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docx
-
资源ID:68109506
资源大小:12.9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docx
“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深入理解“五个牢牢把握”系列谈之三2022-11-16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 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主席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 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以中 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新征程上, 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坚定不移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 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这样 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进行的实践探索和理论 创新,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 一个新高度。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 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 的责任担当。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特 别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 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创造了世 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历史性地 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进入创新 型国家行列。实践充分证明,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 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 而且走得稳、走得好。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主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J从应对气候变化到促进全球可持 续发展,从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更好发展到促进国际合作, 从共建“一带一路”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 代化始终牢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拓展了世界现代化和 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统筹推进“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础之 上,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全面现代化,赋予现代化以全新内涵、 丰富内容和时代意义,展现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图景, 为破解人类共同面临的历史性、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极为宝贵 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在现 代化进程中诞生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既阐述了资本主义 现代化的历史进步性,也指明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 史局限性与过渡性,阐述了落后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 性,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石。党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 民成功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 思想、新战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切合中国实际、体现社 会主义原则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 主义现代化理论。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让科学 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勃勃生机,破解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诸 多理论难题,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 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也有其独特的本 质特征和基本属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 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 大原则,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 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世界上既 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 特色。这一现代化,植根于中国具体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对外扩张、两极分化、物质主义的老 路,走出了一条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路。这一现代化,是人 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现代化,扎根中 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 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实现现代化贡献了中国 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 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 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蕴含了我们党 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在领导力量和前进方向上,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原则和根本 要求;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上,从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方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凸显 了各领域建设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在全球责任和文明贡献 上,立足中国、胸怀天下,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 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展现 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标定了中国式现代 化的历史和时代高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牢牢 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 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大原则,既强调了实现 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道路选择,还体现了中国式现代 化的价值立场、动力源泉和精神风貌,必须全面坚持和贯彻。 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关键,要求把党的领导落 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是路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 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立场,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 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 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动力,着力破解深层次 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坚持发扬斗争精 神是要求,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 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奋进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 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最重要的是橹起袖子加油干, 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 动、见之于成效。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归根 结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 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 自信、文化自信,坚持道不变、志不改,确保党和国家事业 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 本质要求,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贯彻新 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实把国家 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 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集中精力、心无旁鹫,以更加强烈 的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奋力谱写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党 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 进行了顶层设计和远景规划,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 和重大举措,科学谋划了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 任务和大政方针。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 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必须自 信果敢、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用团结奋斗构筑起 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必须自觉同党的理论和 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党中央各项重 大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习主席深刻指出: “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 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这 一奋斗目标,体现了党的历史使命、国家战略需求和我军使 命任务的有机统一,丰富拓展了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时代 内涵,标定了未来5年我军建设的中心任务。必须全面加强 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全面加强军事治理, 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不断提高捍卫国家主 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向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砥 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强的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