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预防高压线技术措施.doc
目 录第一章 工程基本情况2第二章 预防高压线技术措施2一、塔吊与高压线距离现场情况(该高压线使用线有绝缘防护)2二、塔吊与高压线规范2三、采取的技术措施2第三章 技术交底3第四章 应急预案4一、指挥机构及成员4二、职责和分工4三、应急程序5四、应急救援措施的基本要求5五、塔吊班组组织情况6第一章 工程基本情况 翔安厦大东侧学生街一期工程,位于: 翔安,沙美。建设单位;厦门翔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厦门特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厦门勤备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厦门市翔安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本工程总用地面积为20916m2,建筑面积为32068m2。建筑层数为地上9层,建筑总高度30.390 m2,框架结构,共3台塔吊作为垂直运输机械,为1#,2#,3#.本工程塔吊分布 :1#塔吊基础位于2#楼侧边,2#塔吊基础位于1#楼2#搂和3#搂中间。3#塔吊基础位于4#楼和5#楼中间 第二章 预防高压线技术措施一、塔吊与高压线距离现场情况(该高压线使用线有绝缘防护)1、3#塔吊中心与高压线的水平距离:35m,2、3#塔吊回转半经;为50m,3、该高压线为民用高压线,电压10KV;二、塔吊与高压线相关规范电压10KV,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J405-2005行业标准表414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表中要求规定,沿垂直方向安全距离为 3m ,沿水平方向安全距离为 1.5m 。三、采取的技术措施1、小车限位:塔吊大臂幅度50m,塔吊距10KV高压线35m,为了确保高压线正常运行与塔吊安全使用,在塔吊中心到大臂上30m位置设置限位。2、小车限位(机械方法):在塔吊大臂小车运作道上31m处,固定安装100mm×100mm方木作档车器,确保塔机部件和所吊物品与高压线垂直水平距离大于规范要求。3、为增加操作视觉,在起重臂30m处加装红色警示旗一面,以警示操作人员;4、为防止意外,在起重钩上加装绝缘带,以防止导电,绝缘带起重量必须满足塔机最大起重量要求。第三章 技术交底 (1)塔吊班长对本工程的塔机安全运行、保养负责,对班组成员安全教育,实行“定人、定机”责任明确。 (2)塔吊机长对本塔吊的保养运行情况做好定期检查和保养,并做好业内记录。 (3)塔机操作工,应严格遵守塔式起重机操作规程,发现碰撞事故和故障及时停机处理和向班组长报告。(4)指挥工,严格执行“十不吊”,熟练掌握本塔吊场地和各方障碍情况、跟踪吊物。(5)确保塔吊吊物边缘与高压线垂直和水平距离1.5m并且严格执行塔吊操作规程和接交班制度、定期检查塔吊回转、变幅、主卷扬机的限位装置确保完好率,并且做好检查、维修、保养、书面记录;第四章 应急预案一、指挥机构及成员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安全负责人组成,下设救援小组,小组成员由工程部组成。发生重大事故时,领导小组成员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按小组内职务排序递补。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机构组成如下:应急小组职务姓名电话号码第一组指挥协调小组组长杨金峰成员王义友周占义第二组现场施救小组组长骆昆良成员周占义呂新民骆锦东庄育利第三组事故调查小组王义友成员周占义吕新民 骆锦东第四组善后小组组长周占义成员骆昆良骆锦东二、职责和分工1、指挥部(领导小组)(1)负责制定和修订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3)检查监督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装备工作。(4)事故发生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并组织指挥救援行动。(5)向上级汇报和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2、人员分工和职责总指挥:负责组织和指挥整个应急救援工作。救援小组成员: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和负责日常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现场救援工作。三、应急程序(1)重大事故首先发现者紧急大声呼救,同时可用手机或对讲机立即报告现场当班负责人条件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紧急是立即报警、打求助电话)成立指挥部实施应急救援、上报有关部门、保护事故现场善后处理。(2)一般伤害事故首先发现者紧急大声呼救条件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实施应急救援、保护事故现场事故调查处理四、应急救援措施的基本要求(1)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救援命令后,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尤其是现场急救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达到事故地点,以便能给伤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施救。(2)当事故发生后,要立即与附近医院联系要求派遣医生来现场,协助救助,当人员伤害较多或较重时,要同时与120急救中心联系。五、塔吊班组组织情况职务姓名电话号码班长吴盛平 楼机长李明航成员兰虎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