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107-2019 水电厂自动化元件基本技术条件(电力).pdf
-
资源ID:67534985
资源大小:630.7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L∕T 1107-2019 水电厂自动化元件基本技术条件(电力).pdf
DL/T 1107-201X I ICS 27.140 P 59 备案号:-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1107 2019 代替 DL/T 1107 2009 水电厂自动化元件基本技术条件 Basic specifications of automatic components for hydropower plant Boiler refractory material for thermal power plant Boiler refractory material for thermal power plant 火力发电厂锅炉耐火材料 火力发电厂锅炉耐火材料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T 1107 2019 I 目目 次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要求.3 5 试验.8 6 技术文件.9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9 DL/T 1107 2019 II 前前 言言 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对DL/T 11072009水电厂自动化元件基本技术条件进行修订。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对 DL/T 11072009 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删除、修改了范围的内容。删除、修改和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删除、修改和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删除、修改和完善了技术要求中有关通用规定的内容。新增了红外测温检测仪器、压力式液位计、浮子式液位计、超声波液位计、雷达液位计、接近开关、摆度和键相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磁通密度传感器、局部放电传感器、轴电流监测装置、荷重监测元件的技术条件要求。对温度、压力、液位、位移、振动等监测元件、调节元件、执行元件的技术条件要求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增加了相应条款的标准引用。删除流量监测元件、转速监测元件和自动滤水器等相应条款内容,增加标准引用。第 5 章节“质量检验”修订为“试验”。在本章中删除“试验方法”。增加“现场试验”和“试验报告”。并对章节的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第 6 章节“交接验收”修订为“技术文件”。在本章中删除“6.1.1 和 6.1.3 条款”删除原标准第 7 章节“运输”、“贮存”内容,增加标准引用。删除原标准附录 A、附录 B。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站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天津水利电力机电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大唐广西分公司广西平班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瑞德森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江、王晓晨、乔卫斌、贾彦博、张润时、康永林、余志强、杨小松、李正家、赖发彬、孔德宁、葛凯、韦吉文、曲东、王咏梅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DL/T 11072009。DL/T 1107 2019 1 水电厂自动化元件基本技术条件水电厂自动化元件基本技术条件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厂自动化元件(装置)的结构、功能、性能等基本技术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试验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有关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电厂的机组及其辅助设备、全厂公用设备使用的自动化元件的配置选型设计和产品设计制造。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48 管道元件 公称压力的定义和选用 GB/T 4798.1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第 1 部分:贮存 GB/T 4798.2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第 2 部分:运输 GB/T 5465.2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第 2 部分:图形符号 GB/T 6075.5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 第五部分 水力发电厂和泵站机组 GB/T 7551 称重传感器 GB/T 11348.5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 第五部分 水力发电厂和泵站机组 GB/T 12244 减压阀的一般要求 GB/T 12245 减压阀 性能试验方法 GB/T 12246 先导式减压阀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927 工业阀门 压力试验 GB/T 14048.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1 部分:总则 GB/T 15479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24923 普通型阀门电动装置技术条件 DL/T 619 水电厂自动化元件(装置)及其系统运行维护与检修试验规程 DL/T 664 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DL/T 1197 水轮发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DL/T 水电厂流量测量装置技术条件 DL/T 1859 水电厂转速测量装置技术条件 DL/T 1858 水电厂自动滤水器技术条件 JB/T 7352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磁阀 JB/T 7376 气动空气减压阀技术条件 JB/T 10373 液压电液动换向阀和液动换向阀 JB/T 10674 水力控制阀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自动化元件(装置)automatic components(devices)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转换、显示、传送、处理和执行等功能的结构紧凑、功能单一的设备。主要包括用于温度、压力、液位、流量、转速、振动、位移等非电量监测的传感器、信号器、监视仪和监测装置,以及用于调节工作介质参数的自动减压阀、过滤器,执行工作介质通断或换向控制的电磁阀、电动阀、液压操作阀等。3.2 传感器 transducer/sensor 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DL/T 1107 2019 2 注 1:敏感元件(sensing element),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注 2:转换元件(transducing element),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注 3:当输出为规定的标准信号时,则称为变送器(transmitter)。注 4:英文单词中的斜线符号“/”,表示其前后的词通用(下同)。3.3 信号器 annunciator 是指专门监测被测非电量变化是否超限的装置,当被测非电量变化升或降到设定值时,发出开关量信号。又称某非电量开关或继电器。通常为无源式。3.4 监视仪 monitoring instrument 是指对传感器信号进行采集、处理、显示和输出信号的长时间在线运行仪器。信号输出包括开关量、模拟量和数字通讯。3.5 监测装置 monitoring device 是指由传感器与监视仪组成的测量设备。3.6 准确度(精确度、精度)accuracy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3.7 重复动作误差 repeatability error 是指信号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被监测量作升或降变化,同一信号点同一方向连续多次动作时,被监测量的不一致性。3.8 灵敏度 sensitivity 仪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的变化值之比。3.9 线性度 linearity 校准曲线与某一规定直线一致的程度。3.10 返回系数 return coefficient 是指信号器同一触点的复归值除以动作值。3.11 分辨力 resolution 是指在仪器的测量范围内,能产生可观测的输出量变化的最小输入量变化值。3.12 频率响应 frequency response 是指在规定的被测量频率范围内,对加在传感器上的正弦变化的被测量来说,输出量与被测量振幅之比及输出量和被测量之间相差随频率的变化。注:频率响应应当以在规定的被测量频率范围内和某一规定的被测量为基准。3.13 响应时间 respond time 是指仪表输入一个阶跃量时,其输出由初始值第一次到达最终稳定值的时间间隔。3.14 稳定性 stability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仪器仪表性能特性在规定时间内保持不变的能力。3.15 液位变率 liquid level change rate 是指单位时间内液位变化的值。3.16 综合误差 comprehensive error DL/T 1107 2019 3 等于组成该装置的传感器和监视仪的各基本误差平方和的平方根。3.17 测量范围 measurement range 在允许误差限内由被测量的两个值确定的区间。注:被测量的最高、最低值分别成为测量范围的“上限值”、“下限值”。3.18 量程 span 测量范围的上、下限值之间的代数差。4 技术要求 4.1 通用规定 4.1.14.1.1 工作条件如下:a)海拔高度:2000m。b)环境温度:540。c)环境相对湿度:95。d)环境振动条件:0.5Hz8Hz 位移幅值不大于 1.5mm;8Hz150Hz 加速度不大于 5m/s2。e)环境磁场强度:800A/m。4.1.4.1.2 2 在油、气、水系统工作的元件应能在下列介质条件下长期工作:a)油含水不大于 0.1%,油的颗粒度含量NAS9 级。b)压缩空气含尘量不大于 0.1g/m3,粒径不大于 50m,露点低于工作环境温度 10。c)水含沙量(粒径不大于 0.5mm)不大于 30g/L,有少量粒径不大于 5mm 的漂浮物(主供水的滤水 器和主阀门应适应比此更差的介质条件)。4.1.4.1.3 3 元件应能在下列电源条件下正常工作:a)直流额定电压 48V 及以下的,电压变动范围+20%-20%,纹波系数小于 5%。b)直流额定电压 110V、220V 的,电压变动范围+10%-15%,纹波系数小于 5%。c)交流额定电压 220V 的,电压变动范围+10%-15%,频率 50Hz2.5Hz。4.1.4.1.4 4 监测元件及电磁阀宜采用直流电源。4.1.4.1.5 5 元件应有电源、接地及警示的标志符号,标志符号应符合 GB/T 5465.2 的规定。4.1.4.1.6 6 液(气)压元件的承压部件,应以 GB/T 1048 规定的公称压力 PN 的 1.5 倍为试验压力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在规定的持续时间内不允许出现渗漏、裂纹等异常现象。4.1.4.1.7 7 液(气)压元件装配后,应进行密封性试验,各连接部分及填料部分不准出现外渗漏。电动、油压、水力操作阀门的内密封渗漏率应符合 GB/T 13927 的规定,电磁换向阀和电磁空气阀的内密封渗漏率应符合 JB/T 7352 的规定。4.1.4.1.8 8 监测元件的主要质量特性参数应包括:a)静态性能的准确度、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b)动态性能的频率响应(振动、水压脉动监测元件)、响应时间(温度、流量、压力脉动监测元件)。c)稳定性。4.1.4.1.9 9 监测元件的准确度以其基本误差来评定。在实际测试条件下,工作误差大于产品规定的基本误差时,若产品规定有附加误差,则应按实际环境超出基准条件值计算各附加误差,应按下列公式修正后进行评定。=()2()2 式中:基本误差;x 工作误差;yi 第 i 个附加误差。4.1.4.1.10 10 监测元件的电气性能要求如下:仪器的电路应与大地绝缘,其中传感器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5 M,监视仪不接地处的绝缘电阻DL/T 1107 2019 4 应不小于 10 M。4.1.4.1.1111 监视仪的要求如下:a)监视仪显示应清晰。b)开关量信号,宜选用速动型开关。c)模拟量信号,宜选用 DC4mA20mA,负载电阻最大值550。d)数字通讯接口宜为 RS232 或 RS485。e)有断电记忆、参数自动保护功能。f)监视仪应有自检功能,通电和断电瞬间及仪器电路(包括传感器)故障时,输出信号不应引起 误动。g)绝缘强度应符合 GB/T 15479 的要求。h)监视仪应能承受来自电源、信号源、控制端口以及周围环境的辐射电磁场干扰,同时设备本身 的电磁干扰应减小到最低程度,能通过 GB/T 17626.4 规定的第 2 级电快速瞬变试验。4.2 温度监测元件 4.2.1 4.2.1 测温电阻宜选用分度号 Pt100 的产品,且满足下列要求:a)精度等级宜为 A 级。b)宜采用三线制引出。c)宜采用双支电阻结构,两个电阻引出线应分别单独引出,其引出线应能抗电磁干扰。d)轴瓦的测温电阻引出线应无接头引至油槽外,具有防油性能。引出线应采用网状屏蔽电缆。e)测温元件应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探头的热响应时间应60s。f)测温电阻及引出线在高温时应能保证其绝缘性能,用于定子位置的最高使用温度应150。用于其他位置的最高使用温度应100。4.2.4.2.2 2 数字式温度监视仪要求如下:a)应至少具有两对可整定开关量输出信号。b)应有一对监视仪故障报警点输出。c)报警点重复动作误差:1.0%F.S。d)基本误差:0.5%F.S。4.2.4.2.3 3 多路温度巡检仪要求如下:a)可统一上、下限报警。b)有输入回路断线报警。c)自动巡检、手动定检可自由切换。d)应有数字通讯接口。e)显示时间可整定。f)报警点重复动作误差不大于基本误差的 1.5 倍。g)基本误差:0.5%F.S。4.2.4.2.4 4 红外测温检测仪器应符合 DL/T 664 的要求。4.3 压力监测元件 4.3.14.3.1 压力(压差)开关要求如下:a)开关接点应采用速动型微动开关。b)设定点应能整定和锁定。c)返回系数应在 0.91.1 之间,且复归值与设定值之差不应大于量程的 10%。d)重复动作误差:1.5%F.S。f)动作寿命:10 0000 次。4.3.24.3.2 电接点压力表要求如下:a)宜充液加阻尼。b)对于上升时发信号的触点,返回系数应不小于 0.9;对于下降时发信号的触点,返回系数应不大于 1.1,且复归值与设定值之差不应大于量程的 10%。c)同一触点的重复动作误差:1.5%F.S。4.3.34.3.3 压力(压差)传感器要求如下:a)瞬间抗过压能力宜达额定压力的 2.5 倍以上,宜配阻尼器。b)压差传感器宜配三阀组。c)准确度:0.25%F.S。DL/T 1107 2019 5 4.3.44.3.4 压力脉动传感器要求如下:a)传感器的响应频率不小于被测频率的 5 倍。b)最大工作压力不应大于满量程的 1/2。4.4 流量监测元件 应符合 DL/T 水电厂流量测量装置技术条件 的规定。4.5 液位监测元件 4.5.14.5.1 液位监测元件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为 25000 小时。4.5.4.5.2 2 机械式液位信号器要求如下:a)有自保持功能的信号器,液位升降至某一位置信号动作后,在液位返回时,信号保持不变。b)压力油罐的油位宜应采用磁翻板或磁浮子间接指示,偏差:5mm。c)重复动作误差:5mm。4.5.4.5.3 3 压力式液位计要求如下:a)分辨力:0.2cm。b)允许误差:测量范围10m 时,1cm;测量范围10m 时,0.1%F.S。4.5.4.5.4 4 浮子式液位计要求如下:a)分辨力:1cm。b)液位变率不小于 40cm/min。c)允许误差:测量范围10m 时,2cm;测量范围10m 时,0.2%F.S。d)采用顶装式浮子液位计测量上导、下导、推力和水导油位,宜配置防波筒。4.5.4.5.5 5 超声波液位计要求如下:a)分辨力:测量范围40m 时,0.5cm;测量范围40m 时,1cm。b)允许误差:测量范围40m 时,3cm;测量范围40m 时,0.3%F.S。4.5.4.5.6 6 雷达液位计要求如下:a)分辨力:5mm。b)允许误差:1cm。c)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50000 小时。4.5.4.5.7 7 液位监测装置要求如下:a)具有 2 对以上可整定的开关量信号输出及至少 1 对模拟量输出。b)有液位数值显示。c)有数字通讯接口。d)综合误差:1.5%F.S。4.6 位移监测元件 4.6.14.6.1 行程开关要求如下:a)应采用防水型结构,宜用速动型。b)直接驱动的开关,在触点动作后,应有不小于 2mm 的过行程。c)直接驱动的开关,所需动作力不应影响被监测件的动作。d)磁记忆开关的常开常闭触点应标识清楚。e)微动开关在通断不小于 0.15A 直流感性负载的情况下,寿命应不少于 1106次。4.6.24.6.2 位移传感器要求如下:a)拉绳式位移传感器宜采用多圈绝对式编码器,如采用增量式编码器,应在二次仪表设有失电记忆功能。b)角位移传感器宜选用单圈绝对编码器。c)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线应采用屏蔽线。d)基本误差:0.5%F.S。4.6.34.6.3 大轴轴向位移监测装置要求如下:a)应具有可整定的带锁定的报警点输出。b)分辨力:0.1mm。c)综合误差:1mm。4.6.4 4.6.4 接近开关要求如下:a)应选用对环境的要求条件较低的电感式接近开关(也叫涡流式接近开关)和电容式接近开关;DL/T 1107 2019 6 在环境条件比较好、无粉尘污染的场合,可采用光电接近开关。b)宜具有直流三线制输出。c)引出线应有屏蔽措施。4.7 转速监测元件 4.7.1 转速测量装置应符合 DL/T 1859 的规定。4.7.2 机械液压过速保护装置要求如下:a)由安装环、离心飞摆、脱扣器、换向阀及附件组成。b)动作重复误差应不超出3%额定转速。c)应具有不少于 2 对的报警点输出。d)换向阀动作后应自保持,手动复位。e)机组过速保护动作值应在出厂前完成整定。4.8 振动监测元件 4.8.14.8.1 摆度和键相传感器应符合 DL/T 1197 的规定。4.8.24.8.2 振动传感器应符合 DL/T 1197 的规定。4.8.34.8.3 振动监测装置功能:a)显示通频振动幅值。b)振幅应采用振动位移的峰-峰值,单位为 mm 或 um。c)可设定越限报警和停机两级值,应显示报警状态,并具有相应的继电器输出。d)越限报警和停机信号带延时功能,延时时间可整定,信号均可选择锁定/不锁定。e)机组正常开、停机过程不应误报警。f)应有模拟量输出。g)应具有数据通讯接口。4.8.4 4.8.4 振动监测装置的主要技术要求是:a)频率范围和量程应符合 GB/T 6075.5 和 GB/T 11348.5 规定的要求。b)综合误差:2.5%F.S。c)报警点重复动作误差不大于整定值的1.5%。d)应具有抗 0.01T 磁场和 110dB(声压级)噪声干扰的能力。4.8.54.8.5 单元式振动监视仪应具有 2 个以上监测通道。4.8.64.8.6 智能式振动监视仪功能:a)宜具有多个通道,具有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及通信功能。b)具有振动、摆度、轴向位移、键相等信号采集的功能。c)具有多个通道信号输出,通道数量和信号内容可设定。d)能显示有关参数的波形、峰峰值、最大值、均方根值、频谱、瀑布图、趋势图。e)应具有装置状态、各通道状态、继电器动作等显示功能。f)应具有参数设置、数据存储查询等功能。4.9 其他监测元件 4.9.14.9.1 导叶保护装置要求如下:a)可采用剪断销、液压连杆、破断连杆等方案。b)带开关量信号输出。c)剪断信号器或限位开关应能防水,且剪断力和开关行程应与结构设计相适应。4.9.24.9.2 油混水信号装置要求如下:a)宜采用电容式。b)电极应不吸油、不吸水,表面不易粘附油。c)电极结构应使电极间介质及时充分接触。d)应有含水量显示。e)应有模拟量输出。f)应有 2 对报警点输出,报警值在含水量 0.1%5%可整定。g)重复动作误差:1.0%F.S。h)综合误差:5%F.S。4.9.34.9.3 发电机气隙监测装置要求如下:a)传感器的结构与安装应不影响发电机安全运行。DL/T 1107 2019 7 b)有报警功能并锁定。c)综合误差:1mm。d)应能检测发电机定子与转子间的间隙。4.9.44.9.4 流量水头效率监测装置要求如下:a)应显示瞬时流量、累积水量、水头和效率。b)有模拟量输出。c)综合误差:0.5%F.S。4.9.54.9.5 拦污栅前、后水位差测量装置要求如下:a)显示 2 个水位及其差值。b)有 2 对报警点及模拟量输出。c)有变送器断线检测功能。d)综合误差:0.5%F.S。4.9.64.9.6 磁通密度传感器 应符合 DL/T 1197 中的规定。4.9.74.9.7 局部放电传感器 应符合 DL/T 1197 中的规定。4.9.84.9.8 轴电流监测装置要求如下:a)应具有对轴电流的基波、谐波及有效值采集、分析和报警功能。b)应有 2 对报警点输出。c)宜采用交、直流双路电源冗余供电。c)综合误差:1%F.S。4.9.94.9.9 荷重监测元件要求如下:a)荷重传感器应符合 GB/T 7551 的要求。b)荷重仪具有自重扣除(调零)功能,修正系数可设置。4.10 调节元件 4.10.14.10.1 水用自动减压阀应符合 GB/T 12244、GB/T 12245 和 GB/T 12246 的规定。4.10.24.10.2 高压空气减压阀应符合 JB/T 7376 的规定。4.10.34.10.3 自动滤水器应符合 DL/T 1858 的规定。4.11 执行元件 4.11.14.11.1 电磁换向阀要求如下:a)电压等级宜为 DC220V,功率不宜大于 45W,线圈塑封防潮,极限温升应符合 GB/T 14048.1的规定。b)宜采用卧式滑阀结构,高压的采用球阀,阀体上各通口应有清晰标识,配标准管接头。c)双稳态(即双电磁线圈)应带定位机构,并宜有自断电功能,宜有阀位指示、应有手动操作功能。d)应无液压卡阻,通以公称压力的介质,静置 72h 后,施加 85%额定电压,换向阀应一次动作成功。e)其它应符合 JB/T 7352 的规定。4.11.24.11.2 电磁空气阀要求如下:a)电压等级宜为 DC220V,功率不宜大于 25W,线圈塑封防潮,极限温升应符合 GB/T 14048.1的规定,动铁心应使用不锈软磁材料,接线应采用紧固结构并有防水措施。b)先导式电磁空气阀最低工作气压不宜高于0.2MPa;有阀前后压差要求的,压差不宜大于0.3MPa;c)采用滑阀结构的柱塞与阀套间的密封材料应耐油。d)阀体上各通口应有清晰标识,应有手动操作机构。e)其它应符合 JB/T 7352 的规定。4.11.34.11.3 自动补气装置要求如下:a)应具有自动补气、手动补气和手动排气功能。b)应具有常开电磁阀、常闭电磁阀、单向阀、过滤器、消声器、手动阀门等。c)常闭电磁阀出口、常开电磁阀进口和自动补气管路应三通连接,常开电磁阀出口应与大气连通。DL/T 1107 2019 8 d)电磁阀、单向阀工作时应处于垂直状态。e)手动与自动补气通道应独立。f)电磁阀应符合 JB/T 7352 规定的要求,4.11.44.11.4 电动操作阀要求如下:a)在最低工作电压及最大工作压力下,电动操作阀动作应无卡阻、无外漏。b)电动装置的要求应符合 GB/T 24923 的规定。4.11.54.11.5 电动四通换向球阀要求如下:a)球体应采用“LL”型通道,球体转动 90 度,可对介质的流向进行切换。b)球体和阀杆应采用不锈钢材料。c)阀体上应有指示水流方向的标志。d)应具有定时、差压和手动切换功能。e)应有运行、故障、切换动作、差压报警等输出信号。f)电动装置应符合 GB/T 24923 规定的要求。4.11.64.11.6 油压操作阀要求如下:a)油缸的公称压力、内径、活塞杆直径、行程应符合有关系列标准;b)油缸的活塞运动应平稳,速度不大于 0.1m/s(可不设缓冲装置),行程有指示;c)寿命试验要求的动作次数应不小于 10 000 次;d)油缸的活塞行程和输出力要与所配阀门的操作需要相适应,不应有过多的余量,并通过缸内加垫使行程调整合适,以免在阀门启闭受阻时使阀体遭受破坏;e)水用油压操作阀门的阀门与油缸在操作杆的密封应分设,保证油、水系统不因密封失效而串通。f)液压电液动换向阀和液动换向阀应符合 JB/T 10373 的要求。4.11.4.11.7 7 水力控制阀应符合 JB/T 10674 的要求。5 5 试验试验 5.1 试验规则 5.1.1 试验应包括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现场试验。5.1.1.2 型式试验 5.1.2.5.1.2.1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累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试验。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试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5.1.2.5.1.2.2 2 型式试验的项目按各元件的有关标准确定,原则上是全部性能试验,应包括:a)外观检查。b)机械性能试验。c)电气性能试验。d)功能试验。f)环境试验。g)寿命试验。5.1.2.5.1.2.3 3 型式试验中有一台以上产品不合格时,应加倍抽取产品进行试验,仍有不合格品时,则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5.1.3 出厂试验 5.1.3.5.1.3.1 1 所有元件均应通过出厂试验,合格后方能出厂。5.1.3.25.1.3.2 出厂试验的项目按照元件的有关标准确定,应包括:a)外观检查。b)机械性能试验。c)电气性能试验。d)功能试验。5.1.3.3 试验中凡有一项不合格者,应返修后重新进行试验。DL/T 1107 2019 9 5.1.4 现场试验 5.1.4.5.1.4.1 1 所有元件均应进行现场试验。5.1.4.25.1.4.2 现场试验项目按照元件技术规范、实际使用要求及测试条件确定,应符合 DL/T 619 有关规定。应包括:a)外观检查,包括外观、标志、接插件和介质通道。b)机械性能试验,包括强度试验、密封性试验、动作试验。c)电气性能试验,包括绝缘电阻试验。d)功能试验。5.2 试验报告 5.5.2 2.1.1 试验报告应记载所观测的数据和计算结果。5.5.2 2.2 2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a)试验依据,目的。b)被试元件的制造厂、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以及使用编号、测位名称、主要技术参数等。c)试验条件、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试验程序及测量仪表、设备的型号、准确度等。d)试验结果,包括数据、曲线、图表和照片等。e)试验结论。f)日期、地点和测试环境条件。g)主持、参加单位和人员。6 6 技术文件技术文件 6.1.1 应具有下列技术文件:a)装箱设备清单。b)装箱资料清单。c)装箱备品备件清单或合同规定提供的备品备件清单。d)装箱安装附件、专用工具清单(如有)。e)出厂合格证书。f)出厂检验报告。g)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h)安装图、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图。7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7.1.1 元件应装有铭牌,主要内容有:a)产品型号及名称。b)关键参数。c)制造厂名。d)产品制造编号及日期。7.1.2 应在外包装箱作如下标记:a)产品名称及包装箱件数/总件数。b)到站(港)及收货单位名称地址。c)发站(港)及发货单位名称地址。d)重量及外形尺寸。e)按照规定在包装箱外面加“防潮”、“向上”等标志。7.2 包装 7.2.1 应采用塑料制品进行内包装,并放在四周采用防震材料垫实的包装箱内。7.2.2 包装箱应符合 GB/T 13384 的规定,按照装箱清单如数装箱;随货提供的装箱文件应装入塑料袋中,再放入包装箱内。7.2.3 包装应按照设备和运输方式的不同要求,采取防雨、防潮、防震、防霉、防冻、防盐雾等措施。7.3 运输 DL/T 1107 2019 10 应符合 GB/T 4798.2 的规定。7.4 贮存 应符合 GB/T 4798.1 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