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2882.6-2016 农药登记 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第6部分:地下水(农业).pdf
-
资源ID:67533340
资源大小:931.8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NY∕T 2882.6-2016 农药登记 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第6部分:地下水(农业).pdf
ICS 65.020 B 17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882.5一2016农药登记环境风险评估指南第5部分:家蚕Guidance on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for pesticide registration-Part 5:Silkworms 2016-05-23发布2016-10-01实施院l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T 2882.5-2016 目U吕Y/T2882(农药登记环境风险评估指南分为7部分:一一第1部分:总则;一一第2部分:水生生态系统;一一第3部分:鸟类;一一第4部分:蜜蜂;一二第5部分:家蚕;一第6部分:地下水;一第7部分:非靶标节肢动物。本部分是NY/T2882标准的第5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曲整整、姜辉、张燕、林燕、李文娟、孙新友、王晓军、周瑞泽、冀建华。I 范围农药登记环境风险评估指南第5部分:家蚕本部分规定了化学农药对NY/T 2882.5-2016 本部分适用于为化药对家蚕影响的风险登记而进行的、喷雾使用的农2 下列文件件。凡是不注GB/T NY/T Y/3 3.1 直因桑种农药的3.2 飘移场因上,从3.3 现实最坏情形在相关暴露场景下,上农药残留量最大化的系列4 基本原则对家蚕的风险评估应遵循以下原则:上残留有该种农药飘移到桑树,对实际生产中可能导致桑树a)以保护我国人工饲喂的家蚕为目标,确保因喷雾使用而残留于桑叶的农药,既不会导致家蚕死亡,也不会对家蚕的蚕丝生产力造成不良效应;b)本部分要保护的家蚕,是指养蚕者因商业目的而使用桑叶人工饲喂的家蚕;c)采用分级方法进行农药对家蚕的风险评估。初级评估中,采用风险商值(RQ)进行风险特征描述。5 评估程序和方法5.1 概述1 NY/T 2882.5-2016 首先进行问题阐述,然后在适用的暴露场景下进行初级效应分析和初级暴露分析,最后对初级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定量描述。当初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风险不可接受时,可进行高级风险评估(包括开展高级效应分析和/或高级暴露分析).使评估结果更为精准。农药对家蚕的风险评估流程遵照图A.1图A.3。5.2 问题阐述5.2.1 风险估计根据农药使用方法确定对家蚕暴露的可能性,当根据使用方法不能排除家蚕受到农药的暴露时,应根据可能的暴露途径,在相应的暴露场景下进行风险评估。本部分设定直接施药、飘移两种暴露场景。当农药直接喷施于桑树时,应在直接喷雾场景下进行评估。当农药喷施于毗邻桑树种植园的其他作物时,应在飘移场景下进行评估。当农药既用于桑树直接喷施,又用于毗邻桑树种植园的其他作物时,则应同时在两种暴露场景下进行评估。当农药用于室内如温室、住宅、粮仓等封闭结构,或用于室外的如树干注射、种子处理剂和颗粒剂(内吸性农药除外)、禁果等非喷雾使用.或其他有充分证据证明农药使用不会造成家蚕接触到该农药时,则农药对家蚕的风险可忽略不计。在飘移场景下,用于多种作物或多种防治对象的农药,当针对每种作物或防治对象的施药方法、施药量或频率、施药时间等不同时,可对其使用方法分组评估:a)分组时应考虑作物、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施药时间等因素;b)根据分组确定对家蚕风险的最高情况,并对该分组开展风险评估;c)当风险最高的分组对家蚕的风险可接受时,认为该农药对家蚕的风险可接受;d)当风险最高的分组对家蚕的风险不可接受时.还应对其他分组开展风险评估,从而明确何种条件下该农药对家蚕的风险可接受。5.2.2 数据收集针对本部分的保护目标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包括生态毒理、环境归趋、理化性质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以确保有充足的数据进行初级暴露分析和效应分析。5.2.3 计划简述根据已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拟定风险评估方案,简要说明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步骤。5.3 暴露分析5.3.1 初级暴露分析5.3.1.1 直接施药场景5.3.1.1.1 基本方法和数据需求采用桑树单位残留量(RUD)、农药在桑叶上的降解半衰期(DT50)、农药最后一次使用距离桑叶采收的间隔期(PHl)和多次施药因子(MAF)等参数计算预测暴露浓度。在初级暴露分析中,应在现实最坏情形下进行评估,因此.RUD值采用第95百分位值(RUD9S)。当没有其他实测数据时.RUD93采用默认值950(mga.i./kg桑叶)/(kg a.i./hm2汀.DT50采用默认值10d。5.3.1.1.2 单次施药当家蚕饲养期间,农药仅在作为家蚕饲料的桑树上施用一次时,应计算单次施药条件下的预测暴露浓度(PEC.,)即单次施药后桑叶上的农药残留水平。PEC按式(1)计算。PEC刽=AR X RUD95 X DF PIII(1)式中:PEC.,一一单次施药条件下的预测暴露浓度,单位为毫克有效成分每千克桑叶(mga.i./kg桑叶);AR 一一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单位为千克有效成分每公顷(kga.i./hm2);RUD9S一一桑树上第95百分位的单位残留量,单位为毫克有效成分每千克桑叶/千克有效成分每2 公顷(mga.i./kg桑叶)/(kga.i./hm2)J;DFPH1一一桑叶上农药的降解系数。DFpH1按式(2)计算。DF Plll=e(畸Xp,川式中:DTo一一农药在桑叶上的降解半衰期,单位为天(d);PHI-农药最后一次使用距离桑叶采收的间隔期,单位为天(d)。5.3.1.1.3 多次施药NY/T 2882.5-2016 当家蚕饲养期间,农药在桑树上多次施用时,则可能会造成农药在桑叶上的残留累积,暴露分析采用多次施药因子(MAF)表征农药在桑叶上的残留动态。应计算多次施药条件下的预测暴露浓度(PEcIl),即多次施药后桑叶上的农药残留水平。PEC,皿按式(3)计算。PEC=AR X RUD95 X MAF X DF PHI(3)式中:PEC,-多次施药条件下的预测暴露浓度,单位为毫克有效成分每千克桑叶(mga.i./kg桑叶);MAF-多次施药因子。MAF按式(4)计算。_-x,Xr:持异MAF=-e 1.1150(的1-e-iX甘式中:一一施药次数;i一一施药间隔期,单位为天Cd)。5.3.1.2 飘移场景5.3.1.2.1 基本方法和数据需求在5.2.1.1.1中所述基本方法和数据需求上,引人农药飘移因子(PDF),分别计算桑树种植园最外围一行桑树上预测暴露浓度CPEC和次外围一行桑树上的预测暴露浓度(PEC.)。PDF是作物高度、农田与桑树间距、桑叶高度和气候条件(温度和湿度)之间的函数。当没有其他实测数据时,桑树种植园最外围一行桑树的飘移因子(PDF和次外围一行桑树的(PDF,)采用默认值,具体见表1。飘移因子数值PDF,0.6%在初级暴露分析中,RUD值采用第95百分位值(RUD95)。当没有其他实测数据时,RUD95采用默认值950(mga.i./kg桑叶)/(a.i.kg/hm勺,DTo采用默认值10d,农药最后一次使用距离桑叶采收的间隔期采用默认值1d。5.3.1.2.2 单次施药当家蚕饲养期间,农药仅于毗邻桑树种植园的其他作物上喷雾施用一次时,应计算单次施药后最外围桑树上的预测暴露浓度(PECjr)和次外围桑树上的预测暴露浓度(PEC.srL PEC.按式(5)计算。PEC,jr=AR X PDF介XRUD95 X DF PIJ/(5)式中:PEC.,jr一一单次施药后最外围桑树上的预测暴露浓度,单位为毫克有效成分每千克桑叶(mga.i./kg桑叶);3 NY/T 2882.5-2016 PDF一一最外围一行桑树上的飘移因子。PEC,-.按式(6)计算。PEC立=AR X PDF.X RUD93 X DF PIII(6)式中:PDFy一一次外围一行桑树上的飘移因子。5.3.1.2.3 多次施药当家蚕饲养期间,农药于毗邻桑树种植园的其他作物上多次喷雾施用时,应计算多次施药后最外围桑树上的预测暴露浓度(PEC川jr)和次外围桑柑且画且且宫浓度(PECn.,)0 PEC j,按式(7)计算。式中:a.i./PEC,皿sr按式(8)式中:5.3.2 高级暴在直接施得出的农药在残留量值。测的风险降低措在飘移场作为隔离带等。分析。5.4 效应分析5.4.1 基本方法采用试验得出式中:PNEC一一预测无效应浓度,EnP 一一试验得出的毒性终点,UF 不确定性因子。5.4.2 初级效应分析5.4.2.1 确定毒性终点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得出的半致死浓度(LCo)计算PNECo(7)分每千克桑叶(mg(8)围桑树(9)按照GB/T 31270.11规定的浸渍法得到的LC50,其单位为毫克有效成分每升(mga.i./L),没有对桑叶上的农药量进行精确定量,不能直接用于计算PNEC。在缺少通过其他定量更为精确的试验方法得出的LC50数据时,应采用修正系数,计算出修正后半致死浓度LC50-C单位为毫克有效成分每千克桑口十(mga.i./kg桑叶汀,方可用于计算PNEC 0 LCo-c按式(1 0)计算。LC50-C=LC仔-GX Fc.(10)4 NY/T 2882.5-2016 式中:LC50-C一一修正半致死浓度,单位为毫克有效成分每千克桑叶Cmga.i./kg桑叶);LC50一按照GB/T31270.11规定的浸渍法得到的LC50,单位为毫克有效成分每升Cmga.i./U;Fc 修正系数,单位为升每千克桑叶CL/kg桑叶)0 Fc默认值为0.46L/kg桑叶。当同时具备多个毒性终点数据时,应采用毒性最高的试验结果计算预测无效应浓度。5.4.2.2 不确定性因子采用UF表征数据外推带来的度CNOEC)的外推,以及由毒确定性。本部当风险且应农药标签果,且应具有毒性试验终点值向长期元可见不良效应浓匾它家蚕品系敏感度的外推带来的不不确定性因子见附录B。级效应分析使用毒性终(11)析和暴露分析适用,应选择其以使风险可接受,降低农药的使用效D NY/T 2882.5-201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家蚕凤险评估流程A.1 家蚕风险评估总体流程见图A.l。6 桑树是否受到农药暴露。桑树是否直接用农纠处理。是咛雨时农药是乎?从邻近农用向桑树是图A.l家蚕凤险评估总体流程A.2 直接施药场景中家蚕风险评估流程见图A.Z。施?计算初级风险商值RQ丁(XUl1iyiiJti)风险不可接受图A.2家蚕凤险评估流程一一直接施药场景NY/T 2882.5-2016 7 NY/T 2882.5-2016 A.3 飘移场景单次施药时的家蚕凤险评估流程见图A.3。阜外用桑树取风险降低措施(如围桑树上的111片饲l喂家蚕)图A.3家蚕凤险评估流程一一单次施药飘移场景8 NY/T 2882.5-2016 A.4 飘移场景多次施药时的家蚕风险评估流程见图A.4。同时计算PEC.叶和PEC町,是RQ;l?RQ;,?否-JR叉接否|可险N户否最外围桑树上风险不可接受,应采取风险降低措施(如不可使用最外围桑树上的叶片饲I喂家蚕)风险不可接受图A.4家蚕凤险评估流程一一多次施药飘移场景9 NY/T 2882.5-2016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不同的PEC、PNEC和对应的不确定性因子不同的PEC、PNEC和对应的不确定性因子见表B.L表B.l不同的PEC、PNEC和对应的不确定性因子暴露场景施用频率PNEC UF PEC LCso 70 PEC,或实测最终残留单次NOEC 7 PEC.或实测最终残留桑树直接喷雾LCso 70 PEc.的或实测最终残留多次NOEC 7 PEC,或实测最终残留PEC介和PEC,或LCs 70 实汩最终残留单次PEc,.和PEC或JOEC 7 实测最终残留作物喷施飘移PEC.卢和PEC,或LCso 70 实!IJ最终残留多次PECJ和PEC或;VOEC 7 实泪最终残留10 NY/T 2882.5-2016 参考文献1Baril A.Whiteside M,Boutin C.Analysis of a database of pesticide residues on plants for wildlife risk assessmcnt J.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2005,24(2):360-371.2Boesten J J T 1.Kpp H,Adriaanse P 1.et al.Conccptual model for improving the link betwecn exposure and effects in the aquatic risk assessmcnt of pesticidcsJ.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07(66):291-308.3Candolfi M P.Barrett K L.Campbell P J.et al.Guidance document on regulatory testing and risk assessmcnt procc-dures for plant protection products with non-target arthropods.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cmistry(SET AC)Europc.Brussels.2001 4 Gonzalez-Valero JF,Campbell PJ,Fritsch HJ.et al.Exposure assessment for terrestrial non-target arthropods.J our nal of Pest Science,2000.73:163-168.5Sun X,Jiang H,Zhang y,ct al.Dcvelopmcnt of an acutc pesticidc dietary toxicity test for the silkworm(Bombyx mori L.)-Activities in 2008 and 2009.Contcnt Report No.xxx.Sino/Dutch Pesticide Environmental Risk Asscss ment Project(PERAP).lnstitute for thc Control of Agrochemicals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ICAMA).Bcijing.Alterra-Wageninge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Ccntre.Wagcningen,2010.6Francke A C.Kempenaar C.Holterman H J,et al.Spray drift from knapsack sprayers-A study conduc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ino-Dutch Pesticid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cnt Projcct PERAP.Note 658.Plant Rescarch 1n ternational-W ageningen Universi ty and Research Centre.Wageningen,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