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公开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8001412
资源大小:18.0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公开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公开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 设计小学语文公开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文本解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 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 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烟花三月下扬州,在 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 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 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李白与孟浩然这次离别 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 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呢?更是当时 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因此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 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 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 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 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 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 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 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 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 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 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 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六、写一写1、这是咱们今天要写的字,同学们认为哪几个比较难写呀?师 用毛笔范写生跟着空书。2、学生完成写字书中的内容。七、作业填一填:雨春雨洒在好像它在招呼板书设计:雨铃铛细密轻问路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设计有关问路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较流利地使用普通话,说话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 有礼貌。2、能针对不同情况随机应答,文明和谐地与人交往。3、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重点:1、正确使用礼貌用语。2、学会如何问路。教学难点:能针对不同情况随机应答,文明和谐地与人交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一一明明问路。主要内容是:明明要到中山公园,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途中他 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于是向老爷爷问路。第一次问路时没注意使用 礼貌语言,老爷爷不理睬他。后来他有礼貌地问路,老爷爷就给他 指路。2、明明两次问路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结果又有什么不同?二、互相讨论,明确问路要求。1、分组讨论:向别人问路时应注意什么?2、明确问路要求:(1)态度自然大方,(2)使用文明用语。(3)把问题说清楚。(4)能针对不同(5)情况随机应答。三、创设情景,分组练习。1、.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向阿姨问路的情景图图中有两位小朋友要从我们学校去南国桃园。他们会怎样向阿姨 问路呢?请同学们互相和合作,分别扮演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做 一做问路的练习。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点拨指导。3、学生自愿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评议:他们把话说清楚了吗? 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谁表演得好?4、根据教师假设的情景,两人一组练习问路。情景一:小华要去松岗市场,向一位叔叔问路,叔叔为他指路。情景二:小红要到新华书店,向一位老爷爷问路,可是老爷爷也 不知该怎么走。情景三:小芳要到影剧院,向一位姐姐问路,而那位姐姐推说自 己没空,不愿意为小芳指路。5、汇报表演,并对表演者进行评议,奖励优秀者。四、谈谈自己参加了这次口语交际后的收获。五、总结问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我们想要顺利地得到别 人的指引,就要文明有礼地向别人询问。别人给我们指路时,我们 也要认真地倾听。六、拓展延伸利用节假日到同学家中或附近的风景区搞些有意义的活动,知道 地址后可通过问路到达目的地。语文教案一问路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 注明出处!2、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通过想象和移情体验,感受诗 的情绪和意象?3、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揭题、理解题意。1、揭题。师: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在我们祖 国的文化瑰宝诗词当中,历朝历代的赠别送行的诗文不可胜计,今 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堪称送别诗之经典的古诗。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3、简介时代背景。二、初读感知,了解诗的大意。1、自由地朗读诗,把它读正确、读通顺。2、反馈,指导读出诗的节奏、韵味。3、利用下面的注释,交流诗的大意三、再读诗文,读出画面,读出意境。1、你读出了哪些画面?预设:(1)黄鹤楼楼下诉别(2)烟花三月一幅美景(3)孤帆远影(4)滚滚长江东逝水2、理解烟花三月(诗人与好友在春意盎然、繁华似锦的阳春三 月,在这天下名胜黄鹤楼分别,3、品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品孤(1)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什么意思? ?师:当时正值大唐开元盛世,从湖北武汉东去江苏扬州,沿江皆 是繁华之地。(2)李白伫立长江边,难道真的只看到了一艘小船吗?那为什 么他说是孤帆呢?透国一个孤字,还让你看到、联想到什么,预设:(李白只看到孟浩然的船,他的目光只注视着孟浩然的 船。只看着那只船,说明他们的感情非常深厚。)(3)指导朗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是啊!这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佩和感情的 深厚。这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师: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 的尽头。悟尽(4)同学们,你们认为真的尽了吗?不尽又是什么?出示背景资料:(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 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 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李白也是 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俩人志同道合,趣味相投,在写诗 上,孟浩然也算是李白的'良师益友,李白从孟浩然那里获益良多。 因此李白对孟浩然极为推崇。有诗为证: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 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 可仰,徒此揖清芬。)流情师:人们常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李白目送孤帆远影碧空尽 有青山为据,流水为证。茫茫的长江水已为李白的真情所动容,在 李白的眼里这滔滔江水就是与孟浩然传输真情的畅渠。(5)孤帆远去,江水滔滔,李白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 然说些什么呢?孤帆远去,李白伫立江边,叹道:滚滚的长江水啊,请()四、课外延伸:寻找送别诗【设计意图:语文学习是据言得意(吸纳)、由言表意(倾吐) 的转换、融合过程。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 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因此在古诗 教学中必须寻求言意融合,找准言意融合的切入点,也就是最易形 成课程的生长点,在本诗中,我觉得孤、尽、流这三个字恰恰就是 亮点。首先孤帆初读并没感觉出什么情味,而细细品味之后才发现 作为古时交通要道的长江怎么可能是孤帆呢?这实在是有悖常理。 究其原因,这与李白当时的心境有关。因此我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诵 读和品评,从中悟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深厚情感,实现了语言和意韵 的融合。这样的教学,我想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具有浓厚的 语文韵味。与之相对的是尽字,通过质疑,对比,激起学生思维的 碰撞,通过课外背景资料的补充,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更好地悟 得语言内在的真意,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由 浅入深的持续动态发展的言意融合过程,如果说孤帆、尽这两个词 让我们感悟到李白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情的话,那么这个情又如何 释放、延续下去呢?古人喜好托物抒情,寓意于象。如月代表怀人 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柳絮代表愁绪、飘零,落花表现生命 的短暂等等。流水在这里既是写实的,又是象征的。象征着思念, 象征着惆傕,象征着别情离恨。李白的这种心情,用水字表达,最 微妙,最含蓄。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练习,通过滚滚东逝的长 江水带去李白的一份思念,一份祝福,一份对繁华似锦的扬州的向 往】小学语文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 的特点;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 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教学重点】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 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教学难点】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 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2、揭题。二、通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读书检查: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三、学习第2节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2、学生回答。3、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烧、着了火)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红彤彤)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范围广)7、朗读练习。四、整体感知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变化多、快)五、学习第1、3节1、学习第3节:读第3节。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颜色)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朗读练习。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一年级语文雨铃铛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雨铃铛教学设计范文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师课件出示谜语:无数线儿长又细,上连天来下接地,线长 不能做鞋袜,线多不能缝新衣。2、跟老师空书谜底雨(师板书)谁能用这个字组个词?3、以前咱们也念过许多关于雨的古诗和儿歌,今天老师要和小 朋友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关于雨的儿歌,它的名字就叫雨铃铛(板 书课题并齐读)4、你怎么记住铃铛这两个字呢?能用这个词说一名话吗?二、初读课文1、春雨姐姐觉得小朋友学得非常认真,决定把这首有趣的儿歌 送给大家,你们听(出示课件放配乐配图课文朗读)2、小朋友喜欢雨姐姐的这首儿歌吗?那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读一读吧!3、指名读读课文三、学习生字1、小朋友都很不错读得可棒了,雨姐姐把雨点小宝贝也带来 了,看看我们小朋友能不能认出它们。(课件出示单个的生字)2、(放下雨图)师:下雨了,咱们的雨点小宝贝就藏在里面, 谁能认出它,雨点小宝贝就和谁交朋友哆!(课件出示点一下生字 就从雨中从小到大的出现)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1、小朋友们交上许多可爱的好朋友,愿意和它们和老师一起再 来把儿歌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吗?2、(出示春天雨景,放雨声)小朋友看着这雨景,听着雨声, 说说你觉得春雨怎么样?(师板书细密轻)那我们该怎么读呢?(轻轻地)请个别小朋友来试试,再齐读3、是呀!春雨在沙沙地下着,水珠挂在房檐上(师边说边出示 课件并在课件中指出房檐在什么位置),那雨是不是真的是小铃铛 呢?哦,不是,是看到房檐上的水珠的样子听到春雨的声音丁零当啷 的想象成了小铃铛,其实并不是小铃铛哦。4、雨姐姐这儿还不少春雨的'声音呢!想听听吗?让你来想想它 们像什么?先放课件再填空: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房檐上挂水珠,好像5、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是春雨姐姐在招呼小燕 子们快快回来盖新房,想想:春雨姐姐还会招呼谁呢?填空:它在招呼,快快回来五、总结是呀!春雨沙沙地下着,细细的、密密的、轻轻的,春天是美好 的,让我们用高兴的心情,伴着沙沙的雨声再一次将课文朗读一遍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