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三.docx

    • 资源ID:67600925       资源大小:25.12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三.docx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三哈三中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 高三学年第三次验收考试 语文 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 本次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分值为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怎样读懂乡土中国 怎样读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要读懂乡土中国,首先必须了解这本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本书,有许多内容都是针对乡村建设这一学派的学者们而说的,乡村建设学派认为“愚、弱、穷、私”是中国人的四大痼疾,他们认为只要普及教育,让乡下人识字,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等等,就可以改变这一现状,但作者却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有自己的地域特点以及一套沿袭已久的文化制度,需要我们以科学实证的方法作深刻的研究,认清乡土社会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我们阅读这本书时,如果能清楚乡村建设者们的主张和学说,就能对书中的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就能学有所得。 此外,阅读乡土中国最重要的就是树立文体的概念。乡土中国属于论述类文体,这是由本书的写作目的决定的。它不是一本文学类的作品,而是一本以论述为主的学术专著,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乡土中国共有十四篇文章,是对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文化层面的现象作规律性的阐释,这些文章用统一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理论来分析,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同时它们又各自成篇,分别对应独立的主题。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把握这一特点。 为了读懂乡土中国,我们还需要对这本书的写法做一些认识,它最大的写法有些什么呢?其一是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即从生活中的事例讲起,逐步分析这些个别现象的特点以及包含的道理,然后再归纳出自己的结论,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一点在文章中多有体现。比如无讼一文,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例,由浅入深地论述了两种社会形态中维持社会治理的方式,围绕“讼师”(律师)在乡土社会和城市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作论述,判然划分出了礼治社会和法治社会对“打官司”的不同态度与看法。从而得出结论:都市社会,法律必不可少,律师地位很重要,而在乡土社会里,“讼”的发生,则是社会礼治的衰落和教化的失败。因为乡土社会的每个人心里都有潜移默化的守规则意识,人们凭借心中的良知,就可以处理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就可以维持和谐的社会治理。 其次,我们还要对乡土中国的语言特点做一些分析。乡土中国有明白易懂的语言表述,比如讲到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或讲述一个案例的时候;但讲到某种社会学的概念或理论时,的确是有些艰涩难懂的。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呢?我们要紧扣文章的标题来读,因为文章的标题是全文中心意思的高度提炼。比如在血缘与地缘一文中,开头一段先讲血缘社会的基础是年长者对年幼者有强制的权力,第二段则论述生育是维持血缘社会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作者写这些,一是为了论述清楚乡土社会血缘的特点,二是为后文写地缘的特点作铺垫,因为地缘是从血缘中分离出来的另一种社会形态,它们之间必然有本质不同的地方,地缘社会代表着社会文明的大方向。 至于论述方面,作者通常采用纵横交错的方式进行。纵的方面是作者的观点及论证的层层分析和深入,横的方面则是对事实与案例联系的综合与分析。有时作者为了让自己的论述更加丰富有力,往往在横的方面展开过多,导致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把握不住纵向的理论推进,这时我们要注意回顾前文的论点,并与之进行对照,看看其论点是平行的还是推进的。这样来读,也就不难理解内容了。 (摘编自戴庆华怎样读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改变中国人“愚、弱、穷、私”的现状,乡土中国提出要依据中国乡土社会的地域特点及沿袭已久的文化制度来进行治理。 B.乡土中国由于自身的写作目的,选择了论述类的文体样式,但又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它共有十四篇文章,各自内容独立性很强。 C.乡土中国作为学术论著,虽然语言晦涩难懂,但是文中讲述了一些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案例,不乏形象趣味性。 D.乡土中国阐述了血缘与地缘的关系,本文提及这一内容是为了分析乡土中国从现象到本质逐步进行归纳的写法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运用例证法,举无讼一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乡土中国在写法上有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出结论的特点。 B.文章在分析血缘与地缘时先概述其首段和第二段的内容,再概括作者写这些的两个目的,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C本文按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展开,主体部分从时代背景、文体等多方面阐述了读懂乡土中国的具体方法。 D.乡土中国在论述方式上通常纵横交错,纵的是观点及论证的层层分析和深入,横的是对事实与案例联系的综合与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乡土中国用统一的社会功能学派的理论对中国乡土社会各个文化层面的现象作规律性的阐释,全书有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础。 B.乡土中国在论述时往往横的方面展开较多,读者把握不住纵向的理论推进,不对文章前后观照就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 C.在乡土社会里,“讼”的发生是礼治的衰落和教化的失败,因为乡土社会里每个人心里都有潜移默化的守规则意识。 D.乡土中国一书,结合中国乡土社会的特质,引入西方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对推进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有积极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 (摘编自优秀传统文化该怎样进校园) 材料二: 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教师眼里导致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展开困难的因素(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政府文化职能研究) 材料三: 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扩大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 (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实在”) 材料四: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各地各校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三是凸显育人特质。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法,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摘编自教育部持续推进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 B.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但“道”重于“术”,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要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而是要不断挖掘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 C.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调查显示,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教师不足1/3,这是影响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因素。 D.材料四侧重介绍了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目的,并介绍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特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B.C.D.6要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5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往事 沈从文 这事说来又是十多年了。 算来我是六岁。因为我第二次见到四叔时,他那条有趣的辫子就不见了。那是夏天秋天之间。妈怕我到外面乱吃东西,每天都要靠到她身边坐着,除了拿五个小钱到道门口去买士元的凉粉外,剩下便都不准出去了!至于为甚又能吃凉粉,那大概是妈知道士元凉粉是玫瑰糖,不致吃后生病吧。本来那时的时疫也真凶,听隔壁瑞龙妈说,杨老六一家四口人,从十五得病,不到三天便都死了! 爹好像到乡下江家坪老屋去了好久了,有天忽然要四叔来接我们,大概也就是闻到城里时疫的事情吧。妈也不说什么,她知道大姐二姐都在乡里,我自然有她们料理。只嘱咐了四叔不准大哥到乡下溪里去洗澡。 因大哥前几天回来略晚,妈摸他小辫子还湿漉漉的,知他必是同几个同学到大河里洗过澡了,还重重地打了他一顿呢。四叔人不大肥,但很精壮。妈常说这是会走路的人。铜仁到我凤凰是一百二十里蛮路,他能扛六十斤担子,一早动身,不摸黑就到了,这怎么不算狠!他到了家时,便忙自去厨房烧水洗脚。那夜我们吃的夜饭菜是南瓜炒牛肉。 妈捡菜劝他时,他又选出无辣子的牛肉放到我碗里。真是好四叔呵! 那时人真小,我同大哥还是各人坐在一只箩筐里被四叔担去的!大哥虽大我五六岁,但在四叔肩上似乎并不怎么不匀称。乡下隔城有四十多里,妈怕太阳把我们晒出病来,所以我们天刚一发白就动身,到行有一半的唐峒山时,太阳还才红红的。到了山顶,四叔把我们抱出来各人放了一泡尿,我们便都坐在一株大刺栎树下歇憩。那树的杈桠上搁了无数小石头,树左边又有一个石头堆成的小屋子。四叔为我们解说,小屋子是山神土地,为赶山打野猪人设的。树上石头是寄倦的:凡是走长路的人,只要放一个石头到树上,便不倦了。但大哥问他为甚不也放一个石子时,他却不做声。 他那条辫子细而长,正同他身子一样,我伸出手扯着他辫子只是拽。“芸儿,莫闹!扯着我不好走!”他总是和和气气这样说。 “四满,到了?”大哥很着急地这么问。 “快了,快了,快了!芸弟都不急,你怎么这样慌?你看我跑!”他略略把脚步放快一点,大哥便又嚷摇的头痛了。 他一路笑大哥不济。 到时,爹正同姨婆五叔四婶他们在院中土坪上各坐在一条小凳上说话。姨婆有两年不见我了,抱了我亲了又亲。爹又问我们饿了不曾,其实我们在路上吃甜酒、米豆腐已经吃胀了。上灯时,方见大姐二姐大姑满姑各人手上提了一捆地萝卜进来。 我夜里便同大姐等到姨婆房里睡。 乡里有趣多了!既不很热,夜里蚊子也很少。大姐到久一点,似乎各样事情都熟习,第二天一早便引我去羊栏边看睡着比猫还小的白羊,牛栏里正歪起颈项在吃奶的牛儿。 我们又到竹园中去看竹子。那时觉得竹子实在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本来城里的竹子,通常大到屠桌边卖肉做钱筒的已算出奇了!但后园里那些南竹,大姐教我去试抱一下时,两手竟不能相掺。满姑又偷偷地到园坎上摘了十多个桃子。接着我们便跑到大门外溪沟边上拾得一衣兜花蚌壳。 事事都感到新奇:譬如五叔喂的那十多只白鸭子,它们会一翅从塘坎上飞过溪沟。夜里四叔他们到溪里去照鱼时,却不用什么网,单拿个火把,拿把镰刀。姨婆喂有七八只野鸡,能飞上屋,也能上树,却不飞去;并且,只要你拿一捧苞谷米在手,口中略略一逗,它们便争先恐后地到你身边来了。什么事情都有味。我们白天便跑到附近村子里去玩,晚上总是同坐在院中听姨婆学打野猪打獾子的故事。姨婆真好,我们上床时,她还每每为从大油坛里取出炒米、栗子同脆酥酥的豆子给我们吃! 后园坎上那桃子已透熟了,满姑一天总为我们去偷几次。爹又不大出来,四叔五叔又从不说话,间或碰到姨婆见了时,也不过笑笑地说:“小娥,你又忘记嚷肚子痛了!真不听讲芸儿,莫听你满姑的话,吃多了要坏肚子,晚上又吃不得鸡膊腿了!” 乡里去有场集的地方似乎并不很近,而小小村中除每五天逢一六赶场外通常都无肉卖。因此,我们几乎天天吃鸡,惟我一人年小,鸡的大腿便时时归我。 (有删改) 【注】四满:湖南乡人称叔叔为满满。满姑:湖南乡人称最小的姑母。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四叔照鱼、五叔喂鸭等可以看出乡下生活的有趣自由,从姨婆亲“我”、鸡大腿归“我”等可以看出乡下人的和蔼友善。 B.文章前后两次写到满姑到后院坎上去偷摘桃子,这一内容既突出了满姑的调皮淘气,也衬托出了“我”的天真无邪。 C.文中写姨婆喂野鸡时,“争先恐后地到你身边来”突出了野鸡与人的和谐相处,而“你”的使用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D.小说描绘了乡下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和“我”在城里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谓“乡村温柔的诗性”。 8.小说两处画横线语句都提到四叔的“辫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6分) 答: 9.请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及其表达效果。(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汉明帝永平三年春二月甲子,立贵人马氏为皇后。后,援之女也。后既正位宫闱,愈自谨肃,好读书,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朔望诸姬主朝请,望见后袍衣疏粗,以为绮縠,就视乃笑。群臣奏事有难平者,帝数以试后,后辄分解趣理,各得其情。然未尝以家私干政事。帝由是宠敬,始终无衰焉。十八年八月,帝崩,太子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帝以廖为卫尉,廖倾身交结,冠盖之士争赴趣之。第五伦上疏曰:“近世光烈皇后虽友爱天至,而抑损阴氏,不假以权势。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臣愚以为不应经义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臣今言此,诚欲上忠陛下,下全后家也。”章帝建初二年夏四月,上欲封爵诸舅。太后不听,有司请依旧典,太后诏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夫外戚贵盛,鲜不倾覆。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枢机之位。”又言:“前过濯龙门,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不加谴怒,但绝岁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犹懈怠,无忧国忘家之虑。知臣莫若君,况亲属乎?吾岂可上负先帝之德,重袭西京败亡之祸哉?固不许。”帝省诏悲叹,复请。太后答曰:“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家之封,违慈母之拳拳乎!”上乃止。太后尝诏三辅,诸马婚亲有属托郡县干乱吏治者,以法闻。太夫人葬起坟微高,太后以为言,兄卫尉廖等即时减削。其外亲有谦素义行者,辄假借温言,赏以财位;如有纤介,则先见严恪之色,然后加谴。其美车服不遵法度者,便绝属籍,遣归田里。于是内外从化,被服如一,诸家惶恐倍于永平时。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马后抑外家,有删改) 【注】光烈皇后: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配夫人阴丽华。濯龙:汉代宫苑名,在洛阳西南角。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臣愚以为不应经义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 B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臣愚以为不应经义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 C.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臣愚以为不应经义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 D窃闻卫尉廖以布三千匹私赡三辅衣冠知与不知莫不毕给臣愚以为不应经义不敢不以闻陛下情欲厚之亦宜所以安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冠盖之士争赴趣之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但绝岁用而已 绝云气,负青天 C.帝省诏悲叹 吾往河阳省坟墓 D.被服如一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与此相关的“晦”,则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 B.冠盖,指官员的冠服和车盖,借指官员或官宦之家,有时有“居于首位”之意。 C.陛下,本义是台阶之下,是对帝王的尊称,有时也专指宫殿台阶前的侍卫。 D.三辅,两汉分治京畿地区三种职官的合称,也指其所辖地区。泛指京城附近地区。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马皇后生活非常节俭。在接受朝见时,她穿的袍衣不加边饰,被认为是绮制的,等人们走近了看才知道是粗帛制的。 B.马皇后有杰出的治理国家政事的才能。汉明帝把大臣上奏的难办的事情交给马皇后处理,马皇后总能办得很漂亮。 C.马太后忧心国事,坚决阻止皇帝为诸舅封爵。她认为天下已多次发生灾异,粮价飞涨,百姓生活艰难,进行封赏不合时宜。 D.马太后严格管理娘家人。马太后的母亲安葬时起造的坟墓略高了些,太后把这事提出来,其兄长马廖等人就立刻把它减削下去。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夫外戚贵盛,鲜不倾覆。(5分) 答: (2)如有纤介,则先见严恪之色,然后加谴。(5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黄庭坚的两首诗歌,完成1517题。 题竹石牧牛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尚可,牛斗残我竹。 题李亮功戴嵩牛图 韩生画肥马,立仗有辉光。戴老作瘦牛,平生千顷荒。 觳觫告主人,实已尽筋力。乞我一牧童,林间听横笛。 【注】此诗作于北宋后期党争激烈之时。伯时,指李公麟,善于绘画。李公寅,字亮功,藏有戴嵩牛图。 15.下列对第一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的“峥嵘”本形容山的高峻,这里用来指画中怪石,突出了其嶙峋特立的状貌。 B.作者对牧童没有刻意修饰,但称之“阿童”可见稚气,“御”则可想见其悠然逍遥。 C.石、竹、牧童、牛是画中主要元素,它们配合呼应,传达出了宁静和谐的田园气息。 D.诗歌后四句由看画生发感想,采用递进方式反复叮咛,重在凸显对石头的爱惜之情。 16.下列对第二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用韩马的“肥”来反衬 “戴牛”的 “瘦”,巨大反差中作者的态度不言而喻。 B.“千顷荒”呈现出广袤荒凉的原野风貌,而“平生”则点出瘦牛将终身劳作的悲凉。 C.“觳觫”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了牛因劳累而发颤的样子,与第一首诗的语意一致。 D.诗歌后四句使用拟人手法,以老牛口吻哀告主人,实则是融入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 17.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与题李亮功戴嵩牛图均为题画诗,它们在语言风格上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每题1分,12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叙述自己的布衣身份和所受先帝之殊遇,后用对偶句式,以“ , ”两句写自己临危受命、勇于担当。 (2)岳阳楼的一副长联里有“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的佳句,岳阳楼记中对应“两字关情”的句子是“ , ”。 (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 ”。 (4)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在追求不到心上人之后,难以入睡的句子是“ , ”。 (5)行路难中暗用吕尚、伊尹的典故,借以表明自己对仕途仍有所期待的名句是“ , ”。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 ”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 ”。 (7)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体现了一个政治改革家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们视死如归、报效朝廷的豪迈之情的两句是“ , ”。 (9)在岑参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来比喻冬雪的句子是“ ”,描写冰封沙漠的景象的句子是“ ”。 (10)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绽放、春草萌发的诗句是“ , ”。 (11)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出武艺出众、英姿勃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 ”。 (1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 ”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牺牲奉献的精神。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5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须弥山石窟考古,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察,其间还进行了无数次不同形式的考古研究活动。这是一个极为艰辛的过程,_,筚路蓝缕,凝聚了新中国考古人的心血。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是须弥山石窟考古活动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从1984年到2000年,他曾4次前往须弥山石窟考察。尽快把须弥山石窟的宝藏发掘出来,是以宿白先生为代表的几代考古人的共同夙愿。我国是世界上石窟寺数量最大、历史跨度最多的国家,截止2020年,石窟寺就有2000多座左右。在如此众多的石窟文化遗产中,我国几代考古人为什么对须弥山石窟_、倾心竭力?据专家介绍,须弥山石窟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又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 ),在我国石窟文化的发展中_。须弥山石窟艺术宝库现存石窟160多个,造像1000余尊,_地分布在连绵两公里的八座山峰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甚为壮观。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五风十雨 情有独钟 举重若轻 星罗棋布 B.五风十雨 一往情深 举重若轻 错落有致 C.栉风沐雨 一往情深 举足轻重 星罗棋布 D.栉风沐雨 情有独钟 举足轻重 错落有致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是世界上石窟寺数量最大

    注意事项

    本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验收考试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三.docx)为本站会员(八戒)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