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08∕T 002-2021 桐城锌米 种植技术规程(安庆市).pdf
-
资源ID:67532518
资源大小:314.8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408∕T 002-2021 桐城锌米 种植技术规程(安庆市).pdf
ICS 65.020.20 CCS B 05 3408 安徽省安庆市地方标准 DB 3408/T 0022021 桐城锌米 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ing zinc rice in Tong cheng 2021-11-19 发布 2021-12-19 实施 安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408/T 0022021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一般要求.1 4.1 种植范围.1 4.2 产地环境.1 4.3 品种选择.1 5 栽培技术.2 5.1 育秧.2 5.2 大田耕整.2 5.3 栽培密度.2 5.4 施肥.2 5.5 水浆管理.3 5.6 病虫草害防治.3 6 收获、包装.4 6.1 收获.4 6.2 包装.4 7 档案管理.4 附录 A(规范性)国家明令禁止及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5 表 A.1 国家明令禁止及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5 附录 B(规范性)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6 DB 3408/T 002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庆市农村农业局提出。本文件由安庆市农村农业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桐城市农业农村局、桐城市富锌产业协会、桐城市种植业管理局(中心)、安徽丰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桐城市众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志宏、刘劲松、刘可计、洪腊宝、潘听党、桂彩虹、金四九、李宏、张建平、叶爱青、黄光明、鲍峰、王海潮。DB 3408/T 0022021 1 桐城锌米 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桐城锌米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栽培技术、收获、包装、运输和贮藏、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桐城市行政区域内锌米的种植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354 大米 GB/T 17109 粮食包装销售 GB/T 17891 优质稻谷 GB/T 17980.40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除草剂防治水稻田杂草 NY/T 593 食用稻品种品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桐城锌米 zinc rice in Tong cheng 东经1164011709,北纬30403116范围内种植的,米质达到GB/T 1354二级标准及以上、锌含量指标达10mg/kg50mg/kg的稻米。4 一般要求 4.1 种植范围 东经1164011709,北纬30403116范围内,土壤全锌含量达到60mg/kg200mg/kg的耕地。4.2 产地环境 年均气温约为15.8,年降水量约1300mm,日照时数超过1900h,土壤 pH 值4.56.5,灌溉水达地表水质类。4.3 品种选择 DB 3408/T 0022021 2 经过国家、省审定或通过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引种备案、适宜桐城市生态条件、且锌富集能力较强、米质达到GB/T 1354二级标准及以上的水稻品种。品种品质等级符合 NY/T 593的要求,并注意定期更换品种类型。杂交水稻种子纯度不低于96.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0%。常规水稻种子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85%。5 栽培技术 5.1 育秧 5.1.1 种子处理 种子浸种前选晴天上午9点到下午2点之间晒种2h4h,漂去种子中的秕病籽,用咪鲜胺或其他杀菌剂按照药物规定的浓度浸种,药剂浸种4h5h,种子清洗1次2次,再进行浸种5h6h,沥干种子后催芽。播种前用噻虫嗪、肟菌异噻胺或其他杀虫剂、杀菌剂拌种。5.1.2 育秧 以工厂化基质育秧或湿润露地育秧为主,露地育秧秧田干整水做,上浮下松,畦面平整,播后塌谷,秧本比小苗1:30,育秧秧龄25d30d;机插秧1:801:100;机插秧龄18d20d。一叶一心期施用断奶肥(尿素和氯化钾),用浓度1%的尿素喷施,工厂化基质育秧在二叶期喷施;移栽前2d3d可选高效低毒农药及微肥混配兑水喷雾;栽前5d7d,追施尿素75kg/ha作送嫁肥。5.2 大田耕整 前茬收获后,应及时耕翻晒垡,人工栽插的田块栽前1d2d灌水精整;机插的或直播的田块栽前2d3d灌水精整、淀板1d2d;结合耕整施好基肥,做到土肥混匀,土碎不浆,田面高差不过3cm。冬闲田做好除草。5.3 栽培密度 5.3.1 用种量:直播田播种量:杂交籼稻 22.5kg/ha30kg/ha,常规籼稻 60kg/ha75kg/ha,粳(糯)稻 60kg/ha75kg/ha。移栽田块用种量:杂交籼稻 22.5kg/ha(人工手栽)30kg/ha(机插秧);常规稻 60kg/ha75kg/ha。5.3.2 大田密度:育苗移栽田块,移栽密度行距 25cm30cm,株距 10cm16cm,常规水稻每穴 4 株5 株种子苗,杂交水稻每穴 1 株2 株种子苗。5.3.3 大田基本苗:宽行窄株或宽窄行东西向栽插,籼稻人工栽插 22.5 万穴/ha24 万穴/ha,落地基本苗 120 万穴/ha150 万穴/ha;机插 24 万穴/ha27 万穴/ha,落地基本苗 60 万穴/ha90 万穴/ha;粳稻人工栽插不低于 22.5 万穴/ha24 万穴/ha,落地基本苗 105 万穴/ha120 万穴/ha;机插 27 万穴/ha30.0 万穴/ha,落地基本苗 120 万穴150 万穴/ha。5.4 施肥 5.4.1 施肥原则 DB 3408/T 0022021 3 应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控制氮肥总量,氮磷钾平衡施用,有机无机相结合,精准施肥和养分替代,使用高效新型肥料,増施硅肥,合理施用锌肥。5.4.2 施肥量 全生育期粳稻氮肥(N)用量控制在195kg/ha225kg/ha,籼稻氮肥(N)用量控制在180kg/ha210kg/ha;磷肥(P2O5)52.5kg/ha75kg/ha;钾肥(K2O)90kg/ha120kg/ha。5.4.3 施肥方法 氮肥分三次施用,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比为5:3:2,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基肥与追肥比为6:4。可采取同步一次性基施或水溶性肥冲施。增施硅肥,施肥量30kg/ha45kg/ha;土壤有效锌含量小于1.0mg/kg的,可基施22.5kg/ha30kg/ha硫酸锌。5.4.4 绿肥使用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植紫云英,播种量22.5kg/ha30kg/ha,第二年紫云英盛花期翻压,鲜草还田量22500kg/ha30000kg/ha。5.5 水浆管理 应浅水栽插,落水定根,薄水促蘖,分蘖期湿润灌溉,分蘖数达到有效蘖数的70%85%时开始露田和晒田,幼穗分化后灌水并保持浅水层至抽穗扬花期够苗晒田(籼稻240万苗/ha270万苗/ha,粳(糯)稻270万苗/ha300万苗/ha),灌浆结实期以湿为主,腊熟期后干湿交替,以干为主。收获前5d7d断水。再生稻前季,收获前7d10d断水,直播田在露青至三叶一心时,不要灌水,三叶后建立薄水层,后期干湿交替灌溉。5.6 病虫草害防治 5.6.1 防治原则 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开展绿色防控,控制使用化学农药,禁止使用禁限用农药。若必须使用化学农药,应按照附录 A、附 录 B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5.6.2 主要病虫草害 5.6.2.1 主要病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恶苗病等。5.6.2.2 主要虫害有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5.6.2.3 主要草害有稗草、千金子、鸭舌草、李氏禾、水竹叶、莎草等。5.6.3 农业防治 应采用品种轮换、轮作换茬、稻鸭种养、稻虾共育结合、及时清理田间病虫害污染源。5.6.4 物理防治 DB 3408/T 0022021 4 应采用杀虫灯等物理装置诱杀害虫,2ha3ha安装一盏杀虫灯。稻飞虱或稻蓟马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5.6.5 生物防治 应释放30万头/ha赤眼蜂或安装性诱捕器15台/ha,使用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5.6.6 药剂防治 按照附录 A、附录 B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根据农药持效期和安全间隔期合理施用农药,确保安全用药。杂草防治按照GB/T 17980.40的规定进行或手工拔除。6 收获、包装 6.1 收获 锌米稻谷应与普通稻谷分收、分晒。分品种单收单晒,在90%的谷粒变黄或呈现品种固有的颜色,穗枝梗也已变黄时适期收获。收割后晾晒或烘干达标准水分。6.2 包装 应按照GB/T 17891的规定,包装材料应符合GB/T 17109的要求。7 档案管理 应建立包括产品、种子来源、栽培技术、投入品使用、收获、仓储、交售等的各项记录,各项记录应完整详实,并保存5年。DB 3408/T 0022021 5 A A 附录A (规范性)国家明令禁止及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 表 A.1 国家明令禁止及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 禁限类型 农药品种 禁止使用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氟乙酸钠、滴滴涕、六六六、艾氏剂、狄氏剂、毒杀芬、二溴乙烷、二溴氯炳烷、杀虫脒、三氯杀螨醇、氯磺隆、福美甲胂、福美胂、除草醚、百草枯水剂、砷类、铅类、汞制剂、毒鼠强、毒鼠硅、甲磺隆、甲磺隆复配制剂、胺苯磺隆复配制剂、氟苯虫酰胺 限制使用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磷化铝、硫丹、氯化苦、灭多威、灭线磷、水胺硫磷、涕灭威、溴甲烷、氧乐果、百草枯、2,4-滴丁酯、C型肉毒梭菌毒素、D型肉毒梭菌毒素、氟鼠灵、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醚、溴敌隆、溴鼠灵 丁硫克百威、丁酰肼、毒死蜱、氟虫腈、乐果、氰戊菊酯、三唑磷、乙酰甲胺磷 DB 3408/T 0022021 6 B B 附录B (规范性)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表B.1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推荐使用药剂 病虫名称 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 推荐使用药剂 稻瘟病 秧田期: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或出现发病中心时;分蘖期:防治适期为病叶率达到 3%或出现急性病斑时;穗期:重点施药预防穗颈瘟,防治适期第一次破口前 3d5d,第二次在齐穗期。蜡质芽孢杆菌、嘧菌酯、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稻瘟灵、咪鲜胺、春雷噻唑锌、三环唑等。水稻纹枯病 拔节孕穗期:病丛率 10%时施药。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氟环唑、井冈蜡芽菌、肟菌酯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己唑醇等。稻曲病 防治适期为破口前 10d15d,破口时再预防一次。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申嗪霉素、戊唑醇、苯甲丙环唑、氟环唑等。水稻二化螟 防治适期:各代卵孵化高峰期至幼虫(12)龄期施药。苏云金杆菌、氯虫噻虫嗪、甲维茚虫威、甲氧虫酰肼、乙酰甲胺磷、氯虫苯甲酰胺等。稻飞虱 防治指标:秧田期 30 头/40 头/;孕穗期、抽穗期低龄若虫百丛虫量 1500 头;齐穗后百丛虫量 2000 头。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兼治叶蝉)、氯虫噻虫嗪、呋虫胺、噻嗪酮、吡虫啉等。稻纵卷叶螟 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 100 头;孕穗期、抽穗期为百丛低龄幼虫 50 头 防治适期:卵孵化高峰期至 1 龄3 龄幼虫高峰期。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甲维氟铃脲、甲维.茚虫威、四氯虫酰胺、短稳杆菌、甲维虱螨脲、苏云金杆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