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9102.3-2007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水产).pdf
-
资源ID:67534782
资源大小:3.36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SC∕T 9102.3-2007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水产).pdf
ICS 13.020.99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IT 9102.3-2007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3部分:淡水The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of Fisheries-Part 3:Freshwater 27-06-14发布2007-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前言SC/T 9102(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分为四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总则:一-第2部分:海洋3-一第3部分:淡水;-一第4部分:资料处理与报告编制。本部分为SC/T9102的第3部分。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倪朝辉、李云峰、李立银、周运祷。SCIT 9102.3-2007 I SCIT 9102.3-2007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3部分:淡水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的水质采样、水样保存和分析方法,沉积物采样、样品保存和分析方法,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采样、样品保存和分析方法,底栖动物采样、样品保存和分析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淡水渔业水域的水质、沉积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桶动物的常规监测、应急监测和专项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 6437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6920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7467水质六价锚的测定二苯碳酸二脐分光光度法GB/T 7468水质总柔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1水质钢的测定双硫踪分光光度法GB/T 7472水质镑的测定双硫踪分光光度法GB/T 7473水质铜的测定2,9-二甲基1,10-菲锣琳分光光度法GB/T 7474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锅分光光度法GB/T 7475水质铜、铸、铅、锚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9水质镀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GB/T 7480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盼二磺酸分光光度法GB/T 7481水质锁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 7482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错目视比色法GB/T 7483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GB/T 7484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7485水质总碎的测定二乙基工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7487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第二部分氯化物的测定GB/T 7488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田10,)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T 7489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碗盘法GB/T 7490水质挥发盼的测定蒸馆后中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T 7492水质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7493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7494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 117 渔业水质标准GB/T 11891水质凯氏氮的测定GB/T 11892水质高锺酸盐指数的测定1 SC/T 9102.3-2007 GB/T 11894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御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1893水质总磷的测定铝酸镀分光光度法GB/T 11899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GB/T 11901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1902水质洒的测定2,3-二氨基茶荧光法GB/T 11906水质锺的测定高棋酸御分光光度法GB/T 11911水质铁、健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13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GB/T 11914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错酸盐法GB/T 12999-1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T 13195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GB/T 13196水质硫酸盐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5505水质晒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6488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泊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9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 17133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GB 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 17378.7 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SC/T 9102.2-2007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海洋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二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分析标准方法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第四篇沉积物(底质)分析19993 水质采样、水样保存和分析方法3.1 采样区域、断画、监位或测点布设3.1.1 原则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所监测的渔业功能区水域内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与特征,以较少的监测区域、断面和自由j点获得最具代表性的样品。考虑河流、湖泊、水库水体的水动力条件,河流、湖泊、水库的面积、形态、补给水条件、取水、排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循环及迁移转化。监测水域内及相关上、下游区段内无严重污染源存在,水质稳定,在监测的中心区域设置监测采样断面或站位;存在严重污染源时,应根据污染源分布及排污状况,对排污口和污染带进行采样监测,在污染影响区域设置若干控制断面,同时在监测区域的上、下游设置对照断面和消减断面。监测水域内有较大支流汇入,应在支流靠近汇入口的上游布设采样断面。河流采样断丽的设置应与水流方向垂直。3.1.2 湖泊、水库3.1.2.1 水质特性采样点湖(库)具有复杂的岸线,或由几个不同的水面组成时,须设置多个采样点,或采用网格法布设若干个采样点,采集平面样品组或平而综合样。对河道型湖(库),可设置采样断丽,断面布设与附近水流方向垂直。湖(库)的水质在水平方向未呈现明显的差异时,在水的最深位置以上布设一个采样点。3.1.2.2 水质控制采样点2在近用水的取水口或主要水源的人口布设。2 SCIT 9102.3一20073.1.2.3 特殊情况的采样点在观测到出现异常的地点布设。3.1.2.4 垂直采样点在非均匀水体采样,缩短采样点之间的间隔深度,采集深度样品组或深度综合样。采样层次的布设取决于所需要的资料和局部环境。湖(库)沿水深方向水质变化很大时,同时进行分层采样,采样层数可根据水质变动情况而设定。3.1.3 河流3.1.3.1 垂线布设水面宽小于50m,只设一条中池垂线;水面宽50-100m,设置左中右三条垂线(即一条中浊垂线和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一条垂线);水面宽度大于100m,酌情增加采样断面。3.1.3.2 采样点布设水深小于5m,可只采表层(水下0.5m)水样;水深5-10m,采表层和底层(河底以上。.5m)水样。水深大于10m,采表层、中层(112水深处)和底层水祥。河流上下层水交换充分的,可酌情减少采样层数。3.2 采样时间和频次原则根据需要阐明的渔业环境水质特性,考虑水质变动的时间因素,安排采样时间和频次。表征渔业水域整体水质质量时,霄在鱼类越冬期、繁殖期和育Hfl期进行采样监测。3.3 采样籍和贮样喜榻选据以及样晶保存技术3.3.1 果样榻的选择与使用要求采样器应有足够强度,使用灵活、方便可靠,与水样接触部采用惰性材料,如不锈钢、聚四氟乙烯等。采样器使用前,根据待测项目的要求确定清洗采样器的方法。在水流平缓的洞流、湖泊、水库中采样,用直立式采样器。在水深流急的河流中采样,用与铅鱼、绞车联用的横式采样器。泊类样品采集使用不锈钢采样器。定时关启的电动泵采样器、利用进水面与表层水面水位差压力的采样器、随流速变化自动按比例采样的采样器不适于汹类、pH、溶解氧、电导率、水温等项目的测定。3.3.2 贮样容器的选拇与使用要求3.3.2.1 贮样军事器材质要求容器材质化学稳定性好,不会溶出待测组分,且在贮存期内不会与水样发生物理化学反应。测定光敏性组分的水样,容器材质应具有遮光作用。3.3.2.2 贮样容栅选择与使用要求测定有机项目、磷酸盐和汹类的贮样容器应选用硬质(翻硅)玻璃容器。测定金属、放射性和无机项目的贮样容器可选用高密度聚乙烯或硬质(跚硅)玻璃容器。测定锅、钙、镜、硅、确等元素,应避免使用玻璃容器。测定氟时,水样不能贮于玻璃瓶中。测定溶解氧及生化需氧量(BODs)应使用溶解氧瓶或其他专用贮样容器。3.3.2.3 贮样容精洗涤根据水样待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要求确定清洗容器的方法。贮样容器清洗的一般程序是用自来水和洗涤剂清洗,再用铅酸-硫酸洗液浸泡7d以上,然后用蒸馆水冲洗干净,所用的洗涤剂类型和选用的容器材质要随待测组分来确定。测磷酸盐则不能使用含磷洗涤剂;测硫酸盐或错不能用铅酸-硫酸洗液浸泡。重金属的玻璃容器及聚乙烯容器通常用盐酸或硝酸(1moI/L)洗净并浸泡7d以上后用蒸馆水或去离子水冲洗。3 SCIT 9102.3-2007 3.3.3 采样方法与适用范围定流量采样:当累积水流流量达到某一设定值时,脉冲触发采样器采集水样,采集特定流量时态水样。流速比例采样:适用于流量与污染物浓度变化较大的水样采集,采集与流速成正比例的水样。时间积分采样:适用于采集一定时段内的混合水样。深度积分采样:适用于采集沿采样垂线不同深度的混合水样。3.3.4 采样方式与适用范围涉水采样.适用于水深较浅的水体,应避免剧烈搅动水体。桥梁采样:适用于有桥梁的采样断面。船只采样:适用于水体较深的河流、水库、湖泊,应逆风逆流,在船头取样。缆道采样.适用于山区流速较快的河流。冰上采样:适用于冬季冰冻河流、湖泊和水库。3.4 样晶保存技术样品保存技术按GB/T1299子-1991中表1常用样品保存技术中物理、化学及生化分析样品保存方法执行。3.5 水质分析方法常规水质指标分析方法见表1。亵1常用水质指标监测分析方法测定下限序号基本项目分析方法方法来源(mglL)1 温温度H法GB/T 13195 2 pH 玻璃电极法GB/T 6920 3 悬浮物重量法GB/T 11901 4 凯民氯半微量滴定法GBlT 11891 纳氏试ilJ比色法0.05 GB/T 7479 5 氨氮a水杨酸分光光度法0.01 GB/T 7481 6,也氨碱性过硫醺御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0.05 GBlT 11894 7 总磷锚酸镀分光光度法0.01 GB/T 11893 8 硝酸盐酷二硕酸分光光度法0.02 GB/T 74创9 亚硝酸盐分光光度法。1GB/T 7493 菌素确错目视比色法GBlT 7482 10 氟化物离子选择电极法0.05 GBlT 7484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0.05 GBlT 7483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5GB/T 16489 11 硫化物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回4GBlT 17133 重量法10 GB/T 11899 12 硫酸盐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4 GB/T 13196 快量法。.2GBlT 7489 13 溶解氧电化学探头法GBlT 11913 14 高锺酸盐指数高锚醺盐滴定法0.5 G吕/T11892 4 SCIT 9102.3-2007 表1(续)序号基本项目分析方法测定下限方法来源(吨IL)15 化学需氧量重错醺盐法5 GB/T 11914 16 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与接种法2 GB/T 7488 17 铁火焰原于吸收分光光度法0.03 GB/T 11911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1 GB/T 11911 18 锺离破酸僻分光光度法0.02 GB/T 11佣62,9-二甲基-I,I()-菲咿琳分光光度法0.06 GB/T 7473 19 铜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例分光光度法0.010 GB/T 747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蟹告萃取法)。.1GB/T 747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5 GB/T 7475 20 铸双硫踪分光光度法GB/T 7472 2,3-二氨基禁荧光法。,创到025GB/T 11902 21 晒石噩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O.3 GB/T 15505 碑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722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bGB/T 7485 O.四JOO6秉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b0.000 05 23 GB/T 7468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00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蟹合萃取法)。-1GB/T 7475 24 锅双硫惊分光光度法GB/T 7471 25 六价幡二苯碳院二脐分光光度法。4GB/T 7467 26 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整合萃取法)。.01GB/T 7475 异烟酸-毗唾琳嗣比色法。-回4GB/T 7487 27 氟化物毗睫-巴比妥酸比色法。2GB/T 7487 28 挥发酷蒸惜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O.2 GB/T 7490 29 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0.01 GB/TI副部3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亚甲蓝分光光度法0.05 GB/T 7494 发障法31 粪大岛菌群GB/T 17378.7 滤蟆法荧光光度法GB/T 17378.7 32 叶绿素a分光光度法GB/T 17378.7 33 总大局菌群多管发障法GB 5750 滤膜法34 六六六(丙体)滴滴涕气相色谱法GB/T 7492 非商于氨浓度按照GB117-89(袖水质标准附录A(总氨换算表进行换算。b(*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03.6 注意事项按SC/T9102.2一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2部分:海洋中3.1.6.3执行。5 SC/T 9102.3-2007 4 沉积精采样、样晶保存和分析方法4.1 果将点确定原则4.1.1 湖泊、水库根据调查湖(库)大小和营养类型选设适当数量的采样点,湖(库)心、主要的河流入湖(库)处和污染排放口周围等有代表性区域须设置采样点。采用网格法布设采样点时,应充分考虑样品代表性和采样可行性,采用比较合理的网格区域布点。4.1.2 河流采样点布设应根据调查目的确定,一般以断西方式布设。在河流左右岸边水域、中泌线区域、河口区、污染源附近、地形及潮沙原因造成堆积区、底泥恶化区,以及沉积层较薄等区域设置采样点。沉积物分布状况未知或易变区域,采样点要均设置,并适当增加采样点数。4.2 采样方式根据需要采集点状、柱状或混合样品。采样器可选用抓斗、筒式采样器、蚌式采样器或钻探装置。混合样品可由采泥器或者抓斗采集。采集较深层的柱状样时,采用钻探装置。4.3 沉积物样晶保存与预处理4.3.1 样品保存使用广口、可密封容器储存样品,在样品保存期内测试完毕。样品保存方法见表2。表2沉积物样品保存与要求测定项目贮存容器贮存条件时间有机氯农药G-W(5)TFt 4(;.14d 柔P-W.G-W 4(;.14d 铅P-W.G-W 4(;.180d 锚P-W.G-W 4(;.18Od 铸、锡、田、锅P-W.G-W 4(;.18Od 总固体,水分P、G玲冻保存,保存期6个月硫化物P、G尽快分析80g(湿样)/2mLl molL赠酸铸并摇匀,于4(;下避光密封保存,保存期7d 凯氏氮PE、G4(;保存两周注,PE一聚乙烯;囊苯乙烯;G-W一广口玻璃瓶;p-w-塑料瓶;(5)-用溶剂洗涤;TF-衬帽4.3.2分析样晶制备4.3.2.1 样晶制备过程分析样品须经过干燥、粉碎、过筛和缩分四个过程。4.3.2.2样晶干爆方法及适用范围真空冷冻干燥:适用于对热、空气不稳定的组分。自然风干:适用于较稳定组分。恒温干燥t在105t环境下干燥.适用于稳定组分。4.3.2.3 样晶制备注意事项剔除石块、贝壳、动植物残体等杂质。测定铜、铅、镑、锅、网及宿等的样品用玛淄粉碎器皿研磨,过160目尼龙筛,加工后的样品充分混匀(视测定项目要求而定)。筛下样品采用四分法缩分,得到所需量的样品装入棕色广口瓶中,贴上标签后6 SC/T 9102.3-2007 供测试用或冷冻保存。测有机污染物样应使用不锈钢网筛。测定柔、耐、硫化物等项目时,样品捣碎研磨过程中,不应产生高温,导致待测物损失。采用湿样测定不稳定组分时,应同时制备两份样品,其中一份用于含水量测定。4.4 分析方法沉积物分析方法见表3。褒3沉积物分析方法序号项目分析方法撞出限)1 吉水率重量法冷原于吸收光度法5 x 10-2 示双硫踪分光光度法30 x 10-3 锯元火焰原于吸收分光光度法O.04 XIO-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05x 10-元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 X 1O6 4 铅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 x 10-双硫踪分光光度法0.5XIO-铸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6X10-6 5 双硫隙分光光度法3 x 10-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0.5XIO-6 锢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 x 10-二乙基工硫代氨基甲酸例分光光度法1 X 10-6 呻铝酸-结晶紫外分光光度法1 x 10-7 酣氧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X 10-6 催化战谱法2 x 10-锚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x 10-8 二苯碳酷二脐分光光度法2 x 10-凯氏氮半微量滴定法9 半微量滴定法10 总哥哥分光光度法锢酸镀分光光度法.-666.3四11 T-、eA,、a中r、气相色谱法问俑.4田币66.3田3-666.5四p-OOE.4用12 E盯T气相色谱法叩00T.11陌ppDCO.6四PPEE汀.18用13 粪大肠菌酵发障法滤膜法引用标准GB 17378.5 GB 17378.5 GB 17378.5 GB 17378.5 GB 17378.5 GB 17378.5 GB 17378.5 GB 17378.5 GBlT 6432 GBlT 6437 GB 17378.5 GB 17378.5 GB 17378.7 7 SCIT 9102.3-2007 表3(续)序号项目分析方法检出限()引用标准14 大肠菌群发酵法GB 17378.7 滤膜法a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分析标准方法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第四篇沉积物Ui!i质)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5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采样、样晶保存和分析方法5.1 浮游植物5.1.1 采样区域、断面、站位或J1J点布设5.1.1.1 原则根据水体面积、形态特征、工作条件、浮游植物的生态分布特点和调查目的、经费状况等确定采样点的数量。采样点必须有代表性,能反映整个水体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基本情况。5.1.1.2 湖泊、水库平面采样点布设:在湖(库)心、湖(库)湾的中心、穿过湖(库)的调水航道中心、主要进水口、出水口附近、沿岸浅水区(有水草区和元水草区)、沿岸主要排污口和人出湖、库的河流汇合口处等位置设置采样点。采样点的数目确定参考表4。表4不同湖库面积幡设采样点的数目面积(km)20 样点数2-3 3-6 6-10 10-15 12-16 16-20 I 20-30 30-50 一垂直采样点布设:根据水体深浅和水团混合情况来决定采水层次,水面下0.5m处水层必须采集。水深3m-10m的水体则在表层(0.5m)和离底部0.5m处各采一个样品。水深大于10m的深水水体可每隔2m-5m水层采一个水样。5.1.1.3 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按适当间距设置采样断面。在主要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河口区、受潮沙影响的河段、严重水土流失等区域须设置采样点。8 断面采样垂线设置方式参考表50垂线上采样点设置方式参考表6。表5河流采样断面垂线设置水面宽(m)垂线数1 二条(左、中、右)表6河流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水深(m)采样点数说明10 二点(水面下0.5m、112串深、河底上0.5m)若垂线上革质均匀,可酌情减少采样点。5.1.2 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闰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分常规监测、专项监测和应急监测,其中常规监测时间一般为生物的繁殖期、育肥期,专项监测和应急监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1.3 采集揭材、样品固定保存剂和分析揭材5.1.3.1 采挥部材采水器z静水采用有机玻璃采水器,流速较大水体采用带铅鱼的横式采水器。浮游生物网:采用25号浮游生物网(网孔0.064mm)。5.1.3.2 样晶固定保存荆甲隆溶液:市售分析纯甲酶,含HCHO37%-40%。殃液:将6g殃化饵(分析纯)、4g殃(分析纯)溶解到1mL蒸馆水中。5.1.3.3 观测分析器材显微镜(附测微尺)一台:目镜2对(IOX,16x),物镜4个(5X,10 x,20 x,40 x),泊镜1个(IX)。0.1 mL浮游植物计数框(面积20mm X 20 mm)、0.1mL定量吸管、载玻片、盖玻片(20mm X 20 mm,22mm X22 mm)、虹吸管、小吸管、量筒;10mL简形沉淀器或1000mL分液漏斗。5.1.4 定性标本的采集、固定和镜俭用25号浮游生物网在水中作形移动,移动时网口与水面垂直,网口上端不露出水面,移动速度不超过0.3m/s,移动时间可根据水中生物多寡而定,采集水样盛于30mL-50mL广口瓶中。立即用碗液加以固定,固定剂量为水样的1%,使水样呈棕黄色即可;需长期保存的样品,再在水样中加少许甲隆溶液。根据要求鉴定至门、属和种,并做记录。5.1.5 定量样本的采集、固定和浓缩5.1.5.1 采集用有机玻璃采水器在一定水层采集l创)()mL水样置于1OmL广口瓶中。在贫营养型的河流中采样时,应酌情增加水样采集量。5.1.5.2 固定每100mL水样,加入1mL-1.5mL腆液,使水样呈棕黄色,需长期保存的样品,再在水样中加上5mL左右的甲H溶液。5.1.5.3 沉淀和浓缩将10mL的固定水样完全转移至沉淀器中,自然沉淀24h-48 ho用虹吸法慢慢吸去上层清液,虹吸过程中不能搅动或吸出浮在表面、沉淀器内壁和底层沉淀的浮游植物,沉淀液及沉淀器内壁附着藻类定量转移至试剂瓶内,并定容至30mL。如需长时间保存,应在试剂瓶中滴加几滴甲醒液,并用石蜡或不干胶封口。5.1.6 定量样品的计鼓5.1.6.1 定量法无计数框时,可采用该方法:计数:将浓缩的30mL水样摇匀,吸50L水样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高倍镜下进行全片观察9 SC/T 9102.3-2007 并分门别类计数个体数目;1L 水中浮游植物个数的计算公式:N士在XN,式中:N 1L水中浮游植物个数:N,一一计数的浮游植物个数,v。一一1L水样沉淀浓缩厉的体积,单位为rnL;V,一一计数的标本水量,单位为rnL。5.1.6.2 计敛框行格法计数:用上述方法摇匀30mL的浓缩水样,用0.1mL定量吸管吸取O.lrnL标本液置于0.1mL计数框中,盖上盖玻片(22mmx22 mm).在高倍镜下对计数框上第二、五、八行共30小格(全片为10行,共1格)进行分门别类计数。1L水中浮游植物个数的计算公式.-旦旦XN-3VII 式中:N一-lL水中浮游植物个数;叫计数的浮游植物个数;Vo一-lL水样沉淀浓缩后的体积,单位为rnL;V,一一计数的标本水量,单位为mL。5.1.6.3 目镜视野法.(2)计数:用上述方法将30mL标本摇匀,用定量的O.lrnL吸管吸取0.1rnL浓缩液置于O.lrnL计数框中,在高倍镜下进行计数,一般计数100个视野,所得数值不能少于300个体,如果少于300个体,则再增加100个视野,以此类推进行分门别类计数。用台尺测微尺量得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的视野直径,然后按困面积公式(盯2)求得视野面积。计数框面积为20mmX20mm.即可得出计数框的视野个数。例如:视野面积为0.095mm2则计数框面积可折算成4210个视野。1L水样中浮游植物的个数式中-N一一1L水中浮游植物数量;F,一一每个视野面积;C,一一计数框面积3Fn一一-计数过的视野数;U一一计数框的体积;V一一1L水样沉淀浓缩后的体积;Pn一一每片计数出的浮游植物个体数。5.1.7 浮游植物重量(生物量)的计算C,V=一一一.p.(3)FSFn U n 浮游植物的比重接近于1,可直接由浮游植物的体积换算成重量(湿重)。生物量为各种浮游植物的个数乘以各自的平均体积,单位为吨/L或g/m3010、SCIT 9102.3-2007 浮游植物体积测定:按藻体的几何形状测量,如长度、高度、直径,然后求出体积,如球形体积=4/3盯305.2 浮激动物监测5.2.1 采样点、采水层次、采样频率、采集时间的选定同浮游植物。5.2.2 采集工具和药品5.2.2.1 采样摆材采水器:静水采用有机玻璃采水器,流速较大水体采用带铅鱼的横式采水稽。浮游生物网:采用25号浮游生物网(网孔0.064mm)和13号浮游生物网(网孔0.112mm)。5.2.2.2 样品固定保存剂同浮游植物。5.2.2.3 观测分析器材显微镜(附测微尺)一台.目镜2对(lOX,16x),物镜4个(5X,1Ox,20 x,40 x),油镜1个(1X)。解剖镜。0.1 mL、lmL和5mL计数框,定量吸管、载玻片、盖玻片、虹吸管、小吸管、量筒。1仪lOmL筒形沉淀器或l000mL分液漏斗。5.2.3 定性标本的采集、固定和镜检采集小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用25号浮游生物网,方法同浮游植物。采集大型甲壳类(枝角类、槐足类):用13号浮游生物网,方法同浮游植物。固定、镜检:同浮游植物。5.2.4 轮虫的定量标本来集、固定、浓缩和计敛5.2.4.1 采集、固定、浓缩同浮游植物或直接采用浮游植物的定量标本。5.2.4.2 计戴摇匀浓缩的30mL水样,用1mL的定量吸管吸取1mL水样置于1mL计数框中,盖上盖玻片(22mmx44mm),在低倍或中倍镜下进行全片计数,一般计数两片,取其平均值。将所得结果换算成1L水中的个数计算方法同浮游植物。5.2.5 枝角类、镜足类定量标本的采集、固定、浓缩和计数5.2.5.1 采集在一定水层用5L(或10L)采水器采10L-50 L水样,用25号浮游生物网(该网衣不能破损或有小孔,作为专用定量过滤网)过滤,过滤水盛于1mL-200mL广口瓶中,并将网洗2次-3次(网口不能进水),所得水样放入上述瓶中。5.2.5.2 固定用甲隆液,每l00mL水样加4mL甲醒液。5.2.5.3 计敛用lmL或5mL计数框将全部过滤水样在低倍镜下进行分类计数,然后分别算出每升水中的个数。5.2.6 浮游动物噩噩的计算5.2.6.1 体积法将浮游动物的个体作为一个近似的几何图形,按求积公式获得生物体积,设定比重为1,算出该动物的重量。11 SC/T 9102.3-2007 5.2.6.2 直接称重法把同一长度组的个体放在已称至恒重的编号薄玻片上(玻片越轻越好),并用滤纸将称重标本吸到没有水痕的程度,迅速在天平上先称其湿重;然后将它们放入恒温干燥箱中(约70(;)干燥24 h,再放入干燥器中2h,然后把样品放在天平上称其干重。一般称重30-50个,体妖小于0.8mm的个体则称重150个以上。如用精度为0.1阅的电子天平,则可适当减少称重个体。5.2.6.3 轮虫体积近似计算公式一一根据轮虫的圆形、椭圆形、球形、矩形、锥形等体形进行测量;-一在显微镜下用毛细管将所需的活体轮虫吸出置于载玻片上,加入适量麻醉剂(如苏打水),使其呈麻醉状态;或将玻片上水慢慢吸去,至轮虫仅能作微小范围运动为止。求积公式为:式中:V-一轮虫体积,单位为m3;a一一体长的112,单位为阳;廿-一体宽的112,单位为m;一体厚的112,单位为问。V=413xxaxbxc.(4)5.2.6.4 枝角类、镜足类体积测定方法枝角类的测量从头部顶端(不含头盔)至完刺基部长度;棍足类测量是从头部顶端至尾叉末端的长度,然后用统计学的方法获得相应的体长-体重回归方程式。6 底牺动物采样、样晶保存和分析方法6.1 底牺动物采样6.1.1 采样点的选择选择采样点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整个水体的基本情况,根据不同生挽特点(水深、底质、水生植物)设置断面和采样点。湖泊.采样点应选在主湖区,隔离或半隔离的湖湾、大型水生植物分布区、出水口、进水口以及污染地区等。水库:采样点应选在近坝区、旧河床,因灌溉水势消长区、牧草、作物、森林淹没区。河流,采样点应选在浅滩、深槽、泉水区、支流、泪水湾,并在相当长的距离作流动调查。6.1.2 采集工具改良彼得生采泥器(开口面积为1116m或1120m)。三角拖网,带网夹泥器(开口面积为116m)。其他工具.分样铜筛(40目)、组力天平、手执放大镜、托盘天平、塑料水桶、白色解剖盘、小银子、解剖针、脸盆、毛笔、广口瓶(30mL-50 mL,250 mL),塑料袋、显微镜、解剖镜。6.1.3 样晶采集每个采样点各采3次样,将所得结果进行平均。大型软体动物采集:用带网夹泥器从底泥中采得样品后,连网放在水中剧烈涤荡,洗去样品中的污泥(网口必须保持紧闭),然后提出水面至船上打开,拣出螺衅,放入广口瓶或塑料袋中,带回室内进行处理。水生昆虫、水蜓蚓、小型软体动物采集.用改良彼得生采泥器将采得泥样倒入40目铜丝筛中,然后将筛底在水中轻轻荡涤,洗去样品中污泥,然后将筛中样品装入样品袋中(如果水量E蚓贴在筛网上,可以12 SC/T 9102.3-2007 用毛笔把它刷下),扎紧袋口,带回室内分练。如果带回样品不能立即进行分拣,应将样品置于低温(4C)保存。6.2 鹿牺动物样晶保存和分析方法6.2.1 固定药晶甲隆液(7%):取7mL甲M溶液(分析纯)用蒸馆水稀释至1mL。乙赔(75%):量取无水乙醇(99.8%,分析纯)750mL,用蒸馆水混合稀释至1OmL。甘泊。加拿大树胶。6.2.2 样晶分练、固定6.2.2.1 样晶处理将样品倒在白色解剖盘内,加清水进行分练。用解剖针或小镜子拣出小螺、水蜓蚓和水生昆虫(大型软体动物用手分拣)等,并分别放人盛有固定液的小瓶中。6.2.2.2样品固定水蜒蚓的固定:固定前,先进行麻醉,即将标本置于玻皿中,加少量水并滴1滴-2滴75%的乙醇,每隔5min10 mio,再加1滴-2漓,直至虫体完全麻醉,然后移人配置的7%甲醒液中,24 h后再移入75%-80%乙醇中。软体动物的固定:固定前先在50C热水中将螺蚌闷死,在蚌壳张口处(或螺席、壳口问)插入一块小木片,然后向内脏注射7%的甲M液.再在7%甲M液中固定24h,然后移人75%乙醇中保存。对螺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外壳特征,因此可去内脏、空壳保存。水生昆虫的固定:用7%甲M液固定,24h后,移入75%-80%的乙醇中保存。6.2.3 定性鉴定在低倍显微镜、解剖镜和手执放大镜下进行观察。软体动物和水蜓蚓的优势种类鉴定至种,摇蚊幼虫鉴定到属,水生昆虫等鉴定到科。6.2.4 密度和生物量计算把每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按不同种类准确统计其个体数,再根据采样器开口面积计算出单位面积上的个数(ind/m2)和生物量(g/m2)。称重前先把样品在吸水纸上轻轻翻滚,吸去附在体外水分,软体动物用盘架天平,水蜓蚓和昆虫用扭力天平称重。先称各采样点的总重,然后再分类称重,其数据代表固定后的湿重。6.2.5 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计算将上述水体所有采样点的所有数据进行累计、平均,算出采样月(或季、年)中整个水体各类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6.3 注意事项在分样工作中,尽可能在标本生活状态时进行,动物的运动有助于挑选工作进行。鉴定水桶寡毛类和摇蚊幼虫等种类时,先制片,然后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观察,用甘油做透明剂。如果需保留制片,用加拿大树胶封片(封片时先滴1漓-2滴加拿大树胶在载玻片上,放入标本进行封片,封片时用胶量要适当,避免产生气泡)。固定水生昆虫时,固定液须为动物体积的10倍以上,否则应在2-3d后更换一次固定液。螺、蚌等大型种类应及时称重,其数值为带壳湿重,记录时应加注说明允许偏差。测定结果要给出平均数(主)、标准差(S)和样本数(N)。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