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docx
-
资源ID:67954799
资源大小:239.9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docx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 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 有关的谚语。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 .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n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 有关的谚语。教学准备.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1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前区角活动: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 了解树木及树叶的特点;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木,绘制一张图画, 并写上树木名称;将同学们绘制的树木图画及树叶标本张贴于教室一 角,欣赏并识记树木名称,交流识字方法。2 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 .巩固生字,会认“耐、守、疆、银、化”5个生字,会写“壮、棉、杉、化、桂”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2 .能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3 .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 树木种类的丰富。教学过程复习巩1 .朗读儿歌,复习生字词。(1)检查认读:梧桐、手掌、枫叶、松柏、桦树、云杉、桂花。(2)复习听写:杨、桐、枫、松、柏。(3)背诵儿歌第1、2句。2 .导入新课,感受儿歌韵律。(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更多的树木,谁来读读第3、4句?(2)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大家朗读时注 意读准字音,现在我们来齐读这首儿歌。二、了解特点,随文识字.朗读儿歌第3句,了解树木的特点。课件出示: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1)树木的种类繁多,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 读读第3句话。预设:生长的地方不同,生活习性也不同。(2)(课件分别出示南方和北疆的典型图片)看图片,体会“南 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习性特 点。1 .借助语境识记生字“耐”“守”“疆工(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导认读“耐”和“守、桦树耐寒,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解放军战士一样守卫 在祖国的最北边。识记字形:出示图片,借助图片识记。理解字义,拓展运用。猜测“耐”和“守”的意思。(2)运用字理学习“疆这个字笔画特别多,谁来读一读?谁能交流识字方法?“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和一个“土”,可以理解成用弓来丈量 土地,右边的三横和两个“田”表示田地及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 了这个字的意思。(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示意讲解:国家领土的边界就 是“边疆”,“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3)通过组词巩固识字。耐:忍耐、耐心、耐力。守:守卫、守护、守时。疆:边疆、疆土、疆界。2 .指导朗读、背诵。(1)课件出示战士站岗守边疆的图片,激发情感朗读:多么令人 敬佩的战士,多么耐寒、挺拔的桦树!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2)请你对应上下文看这句话,我们来对对子吧!“木棉”对什么? “木棉”对“桦树二“喜暖”对什么? “喜暖”对“耐寒”。“在南方”对什么? “在南方”对“守北疆”。(3)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三、学法运用,自学尝试.同桌一起学习第4句,了解树木的特点。课件出示: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1)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2)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预设:对“活化石” “水杉”“金桂”的意思不太明白。(3)引导理解词语。课件出示:活化石是经历漫长地质年代残存至今,形态特征很少变异,一直 处于原始状态的生物类群。银杏、水杉是植物活化石。动物活化石有 国宝大熊猫、中华冕等。水杉也是珍贵的活化石,俗称“世界爷”,树干又高又直,叶子细 小,是世界现存的稀有植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桂树在秋季开花,花朵金黄,花香馥郁。“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 开放幸福来”,人们把桂花看作吉祥之兆。1 .熟字换一换,识记“银”和“化工(1) “很、跟、眼”的右半部和“银”相同,金字旁表示和金属 有关。(2) “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十”也是“化(3)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 跟石头一样的东西。2 .树木和名称“对对碰二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吗?学生联系儿歌、生活经验说一说。预设:桦树皮是白色的,银杏的叶子像小扇子,水杉的叶子细小, 木棉开红花,开着金黄色花的就是桂树,秋天桂树开花可香啦!【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出示图片、观察交 流、趣味诵读、练习表达、补充资料、拓展提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 树木的不同特点,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四、朗读背诵,迁移运用.朗读、背诵儿歌。(1)听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调。(2)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练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拍读,达到正确而熟练的程 度。(3)借助填空,结合图片,练习背诵。(4)朗读儿歌,完整背诵。1 .模仿与运用。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 木的特点,我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 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课 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 石榴树等。)预设:柳树枝条细又长。槐树开花一串串。柿子树上挂灯笼。桃 树花开红艳艳。【设计意图】儿歌语言生动,修辞运用恰当,适合学生模仿运用。 教师提供图片、句式、词语等资料,引导学生创编儿歌,体验语言实 践的快乐。五、一丝不苟,规范书写.指导写字。指导写“壮、棉、杉、化、桂”。(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2)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化”的右边先写撇再写竖弯钩。1 .抄写词语:木棉、水杉、化石、金桂。2 .请给下面的树写上名字。课件出示:(桂树)六、拓展阅读,语言积累.拓展阅读。阅读课后习题第三题,积累关于树木的谚语。(1)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心中,树木又常常寄托着 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三句话,说说你的理解。(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教师适时点拨。课件出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是“培养”的意思,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 养人才很不容易。树高百尺,叶落归根(gen)o意思是说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 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树无根不长,人无志(zhi)不立。意思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3)熟读成诵,试着背一背。1 .推荐阅读树之歌。读读下面这首树之歌,你一定会对树木有更多的了解。课件出示:树之歌榆树高,槐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桑树结果紫又甜,松树四季披绿装。棕树喜暖在南方,橡树耐寒守边疆。2 .总结:课文中介绍了 11种树木,它们是我国各个地区有代表 性的树木,大自然中树木的种类十分丰富,希望你们能到生活中认识 更多的树木,并记住它们的名字。拓展学习与树木有关的谚语和儿歌,既巩固了本课的教学成果,又帮 助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板书设计树之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金桂开花活化石满院香教学反思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 n种树 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受学生喜爱的韵文。 这首儿歌只有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 木的特点。让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 是本次教学要扎实做的事情。根据儿童诗的特点,我力求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课前区角活动,让语文学习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 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 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让字 词教学不再枯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 特点之间的联系,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 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有利于 开阔学生的视野,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