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必考名词解释.doc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健康: 根据WHO的定义,健康是身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亚健康: 指人们虽经身体检查没有患有疾病的客观依据,但具有发生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或倾向,常有虚弱感觉、诸多不适和各种症状的体验。疾病: 指人的身心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例如糖尿病、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患病: 指人对疾病的反应,这种反应个体差异很大,既反映了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又反映了病人的心理状态、角色功能、人际关系、价值观的影响及病人的文化背景和信仰等,它既取决于病人本人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也反映了周围的人对他所患疾病的认知和态度。COPD: 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COPD。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及支气管阻塞,导致支气管组织结构较严重的病理破坏而引起支气管腔的扩张和变形。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和肿大的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合称为原发综合征或原发性结核。结核球: 干酪样坏死灶部分消散后,周围形成纤维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阻塞,空洞内干酪物质不能排出,凝成球形病灶,称“结核球”。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病人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即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不同刺激的平滑肌收缩反应增高,是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肺炎: 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等引起。肺炎球菌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或称肺炎球菌肺炎,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引起,约占医院外获得性肺炎的半数以上。肺脓肿: 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肺实质坏死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由肉芽组织包绕形成脓肿。呼吸衰竭: 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两者为同一疾病过程的两个阶段。急性肺损伤和(或)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用力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用力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女性约为2500ml体位引流: 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变态反应: 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敏感反应称为变态反应,为第IV型(迟发型)变态反应。Koch 现象: 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现象通气/血流比例: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毛细血管总血流量之比(Va/Q),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4L/5L=0.8机械通气: 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心源性呼吸困难:是指由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病人呼吸时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心源性哮喘: 又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发生在夜间,于睡眠中突然间憋气而惊醒,并被迫坐起,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鸣音。心源性晕厥: 是由于心排血量突然骤减、中断或严重低血压而引起脑供血骤然减少或停止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常伴有体张力丧失而不能维持一定的体位。心力衰竭: 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但不一定同时出现。心律失常: 是指心脏冲动的频律、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病窦综合征: 由于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肥厚性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阴、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特征的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冲动从心房传入心室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滞,可发生在心房、房室交界、房室束、双束等部位。心脏骤停: 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的突然中断,10s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心脏电复律: 是在短时间内向心脏施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冠心病: 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心肌梗死: 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际致心肌坏死。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危象: 在高血压病程中,血压显著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出现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高血压脑病: 表现为血压极度升高的同时伴有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轻者可仅有烦躁、意识模糊,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电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PTCA: 是用以扩张冠状动脉内径,解除其狭窄,使相应心肌供血增加,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基本手段。窦性心律: 正常心脏起搏点位于窦房结,由窦房结发出冲动引起的心律。期前收缩: 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由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过早发出冲动控制心脏收缩。消化性溃疡: 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h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dernal ulcer,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多数消化性溃疡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痛的特点。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感染途径有:经中感染和血行传播。其症状为腹痛、腹泻、便秘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re colitis):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大肠的粘膜与粘膜下层,主要症状有腹泻、粘液脓血便和腹痛,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肝硬化: 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致使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致使肝内血受累,晚期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性脑病(heptic encephalopathy,HE)过去称肝昏迷(hepatic coma):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主要继发于体内其它部位的结核病。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age)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和尿淀粉酶增高,重症伴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急性胃炎(acute gastrius):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的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和出血。有明显糜烂和出血时又称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acuteerosive and hemorrhagenic gastritis)。腹胀: 是一种腹部胀满,膨隆的不适感,可由胃肠道积气、积食或积粪、腹水、气腹、腹腔内肿物、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引起,亦可由低钾血钾症所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征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的肾脏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缓慢,最终可至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 是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以大量蛋白尿(3.5g/d以上)、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功能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实质进行性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基本功能而出现的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尿路感染: 是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弥散: 在布朗运动作用下,溶质从半透膜高的一侧向半透膜低的一侧移动。最后达到膜两侧浓度的平衡。渗透: 水分依赖半透膜两侧的渗透压梯度从低渗透浓度向高渗透浓度侧移动,称渗透。超滤: 水依赖膜两侧的压力梯度从高压侧向低压侧滤出的过程称为超滤。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简称肾性骨病,可出现纤维素性骨炎、尿毒症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骨硬化症,但有症状者少见,早期诊断主要靠骨活组织检查。失衡综合症:是指在透析开始1小时或数小时后出的以神经、精神系统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常持续数小时到24小时后逐渐消失。肾小球疾病:是指一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表现不尽相同,但病变主要侵犯双肾肾小球的疾病。真性菌尿: 是指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落105/ml,如能排除假阳性则为真性菌尿。尿毒症面容: 是指面部肤色常较深且萎黄,有轻度浮肿感。Anemia: 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溶血性贫血: 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增速,超过造血补偿能力范围时所发生的一种贫血。溶血性疾病: 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仍能代偿时,可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血管内溶血: 红细胞的结构完整性遭受破坏,在循环血流中即被破坏,称为血管内溶血。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输注低渗溶液、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临床症状多较严重。血管外溶血:轻微异常的红细胞可被脾阻留而清除,显著异常的红细胞 除由脾清除外也可被其他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清除,称为血管外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导致造血干细胞数量少和(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又称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总铁结合力:血浆中能够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称为总铁结合力。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的小血管炎,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脆性增加,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或粘膜出血、关节痛、腹痛及肾脏损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常见的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主要由于血小板受到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数目减少。IDC: 是严重的出血性综合征,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在某些致病因素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之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发继发性纤溶亢进。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及溶血等。白血病“裂孔”现象:多数白血病病人的骨髓象呈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有关系列的原始细胞和(或)幼稚细胞为主,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的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的成熟细胞,形成所谓的“裂孔”现象。完全缓解: 即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象的白细胞分类中无幼稚细胞;骨髓象中相关系列的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之和5%。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抑制正常造血。慢粒白血病: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特点为病程发展缓慢,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且不成熟,脾明显肿大。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由于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凋亡受阻、存活时间延长而大量积聚在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低度恶性疾病。淋巴瘤(lymphoma):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正常的止血机制发生障碍,引起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病。任何原因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小板数目减少及其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均可能导致出血。血液系统疾病:系指原发或主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简称血液病。糖尿病: 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得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旧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糖尿病足: 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统称为糖尿病病足。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肿。本病不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表现,不包括甲状腺炎或肿瘤,常由于某种原因阻碍甲状腺激素合成而导致代偿甲状腺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可呈地方性分布,常为缺碘所致,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散发性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也可呈散发性分布,同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或致甲状腺肿物质所致。Graves病: 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Basedow病,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除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群外,尚有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以为指端粗厚等。淡漠型甲亢: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眼征、甲状腺肿及高代谢症群均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神志淡漠、乏力、嗜睡、反应迟钝、明显消瘦,有时仅有腹泻、厌食等消化系症状,有时仅表现为原因不明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纤颤,年老者可合并心绞痛、心肌梗塞,则更易与冠心病相混淆。由于长期甲亢未能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而易发生危象。葡萄糖耐量异常:是指某些人空腹血糖虽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所需浓度,但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140200mg/dl)之间,处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这些病人以后发生糖尿病的危险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一般人群为高。雷诺现象: 指在原发病基础上,手足皮肤出现的苍白、紫绀、潮红的三相顺序颜色变化。晨僵: 指病人晨起以前,或病人没有活动的一段静止时间内,当开始活动时出现的一种关节局部不适、不灵便感。风湿性疾病: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膜、韧带等以内科治疗为主的一组疾病。风湿: 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有全身多系统、多种器官损害的症状。SLE病人血清具有以抗核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病程以病情缓解和急性发作交替为特点。类风湿关节炎:是对关节功能破坏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是一种主要侵及关节,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磁的畸形和功能障碍。传染病: 传染病是一组由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感染: 感染是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此过程和病原体的作用及人体的免疫应答作用有关。病原体被消除: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将病原体消灭或排除,不产生病理变化,也不引起任何临床症状。隐性感染: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病理变化轻微,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显性感染: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使机体发生组织损伤,导致病理改变,出现临床特有的症状,体征。病原携带状态: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状态的整个时期。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个部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限而不引起机体发病但又不能将病原体完全清除,病原体潜伏于机体内,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导致机体发病,见于结核病,疟疾等。传染性: 病原体由宿主体内排出,经一定途径传染给另一个宿主,这种特性称为传染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易感者: 在传染病学中,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潜伏期: 在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前驱期: 从起病到该病明显症状开始为止的一段时间为前驱期。恢复期: 人体免疫力增加到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病人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临床上称为恢复期。复发: 有些传染病病人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体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再度出现初发病的症状,称为复发。再燃: 当病情进入恢复期时,体温尚未稳定恢复至正常,又再发热,称为再燃。传染源: 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传染途径: 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染者所经过的途径。隔离: 将传染病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安置在指定的地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便于集中治疗和护理,防止传染和扩散。严密隔离: 用于高度传染性及致死性的传染病,防止空气和接触传播。弛张热: 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见于伤寒缓解期,流行性出血热等。间歇热: 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和正常体温之间,见于疟疾,败血症。回归热: 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间歇体温正常数日,高热重复出现,见于回归热等。消毒: 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预防性消毒:指未发现传染源,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人体所进行的消毒措施,其目的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疫源地消毒:指对目前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地区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终末消毒: 当病人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地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随时消毒: 指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所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胆-酶分离现象:重型肝炎时因大量肝细胞坏死ALT随黄疸迅速加深反而下降,称为胆-酶分离现象。母婴传播: 由母亲传给婴儿,主要经胎盘,产道,分娩,哺乳和喂养等方式传播。窗口期: 抗-HBc出现于HBsAg出现后的35周,当HBsAg已消失,抗-HBs尚未出现,只检出抗-HBc,此阶段称为窗口期。重型肝炎: 重型肝炎是指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umol/L;肝脏进行性缩小,肝臭;出血倾向,PTA低于40%;迅速出现腹水,中毒性鼓肠;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肝肾综合征,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血尿素氮升高等。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噬神经细胞现象:胶质细胞增生,聚集在坏死神经细胞周围,形成胶质小结。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侵入神经细胞内,形成噬神经细胞现象。亚冬眠疗法:以氯丙嗪和异丙嗪各0.51mg/kg肌注,或乙酰普马嗪代替氯丙嗪,每次0.30.5mg/kg,每46h一次,疗程35天。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野毒株: 从自然条件下感染的人或动物体内分离的病毒称为野毒株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为主要传染源。醉酒貌: 出血热病人在发热期,出现颜、颈部、胸部显著充血发红,似喝酒过量的面容,称醉酒貌。少尿: 24h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无尿: 24小时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移行期: 尿量每天5002000ml为移行期。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艾滋病: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系指由一系列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菌痢样病变,如志贺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等。慢性菌痢:菌痢病程反复发作或迁廷不愈达个月以上,即为慢性菌痢。霍乱:霍乱是同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经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传播速度快。液:每1000中含NaCI5g、,NaHCO34gg、KCI-1g,另加50%葡萄糖注射液20ml,亦可按0.9%NaCI 550ml、1.4%NaHCO3300ml、10%KCI 10ml加10%葡萄糖140ml的比例组合。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突起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交叉性瘫痪:脑干内的损害可出现病变同侧的脑神经周围性麻痹、对侧中枢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称为交叉性瘫痪。嗜睡: 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是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嗜睡,能被唤醒,醒后可以交流和配合体格检查,刺激停止后又入睡。昏睡: 昏睡是比嗜睡加重的意识障碍,病人持续处于睡眠状态。多次较重的痛觉刺激或较响的言语刺激方可唤醒,能简单、模糊且不完整地回答问题,自发性言语少。当外界停止刺激后立即进入熟睡。浅昏迷: 对针刺或对手压眶上缘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无言语应答,并不能执行简单的命令。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及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面神经炎: 是一中病因未明、急性发病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耳麻痹,是一种最常见的面神经瘫痪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脑供血突然出现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通常在几分种内达到高峰,持续530分钟后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但反复发作。脑梗死: 也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而发生坏死所致的脑软化,在脑血管病中最常见,占60%90%。脑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血管腔变狭窄,或在狭窄的基础上性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常出现偏瘫、失语。脑栓塞: 是由各种栓子(血流中异常的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引起血流中断而出现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总称。帕金森病: 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以静止性震、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位不稳为主要临床特征。癫痫: 是一组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大脑受累的部位和异常放电扩散的范围,痫性发作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障碍,或兼而有之、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称为痫性发作。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常于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指由本体感觉、前庭迷路、小脑系统损害所引起的机体维持平衡和协调不良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根据病因部位共济失调可分为三种类型: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脊髓性共济失调。脊髓压迫症:是各种原因的病变引起脊髓或供应脊髓的血管收压所出现的受累脊髓以下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组病症。病症呈进行性发展,最后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横贯性损害和椎管阻塞。Bayliss效应:脑血管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脑血液供应在平均动脉压60160mmHg范围内发生改变时仍可维持恒定。血压升高时,小动脉管腔内压力增高,小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血压下降时,小动脉管腔扩张,血流量增加,这种自动调节称为Bayliss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