表2 轨道曲线正矢调整允许偏差 曲线半径 R(m)实测正矢与计算 正矢差(mm)圆曲线正矢 连续差(mm)圆曲线最大 最小正矢差(mm)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缓和曲线 圆曲线 R250 6 7 12 18 曲线正矢全数检验。游标卡尺测量或采用全站仪及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连续检测,监理单位见证检验。250R350 5 6 10 15 350R450 4 5 8 12 450R800 3 4 6 9 800R1600 2 4 4 6 测量弦长 20m 7.2.1.6 一般规定除应符合以上规定外,还应符合 TB 10413-2018 中 7.1 的规定。7.3 无砟道床 7.3.1 模板 7.3.1.1 主控项目 7.3.1.1.1 无砟道床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材料质量及结构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和测量,查阅资料。7.3.1.1.2 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稳固。接缝严密,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7.3.1.2 一般项目 7.3.1.2.1 预埋件和预留孔预留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有规定的,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3 规定。DB33/T 2363.42021 11 表3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 许 偏 差(mm)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预留孔洞 中心位置 10 施工单位全数检验。钢尺测量 尺寸 0+10 2 预埋件 中心位置 3 外露长度 0+10 7.3.1.2.2 无砟道床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4 无砟道床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 许 偏 差(mm)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位置 5 施工单位每施工段抽检 10 个点。钢尺测量 2 宽 度 0+10 3 长 度(沿线路方向)10 4 水沟位置 10 5 水沟宽度 5 7.3.1.2.3 杂散电流钢筋排流网焊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排流端子安装位置正确。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测量。7.3.1.2.4 桥梁等主体结构有预埋钢筋或其他金属预埋件时需做绝缘处理,并对道床预埋钢筋数量、高度、弯钩方向等进行检测。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7.3.1.2.5 一般项目除应符合以上规定外,还应符合 TB 10413-2018 中 5.3 的规定。7.3.2 混凝土 7.3.2.1 主控项目 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按 TB 10424-2018 中第 3 章的规定执行。7.3.2.2 一般项目 7.3.2.2.1 水沟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排水应通常,不宜有积水。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尺量、观察。7.3.2.2.2 一般项目除应符合以上规定外,还应符合 TB 10413-2018 中 5.2 的规定。7.3.3 伸缩缝 7.3.3.1 主控项目 7.3.3.1.1 伸缩缝材料进场时,其规格、品种、外观、尺寸等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DB33/T 2363.42021 1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测量。7.3.3.1.2 伸缩缝顶面做密封处理。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3.3.1.3 伸缩缝位置、间距、宽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结构物衔接处,应增设伸缩缝。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测量。7.3.3.2 一般项目 7.3.3.2.1 伸缩缝应垂直、平顺,缝内不宜有杂物,保持贯通。检查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7.3.3.2.2 伸缩缝顶面密封应在干燥状态下进行,密封料与无砟道床缝壁粘附紧密。检查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8 预制轨道板无砟道床轨道 8.1 一般规定 8.1.1 预制轨道板在正式施工前,应确认线路地段沉降变形与铺设条件满足施工条件,并在通过揭板试验确认工艺可行后,方可进行预制轨道板无砟道床的施工。8.1.2 预制轨道板在施工前应与线下单位进行铺轨作业面交接,及时根据设计图纸复测工程铺设条件,确认结构基础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8.1.3 预制轨道板应工厂化生产,其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识、存放、运输、装卸等应符合 TB 10754 中 5.1 的规定,出厂时工厂应提供轨道板制造质量证明文件。8.1.4 轨道板临时存放场地应坚固平整,存放期间基础应无不均匀沉降,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不宜场地内积水浸泡。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基础进行沉降观测,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临时存放时,应加强观测,避免因堆放产生裂缝或损伤。8.1.5 轨道板宜横向垂直立放,下设两排支点,两支点位置满足设计要求,端部设置防倾倒支架,板间设支撑物隔离,防止预埋钢筋变形,相邻板用卡具联成一体。工厂、运输、现场临时堆放层数不超过 4 层,层间用垫木分开放置。8.1.6 轨道板应按型号和批次分别存放,做好标识和存板记录,防止铺装时混用。8.1.7 各类预埋套管、预留孔洞等均用堵头或胶带临时封堵好,防止异物堵塞。8.1.8 轨道板应采用专用设备、仪器、机具等进行铺设和精确调整,其位置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8.2 底座及限位凹槽 8.2.1 模板 8.2.1.1 主控项目 模板及支架的材质和安装检验应符合 7.3.1.1 条的规定。8.2.1.2 一般项目 DB33/T 2363.42021 13 8.2.1.2.1 底座及限位凹槽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 的规定。表5 底座及限位凹槽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度 5 施工单位每施工段抽检 10 处。钢尺、厚度尺测量 2 宽度 5 3 位置 3 4 凹槽的长、宽、高 5 5 中线 2 6 模板平整度 2 8.2.2 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7.3.2条的规定。8.2.3 伸缩缝 伸缩缝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7.3.3条的规定。8.3 隔离层及弹性垫层 8.3.1 一般项目 隔离层和弹性垫层施工前应将底座表面和限位凹槽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8.4 轨道板铺设及调整 8.4.1 主控项目 8.4.1.1 轨道板类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查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观察。8.4.1.2 轨道板铺设时预埋钢筋必须完好无损,且钢筋位置正确。轨道板中防杂散电流连接端子的材质、规格、位置应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检查接地端子的质量证明文件,必要时送检测机构检验。观察、尺量检查。8.4.1.3 直线段轨道板铺设定位精调测量偏差应符合表 6 的规定,曲线段按设计要求确认:表6 直线段轨道板铺设定位精调测量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 程 2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施工单位用专用仪器测量,监理单位检查记录。2 中 线 2 3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相对高差 1 4 相邻轨道板接缝处承轨台顶面平面位置 1 DB33/T 2363.42021 14 8.4.1.4 轨道板应按设计给定的型号、位置进行铺设。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测量。8.4.2 一般项目 轨道板粗铺时的位置偏差:纵向不应大于 10mm,横向不应大于 5m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验。检验方法:测量。8.5 填充层 8.5.1 模板 模板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7.3.1条的规定。8.5.2 混凝土 8.5.2.1 主控项目 8.5.2.1.1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轨道板填充层的结构特点和灌注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数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检验方法:试验检测。8.5.2.1.2 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班或拌制 50 m3 制作 1 组试件;监理单位见证 10%。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试验检测;监理单位见证试验。8.5.2.1.3 自密实混凝土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同条件养护法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按设计要求规定。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数量进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试验或平行检验的次数为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 10%,但不少于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