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7966161
资源大小:20.4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归田园居(其一)教学设计一、 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理念主要基于“读书”为基本,读懂诗歌要表达的意 思,读懂作者的感情,进而去整合作者以及文本的相关内容,最终达 到懂得鉴赏诗歌,去发现新问题,用创新的眼光和手法去学习语文。 这样,学生的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二、学情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每节课让分析鉴赏一首诗或词,学生对诗歌 特别是陶渊明及其诗歌已经是比较熟悉的,对诗歌的意象也有所感知, 但还不是很熟悉,平时考试在诗歌鉴赏题中就比较明显地体现了这一 点。本节课还将在意象上引导学生做一定的探究,但更重要的点在于 引导学生通过意象以及情景交融的手法来感悟诗人的感情。学生的认 知障碍也正在这一点上,对于诗人这种隐居生活不能很好地理解。三、教材与科三、教材与科介绍归园田居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歌咏 田园生活之乐。写于辞官归隐的次年。此诗为第一首,是陶渊明田园 诗的代表作,叙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轻松喜悦之情,表达对官场生活的 厌恶。四、教学四、教学标.培养学生运用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情怀的能力。1 .培养学生能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的内涵的能力。2 .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 高尚人格。3 .学会辩证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培养学生分析诗 歌的能力。1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方法和手段1 .读写结合法:引导学生运用“以读促写、已写促读,读写结 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写作”的能力。2 .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题一一解问题”,培养学生问题 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3 .探究教学法: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探 究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让学生能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学步骤和内容(一)情境导入初中学过桃花源记,谁能说说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景色怡人,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给自足, 丰衣足食。与世隔绝,幸福快乐。热情好客,淳朴。但我们知道这样美好的桃花源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陶渊明为什 么要创造这个理想国呢?当时社会黑暗,政局动荡,陶渊明想以这个幸福的世外桃源来寄 托自己的祈求安定的理想。 今天我们学习和桃花源记有异曲同 工之妙的归园田居。1、分小组研究,推荐代表发言评论,初步感受诗歌内容。提问:“归”字是诗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 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呢? (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讨论、明确: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2、文章描绘了怎样一幅田园风光图?用了哪些意象?学生讨论后明确:近景:土地、草屋 榆柳、桃李恬静幽美,清新和谐远景:村落、炊烟狗吠、鸡鸣1感想:无尘杂有余闲3、作者描写的一切都是平平常常的事物,可是在作者的笔下却是 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作者为何写得如此美呢?学生计讨论后明确:因为作者回到了自然,过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心情愉快,眼前普普通通的事物都在诗人的眼中显得非常美丽。而这一切都源于 作者对官场的厌恶。手法:借景抒情表现的情感:厌恶官场,热爱田园官场中的诗人误落“羁鸟”、“池鱼”厌恶官场“故渊”官场中的诗人误落“羁鸟”、“池鱼”厌恶官场“故渊”官场“尘网”,樊笼,比喻官场黑暗园田生活:“旧林”4、请同学们描写出你见过的美景,或是你心目中的美景,我们共 同欣赏。(当堂描写,请学生诵读,教师点评)5、你眼中的陶渊明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陶渊明的诗作和坎坷的人 生历程带给你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后明确:陶渊明,东晋最杰出的诗人。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曾官至大司马,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少年大有“济苍生”之壮志。 到了陶渊明时,父亲早逝,家世没落,家境贫寒。自然更得不到社会 的重视。贵族后裔,理当继承先贤;儒家学子,义当大济苍生;一家之主,情当求禄养家。可是:东晋朝廷:政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他只能选择守拙归园田守拙:守住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找到本我和真我著名学者看陶渊明: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 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一一叶嘉莹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 悲剧。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 会的矛盾,是美与丑的矛盾。张锭锡陶渊明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品。鲍鹏山李白:“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 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 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 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 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 的艺术境地。一一袁行需6、同学们,对于陶渊明的归隐,你怎么看,若是你,你是选择留 官场还是归隐?7、学生再一次齐读课文,体会诗歌的语言美。8、布置作业:课外背诵全诗。九、反思1.在备课的过程中,能够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位置,重视学 生的诵读,这点在课堂上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也能注意到“自主、合 作、探究”这一点,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探究。2 .能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使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提 高了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环节处理得比 较生硬,对学情估计较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稍少了一点,预设的 问题比较紧密,导致学生感觉很多时候都在思考问题,而不能比较自 如地去享受古典诗歌带来的美感。解决的方法是:以后在备课之前可 以多多找不同层次的学生来了解一些情况,教学环节的设计尽可能的 松一些,留给学生喘息的时间,也让老师能倾听学生的想法。3 .本节课比较出彩的地方有三个,一个是导入的设计,具有时代 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另一个是让学生寻找“田园居图”, 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懂得去寻找景物、意象来理解 诗歌;第三个是整理陶渊明资料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对作者做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