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重庆市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 资源ID:68072408       资源大小:3.61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

    重庆市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案编号:ZHZYYSYD 2022-1版本号:2022-1颁布日期:2022年2月23日重庆市开州区中和镇人民政府2022年2月件,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3)其他突发性环境水污染事故。如干旱、洪水、季节性断流等。1. 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为重庆市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 境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和重庆市开州区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组成结构见:图重庆市开州区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A衔接重庆市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 5工作原则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应本着实 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保障职工以及周边群众的生命、环 境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并优先保障人身安全。在确 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对饮用水源的影 响。2)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应急工作必须统一指挥, 令行禁止。根据事故级别,分级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应急 救援指挥统一。各有关部门和救援单位要在统一的指挥下按照各自职 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3)快速反应、科学处置、资源共享、保障有力。各接报人员要 迅速反应,有效研判,采用先进的应急装备和技术,科学、规范处置 突发环境事件;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实现应急资源共享, 为应急处置提供有力保障。2水源地基本信息2.1水源地基本信息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水源地,编号:FB3S0001o主要来水 为三汇水库,三汇水库位于开开州区三汇口乡,于1999年8月竣工投 入使用。三汇水库坝顶高程567. 8米,坝高60. 7米,坝顶长134. 79 米,集雨面积40. 4平方公里,总库容1520万方,正常库容1192万方, 死库容210万方。服务区域为中和镇场镇居民。设计供水(5000m7d) 实际取水量:(3200m3/d)。2. 2水源地取水情况白果村四舍渠堰取水点:白果村四舍渠堰取水点为开州区映阳河 中和供水站水源地主要取水点,水源由三汇水库流出延山间沟渠接入 重庆清泉水务有限公司中和自来水厂。取水满足中和镇日常用水。映阳河取水点:映阳河取水点为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水源地 备用取水点,输水管沿道路布置,本次设计采用DN150热镀锌钢管, 管道从三汇水库输水渠道接出,设DN150闸阀,闸阀后接输水管道至 重庆清泉水务有限公司中和自来水厂。图二:白果村四舍渠堰取水点图一:映阳河取水点3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整个水库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正常水位线 以上纵深30米范围内的陆域,但不超过分水岭。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边界至正常水位纵深100米范围内的陆域,但不超过分水岭2. 4规范性建设三汇水库设有保护区标志与警示建立了一源一事档案,并设立专 门的管理机构,并设有库长。映阳河取水点设有保护区标志与警示建立了一源一事档案,并设 立河长,但警示牌、宣传牌设置不完善,未对取水口进行视频监控, 未定期开展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图三:河长公示牌图四:保护区设置图图五:保护区标识牌图六:保护区石碑5水源水质情况根据重庆清泉水务有限公司中和自来水厂监测数据显示,水质 达标。3. 6水源地环境风险根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得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 水源地固定源、流动源、非点源评分分别为Rp=0、Rf=K Ry=0,表 明映阳河中和供水站水源地固定源、非点源风险在可接受风险水平 内。表明流动源风险应采取风险应急措施。3应急组织指挥体系3.1应急组织指挥机构3. 1. 1机构组成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 急指挥部在映阳河中和供水站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负责领导、组织 和协调全镇涉及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总指挥由映阳河中 和供水站镇长担任,副总指挥由映阳河中和供水站副镇长担任。成员 由党政办、平安办、应急办、财政办、规建环办、社事办、执法办、 水利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人居环境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大队、 派出所、卫生院、供电所负责人和各村(社区)挂片领导、支部书记、 主任担任,下设应急办公室和四个应急处置组(现场处置组、综合协 调组、应急保障组、应急监测组)。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 应急办公室WWWW现场处置组综合协调组应急保障组应急监测组3.1. 2机构职责1.2. 1总指挥职责:1)宣布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2)发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时,亲自或委托副总指挥赶赴现场 进行指挥;3)组织开展现场应急处置;4)贯彻执行当地或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急指令;5)研判突发环境事件发展态势,组织制定并批准现场处置方案;6)按照预警、应急启动或终止条件,决定预案的启动或终止;7)组织开展损害评估等后期工作。4. 1. 2. 2副总指挥职责:1)协助总指挥组织开展现场应急处置;2)根据分工或总指挥安排,负责现场的具体指挥协调;3)负责提出有关应急处置建议;4)负责向场外人员通报有关应急信息;5)负责协调现场与场外应急处置工作;6)停止取水后,负责协调保障居民用水;7)处置现场出现的紧急情况。3. 1. 2. 3应急办公室职责:1)贯彻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和要求;2)负责信息汇总上报,并与有关的外部应急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3)负责调动应急人员、调配应急资源和联络外部应急组织或机构,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现场应急处置。3. 1. 3现场应急工作组:1)负责组织制定应急处置方案;负责现场污染物消除、围堵和 削减,以及污染物收集、转运和异地处置等工作。2)封锁现场,实施交通管制;监控事件责任人员;加强受影响 人群临时饮用水供应;加强重要生活必需品等商品市场监管和调控;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3)组织开展伤病员医疗救治、应急心理援助;指导和协助开展 受污染人员的去污洗消工作;对现场进行消毒防疫,防范因环境突发 事件造成中毒事件等。3. 1. 3. 2综合协调组:1)制定人员疏散方案,并组织实施,做好受影响人员转移疏散 和临时安置。2)负责制定应急供水保障方案;负责指导供水单位启动深度处 理设施或备用水源以及应急供水车等措施,保障居民用水。3)统一组织开展事件进展、应急工作情况信息发布,开展新闻宣 传报道;收集舆情和社会公众动态,加强媒体和互联网管理;4)协调污染损害赔付及灾民安抚工作。3. 1. 3. 3应急保障组:1)负责制定应急物资保障方案;负责调配应急物资、协调运输 车辆;2)负责协调补偿征用物资、应急救援和污染物处置等费用。调 查引发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的原因、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情况。 3. 1. 3. 4应急监测组:负责制定应急监测方案;负责在污染带上游、下游分别设置断面 进行应急监测;负责应急期间的水源地、供水单位和管网末梢水的水 质监测;3.2各部门应急职责:农业服务中心:管理暴雨期间入河农灌退水排放行为,防范农业 面源导致的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协助处置因农业面源、渔业养殖导 致的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对具有农灌功能的水源地,在应急期间 暂停农灌取水。负责对渔业水体污染事故和畜禽养殖引发的突发环 境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应急管理办:防范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次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 及时上报并通报事故信息;协助处置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水源地突 发环境事件;在处置火灾爆炸事故时,防止消防水进入水源地及其 连接水体。水利服务中心:按照应急指挥部要求,利用水利工程进行污染团 拦截、降污或调水稀释等工作。提供受污染水体的水文资料。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规划、建设和管理适用于水源地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处置的场地;负责保障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场地。平安建设办:负责协调和落实应急过程涉及到应急启用的市政道 路、管网及其他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措施。负责保障应急过程涉及的 市政道路及相关市政基础设施。派出所:负责查处导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违法犯罪行为。 负责封锁现场,实施交通管制,监控事件责任人员;加强社会治安 管理,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党政办:负责应急期间新闻发布、对外通报和信息公开等工作。 统一组织开展事件进展、应急工作情况信息发布,开展新闻宣传报道; 收集舆情和社会公众动态,加强媒体和互联网管理;组织新闻发布, 回应社会关切。人居环境服务中心:开展水源地污染防治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对 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处置违法排污等导致 的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对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及周围区域环境组织应 急监测,提出防止事态扩大和控制污染的要求或者建议,并对事件 现场污染物的清除、安全转移以及生态破坏的恢复等工作予以指导。执法办:防范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次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及时 上报并通报事故信息;协助处置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水源地突发环 境事件;在处置火灾爆炸事故时,防止消防水进入水源地及其连接 水体。财政办:负责事故处置时,应急物资资金清算及保障。供电所:负责事故处置时,设备电力保障。4应急响应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 程序包括信息收集和研判、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事态研判、应急 监测、污染源排查与处置、应急处置、物资调集及应急设施启用、舆 情监测与信息发布、响应终止等工作内容。应急响应流程图见图4-1 or图4-1应急响应流程图4.1预警4. 1.1预警分级根据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饮用水水源地实际情况,水源地突 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为橙色和红色两级。橙色预警:当污染物迁移至水源地应急预案适用范围,但水源地 保护区或其上游连接水体尚未受到污染,或是污染物已进入水源保护 区上游连接水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研判认为对水源地水质影响可能 较小、可能不影响取水时,为橙色预警。红色预警:当污染物已进入(或出现在)水源地保护区或其上游 连接水体,且应急专家研判认为对水源地水质影响可能较大时、可能 影响取水时,为红色预警。4. 1. 2预警条件1.2. 1橙色预警启动条件1)接到区生态环境局指令或信息通报后,虽污染物未迁移至水 源地应急预案适用范围,但污染物已进入水源保护区上游连接水体, 经研判认为对水源地水质可能造成污染,不影响取水;2)在映阳河中和供水站辖区内,通过信息报告发现,污染物已 扩散至距水源保护区上游连接水体的直线距离不足1km的陆域或水 域;3)在映阳河中和供水站辖区内,污染物已进入水源保护区上游 连接水体,经研判认为对水源地水质影响可能较小、可能不影响取水。4. 1. 2. 2红色预警启动条件1)接到区生态环境局指令或信息通报后,虽污染物未迁移至水 源地应急预案适用的地域范围内,但污染物已进入水源保护区上游连接水体,研判认为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有影响,可能影响取水;件;件;2)通过信息报告发现,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发生突发环境事3)通过信息报告发现,或污染物已扩散至距水源保护区上游连接水体的直线距离不足100米的陆域或水域;4)通过信息报告发现,4)通过信息报告发现,或污染物已扩散至距水源保护区上游连接水体的直线距离不足200米的陆域或水域,经水质监测和信息研 判,判断污染物迁移至取水口位置时,相应指标浓度仍会超标的;5)通过监测发现,水源保护区或其上游连接水体理化指标异常;6)通过监测发现,水源保护区或其上游连接水体感官性状异常, 即水体出现异常颜色或气味的;7)通过监测发现,水源保护区或其上游连接水体水面出现大面 积生物死亡的,即水面出现大面积死鱼或生物综合毒性异常并经实 验室监测后确认的。4. 1. 3发布预警和预警级别调整1. 3.1预警发布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由镇政府及其指定部门发布或上级人民政 府及其指定部门发布。预警发布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类别、预警级别2)事件起止时间、可能影响的范围3)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4)警示事项根据不同的突发水环境事件类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对现场应急 指挥部的成员单位,发布预警信息。4. 1. 3. 2预警级别调整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事态的发展和采取措施的效果,进一步研 判,如需调整级别,应按照有关规定,上报镇政府,由镇政府调整预 级别并再次发布预警信息。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或指定部门报告,必 要时可越级上报。4. 1. 4预警行动发布橙色预警时,现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组织开展预警行动,预 警行动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通知相关部门或水厂,告知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接收通知的 单位应启动本单位相关应急预案。2)指令应急监测组联系监测机构立即开展监测、检测、随时掌 握并报告事态的发展进度;3)应急准备。按照职责,相应成员单位进入待命状态,必要时 到达现场开展相关工作。4)舆论引导。及时准确发布事态最新情况,公布咨询电话,组 织专家解读。加强相关舆情监测,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发布红色预警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组织开展应急响应工作,预警行动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下达启动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的命令;2)通知现场应急指挥部中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应急准备,进 入待命状态,必要时到达现场开展相关工作;3)通知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单位进入待命状态,做好停止取水、 深度处理、低压供水或启动备用水源等准备;4)加强信息监控,核实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来源、进入水体的污 染物种类和总量、污染扩散范围等信息;5)指令应急监测组联系监测机构立即开展监测、检测、随时掌 握并报告事态的发展进度;6)做好事件信息上报和通报;7)调集所需应急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8)在危险区域设置提示或警告标志;9)必要时,及时通过媒体向公众发布信息;10)加强舆情监测、引导和应对工作。4. 1. 5预警解除当引起预警的条件消除和各类隐患排除后,辖区内饮用水水源地 水质及供水不会受到影响时,由发布预警的单位下达预警解除指令, 终止已经采取的有关行动和措施。4. 2信息报告与通报4. 2.1信息报告与通报原则及对象1)内部报告一旦发生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工作人员或事件最早 发现者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并拨打镇政府应急值班电话,向 应急值班人员报告事件情况,应急值班人员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应 急办公室上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中和镇应急值班电话:2)外部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经分析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应通知水厂停止取水并监测水厂现存饮用水水质及现存水数量。并向区生态环境局、区政府报告。如水厂监测现存饮用水水质已受到 污染,应向区城市管理局报告,寻求帮助协助断水。开州区人民政府:开州区生态环境局:开州区城市管理局:自来水有限公司: 三汇水库:4. 2. 2信息报告与通报内容程序及内容1)初报(1)初报程序对水源地保护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影响的,按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程序进行上报,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在到达现场后1小时内向区政府报告。(2)初报内容初报应报告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信息来源、 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污染物和数量、监测结果、人员伤亡情 况、水源地受影响情况、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 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初步情况。2)续报程序与内容(1)续报程序现场应急指挥部对初报时要素不齐全或事件衍生出新情况,处 置工作有新进展的,要及时续报,根据情况每天不少于1次向区生 态环境局、区政府书面报告。(2)续报内容续报应当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突发环境事件有关的监测数据、发 生原因、过程、进展情况、趋势分析、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措施、效 果等情况,附应急监测快报和监测点位分布图等。3)处理结果报告程序与内容(1)处理结果报告程序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完毕后15天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编制突 发水环境事件处理结果报告。(2)处理结果报告内容处理结果报告应在初报、续报的基础上,报告突发环境事件的处 置措施、过程和结果等详细情况。4. 3事态跟踪研判由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开展事态跟踪研判。事态跟踪研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事故点下游沿河水利设施工程情况、判断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数量及种类性质、事故点下游水系 分布(包括清洁水情况)、距离水源地取水口的距离和可能对水源地 造成的危害,以及备用水源地情况。根据事态跟踪研判的结果,制定和动态调整应急响应有关方案、 实施应急监测、污染源排查与处置和应急处置方法。4. 4应急监测4. 4.1开展应急监测程序事件处置初期,应急检测机构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监测方 案、设置监测点位(断面)、确定监测频次、组织开展监测、形成监 测报告,第一时间向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监测结果和污染浓度变化态 势图,并安排人员对突发环境事件监测情况进行全过程记录。事件处置中期,应根据事态发展,如上游来水量、应急处置措 施效果等情况,适时调整监测点位(断面)和监测频次。事件处置末期,应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命令,开展跟踪监测,并 向现场应急指挥部提交应急监测总结报告。4. 4. 2制定应急监测方案应急监测组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征询应急专家组意见,编制应急 监测方案。内容应包括:依据的技术规范、实施人员、布点原则、 采样频次和注意事项、监测结果记录和报告方式等。应急监测重点是抓住污染带前峰、峰值位置和浓度变化,对污染 带移动过程形成动态监控。当污染来源不明时,应先通过应急监测确 定特征污染物成份,再进行污染源排查和先期处置。监测范围、布点、 频次及监测因子按如下原则进行布置:1)监测范围应该涵盖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范围,并包括事件可能影响 区域和污染物本底浓度的监测区域。2)监测布点和频次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点为中心或源头,结合水文和气象条件, 在其扩散方向及可能受到影响的水源地位置合理布点,必要时在事故 影响区域内水源取水口、农灌区取水口处设置监测点位(断面)。应 采取不同点位(断面)相同间隔时间(一般为1小时)同步采样监 测方式,动态监控污染带移动过程。(1)针对固定源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固定源排放口附近水域、 下游水源地附近水域进行加密跟踪监测。(2)针对流动源、非点源突发环境事件,应对事发区域下游水 域、下游水源地附近进行加密跟踪监测。(3)水华灾害突发事件若发生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应对取水口 不同水层进行加密跟踪监测。3)现场采样应制定采样计划和准备采样器材。采样量应同时满足快速监测、 实验室监测和留样的需要。采样频次应考虑污染程度和现场水文条 件,按照应急专家组的意见确定。4)监测项目监测因子建议包括: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等。 可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删减或补充相关监测因子。4. 5污染源排查与处置5.1排查对象当水质监测发现异常、污染物来源不确定时,可由应急监测组负 责开展溯源分析。应急监测组根据应急监测确定特征污染物成份,再结合特征污染 物浓度变化、释放总量、释放路径、释放时间,以及当时的水文和气 象条件,迅速组织开展事故源排查。针对不同类型污染物的排查重点和对象如下。1)有机类、营养盐类污染:重点排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的异 常情况。2)营养盐类污染:重点排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 (户)、农田种植户、农村居民点等,调查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养殖 废物处理处置、农药化肥施用、农村生活污染的异常情况。3)细菌类污染:重点排查调查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异常情况。4)农药类污染:重点排查农田种植户、农灌退水排放口,调查农 药施用和水土流失的异常情况。5)石油类污染:重点排查加油站、运输车辆。6)油气管线,调查油气管线的异常情况。4. 5. 2切断污染源涉事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应第一时间启动相关应急预献市刑忸神牖氓政府文件开州,中镇府发20225号重庆市开州区中和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和镇(白水村黄金河帙阳河) 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的通知各村(社区)、相关单位:为建立健全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 环境事件的发生,快速、科学地进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 全面提高应对全镇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 能力,规范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各项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现将中和镇(白水村黄金河/映阳河)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 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案,切断固定的、流动的或非点源的污染源或泄漏源,若涉 事企事 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无法有效控制污染源,应将污染源信息上报 应急处置组,由应急处置组组织实施事故源切断或控制。处置措施采取切断污染源、收集和围堵污染物等,包括但不限于 以下内容。1)对发生非正常排放或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固定源突发环境事 件,应尽快采取关闭、封堵、收集、转移等措施,切断污染源或泄漏 源。2)对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流动源突发事件,可启动路面系 统的导流槽、应急池或紧急设置围堰、闸坝等,对污染源进行围堵并 收集污染物。3)启动应急收集系统集中收集陆域污染物,设立拦截设施,防止 污染物在陆域漫延,组织有关部门对污染物进行回收处置。4)根据现场事态发展对扩散至水体的污染物进行处置。4. 5. 3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措施1)确认污染物危害及毒性:通过初步判断与监测分析,确认污染 物及其危害与毒性,切断污染源,并对同类污染源进行限排、禁排。2)确定饮用水源取水口基本情况:确认下游供水设施服务区及服 务人口、涉及规模及日供水量、设施管理部门联系方式;取水口名称、 地点及距离、地理位置(经纬度)等。3)确定地下水取水情况:确认地下水服务范围内灌溉面积、基本农田保护区情况。4)通知:立即通知下游可能受到突发水污染事件影响的对象,特别是可能受到影响的取水口,以便及时采取防备措施。5)监测与扩散规律分析:根据各断面污染物监测浓度值、水流速 度、各段水体库容量、流域河道地形,上游输入、支流汇入水量,污染 物降解速率等,计算水体中污染的总量及各断而通量,建立水质动态 预报模型,预测预报出污染带前锋的到达事件、污染峰值及出现事件、 可能超标天数等污染态势,以便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对污染物的分段 阻隔,削减,逐渐稀释,同时,启动自来水厂应急工程或备用水源。4. 6应急处置4. 6. 1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应急监测、污染处置措施、 物资调集、应急队伍和人员安排、供水单位应对措施等。根据污染特征,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处置措施如下:1)水华灾害突发事件。对二级水源保护区的水华发生区域,采取 增氧机、藻类打捞等方式减少和控制藻类生长和扩散;有条件的, 可采用生态调水的方式,通过增加水体扰动控制水华灾害。2)水体内污染物治理、总量或浓度削减。根据专家技术组等意见, 制定综合处置方案,经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后实施。一般采取隔离、 吸附、打捞、扰动等物理方法,氧化、沉淀等化学方法,利用湿地生 物群消解等生物方法和上游调水等稀释方法,可以采取一种或多种 方式,力争短时间内削减污染物浓度。现场应急指挥部可根据需要, 对水源地汇水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企业实施停产、减产、限产等措施,削减水域污染物总量或浓度。3)应急工程设施拦截污染水体。在河道内启用或修建拦截坝、节 制闸等工程设施拦截污染水体;通过导流渠将未受污染水体导流至 污染水体下游,通过分流沟将污染水体分流至水源保护区外进行收 集处置;利用前置库、缓冲池等工程设施,降低污染水体的污染物 浓度,为应急处置争取时间。不能建设永久应急工程的,应事先论 证确定可建设应急工程的地址,并在预案中明确。4)针对污染物可采取的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技术如表4-2所zj O表4-2适用于处理不同超标项目的推荐技术超标项目推荐技术浊度快速砂滤池、絮凝、沉淀、过滤色度快速砂滤池、絮凝;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预处理:臭氧、氯、高镒酸钾、二氧化氯嗅味化学氧化预处理:臭氧、氯、高镐酸钾、二氧化氯、活性炭氟化物吸附法:氧化铝、磷酸二钙;混凝沉淀法: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氨氮化学氧化预处理:氯、高镒酸钾;深度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碳铁、镒铳砂;化学氧化预处理:氯、高锈酸钾;深度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碳挥发性有机物生物活性炭吸附三氯甲烷和腐殖酸前驱物的去除:强化混凝、粒状活性炭、生物活性炭;氯化副产物的去除:粒状活性炭有机化合物生物活性碳、膜处理细菌和病毒过滤(部分去除);消毒处理:氯、二氧化氯、臭氧、膜处理、紫外消 毒汞、铭等部分重金属(应急状态)氧化法:高锌酸钾;生物活性碳吸附(部分去除)藻类及藻毒素化学氧化预处理.:除藻剂法、高镒酸钾、氯;微滤法;气浮法;臭氧氧化法4. 6. 2现场处置现场应急指挥部应根据污染特征,结合专家意见,尽快制定现场 处置方案,针对以下情景建议开展如下处置措施:1)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应急专家组制订综合治污方案,采取拦 截、导流、疏浚等形式防止水体污染扩大;采取隔离、吸附、打捞、 氧化还原、中和、去污洗消、临时收贮、转移异地处 置、临时改造 污染处置工艺或临时建设污染处置工程等方法处置污染物。必要时, 要求其他排污单位停产、限产、限排,减轻环 境污染负荷。2)采用监测和模拟等手段追踪污染物扩散途径和范围;3)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监测、调查工作,查明涉事单位,确定 污染物种类和污染范围,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4)指令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对于陆地污染物,采用强 行止漏法、疏散法和窒息吸附法控制泄漏源,控制泄漏源后可采取围 堤堵截或挖掘沟槽收容泄漏物,覆盖减少泄漏物蒸发,稀释,吸附、 中和、固化泄漏物,并最终进行污染物收集,防止污染蔓延扩散;5)加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力度;6)水厂立即采取停止取水、减压供水、改路供水、加大投药量深 度处理,启用备用水源,并加强事故泄漏污染物监测,分级启动应急 供水预案。无备用水源地区,使用应急输供水车等设施保障居民用水。4. 6. 3供水安全保障当出现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水厂应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 可能影响取水口的时间,及时采取深度处理、低压供水或启动备用水 源等应急措施,并加强污染物监测,待水质满足取水要求时恢复取水 和供水。如处理水质还达到饮用水标准,立即关闭主要取水点启动备 用水源,如备用水源不够正常使用时,应使用应急供水车等设施保障 居民用水。5. 7物资调集及应急设施启用应急物资、装备由应急保障组进行统一调配。大。日皿txur inn综合协调组负责及时按规定通过新闻媒体发布饮用水源突发污 染事件处置的相关信息,监控、引导社会舆情。现场应急指挥部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应第一时间通过政府发 布新闻通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借助电视、广播、报纸、 网络等多种途径,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主动、 及时、准确、客观向社会发布突发环境事件有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澄清不实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发布内容包括事件原因、影响区域、已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公 众应注意的防范措施、热线电话等。6. 9响应终止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终止应急响应。1)进入水源保护区陆域范围的污染物已成功围堵,且清运至水源 保护区外,未向水域扩散时;2)进入水源保护区水域范围的污染团已成功拦截或导流至水源 保护区外,没有向取水口扩散的风险,且水质监测结果稳 定达标;3)水质监测结果尚未稳定达标,但根据专家建议可恢复正常取水 时。4)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发布响应终止,终止已经采取的有关行动 和措施。5后期工作5.1后期防控响应终止后,现场处置组对造成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风险 物质或污染物进行妥善处置,保证环境风险物质或污染物不会造成二 次污染,包括对泄漏的油品、化学品等有害物质进行回收;事故场地 及漫延区域的污染物清除完成后,对土壤或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部 分污染物导流到水源地下游或其他区域,对区域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等。应急监测组负责组织后期污染监测;中和镇人民政府组织后期污 染治理;应急处置组进行消除投放药剂的残留毒性和后期效应,防止 次生突发环境事件。5. 2事件调查根据事件调查的有关规定,一般应由镇政府指定部门牵头,有关 部门配合,组织开展事件调查,查明事件原因和性质,提出整改防范 措施和处理建议。事发相关单位或企业应积极整改,并形成整改反馈 报告。较大或重大环境事件由区政府或区政府指定部门组织调查,镇政 府有关部门配合。5. 3损害评估根据有关规定,镇水利服务中心督促造成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及污染的个人或单位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经评审后的评估 结果向社会公布。若造成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及污染的个人或单位不明确,应由事发地镇乡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经评审后的评估结果 向社会公布。7. 4善后处置由事发地镇乡人民政府督促肇事单位按照政策规定,对事故伤亡 人员给予赔付救治,对伤者及伤亡人员家属进行精神安抚;相关部门 按照各自职责进行指导。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制定补助、补偿、抚慰、 抚恤、安置和环境恢复等善后工作方案,并按照法定程序实施。对紧 急征用的物资和调集的社会力量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结算和补偿。保险 机构及时开展相关理赔工作。肇事单位必须对风险隐患进行整改,防止风险源再次引发水污染 事件,对涉及的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满足相关要求,并对造成社会损 害的进行依法赔偿。6应急保障通讯与信息保障镇政府及其通信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通信保 障体系,确保应急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需要。参与应急处置指挥 部的成员单位及应急处置单位,保持24小时的通讯畅通。应急组织指挥机构的联络方式见附件二。综合协调部按应急指挥部要求编制,通过政府发布新闻通稿、举 行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对外发布事件信息及应急处置进展情况。外部应急救援机构通讯录,见附件三。8. 2应急队伍保障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合现有资源,逐步加强和完善应急 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应急队伍体系。实行“政府领导、总队统筹、军地联动、条块结合、分级负责” 的管理体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按照本部门、本单位职责,组建 或指导所管辖的企事业单位组建相应的专兼职应急队伍,定期开展相 关培训;当启动应急响应时,应急队伍应在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统筹安 排下,根据各自职能相互配合,开展应急行动。采用教学培训或实战演练作为应急预案培训方式,加强不同层面 的预案演练培训工作,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培训,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信 息报告、个体防护、应急资源使用、应急监测布点及监测方法、应急 处置方法等培训科目。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应急反映能力 和救援能力。9. 3应急资源保障涉及保护饮用水水源地镇乡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常年储备有应 急物资、设备(包括药剂、物资、装备和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持续改进提高药剂、物资、装备的存放规范、应急设施的建设要求, 确保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高效的使用应急资源。6. 4经费保障中和镇人民政府每年应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本单位、本辖 区水源地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应急管理部门预算、应急物资 采购费用列入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应急处置结束后,据实核销应急处 置费用;加强应急工作经费的审计和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等。7. 5其他保障要为应急救援人员及物资运输提供交通方便,保证紧急情况下应 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并负责对事故现场道 路交通实行管制,必要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交通干线及有 关设施被毁坏时,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组织抢修或架设临时通 道,保障交通路线的畅通,确保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运达, 满足应急救援工作需要。附件:1 .中和镇白水村黄金河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 .中和镇映阳河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重庆市开州区中和镇党政办公室2022年2月23日印发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指国家为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障水源地环境质量而划定, 并要求加以特殊保护的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 为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在水源保护区外划定准保护区。2)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风险物质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表2和表 3所包含的项目与物质,以及该标准之外其他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项 目与物质。3)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 因素,导致水源地风险物质进入水源保护区或其上游的连接水体,突 然造成或可能造成水源地水质超标,影响或可能影响饮用水供水单位 正常取水,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 对的事件。4)水质超标指水源地水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规定的HI类水质标准或 标准限值的要求。8. 2预案解释权属重庆市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解释权归属开州区中和镇人民政府。7. 3预案演练和修订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每年开展一次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演练。定时组织供管水有关人员学习人员学习现行生活饮用水有关法 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有关卫生要求,使其知法、懂法、自觉守法,不 断增强依法供水、管水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按要求履行其职责及 义务,保证所供给的生活饮水卫生质量;同时进行生活饮用水污染事 故应急处理及救援知识专门培训和教育,增强水污染事故防范意识和 应对能力,并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通讯系统是否正常运作、 信息报送流程是否畅通、各应急工作组配合是否协调、应急人员能力 是否满足需要等。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并根据 演练结果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但若在演练中存在重大偏差和缺 陷,存在较大的不适应,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人 员发生重大变化,或在执行中有新的情况,应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 订,修订完善后的应急预案应及时发至相关部门。7. 4预案实施日期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附件及附图附件一: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附件二:应急组织机构联络方式附件三:外部救援机构联系电话附件四:应急救援物资一览表附图一: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地理位置图附图二: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域范围图附图三: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供水区域图附图四:开州区水系图附图五:开州区地图附件一: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参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版)、重庆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渝府办发(2016) 22号),重庆市开州 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做出如下分级规定。一、重大环境事件(I级):1)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 人以下的;2)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开州区映阳河中和供水站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