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恒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docx
-
资源ID:68008104
资源大小:112.64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苏恒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docx
江苏恒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江苏恒泰新能源有限公司二零二一年九月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5)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内部评审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 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包括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生产部等部门负责人。 外部评审由生态环境局、本公司代表、相关企业代表、环保专家等对预案 进行评审。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经我公司主要负责人签署 发布。L7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及修订应急预案在本单位的发放管理要求:档案室存放一份,车间、班组存 放一份,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局存放一份;在每个相关设施或者设 备点至少存放一份简洁明确的应急响应程序图或行动表。办公室负责预案 的管理发放,发放应建立发放记录,并及时对已发放预案进行更新,确保 各部门获得最新版本的应急预案。本公司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要求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 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若发生下列情况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一)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 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三)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四)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五)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六)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2突发环境事件特征2.1引发原因公司内产生或储存的危险废物可能引发如下事故:(1)液态危废泄漏流出事故主要污染物:废机油、化验室废物。主要原因:储存容器损坏,发生泄漏;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导致泄漏;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危险废物的跑冒;由于火灾等引起危险废物的泄漏;危险废物在淋雨情况导致淋溶污染环境;因管理缺陷导致危险废物流失、泄漏。影响范围:对储存现场的污染;在运输过程对厂区道路污染。可能后果:可能会导致厂区内外土壤污染或者水体、气体污染及挥发使人中 毒。(2)火灾事故项目贮存的废机油、废催化剂属于可燃物质,但如在此区域有明 火,达到燃点起火,火灾蔓延,可能导致其他区域材料起火,并引起 危废泄漏及有毒气体散出。2.2 风险物质恒泰公司涉及的危废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2.2-1 o表221恒泰公司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一览表固体废物 名称产生工序一形态主要成分危险废物 类别危险废物 代码危险特性储存方 式贮存周 期环评产生量 (t/a)属性处置去向1废催化剂烟气治理固废催化剂HW50772-007-50T袋装3-5年80m3/次危险废 物委托江苏龙 净科杰环保 技术有限公 司处置2废机油设备维修液基础油、添加 剂HW08900-249-08T, I桶装3-6个 月0.2危险废 物委托盐城源 顺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处 置3化验室废 物化验室废 物液/HW09900-047-49T, I, C, R桶装36个 月0.01危险废 物2.3 事件危险性对照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实施指南及危险 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恒泰公司危废贮存场所部分满足相应的 建设标准,详细分析如下:一、一般性规定1、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远离人员密集区,并在易燃易爆等危险 品生产装置、贮存设施、高压输电线路的保护区域以外。建设现状:公司区危废仓库设置在干煤棚东北侧,远离生活区 及易燃易爆装置,无含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生产装置和高压输电线 路。2、每个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原则上应只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贮存 设施对危险废物进行集中贮存,该设施只用于危险废物的贮存,其 贮存能力应满足本单位危险废物安全、规范贮存需求。建设现状:公司设置一个危废仓库,建筑面积为35m2,只用于 厂区产生的危险废物,满足本单位危险废物安全、规范贮存需求。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容量情况分析见表2.3-1 o表2.3-1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容量分析固废名称贮存周期环评产生量 (t/a)所需固废 贮存面积 m2实际贮存 面积n?是否满足 要求负责人及 联系方式废催化剂3-5年80m3/次3035满足黄金鑫,废机油3-6个月0.2化验室废物3-6个月0.013、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根据贮存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设置相应的安全装置以及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应急设施。建设现状:配备了必要的消防器材以及应急设施。二、基本设计要求1、贮存设施应为以混凝土、砖或经防腐处理的钢材等材料建成 相对封闭场所,并设置通风口。建设现状:公司贮存场所采用混凝土建成相对封闭场所,未设 置通风口。2、贮存设施外部应修建雨水导排系统,防止雨水进入危险废物 贮存设施内部。建设现状:危废仓库外无雨水倒排系统。3、贮存设施地面、收集井内壁需采用坚固、防渗、防腐蚀,且 与危险废物相容的材料建造,以保证防渗的面层结构应足以承受一 般负荷及移动容器是所产生的磨损,并确保液态废物或渗滤液不渗 入地下(推荐办法:混凝土地面用环氧树脂处理或铺设一层2mm高 密度聚乙烯(HDPE)后再铺设厚瓷砖)。建设现状:危废仓库已设置防渗层。4、不同类别的危险废物应分区贮存。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用 完整的不渗透墙体分隔存放;液态及半固态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 应设置导排沟和渗滤液收集井等预防事故性溢漏的防护系统,且不 相容的危险废物应分类设置独立的液态导排沟和渗滤液收集井。建设现状:现场只有一种危废,已设置导流沟和收集坑。5、贮存设施内应留有足够可供工作人员和搬运工具的通行过道, 以便应急处理。建设现状:设置了可供工作人员和搬运工具的通行过道。6、危废库内外均需设置危险废物标识。建设现状:危废库内外均设置了危险废物标识。危废仓库平面布置图见图2-1 o化验室废物化验室废物废机油沃泥池图21危废仓库平面布置图应2既更2. 3.1危险废物事故情景分析危险废物事故主要为在生产、运输、贮存等环节中发生的突发 事件或管理缺陷导致危险废物发生泄漏、流失、火灾爆炸以及伴生/ 次生灾害的情况,具体见表2.3-2。表2.3-2恒泰公司危废事故情景设定序 号事故 类型危险源种 类位置事件发生的原因环境影响类型1泄漏、 流失废机油、实 验室废物危废仓库 及运输环 节储存容器损坏、三防措 施不到位、管理缺陷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物外 排到区域环境,影响周围环境质量2伴生、 次生废油、废催 化剂危废仓库火灾后消防水溢流污染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火灾后不完全燃烧产生CO、C02、有毒气体2. 3.2危险废物事故后果分析(1)火灾影响分析企业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油、实验室废物、废催化剂。在高温、明火下,产生有毒气体及消防废水,危险单元为危废仓库。火灾的主要影响为:火灾时热辐射造成的后果,主要影响在事故点周围,加强平 时危废仓库检查和事故应急,发现事故及时处理,避免再次发生。火灾引起的大气二次污染物主要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 尘等,污染大气环境,对于下风向的环境空气质量在短时间有明显 影响,长期影响较小;危险废物引起的火灾还会给人群带来腐蚀、灼伤、中毒等健 康危害等,爆炸污染物的浓度范围在数十至数百毫克每立方米之间, 对于下风向的环境空气质量在短时间有明显影响,长期影响较小。(2)泄漏对大气影响分析危险废物泄漏对大气影响途径主要为危险废物中有毒气体等的 扩散。事故状态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堵漏或其他应急处理,对于下 风向的环境大气质量在短时间有明显影响,长期影响较小。(3)泄漏对水体影响分析事故状态下的危险废物和消防污水均收集进入应急事故池,事 故池废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因此,事故状态下废水得到有效处 理不外排,对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很小。若废水在意外情况下进入厂区雨水管网、排入外环境,会造成 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死亡。可在排入水体的排污口下游迅速筑坝,切 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含有机物料废水可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来 处理,进而减小对水体的影响。(4)次伴生后果分析企业产生危险废物废活性炭等物质,一旦发生重大火灾、爆炸 及泄漏等危险废物意外事故,会产生次生伴生污染,事故状态下的 次生伴生污染详见表2.3-3。表2.3-3事故状态下伴生次生危害一览表序号危险废物条件伴生和次生危害防控措施1废油、实验 室废物、废 催化剂遇明火、高 热能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烟尘。事故下, 会产生消防废水。加强生产管理,做到防火措 施。加强储存管理,禁止明 火,减少非正常泄漏影响。消防废水按要求排入事故 池。2废油、实验 室废物储存容器损 坏泄漏可能会导致厂区内外 土壤污染或者水体、气体 污染及挥发使人中毒。采用室内仓库,平时大门上 锁,设置导流沟渠收集等截 流措施;地表做防腐和防渗 处理。为防止引发次生/伴生事故,事故时采用消防水对事故区进行喷 淋冷却,采用此法直接导致泄漏的部分物料转移至消防水,将消防 废水收集后经污水管网排入应急事故池中,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待厂区整改到位后,事故水自流进入应急事故池,企业配有备用发 电机,确保事故状态下停电时,设备能够正常运转。雨水排口设有 切断装置,严禁事故废水直接排出厂外,次生危害造成水体污染。经分析,恒泰公司设定的突发环境事件将对大气环境、地表水 环境造成影响,对厂区外人群有一定影响。设定的事故发生后,需疏散本厂及周边企业员工。如救援及时、 措施到位,无须扩大疏散人群范围。但事故发生会造成区域范围内 的环境质量超标,给周围居民造成恐慌。因此,事故发生时,救援的同时,须向射阳县应急管理局及上级部门汇报,及时通报信息, 消除不良的社会影响。2.4可能影响范围恒泰公司危废若发生泄漏事故时,影响范围可以控制在厂区内。 若发生火灾等事故,火灾引发的废气会影响下风向的居民及邻近企 业。事故水若不能合理收集处置,会影响周边河流。3应急组织机构3.1 建立应急组织体系公司成立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 负责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由唐斌任总指挥,张明任副指挥,全权负 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置组、医疗 救护组、应急监测组、安全警戒组、应急保障组等五个应急救援工 作小组。指挥部设于现在的公司办公室,配备有内外线联系电话。同时 设立备用指挥部,在现在的一楼会议室。一旦第一指挥部受到事故 影响,可以转移到备用指挥部继续运转工作。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见图3-1。图3-1应急救援组织体系3.2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与工作小组人员组成及联络方式见表3.2-1。表3.2-1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成员名单及联系方式表序号组织成员姓名职务手机1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唐斌总经理2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张明总经理助理3应急监测组组长刘冬青生产科副科长4安全警戒组组长陈良生产科副科长5医疗救护组组长周巍巍生产科副科长6应急保障组组长黄学军供应科副科长7应急处置组组长黄金鑫生产科科长固定值守电话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与工作小组职责见表32-2。表3.22公司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职责情况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 及规定;2组织制定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组建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4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如堵漏器材、环境应急池、应急监测仪器、 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资, 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的储备;5检查、督促做好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6负责组织本应急预案的审批与更新(企业应急指挥部负责审定企业内 部各级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7负责组织本应急预案的外部评审;8批准本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9确定突发性环境事件现场的指挥人员;10协调突发性环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11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资源配置;12负责突发性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13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14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处理;配合有 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向新闻媒体公布权 威信息;15负责保护事件现场及相关数据;16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培训,根据本应急预 案进行演练,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 识等宣传材料。1及时正确报警、接警;安 全 警 戒 组2负责布置隔离区的安全警戒线,保证现场井然有序;3负责配合现场总指挥向各小组传达救援指令和横向联络;4、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协助疏散人员;5、负责清点离开事故区域的人数,并进行登记;6、按照指挥部要求负责与社会、周边单位各救援机构联络;7、保护事故现场物证、数据;8、负责交通疏导、交通管制,确保运输抢救物资及人员道路的畅通。批准页各部门、车间及全体员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江苏省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根据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固 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苏环办发201173号)、江苏省关 于切实加强危险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苏环规20122号)、关于印发工 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实施指南的通知(苏环办2014232号) 及企事业单位和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B32/T 3795 2020)的有关内容和要求,预防和减少危险废物事故的发生,控制、减 轻和消除危险废物事故的危害,结合江苏恒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实际情况, 编制了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明确了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处置程序、应 急处置措施、附件附图等5个方面的内容。各部门、车间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的相关要求、组织员工学习, 对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特性分类收集、贮存,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年,贮 存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要求,贮存场所和包装容器按要求设置标志 并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及时向 生态环境部门报备。批准人(签名):颁布日期: 年 月 日附:本单位预案编制工作组组长:唐斌副组长:张明成 员:刘冬青、陈良、周巍巍、黄学军、黄金鑫应 急 监 测 组1、负责对消防废水的收集和处置工作;2、负责协助外部环境监测单位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3、必要时协助专业队伍开展现场监测。应 急 处 置 组1、确保现场抢修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2、负责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3、负责事故泄漏污染物的处理处置方案的制订、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 扩散区域内的洗消及事故原因的分析等技术问题的解决,尽可能减少突 发事件对周边环境的危害;4、负责对事故消防废水、废黄沙等次生、伴生污染物的处理处置工作。应急1、保2、障3、负责事故现场所需灭火器材装备及其他抢救物资的供给;供应劳动保护用品、应急救援用具;供应救援人员的后勤饮食等生活必需品。医 疗 救 护 组1、负责对事故现场转移出来的伤员,实施紧急救护工作; 协助医疗救护部门将伤员护送到相关单位进行抢救和安置; 协助领导小组做好善后工作。4应急处置程序4. 1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将响应级别分成如下三级:I级:完全紧急状态;n级:有限的紧急状态;ni级:潜在的紧急状态。事故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取决于所处理危险废物的类型,发生 火灾或泄漏等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即时影响, 事故对外界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事故单位自身应急响应的资源和 能力等一系列因素。I级:完全紧急状态事故范围大,难以控制,如超出了本单位的范围,使临近的单 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区; 或危害严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 或需要外部力量,请县、市政府有关部门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 事故。例如:危险废物大量溢出并向明渠快速扩散。n级:有限的紧急状态较大范围的事故,如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 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或较大威胁的事故,该事故 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限撤离。例如: 液态污染物以面状方式扩散;有较多的危险废物泄漏,但可以安全 隔离。ni级:潜在的紧急状态某个事故或泄漏可以被第一反应人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 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 事故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在I级完全紧急状态下,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政府有关部 门、上级管理部门或其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请求支援;并根 据应急预案或外部的有关指示采取先期应急措施。在n级有限的紧急状态下,需要调度专业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 置;在第一时间内向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报警;必要时向外部应急/救 援力量请求援助,并视情随时续报情况。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 场后,同单位一起处置事故。在ni级潜在的紧急状态下,可完全依靠单位自身应急能力处理。 发生事故时,往往会出现次生事故或衍生事故,甚至带来一系列的 连锁反应。如桶装的密封泄漏,可能从很小的泄漏到每分钟泄漏几 升,泄漏液体会加速对该区域的污染,这样就会出现事故级别的变 化。若应急救援行动采取了不当的措施,同样极有可能导致事故升 级,使小事故变成大事故。因此,在实际应对事故时,需要应急协 调人随时判断形势的发展,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4. 2应急处置程序一应急启动4. 2. 1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发现紧急状态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时:(1)第一发现事故的员工应当初步评估并确认事故发生,立即 警告暴露于危险的第一人群(如操作人员),立即通知应急协调人, 必要时(如事故明显威胁人身安全时),立即启动撤离信号报警装 置等等应急警报。其次,如果可行,则应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恶 化。(2)应急协调人接到报警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做出初始评估 (如事故性质,准确的事故源,数量和泄漏的程度,事故可能对环 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 预案,并通知单位可能受事故影响的人员以及应急人员和机构(如 应急领导机构成员、应急队伍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如果需要外 界救援,则应当呼叫有关应急救援部门并立即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主 管部门。必要时,应当向周边社区和临近工厂发出警报。(3)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应当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 的工作。报警有两个目的,动员应急人员和提醒有关人员采取防范 措施和行动。报警方式包括:呼救、电话(包括手机)、报警系统等等。通常,可以通过目测或一些检测设备来确认是否发生事故。对 事故释放出来的物质,可以通过审查有关货物清单或化学分析进行 确认。4. 2.2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告如有大量泄漏、火灾可能威胁单位/厂区外的环境或人体健康时 应当报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并请求支援。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政 府应急预案的要求,一般需要向消防、公安、环保、医疗卫生、安 监等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通常包含:(1)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2)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地址;(3)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4)事故类型(火灾、泄漏等);(5)主要污染物和数量(如实际泄漏量或估算泄漏量);(6)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是否会产生 单位外影响及可能的程度(可根据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进行判断);(7)伤亡情况;(8)需要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9)已知或预期的事故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关于接 触人员的医疗建议;(10)其他必要信息。向邻近单位及人员发出警报在事故可能影响到厂外的情况下应当自行或协助地方政府向周 边邻近单位、社区、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信息以及警报方式。 用警笛报警系统向周边单位、社区通知事故的效果较差,因为这种 系统只有在公众明白警报的含义以及应该采取的行动时才会有效。 紧急广播系统与警笛报警系统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紧急广播内容 应当尽可能简明,告诉公众该如何采取行动;如果决定疏散,应当通知居民避难所位置和疏散路线。4. 3信息通报公司应急指挥组负责人通过电话、传真、报纸、公示等形式向 环境突发事件可能影响的区域通报突发事件的情况,主要通报内容: 环境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的种类、 数量、事件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4. 4事件报告内容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 报从发现事件后起1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 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事件的类型、发 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情况、事件潜在 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等初步情况。续报可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 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 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 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 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 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5应急处置措施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分区域处置措施事故危害区域划定后,应根据现场环境检测和当时气象资料,可进一 步扩大或缩小划定事故危害区域。危险区即事故附近地域。此处毒物浓度 指标高。事故危险区的救援人员需要配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该区域 在本公司的厂区救援工作主要是:切断事故源,立即保护和转移其它危险 固废,消除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部的空间围堵,封闭现场。对群众进行 有关知识的宣传,以解除群众的精神压力,稳定群众的思想情绪。设立紧急隔离带。根据毒物的扩散情况及当时风向、风速判断扩散范 围,并对下风向扩散区域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及时向指挥部汇报,根据指 挥部的命令通知扩散区域的人员撤离或采取简单有效的保护措施。要求应急事故处理小组与周边的村部,广播站保持联系通畅。并迅速 进行设备抢修,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事故隔离的方式方法:(1)按设定的危险区边缘设置警示带(用红色彩带)。(2)各警戒隔区出入口设警戒哨、治安人员把守,限制人员车辆进入。(3)对事故周边区域周边道路实施隔离交通管制疏导车辆、保证,应 急救援的通道要畅通。5.1.1 泄漏事故处置措施当发生危险废物泄漏事故时,应该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A、事故发现者应该立即通过通讯方式向值班人员和主管负责人报警, 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现场的工作电源;值班人员和主管负责人接到报 警后,应该迅速通知有关部门,查明事故发生部位和原因,判定事故性质;B、值班人员和主管负责人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通知、组织队伍赶 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组织人员疏散撤离,并快速实施救援, 控制事态发展,同时做好危险废物的转移、清理工作。C、发生危险废物泄漏事故时,现场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处理解决,尽量 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D、一旦发生危险废物泄漏事故,现场应急抢险救人员的监护措施: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 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要有监控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以 便相互照应。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 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 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如果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 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 应性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 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正在发生泄漏的,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如果是固 废仓库等发生泄漏,立即检查泄漏事故所在车间、库房的事故废水收集系 统切断装置,确保其均处于切断状态,并将事故废液通过导流沟、收集槽 等收集后利用水泵转移至事故水池暂存;如果是运输、装卸过程中(室外) 发生泄漏,则应立即检查厂区雨水管网切断装置,确保其处于切断状态, 从而防止泄漏的废液通过雨水管网流入外环境。一旦事故污染物进入雨、 污水管网,本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及时根据应 急预案做好隔离措施和应对处理方案。按泄漏部位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和方法进行修补和堵漏: 缝隙使用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 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堵漏;管道砂眼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并对危废泄漏导致的污染区采用处置措施如下:围堤堵截:筑堤堵 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 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 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 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某他覆盖物品覆 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 容器内或槽车内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 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被污染地面用肥皂或洗涤剂刷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 系统。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 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事故池。本项目涉及物质的泄漏应急处置措施见表5.1-1。表5.1"物质泄漏应急处置措施表物质项目内容危险废物泄漏应急处理固体泄漏,用铲子铲起收容处置,液体泄漏,用惰性吸附 材料吸附后收容处置,地面冲洗水排入应急事故池。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急救措施/灭火方法根据固废类型,选用灭火器。水体被污染的情况主要有:陆地事故(如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翻车事故) 发生后经土壤流入水体,也有槽罐或料桶直接翻入路边水体的情况。可按 以下方法处理:A、如果是危废运输车发生交通事故,应设法堵住裂缝,或迅速筑一 道土堤拦住液流;如果是在平地,应围绕泄漏地区筑隔离堤;如果泄漏发 生在斜坡上,则可沿污染物流动路线,在斜坡的下方筑拦液堤。在某些情 况下,在液体流动的下方迅速挖一个坑也可以达到阻载泄漏的污染物的同 样效果。B、在拦液堤或拦液坑内收集到的液体须尽快移到安全密封的容器内 操作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C、已进入水体中的危废,通常采用适当措施将被污染水体与其他水 体隔离之手段,如可在较小的河流上筑坝将其拦住,将被污染的水抽排到 其他水体或污水处理厂。土壤污染的主要情况危废由于事故倾洒在土壤中。A、使用工具将其收集至容器中,视情况决定是否要将表层土剥离, 集中收集作进一步处理。B、如果是液态污染土壤时,应迅速设法制止其流动,包括筑堤、挖 坑等措施,以防止污染面扩大或进一步污染水体。C、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是使用机械清除被污染土壤并在安全区进行 处置,如封装、填埋。D、如环境不允许大量挖掘和清除土壤时,可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 方法消除污染。如对地表全封闭处理;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采用注水法使水 位上升,收集从地表溢出的水。5.1.2 火灾事故处置措施企业危险废物仓库发生火灾事故,由于危险废物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 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在扑救 过程中要及其注意,选用正确的灭火器。(1)灭火对策扑救初期火灾。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移动式灭 火器来控制火灾。迅速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然后立即启用 现有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信设施,必须及时采 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 液态危险废物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流淌的液体或挖沟 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火灾扑救。扑救危险废物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危险 废物,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必要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 次生灾害扩大。当火势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 火。(2)火灾扑救注意事项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措施,根据着火物质性质选择相应灭火方法 (如采用干粉灭火剂或消防沙灭火),并把产生的流质引入厂区事故池。 并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同时通知环保部 门进行应急监测。通知消防单位,立即切断火源,最大程度上避免火势蔓延到其它装 置,减少对环境的冲击。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亭湖区安监及环保部门、自来水公司等市政 部门,协同事故救援与监控,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对环境的危害。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目前很多企 业都设有安全生产办公室,职能主要是负责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应该进一步扩大工作范围,将安全生产办公室升格为风险管理办公室,不 仅负责安全生产,还负责自然灾害预防、意外事故应急及员工风险教育。建立一整套风险防范制度。包括风险预防制度(生产安全制度、财 务安全制度)、风险控制制度(各种灾害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转移制度 (规定某些事项必须办理风险转移,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等。其 中风险预防制度的作用是预防损失发生;风险控制制度的作用是发生事故 后有一套办法可以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5.1.3 中毒事故处置措施发生危险废物一般中毒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应急保障组在接到报警后,应根据危险废物的特性、现场状况及中 毒病人症状,在自身有良好防护的条件下,立即按现场指挥部指令,开展 救护工作。在开展危险废物事故救援期间,如现场任何人出现中毒的可疑迹象 或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紧急治疗,并视病情需要尽快护送到医院 请医生诊治。应急保障组在中毒急救时,应按病人接触化学品的中毒途径进行治 疗(应急处理)。其要点是:若皮肤接触,因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马上用大量的水冲掉皮肤上的化学品,至少冲洗15min以上,若仍粘有化 学物品的痕迹,再继续冲洗15min;若有化学灼伤情况,按化学灼伤治疗 要求进行治疗;若眼睛接触化学品,用大量水轻轻冲出眼睛中的化学品, 冲洗时眼睛应保持展开,冲洗需彻底,时间15 min以上,并用钟表计时; 如对化学品是否已被冲洗干净怀有疑问的话,再重复冲洗15 min,并及时 送医院诊治。5.1.4 事故物料/消防水的收集措施企业已建设应急事故池1300m3。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切换雨水阀L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31.4 危废预案组成41.5 工作原则51.6 编制程序61.7 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及修订72突发环境事件特征82.1 引发原因82.2 风险物质82.3 事件危险性102.3.1 危险废物事故情景分析112.3.2 危险废物事故后果分析122.4 可能影响范围143应急组织机构153.1 建立应急组织体系153.2 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154应急处置程序184.1 响应分级184.2 应急处置程序一应急启动194.3 信息通报214.4 事件报告内容215应急处置措施225.1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分区域处置措施225.2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质的调度285.3 现场清理及废物的包装295.4 废物的安全转移运输295.5 应急监测295.6 应急响应终止程序326附件附图33 门,将事故废水导入事故池,严禁外排。1.1.5 运输过程中的危废泄漏应急措施在运输工业危险废物时,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危险废物散落于地面, 引起危险废物扩散,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危险废物的汽车运 输需要严格按照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进行,危险废物装车前,根据 信息单(卡)的内容对废物的种类应进行检查、核对;运输过程中设置防 渗漏、防溢出、防扬散措施;不得超载;严格按照设定的运输路线行进, 避开人群密集区;当发生翻车事故时,应立即使用随车的应急器材进行清 理,清理中产生的废物也一起带回,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此外,运输车辆应是密封的,并做好防雨措施,防止泄漏或雨水进入 危险废物产生淋溶废水,从而对环境造成危害。1.1.6 贮存场所有毒气体积聚应急措施公司危废贮存场所应按照要求配备必要火灾报警装置。因此,一般情 况下,不会发生有毒气体的积聚。若通风不良造成有毒气体的积聚,应急 小组应立即启动抽风装置,并迅速疏散危废贮存库附近职工以及下风向企 业职工。1.1.7 危废超期存放问题恒泰公司产生的危废主要为废机油、实验室废物、废催化剂,均委托 有资质单位处置,危险废物可得到及时处置,恒泰来公司运行过程中及时 转移危险废物,一般不会出现危废超期存放的问题。1.1.8 现场人员疏散(1)疏散范围安全警戒组应根据实际危险废物泄漏扩散情况,判断需要疏散的范围。 若需要疏散厂区外的群众,则应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配合政府部 门做好群众的安全疏散、安置工作。(2)疏散确认事故发生时,由值班主管根据当时的风向、风速、确定疏散方向、路 径,并通过厂区广播进行通知。现场人员依值班主管广播指示进行疏散, 安全警戒组成员负责清点人员。外部群众的疏散则依托政府部门引导。(3)紧急疏散安全警戒组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 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进行疏散时应注意: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带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 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应向侧上风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 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1.1.9 应急人员的撤离应急处置人员通过对讲机与现场指挥部保持联系,随时报告抢险现场 的情况,遇到以下情况时,及时安排应急人员沿上风向撤离。(1)现场监测、检查,事故与原先评估情况不一致时;(2)有可能发生爆炸、大火或其他危险时;(3)抢险器材未到达现场时;(4)抢险人员防护器材失效时;(5)其他必须撤离的情况。1.1.10 应急人员重新进入抢险人员撤离后,现场指挥部根据现场监测情况对事故形势作出判断,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