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5411-2022 钴精矿及主要含钴物料鉴别方法[商检].pdf
I C S7 7.1 2 0.6 0C C S H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 N/T5 4 1 12 0 2 2 钴精矿及主要含钴物料鉴别方法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o f c o b a l t c o n c e n t r a t e s a n d m a i n c o b a l t c o n t a i n i n g m a t e r i a l s2 0 2 2-0 3-1 4发布2 0 2 2-1 0-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 布前 言本文件按照G B/T 1.12 0 2 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宁海关技术中心、南京大学、南京金利检验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封亚辉、徐伟、戴东情、刘秀庆、唐梦奇、袁瑾、谢柏华、陈婷、郝慧玲、胡勇、查燕青、王旭宁、孟庆森、余海军、李长东、魏琼、许开华。S N/T5 4 1 12 0 2 2钴精矿及主要含钴物料鉴别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钴精矿及主要含钴物料的鉴别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钴精矿及主要含钴物料的鉴别。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B/T 2 0 0 7.7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粒度测定方法 手工筛分法G B/T 1 4 2 6 0 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G B/T 1 6 5 9 7 冶金产品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通则G B/T 1 7 3 5 9 微束分析 能谱法定量分析G B/T 1 9 0 7 7 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G B/T 2 0 4 2 4 重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G B 2 0 6 6 4 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G B/T 3 0 9 0 4 无机化工产品 晶型结构分析 X射线衍射法G B/T 5 1 3 7 6 钴冶炼厂工艺设计标准D Z/T 0 2 7 5.4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4部分:岩石薄片鉴定D Z/T 0 2 7 5.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矿石光片鉴定S N/T 3 0 1 1.1 X射线衍射法鉴别金属矿产类进口固体废物物相 第1部分:通则Y S/T 3 0 1 钴精矿Y S/T 1 1 5 2 粗氢氧化钴Y S/T 1 3 3 3 粗制铜钴原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硫化钴铜精矿 c o b a l t c o p p e r s u l f i d e c o n c e n t r a t e含硫化钴铜矿的矿石经浮选或其他方法富集所得的钴含量不低于6%的产品,主要用于冶炼钴。3.2硫化镍钴精矿 n i c k e l c o b a l t s u l f i d e c o n c e n t r a t e含硫化镍钴矿的矿石经浮选或其他方法富集所得的钴含量不低于6%的产品,主要用于冶炼钴。3.3钴矿 c o b a l t o r e含钴矿石或含钴矿石经浮选或其他方法选矿所得的供冶炼钴用的矿石。1S N/T5 4 1 12 0 2 23.4钴湿法冶炼中间品 i n t e r m e d i a t e p r o d u c t s o f c o b a l t h y d r o m e t a l l u r g y由含钴矿石经破碎、湿法浸出后得到的含钴溶液,根据沉淀剂及控制技术条件的不同,制得粗制碳酸钴、粗制氢氧化钴、粗制硫化钴,按重量计钴含量不低于2 0%。3.5钴铜合金 c o b a l t c o p p e r a l l o y富钴精矿经还原熔炼所得的供冶炼钴、铜用的合金产品,包括白合金和红合金。3.6含钴废锂电池再生料 r e c y c l i n g m a t e r i a l s o f l i t h i u m b a t t e r y c o n t a i n i n g c o b a l t含钴元素的锂离子电池废料经预处理、浸出、除杂、沉淀等湿法富集工艺处理得到的中间产品,主要为粗氢氧化镍钴,可作为生产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钴的化工盐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原料。3.7含钴废锂离子电池料 c o b a l t-c o n t a i n i n g w a s t e l i t h i u m b a t t e r y m a t e r i a l s含钴元素的锂离子电池废料经拆解、放电、破碎、分选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含钴的废锂离子电池料,包括一元废电池料和三元废电池料。3.8含钴的矿渣、矿灰及残渣 s l a g,a s h a n d r e s i d u e c o n t a i n i n g c o b a l t处理矿砂或冶金中间产品(例如,锍)时所得或从不属机械加工金属的电解、化学或其他工序所得,包括钴湿法冶炼矿渣、钴火法冶炼矿渣。4 方法提要根据样品的感官性状、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和其他理化分析,参照附录AG钴精矿及主要含钴物料的理化特征,结合其工艺来源、文献资料等,综合鉴别其属性。根据样品不同特点有选择性地进行其他理化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微观形貌、粒度分布、矿相结构等。5 放射性检查按照G B 2 0 6 6 4对货物的放射性进行检查,符合标准要求的再进行后续工作。6 外观检验通过对货物的颜色、光泽、形貌、气味等表观特征的观察,结合包装单元的检验确认货物的种类及品质波动情况,以文字、照片或者录像的方式记录检验结果。7 取样和制样按G B/T 1 4 2 6 0或 进口货物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生态环境部 海关总署公告2 0 1 87 0号)的规定进行取样和制样。2S N/T5 4 1 12 0 2 28 测试8.1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参照G B/T 1 6 5 9 7规定进行。8.2 物相分析物相分析参照G B/T 3 0 9 0 4或S N/T 3 0 1 1.1规定进行。8.3 微观形貌分析微观形貌分析参照G B/T 1 7 3 5 9规定进行。8.4 粒度分析粒度分析参照G B/T 2 0 0 7.7或G B/T 1 9 0 7 7规定进行。8.5 矿相结构分析矿相结构分析参照D Z/T 0 2 7 5.4、D Z/T 0 2 7 5.5、G B/T 1 7 3 5 9或S N/T 3 0 1 1.1规定进行。9 技术要求 9.1 钴精矿9.1.1 硫化钴铜精矿硫化钴铜精矿为黑色或土黄色粉末状,表面易氧化,有时会呈现绿色、红褐色、灰白色等;粒度应小于0.1 7 5 mm;物相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硫铜钴矿、硫钴矿、石英、滑石和白云石等;主要含铜、钴、铁、硫和硅等元素。硫化钴铜精矿应符合Y S/T 3 0 1的规定,典型特征参见附录A.1。9.1.2 硫化镍钴精矿硫化镍钴精矿为黄褐色、灰褐色固体;粒度应小于0.1 7 5 mm;物相主要为镍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硫镍钴矿、镍滑石和蛇纹 石等;主要含 镍、钴、铜、铁、硫 和硅等元素。硫化 镍钴精矿应 符合Y S/T 3 0 1的规定,典型特征参见附录A.2。9.2 钴矿9.2.1 硫化钴铜矿硫化钴铜矿为深褐色粒状、块状固体;物相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辉铜矿、硫铜钴矿、含钴黄铁矿、石英、白云石、长石、云母、滑石等;主要含硅、硫、铁、铜、钴、钙、镁和铝等元素。硫化钴铜矿的典型特征参见附录B.1。9.2.2 硫化镍钴矿硫化镍钴矿为深黑色或黑绿色粒状、块状固体;物相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镍黄铁矿、硫镍钴矿、石英、绿泥石、高岭石和白云母等;主要含硅、硫、铁、钴、铜、镍和铝等元素。硫化镍钴矿的典型特征参见附录B.2。3S N/T5 4 1 12 0 2 29.3 钴湿法冶炼中间品9.3.1 粗制碳酸钴粗制碳酸钴为玫瑰红或褐色粉末状;物相主要为碳酸钴和碳酸钴钠氢氧化钠水合物等;主要含钴元素,含有少量铜、钠、锰和镁等元素。粗制碳酸钴的典型特征参见附录C.1。9.3.2 粗制氢氧化钴粗制氢氧化钴为粉红色、黑灰色或绿色粉末状;物相主要为无定型组分,样品经1 0 0 0 灼烧后主要物相为钴、铁、铝和锰等的四氧化物;主要含钴元素,含有少量的铁、锰、镁和硅等元素。粗制氢氧化钴应符合Y S/T 1 1 5 2的规定,典型特征参见附录C.2。9.4 钴铜合金9.4.1 白合金白合金为深灰色或灰黑色带金属光泽的固体;物相主要为C o-F e-S i合金、F e-S i合金、单质铜和三氧化二铁等;主要含钴、铜和铁元素。白合金应符合Y S/T 1 3 3 3中类产品的规定,典型特征参见附录D.1。9.4.2 红合金红合金为黑色或棕黑色颗粒,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层后略显红色;物相主要为单质铜、C o-F e-S i合金等;主要含铜、铁、钴元素。红合金应符合Y S/T 1 3 3 3中类产品的规定,典型特征参见附录D.2。9.5 含钴废锂电池再生料粗氢氧化镍钴为黄褐色、绿色、灰黑色湿块状或干泥状或粉末状固体;物相主要为镍、钴氢氧化物等;主要含钴、镍、锰和锂元素。粗氢氧化镍钴的典型特征参见附录E.1。9.6 含钴废锂离子电池料9.6.1 一元废锂离子电池料一元废锂离子电池料为黑色粉末状固体;物相主要为钴酸锂、四氧化三钴和铝等;主要含钴、镍、铜、锂、铝和锰元素。一元废锂离子电池料的典型特征参见附录F.1。9.6.2 三元废锂离子电池料三元废锂离子电池料为黑色粉末状固体;物相主要为含锂、铝的镍钴锰氧化物。主要含钴、镍、铜、锂、铝和锰元素。三元废锂离子电池料的典型特征参见附录F.2。9.7 含钴的矿渣及矿灰、残渣9.7.1 钴湿法冶炼矿渣钴湿法冶炼矿渣为灰褐色固体颗粒;物相主要为二氧化硅、泥石、白云母、长石、绢云母和钴硫砷铁矿;主要含铁、硅、钙、铝、镁和钴等元素。钴湿法冶炼矿渣的典型特征参见附录G.1。9.7.2 钴火法冶炼矿渣钴火法冶炼矿渣为黑色、深褐色粒状固体;物相主要为铁橄榄石、铁铝尖晶石、磁铁矿、铁钙辉石和4S N/T5 4 1 12 0 2 2脉石形成的玻璃体;主要含铁、硅、钙、铝和镁等元素。钴火法冶炼矿渣的典型特征参见附录G.2。1 0 结果判定综合分析样品的感官性状、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和其他理化分析数据,参照附录A附录G,结合其工艺来源、文献资料等,判定样品的属性。5S N/T5 4 1 12 0 2 2附 录 A(资料性)钴精矿理化特征A.1 硫化钴铜精矿A.1.1 硫化钴铜精矿参照外观见图A.1。图A.1 硫化钴铜精矿参照外观A.1.2 硫化钴铜精矿参照物相组成见图A.2。图A.2 硫化钴铜精矿参照物相组成A.1.3 硫化钴铜精矿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A.1。6S N/T5 4 1 12 0 2 2表A.1 硫化钴铜精矿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oC uF eM gA lC aSS i O2含量/%61 03 082 50.0 550.0 130.0 121 03 51 03 0 a为以干基计。A.2 硫化镍钴精矿A.2.1 硫化镍钴精矿参照外观见图A.3。图A.3 硫化镍钴精矿参照外观A.2.2 硫化镍钴精矿参照物相组成见图A.4。图A.4 硫化镍钴精矿参照物相组成7S N/T5 4 1 12 0 2 2A.2.3 硫化镍钴精矿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A.2。表A.2 硫化镍钴精矿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oN iF eC uM gC aNH4+SS i含量/%61 03 00.120.130.0 120.0 110.11 01 53 00.13 0 a为以干基计。8S N/T5 4 1 12 0 2 2附 录 B(资料性)钴矿理化特征B.1 硫化钴铜矿B.1.1 硫化钴铜矿参照外观见图B.1。图B.1 硫化钴铜矿参照外观B.1.2 硫化钴铜矿参照物相组成见图B.2。图B.2 硫化钴铜矿参照物相组成B.1.3 硫化钴铜矿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B.1。9S N/T5 4 1 12 0 2 2表B.1 硫化钴铜矿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uC oF eSS i O2A l2O3C a OM g O含量/%0.55 00.0 1322 012 51 06 011 50.51 50.32 0 a为以干基计。B.2 硫化镍钴矿B.2.1 硫化镍钴矿参照外观见图B.3。图B.3 硫化镍钴矿参照外观B.2.2 硫化镍钴矿参照物相组成见图B.4。图B.4 硫化镍钴矿参照物相组成01S N/T5 4 1 12 0 2 2B.2.3 硫化镍钴矿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B.2。表B.2 硫化镍钴矿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oC uN iF eSS i O2A l2O3M g OC a O含量/%0.0 130.0 0 150.134 014 02 06 042 012 50.0 55 a为以干基计。11S N/T5 4 1 12 0 2 2附 录 C(资料性)钴湿法冶炼中间品理化特征C.1 粗制碳酸钴C.1.1 粗制碳酸钴参照外观见图C.1。图C.1 粗制碳酸钴参照外观C.1.2 粗制碳酸钴参照物相组成见图C.2。图C.2 粗制碳酸钴参照物相组成C.1.3 粗制碳酸钴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C.1。21S N/T5 4 1 12 0 2 2表C.1 粗制碳酸钴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oC uN aM nM gF eN iA lC a水份含量/%2 00.0 12150.130.0 11 00.0 0 10.5110.0 116 0 a为以干基计(除水份外)。C.2 粗制氢氧化钴C.2.1 粗制氢氧化钴参照外观见图C.3。图C.3 粗制氢氧化钴参照外观C.2.2 粗制氢氧化钴参照物相组成见图C.4。图C.4 粗制氢氧化钴参照物相组成31S N/T5 4 1 12 0 2 2C.2.3 粗制氢氧化钴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C.2。表C.2 粗氢氧化钴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oF eM nM gS iN iC uZ nA lC a水份含量/%2 0 0.0 31 011 011 00.550.0 530.0 130.12 0.0 120.0 113 0 a为以干基计(除水份外)。41S N/T5 4 1 12 0 2 2附 录 D(资料性)钴铜合金理化特征 D.1 白合金D.1.1 白合金参照外观见图D.1。图D.1 白合金参照外观D.1.2 白合金参照物相组成见图D.2。图D.2 白合金参照物相组成D.1.3 白合金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D.1。51S N/T5 4 1 12 0 2 2表D.1 白合金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oF eC uN iM nSS i含量/%1 02 07 550.0 150.0 150.0 230.0 11 5 a为以干基计。D.2 红合金D.2.1 红合金参照外观见图D.3。图D.3 红合金参照外观D.2.2 红合金参照物相组成见图D.4。图D.4 红合金参照物相组成61S N/T5 4 1 12 0 2 2D.2.3 红合金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D.2。表D.2 红合金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oF eC uN iSS i含量/%222 05 50.0 10.541 a为以干基计。71S N/T5 4 1 12 0 2 2附 录 E(资料性)含钴废锂电池再生料理化特征E.1 粗氢氧化镍钴参照外观见图E.1。图E.1 粗氢氧化镍钴参照外观E.2 粗氢氧化镍钴参照物相组成见图E.2。图E.2 粗氢氧化镍钴参照物相组成E.3 粗氢氧化镍钴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E.1。81S N/T5 4 1 12 0 2 2表E.1 粗氢氧化镍钴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N i+C oC uA lL iFPA sC dC rP b酸不溶物水份含量/%2 5222310.0 30.0 10.0 10.0 0 116 0 a为以干基计(除水份外)。91S N/T5 4 1 12 0 2 2附 录 F(资料性)含钴废锂离子电池料理化特征F.1 一元废锂离子电池料F.1.1 一元废锂离子电池料参照外观见图F.1。图F.1 一元废锂离子电池料参照外观F.1.2 一元废锂离子电池料参照物相组成见图F.2。图F.2 一元废锂离子电池料参照物相组成F.1.3 一元废锂离子电池料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F.1。02S N/T5 4 1 12 0 2 2表F.1 一元废锂离子电池料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oN iC uL iA lC aF eM gM nZ n含量/%1 06 01 01 51 05 00.0 0 111 5150.1 a为以干基计。F.2 三元废锂离子电池料F.2.1 三元废锂离子电池料参照外观见图F.3。图F.3 三元废锂离子电池料参照外观F.2.2 三元废锂离子电池料参照物相组成见图F.4。图F.4 三元废锂离子电池料参照物相组成12S N/T5 4 1 12 0 2 2F.2.3 三元废锂离子电池料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F.2。表F.2 三元废锂离子电池料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oN iC uL iA lF eM gM nZ n含量/%15 016 02 01 00.0 12 0510.0 0 0 14 01 a为以干基计。22S N/T5 4 1 12 0 2 2附 录 G(资料性)钴矿渣理化特征G.1 钴湿法冶炼矿渣G.1.1 钴湿法冶炼矿渣参照外观见图G.1。图G.1 钴湿法冶炼矿渣参照外观G.1.2 钴湿法冶炼矿渣参照物相组成见图G.2。图G.2 钴湿法冶炼矿渣参照物相组成G.1.3 钴湿法冶炼矿渣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G.1。32S N/T5 4 1 12 0 2 2表G.1 钴湿法冶炼矿渣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oS i O2C aF eM gA lC uN i水份含量/%0.0 12 09 00.12 023 517280.0 170.0 134 0 a为以干基计(除水份外)。G.2 钴火法冶炼矿渣G.2.1 钴火法冶炼矿渣参照外观见图G.3。图G.3 钴火法冶炼矿渣参照外观G.2.2 钴火法冶炼矿渣参照物相组成见图G.4。图G.4 钴火法冶炼矿渣参照物相组成42S N/T5 4 1 12 0 2 2G.2.3 钴火法冶炼矿渣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见表G.2。表G.2 钴火法冶炼矿渣主要化学成分和含量范围a化学成分C oF eA lM gN iC uC a OS i O2含量/%0.0 12 04 021 02520.0 1554 03 07 0 a为以干基计。S N/T5 4 1 12 0 2 222021145 T/NS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 业 标 准钴精矿及主要含钴物料鉴别方法S N/T 5 4 1 12 0 2 2*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甲1号(1 0 0 0 2 3)编辑部:(0 1 0)6 5 1 9 4 2 4 2-7 5 3 0网址 w ww.c u s t o m s k b.c o m/b o o k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开本8 8 01 2 3 0 1/1 6 印张2 字数5 4千字2 0 2 2年9月第一版 2 0 2 2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 15 0 0*书号:1 5 5 1 7 57 6 6 定价3 2.0 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