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3】高考地理 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
-
资源ID:67694070
资源大小:3.04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备战2013】高考地理 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doc
【备战2013】高考地理 5年高考真题精选与最新模拟 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12年高考试题解析】1( 2012·安徽卷)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2627题。 图926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 BC D【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在距地面6米内风速最小(小于3千米/小时),因此防风效果最好。27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 B C D4(2012·北京卷)图2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图24图中所示山地()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的相关知识。由于自然带的界线大多是固定的,因此自然带界线不会出现季节性的变化;由图可知,同一个自然带在南坡分布海拔上界比北坡低;南坡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多,因此南坡冰雪带下界比较低;南北坡由于山麓海拔高度的差异造成基带差异大。5该山地位于()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6(2012·广东卷)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图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图8(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_。(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4)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7.(2012·江苏卷)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图1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11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8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 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9 (2012·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4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14材料二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 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该地在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_、_等。(4)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5)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试分析其有利条件。【解析】第(1)题,联系热点考查南极的主要自然特征。极地考察一般选择在当地极昼时,但此题是考查光学仪器的天文观测,因此在当地极夜最好。第(2)题,考查3S技术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对某地的三维坐标进行定位和监测,并能对某物体的行动轨迹进行跟踪定位。第(3)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处于西风带、西风漂流地区,因此风高浪急;同时该地纬度较高,常有冰山漂浮。第(4)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澳大利亚大陆既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第(5)题,考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发展条件。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带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该地草场广阔;气候适宜;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10.(2012·山东卷) 图1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2题。图1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风力 D光照【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自然带沿OF方向体现的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山地垂直地带性自然带变化规律。11.(2012·天津卷)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1011题。图710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11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12.(2012·浙江卷)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78题。图27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8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 B C D【答案】A【解析】影响风电的区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二是社会经济因素。结合酒泉的所在位置,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用排除法不难得出答案为A。9( 2012·重庆卷)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10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图10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图10(1)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俄罗斯拟出租土地所在区主要地带性植被是_。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该区土壤水分含量_。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3)大豆是我国主要进口农产品之一。从土地资源和市场因素分析中国某企业拟在俄罗斯租地种植大豆的原因。(4)归纳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耕地利用的积极影响。第(3)题,注意题干要求是从土地资源和市场两方面回答中国某企业在俄罗斯种植大豆的原因,回答此题可围绕我国人多地少以及经济发展迅速这两个国情进行回答。第(4)题,在俄罗斯租种土地对我国的积极影响可从对我国土地利用强度以及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两方面回答。【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1.(2011年高考广东卷)9.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 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2.(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坡向朝南,纬度低坡度大,纬度低 海拔高,降水多【答案】A【解析】与北坡相比,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分布空间范围大,所以南坡自然带丰富。14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3.(2011年高考四川卷)表1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7-9题。地点 纬度气温()降水量(mm)一月七月一月七月全年23°0813.328.440.0210.01614.139°48-4.726.02.6196.0682.948°583.518.454.353.6647.454°171.813.4225.0117.02399.07.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A.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C.大兴安岭西侧 D.西经1 30度附近【答案】D8.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答案】A【解析】根据上题判断,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北纬54°17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的暖湿气流受海岸山脉阻挡,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9.下列关于、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地较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地较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2011年高考重庆卷)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6-9题6.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答案】A【解析】赞比西河流域的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根系不发达 B. 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 叶面宽大,多气孔【答案】B【解析】干旱地区的植被一般来说,根系发达,叶面小,有的退化成针或刺,有的覆盖厚厚的蜡质,以减少水分蒸发。【2010年高考试题解析】(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读图3和图4,回答56题。b图3oa荒 漠 带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带带针叶林林绿常亚带热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图4严重退化区轻度退化区相对稳定区23°2623°26°5根据自然在图3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的结论是A.o 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 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o 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 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答案】D6根据4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图2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3-4题。图2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4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11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l920题。19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答案】AC20对山体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A地处南方湿润地区 B地处西北干旱地区C位于湿润河谷一侧 D位于干热河谷一侧【2009年高考试题解析】图1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12题。1(2009年高考江苏卷)该现象常年出现在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答案】D 【解析】植被是陆地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具有指示作用,叶片常年滴水可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2(2009年高考江苏卷)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A天山天池湖滨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边 图1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l2题。1(2009年高考山东卷)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2(2009年高考山东卷)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答案】C(2009年高考重庆卷)图3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67题。6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A.奇松、云海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D.森林、冰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景观图的判读。甲地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其地表形态可分为三种:石芽、石林和孤峰。奇松、云海是黄山主要景观,山体较高;椰林是热带风光;冰川的分布应属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所以选择B。【考点定位】地貌7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图3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3回答45题4(2009年高考北京卷) 图中山地降水量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答案】C【解析】由图中信息可四个地区的山地出现降水量的最大海拔高度各不相同最低,最高,故选C。5(2009年高考北京卷) 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A和 B和 C和 D和【答案】B10(2009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卷)多年积雪区和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线称为雪线,山岳冰川分布的高度受雪线高度的制约。有关冰川与雪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雪线的高度是变化的,冰川分布的高度是不变的 B雪线的高度是不变的,冰川分布的高度是变化的 C雪线高度以上,年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 D一个地区如果地表高度没有高出雪线,就不可能形成冰川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图1),回答12题。1(2009年高考天津卷)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2(2009年高考天津卷)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13(2009年高考浙江卷)读图1,、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2008年高考试题解析】 (2008年山东卷)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2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答案: D(2008年重庆卷)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读图1,回答问题。3.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 B.阔叶林 C.半荒漠 D.苔原(2008年上海卷)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4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A B c D5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A B c D 【最新模拟】(2013·北京市模拟)“10积温”是一年内10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秦岭淮河一带大约是4500)。某研究人员按两个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共12个地区,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图AF的变化反映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由山麓向山顶的地域分异D由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从A地到F地的积温条件越来越差,这显然是沿经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绘制的,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答案:B2某地水热状况与B和地区相似,则该地()A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B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C河流冬季结冰期较长D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解析:热量条件与降水条件分别与B和相似的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之南;在这种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答案:D(2013·山东省抽监)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4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 B区域性C整体性 D差异性 (2013·福建省联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读图回答57题。5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1月M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6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解析:图中山地M一侧面临海洋,为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自然带分布的界线偏高。答案:D7图中非地带性沙漠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洋流C海陆分布 D降水 (2013·湖南省模拟)中新社昆明2012年11月4日消息,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研工作者在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百花岭发现一片新的热带雨林,据悉,这片热带雨林沿沟谷分布在洗澡河海拔13001500米的范围,是目前有世界记录的纬度最北(25°19N)、海拔最高的热带雨林,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据此回答89题。8这片热带雨林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9热带雨林景观一般具备的特点有()A叶面宽,四季开花结果B树木高大,但层次结构简单C植物众多,有巨厚的腐殖质层D冬季落叶,有块状根 (2013·湖北省联考)下图为俄罗斯陆上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不同的植被景观,图中甲、乙两种植物的界线与下列等温线中最接近的是()A1月平均气温0B7月平均气温5C年平均气温10D年平均气温10解析:因为甲、乙两种植物的分界线位于寒带地区,因此年平均气温接近10。答案:D11A、B处的河流()A流域气候湿润,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以雨水补给为主,冬春有凌汛发生CA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处以雨水补给为主DA处以雨水补给为主,B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2013·辽宁省统考)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1213题。12该现象常年出现在()A温带落叶阔叶林区B热带草原区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区D热带雨林区13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A天山天池湖滨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C桂林漓江沿岸D武夷山九曲溪边解析: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的纬度位置较低,常年湿润多雨,森林繁茂密集,故会较普遍的出现“滴水叶尖”现象。答案:B(2013·银川市三校联考)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三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引起图中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15图中陆地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16读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该国最可能是指()A印度尼西亚 B英国C日本 D新西兰(2)结合上图,试简述该国气候、地形和水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3)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见证了以下景观变化,试探究其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同种植物开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逐步推迟。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4)该国的传统民居多为木制结构,试分析其自然地理原因。解析:由要素关系图可知该国为日本,分析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应主要把握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山地为主的地形特征。答案:(1)C17读“某大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上图中甲地沿岸地带气候类型特点的是()(2)北京的气温年较差为31.2,华盛顿(28.8°N)的气温年较差为25.3,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华盛顿,其主要原因是北京()A受海洋影响大 B受暖流影响大C受地形因素影响大 D受季风环流影响大(3)图中A、B、C三地的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其中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4)图中的大陆西海岸地区多火山和地震活动,试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5)若在图示范围内自南向北沿大陆西海岸旅行,沿途经过的自然带依次是_、热带荒漠带、_、_。自然带的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为基础的。处水温最低。第(4)题,北美洲西海岸地区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和地震。第(5)题,在图示北美洲西海岸,从南向北自然带依次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