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486—2021 种鸡场鸡白痢防控技术规范(山东省).pdf
-
资源ID:67531768
资源大小:396.4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7∕T 4486—2021 种鸡场鸡白痢防控技术规范(山东省).pdf
ICS 11.220 CCS B 41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44862021 种鸡场鸡白痢防控技术规范 2021-12-29 发布 2022-01-29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7/T 4486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DB 37/T 44862021 1 种鸡场鸡白痢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种鸡场的引种、场址的选择和布局、鸡舍的建筑设计、饲料营养与卫生、消毒、有害生物控制、鸡白痢的检测方法、原种、祖代种群检测净化程序。本文件适用于种鸡场的鸡白痢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536 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 DB37/T 3235 种鸡场禽白血病防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引种 不应从鸡白痢阳性种鸡场引进种鸡。对来自非阳性种鸡场的种鸡应先隔离饲养,同时观察鸡群的4.1 临床表现和进行病原分离、监测抗体,对鸡群的阴性状态进行检测确认。不应从鸡白痢阳性种鸡场引进种蛋,对来自非阳性种鸡场的种蛋,应严格消毒后方可入场入孵,4.2 种蛋的消毒一般采用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等熏蒸消毒,抽检死胚、弱雏,进行病原分离,确认鸡白痢阴性。实行全进全出制。4.3 5 场址的选择和布局 办公区、生产区、生活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功能区之间的缓冲隔离带至少 20 m。5.1 鸡舍间距及鸡舍与围墙栏距离不少于 20 m。5.2 其他按 DB37/T 3235 规定执行。5.3 6 鸡舍的建筑设计 应符合DB37/T 3235的要求。7 饲料营养与卫生 DB 37/T 44862021 2 按DB37/T 3235的要求执行。8 清洁消毒 生产区入口:应设有消毒室和淋浴室,人员应换鞋、洗澡、更衣才能进入生产区,工作服定期清8.1 洗消毒。物品、物资等进场应熏蒸或紫外消毒。进入饲养区的人行通道:应设长 1 m 的消毒池,或设置脚踏消毒盆,并增设喷淋消毒设施。8.2 其他按 DB37/T 3235 规定执行。8.3 9 生物防控 灭鼠 9.1 鸡舍的地下排污口、冲刷水线排水口等使用排水口铁丝网+周围水泥的方式进行封堵;场区对外排水口平时用铁板封堵,下雨时打开。所有鸡舍和仓储间使用木门时,底部用30 cm高的铁皮覆盖;所有工作间、打料间、鸡舍门口加装50 cm高的挡鼠板;清理场区内杂物,垃圾及时处理。在老鼠常出没的位置投药灭鼠,同时每季度在老鼠常出没的位置使用面粉布粉检测鼠密度。杀虫 9.2 注重卫生清理,使用杀虫药物灭虫。及时清理鸡粪,定期灭蝇。及时调整水线水压、高度等,避免鸡只饮水时洒落,每周观察水线下鸡粪湿度,发现鸡粪湿度太大或积水时,及时查找原因并解决。场区餐厅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时处理,避免长时间堆放,场区应配备有盖垃圾桶。防鸟 9.3 生产区地面不应存在撒漏的饲料;场区鸡舍、屋檐和湿帘下的缝隙使用钢丝球+水泥抹入的方式进行封堵;生产区内不能存在露天水源;场区电线杆和外置供暖管道上安装驱鸟器;鸡舍工作间内外门不能同时打开;鸡舍、库房的窗外安装防鸟网;饲养人员不应饲养宠物特别是鸟类。场区饲养人员不应购买、食用场外家禽产品。9.4 10 鸡白痢的检测方法 血清学检测方法 10.1 按照NY/T 536执行。用平板凝集法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抗体。或ELISA方法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抗体。病原学检测方法 10.2 参照NY/T 536执行。针对1日龄雏鸡胎粪、死胚的卵黄囊或被检鸡的肝、脾、卵巢、输卵管等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和鉴定。饲养人员的检测 10.3 饲养人员应遵守场内防疫规定,定期健康体检,并采集饲养人员粪便样本检测沙门氏菌病原。DB 37/T 44862021 3 11 原种、祖代种群检测净化程序 原种、祖代种群应实施检测净化。对同一批次的种鸡群,按以下顺序开展净化工作。依次完成多个世代的检测净化,直至建立阴性种鸡群。孵化室雏鸡检测 11.1 11.1.1 收集阴性种鸡的种蛋,同一只种鸡来源的种蛋放在一起,分群孵化。11.1.2 用棉拭子逐只采集 1 日龄雏鸡胎粪或直接翻肛将胎粪挤压到离心管内,在对同一只母鸡来源的雏鸡采集完胎粪后,应更换手套,或彻底洗手消毒。同时收集未出壳的死亡鸡胚。11.1.3 进行沙门氏菌的扩增分离培养。11.1.4 有一只雏鸡为阳性,则同一种鸡来源的雏鸡均判为阳性,不作种用。11.1.5 对选留的阴性雏鸡,以母鸡为单位,同一母鸡的雏鸡放于一个笼中隔离饲养(2550 只)。11.1.6 每周采集环境灰尘、粪便进行沙门氏菌分离,做感染风险评估,要求每个鸡舍采集不同点灰尘3 份,每份 0.5 g;鸡粪 10 份,每份 20 g。11.1.7 注意事项:每个笼间不可直接接触,包括避免直接气流的对流;饲养期间要采取避免横向传播的各种措施;接种疫苗时避免共用注射器。六周龄末采集血清抗体检测和淘汰 11.2 育雏期结束,采鸡血清,用平板凝集法或ELISA方法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抗体,淘汰阳性鸡及同笼鸡。对选留的后备种鸡,应维持小群隔离饲养(2550只)。种鸡开产初期检测和淘汰 11.3 采鸡血清,用平板凝集法或ELISA方法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抗体,淘汰阳性鸡及同群鸡。20 周25 周龄留种前检测净化 11.4 采鸡血清,用平板凝集法或ELISA方法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抗体,淘汰阳性鸡及同群鸡。种蛋的选留和孵化 11.5 在经步骤10.4留种前检测淘汰阳性鸡后,每只母鸡仅选用1只检测阴性公鸡的精液授精。按规定时间留足种蛋,每只母鸡的种蛋均标号。在出壳前,将每只母鸡的种蛋置于同一标母鸡号的专用纸袋中,置于出雏箱中出雏。第二世代鸡的检测和淘汰 11.6 经10.1.110.1.5步骤检测淘汰后种鸡的出壳雏鸡,作为净化后第二代鸡。继续按10.210.5的程序,实施第二世代的检测和净化。第三世代后可按此程序继续循环进行。净化标准 11.7 连续进行多个世代种鸡的鸡白痢检测与净化,血清学抽检,以ELISA抗体和病原分离为准,祖代以上养殖场阳性率低于1%,父母代场阳性率低于2%,且在后代雏鸡胎粪、死亡鸡胚卵黄囊;日常死淘鸡肝、脾、肾等脏器中未分离到白痢沙门氏菌;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即为达到鸡白痢净化状态。DB 37/T 44862021 4 12 记录 每批鸡都应有鸡白痢净化的资料记录,建立和健全养殖档案、防疫档案,其内容包括:品种、数量、来源和去向及进出场日期等;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检疫、免疫接种、消毒情况、实验室检测及其结果;发病数、病死数及发病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等。所有记录应在清群后至少保存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