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统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辽史》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68111605       资源大小:124.31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辽史》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统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辽史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萧韩家奴,字体坚,涅剌部人,中书令安拉之孙。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 经史。统和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日:“卿居外 有异闻乎? ”韩家奴对日:“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 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帝大笑。/SZZZZZ/%/S/XZ/S/Z/Z/KZ时诏天下言治道之要,制问:“徭役不加于旧,征伐亦不常有,年谷既登,帑縻既 实,而民重困,岂为吏者慢、为民者惰欤?今之徭役何者最重?何者尤苦?何所蠲省则 为便益?补役之法何可以复?盗贼之害何可以止?“韩家奴对日:“臣伏见比年以来,高 丽未宾,阻卜犹强,战守之备,诚不容已。乃者选富民防边,自备粮梭。道路修阻,动 淹岁月;比至屯所,费已过半;只牛单毂,鲜有还者。其无丁之家,倍直佣僦,人惮其 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 或逋役不归,在军物故,则复补以少壮。其鸭绿江之东,戍役大率如此。臣闻唐太宗问 群臣治盗之方,皆日:'严刑峻法。'太宗笑日:'寇盗所以滋者,由赋敛无度,民不 聊生。今朕内省嗜欲,外罢游幸,使海内安静,则寇盗自止。'由此观之,寇盗多寡, 皆由衣食丰俭,徭役重轻耳。愿陛下裁之。”擢翰林都林牙,诏谕之日:“授卿以翰林之职。朕之起居,悉以实录。“韩家奴每见 帝猎,未尝不谏。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帝问韩家奴:“国 家创业以来,孰为贤主? ”韩家奴以穆宗对。帝怪之日:“穆宗嗜酒,喜怒不常,视人犹*草芥,卿何谓贤? ”韩家奴对日:“穆宗虽暴虐,省徭轻赋,人乐其生。终穆之世,无罪 被戮,未有过今日秋山伤死者。臣故以穆宗为贤。'帝默然。(选自辽史萧韩家奴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B.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C.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D.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第1页共72页A.萧韩家奴品行高洁,为人着想。他的奴仆高价卖了家中的牛,他忧虑别人会受到损 害,退钱领回牛;对皇上知无不言,虽谐谑不忘规讽。B.萧韩家奴学识渊博,善于进谏。他年少时好学,博览经史;他借炒栗之事讽谏皇上 要掌握火候,才能使事情尽善尽美。C.萧韩家奴熟悉国情,洞察时势。在陈述治国之道时,他用唐太宗和大臣的对话,巧 妙告诉皇上,治理盗贼的关键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减轻赋税。D.萧韩家奴坚守职责,不卑不亢。秋山狩猎致死伤数十人,皇上命他删掉相关记录, 他当即表示坚决不删;他不迎合皇上心理,直言穆宗英明的原因,让皇上默然。2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求假于人,则十倍其息,至有鬻子割田不能偿者。自是日见亲信,每入侍,赐坐。遇胜日,帝与饮酒赋诗,以相酬酢,君臣相得无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马人望,字俨叔。咸雍中,第进士,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 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 日:“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 境,驿道所从出。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 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曾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 日:“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日:“公虑 远,吾不及也。”改上京副留守。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炷 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人望令关津讥察行旅,悉获其盗。寻擢枢密都承旨。 岁中,为保静军节度使。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歌配之。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阙,路不鸣样。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縻皆空;视 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镒。未几,拜参知政事。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人望以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奸人黠吏莫得轩轻,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 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逾年,天祚诏之,既至,谕日:“以卿为老,误听第10页共72页 也。”遂拜南院枢密使。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 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日:“得 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辽史马人望传,有删改)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 人望处决/无一冤者/B.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 人望处决/无一冤者/C.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 人望处决/无一冤者/D.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京城/狱讼填委/ 人望处决/无一冤者/2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土。是古 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B.晾,古代一种刑法,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也叫“墨刑”。C.拜,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表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征”“辟""除”“擢”等。D.驿递,是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24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人望认为松山民众负担的运送官炭的劳役太重,要求改由各县平均分担。他虽遭 关押、审讯,但仍不肯屈服,最终说服了上司。他为官不扰民,了解他的官员大多向皇 帝举荐他。B.马人望率兵追捕劫掠上京的大盗时负伤,简单治疗后奋勇追击,夺回了被劫掠的人第11页共72页和财物,将盗贼全部抓获。对凶狠残暴的官吏,他暗中查清他们的劣迹,将其刑惩发配。C.燕京地区钱粮出纳弊端严重,马人望建立账目,严加管理,使得奸人黠吏无法营私 舞弊。为避免助长赋税繁重的弊端,马人望检验户口时对百姓的资产只登记了十分之六 七。D.马人望为官正直、谨慎。他注重节操,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他认为得到朝廷重 用,就会遭到别人更加激烈的对抗、更加严酷的排挤,因此,得之勿喜,失之勿忧。2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2)奸人黠吏莫得轩轻,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26 .文中多处史实体现了马人望施政“以民为本”的原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成雍十年,登进士 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 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 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 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 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 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贷,公 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 拜大理卿,多所平反。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 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 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日:“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 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 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 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公 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 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年七十九。第12页共72页(节选自辽史大公鼎传)2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日/ 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 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B.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日/ 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 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C.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日/ 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 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D.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日/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 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2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进士”分等级,一甲三人,分别赐进士 出身、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A. “大理”即大理寺,官署名,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其长官为大理卿,即大理寺 卿,位九卿之列。B. “中京”指洛阳,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耍发祥地,在历史上曾有三个不同的朝 代封洛阳为中京。C. “旬日”指十天,有时也指时间不长。古代把一个月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为十天, 分别为上旬、中旬、下旬。2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公鼎心怀大局,思虑周全。辽东地区发生水涝,官府大规模调发壮丁来修缮堤防, 他力陈征役之弊,朝廷最终停止了劳役。B.大公鼎体恤百姓,务于教化。他任良乡县县令期间,为百姓减省徭役,重视农桑, 兴办学校,使百姓顺服并得到教化。C.大公鼎为官耿直,忠于职守。他调任长春州钱帛都提点时,公主按照惯例向他借钱, 他予以拒绝,即使被埋怨责骂也不为所动。第13页共72页D.大公鼎以诚待人,令人信服。东京盗贼发动暴乱,百姓也互相猜忌、争斗,他向百 姓陈说祸福,发给盗贼凭证,劝他们改过,众人都听从命令。3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张俭,宛平人。性端惠,不事外饰,统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调云州幕官。故 * 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圣宗猎云中,节度使进曰:“臣境无他产,惟幕僚张俭,*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召见,容止朴野;访及世务,占奏三十余事。由此顾遇特异践 历清华号称明干。重熙五年,兴宗幸礼部贡院及亲试进士,皆俭发之。进见不名,赐诗褒美。俭衣 唯绸帛,食不重味,月俸有余,蜩给亲旧。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 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帝问其故,俭对日:“臣服此袍已三十年。”时尚奢靡, 故以此微讽喻之。上怜其清贫,令恣取内府物,俭奉诏持布三端而出,益见奖重。俭弟 五人,上欲俱赐进士第,固辞。有司获盗八人,既戮之,乃获正贼。家人诉冤,俭三乞 申理。上勃然曰:“卿欲朕偿命耶!”俭曰:“八家老稚无告,少加存恤,使得收葬,足 慰存没矣。”乃从之。俭在相位二十余年,裨益为多。致政归第,会宋书辞不如礼,上将亲征。幸俭第,尚食先往具馔,却之:进葵 羹干饭,帝食之美。徐问以策,俭极陈利害,且曰:“第遣一使问之,何必远劳车驾?” 上悦而止。复即其第赐宴,器玩悉与之。二十二年薨,年九十一,敕葬宛平县。(节选自辽史列传第十)【注】书:国书。3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令恣取内府物()第14页共72页(2)第遣一使问之(.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故事,车驾经行,长吏当有所献。 A.典故B.事故C.旧例D.杜撰的事情3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召见,容止朴野 A.粗鲁B.质朴C.郊外D.不受拘束34 .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方冬,奏事便殿,帝见衣袍弊恶,密令近侍以火夹穿孔记之,屡见不易。35 .用为第段画线部分断句。由此顾遇特异践历清华号称明干.第段叙写了张俭的多件事,概述其中详写的两件事。36 .从全文看,“一代之宝”张俭的优点有哪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耶律大石传(元)脱脱耶律大石者,世号为西辽。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孙也。通辽、汉字,善骑射, 登天庆五年进土第,擢翰林应奉,寻升承旨。辽以翰林为林牙,故称大石林牙,历泰、 祥二州刺史,辽兴军节度使。保大二年金兵日逼天祚播越与诸大臣立秦晋王淳为帝。淳 死,立其妻萧德妃为太后,以守燕。及金兵至,萧德妃归天祚。天祚怒诛德妃而责大石 日:“我在,汝何敢立淳?”对日:“陛下以全国之势,不能一拒敌,弃国远遁,使黎 第15页共72页民涂炭。即立十淳,皆太祖子孙,岂不胜乞命于他人耶?”上无以答,赐酒食,赦其罪。大石不自安,遂杀萧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率铁骑二百宵遁。北行三日,过 黑水,见白达达详稳床古儿。床古儿献马四百,驼二十,羊若干。西至可敦城,驻北庭 都护府,会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及大黄室韦、敌刺、王纪刺、 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 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十八部王众,谕日:“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 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 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蕃,翦我仇敌,复我疆宇,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 忧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遂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延庆三年,班师东归,马行二十日,得善地,遂建都城,号虎思斡耳朵,改延庆 为康国元年。三月,率七万骑东征。以青牛白马祭天,树旗以誓于众日:“我大辽自太 祖、太宗艰难而成帝业,其后嗣君耽乐无厌,不恤国政,盗贼蜂起,天下土崩。朕率尔*众,远至朔漠,期复大业,以光中兴。此非朕与尔世居之地。”行万余里无所得,牛马 多死,勒兵而还。(节选自辽史卷三十本纪第三十有删节)注:林牙,辽时官名。37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谕日()(2)其后嗣君耽乐无厌() 39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A.怀念B.痛惜C.顾念 D.痛苦(2)勒兵而还()A.约束B.强制C.收住缰绳D.率领40 .请用画出下列句子中三处需要停顿的地方。保大二年金兵日逼天祚播越与诸大臣立秦晋王淳为帝。41 .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第16页共72页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42 .第段耶律大石能得到精兵万余的原因是 o (用自己的话回答).耶律大石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萧陶苏干,字乙辛隐,突吕不部人。四世祖因吉,发长五尺,时呼为“长发因吉”。 祖里拨,奥隗部节度使。 陶苏干谨愿,不妄交。伯父留哥坐事免官,闻重元乱,挈家赴行在。时陶苏斡虽幼, 已如成人,补笔砚小底。累迁祗候君,转枢密院侍御。咸雍五,迁崇德宫使。会有诉北 南院听讼不直者,事下,陶苏斡悉改正之,为耶律阿思所忌。帝欲召用,辄为所阻。八 年,历漠北滑水马群太保,数年不调,尝曰:“用才未尽,不若闲。”乾统中,迁漠南 马群太保,以大风伤草,马多死,鞭之三百,免官。九年,徙天齐殿宿卫。明年,谷价 翔跃,宿卫士多不给,陶苏斡出私康蜩之,召同知南院枢密使事。天庆四年,金兵初起,攻陷宁江州。天祚召群臣议,陶苏斡曰:“女直国虽小, 其人勇而善射。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 矣为今之计,莫若大发诸道兵,以威压之,庶可服也。”北院枢密使萧得里底曰:“如 陶苏斡之谋,徒示弱耳。但发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遂不用其计。数月间,边兵屡北,人益不安。饶州渤海结构头下城以叛,有步骑三万余,招之 不下。陶苏干帅兵往讨,擒其渠魁,斩首数千级,得所掠物,悉还其主。及耶律章奴叛, 陶苏斡与留守耶律大悲奴为守御。章奴既平,陶苏斡请日:“今边兵懈弛,若清暑岭西, 则民心益摇。臣愚以为宜罢此行。“不纳。乃命陶苏斡控扼东路,招集散卒。后以太子 太傅致仕,卒。 (选自辽史萧陶苏斡传)注:女直:即女真。头下城:“头下”,是契丹语的音译,意思是“首领”。“头下城。 也就是“首领之城”。4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第17页共72页B.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C.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D.自执我叛人萧海里/势益张我/兵久不练/若遇强敌/稍有不利/诸部离心不可制矣.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节度使,是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唐朝开始设置,辽、金仿唐制设立节度使, 直至元代废除。B.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或天子巡行所到之地。以此称呼天子所在的地方,但不能 称京师为行在。C.累迁,指多次升职。“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左迁”“再迁”均含升职 之意。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也称致政、休致。4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陶苏斡仕途不顺。道宗想征召重用他,被耶律阿思阻止;在漠北滑水马群太保任 上,多年不被调动。B.萧陶苏斡体恤下属。乾统十年,谷价猛涨,宿卫士兵大多不能自给,陶苏斡取出私 仓之米加以周济。C.萧陶苏斡知己知彼。他比较了辽国和女真国的情况,提出大举征发诸道兵马,以势 压人的退敌策略。D.萧陶苏斡深谋远虑。在平定饶州渤海头下城的叛乱后,他建议皇帝停止到岭西去消 夏,以免人心不稳。4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有诉北南院听讼不直者,事下,陶苏斡悉改正之,为耶律阿思所忌。(2)如陶苏斡之谋,徒示弱耳。但发滑水以北兵,足以拒之。第18页共72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耶律曷鲁,字控温,一字洪隐,迭剌部人。祖匣马葛,简宪皇帝兄。父偶思,曷鲁 其长子也。太祖为于越,秉国政,欲命曷鲁为迭剌部夷离堇。辞曰:“贼在君侧,未 敢远去。”太祖讨黑车子室韦,幽州刘仁恭遣养子赵霸率众来救。曷鲁伏兵桃山,俟霸 众过半而要之;与太祖合击,斩获甚众,遂降室韦。太祖会李克用于云州,时曷鲁侍, 克用顾而壮之曰:“伟男子为谁? "太祖日:“吾族曷鲁也。”会遥辇痕德堇可汗殁, 群臣奉遗命请立太祖。太祖辞日:“昔吾祖夷离堇雅里尝以不当立而辞,今若等复为是 言,何欤? ”曷鲁进日:“曩吾祖之辞遗命弗及符瑞未见第为国人所推戴耳今先君言犹 在耳天人所与若合符契天不可逆人不可拂而君命不可违也”太祖曰:“遗命固然,汝焉 知天道? "曷鲁日:“闻于越之生也,神光属天,异香盈幄,梦受神诲,龙锡金佩。天 道无私,必应有德。且遥辇九营棋布,非无可立者;小大臣民属心于越,天也。昔者于 越伯父释鲁尝曰:'吾犹蛇,儿犹龙也。'天时人事,几不可失。”太祖犹未许。是夜, 独召曷鲁责曰:“众以遗命迫我。汝不明吾心,而亦俯随耶? "曷鲁曰:“在昔夷离堇 雅里虽推戴者众,辞之,而立阻午为可汗。相传十余世,君臣之分乱,纪纲之统狼。委 质他国,若缀方字然。羽檄蜂午,民疲奔命。兴王之运,实在今日,应天顺人,以答顾命,* 不可失也。”太祖乃许。明日,即皇帝位。已而诸弟之乱作,太祖命曷鲁总领军事,讨 平之,以功为迭剌部夷离堇。时民更兵焚剽,日以抚敝,曷鲁抚辑有方,畜牧益滋,民 用富庶。三年七月,曷鲁得疾,薨,年四十七,诏立石记功。*(选自辽史耶律曷鲁传)【注】夷离堇:官名。契丹族各部军事首领的名称。遥辇,契丹氏族名。4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曩吾祖之辞/遗命弗及/符瑞未见第/为国人所推戴耳/今先君言犹在耳/天人所与/若合 符契/天不可逆/人不可拂/而君命不可违也/B.曩吾祖之辞/遗命弗及/符瑞未见/第为国人所推戴耳/今先君言犹在耳/天人所与/若合 符契/天不可逆/人不可拂/而君命不可违也/C.曩吾祖之辞/遗命弗及/符瑞未见/第为国人所推戴耳/今先君言犹在耳/天人所与/若合 符契/天不可逆人/不可拂/而君命不可违也/D.曩吾祖之辞/遗命弗及/符瑞未见第/为国人所推戴耳/今先君言犹在耳/天人所与/若合第19页共72页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比至屯所”与“比诸侯之列”(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比”字含义不同。 “在军物故”与“前以降及物故”(苏武传)两句中的“物故”含义相同。 c.“臣闻唐太宗问群臣治盗之方呜“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闻” 字含义不同。D. “为贤主”与“因河为池”(过秦论)两句中的“为”字含义相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韩家奴身为官宦子弟,从小便赴南山读书,他勤奋好学,饱览经史,这为其日后 的不凡成就奠定了基础。B.萧韩家奴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治国理政的深刻道理,如借炒栗一事劝谏皇上掌管国家 应掌握火候,合理有度。C.萧韩家奴博览经史,擅长从古代圣贤的思想中汲取智慧经验,如借助唐太宗的观点 巧妙规劝君主体恤民生。D.面对君王提出的问题,萧韩家奴没有选择阿谀奉承,而是坚持坦诚相答,如此表现 也令君主深受触动。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惮其劳,半途亡窜,故戍卒之食多不能给。(2)会有司奏猎秋山,熊虎伤死数十人,韩家奴书于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 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 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 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 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第2页共72页符契/天不可逆人/不可拂/而君命不可违也/.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先祖称谓,后多指开国帝王的庙号。魏晋后,用“祖”作为庙号已经泛滥。B.可汗,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汗国,其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C.羽檄,又称为“羽书”,古代军事文书,插上鸟羽以示万分紧急,必须迅速传递。D.薨,古代称皇帝、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及其所生皇子公主、诸侯或封王的贵族死去.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耶律曷鲁忠心耿耿。太祖打算任命耶律曷鲁为迭刺部夷离堇,耶律曷鲁以贼人在君 主的身边,自己不敢远离推辞。B.耶律曷鲁颇有谋略。辽太祖讨伐室韦,刘仁恭派遣自己养子率兵来救,耶律曷鲁设 伏,将室韦的军队打败。C.耶律曷鲁能言善辩。当群臣奉遗嘱迎立太祖为皇帝的时候,太祖推辞,耶律曷鲁寥 寥数语便说服了太祖。D.耶律曷鲁治理有方。耶律曷鲁升为迭剌部夷离堇时,使畜牧业更加繁荣,百姓生活 富裕。4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曷鲁伏兵桃山,俟霸众过半而要之;与太祖合击,斩获甚众,遂降室韦。(2)昔吾祖夷离堇雅里尝以不当立而辞,今若等复为是言,何欤?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马人望,字俨叔。咸雍中,为松山县令。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 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萧喜曰:“君 为民如此,后必大用。”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 所从出。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 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 第20页共72页问之,人望日:“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保先谢 日:“公虑远,吾不及也。”改上京副留守。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 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人望令关津稽察行旅,悉获其盗。迁保静军节度使。 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但配之。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 所治粒食不缺。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縻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 练未几,拜参知政事。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人望以绿帛为通历,凡库物出 入,皆使别籍,奸人黠吏莫得轩轻,乃以年老扬言道路。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 以示优老。逾年,天祚诏之,既至,谕日:“以卿为老,误听也。”遂拜南院枢密使。 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仓司之役,至破产不 能给。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日:“得 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其畏慎如此。(选自辽史卷一百五列传第三十五能吏,有删改)【注】轩轻:喻指高低优劣,此处意为营私舞弊。50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复引诘之()(2)近臣有聘宋还者() (3)皆使别籍()(4)喜怒不形() 5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近臣有聘宋还者民所患者 B.炷以艾,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贼弃所掠而遁 而江浙之梅皆病 D.其畏慎如此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翻译下列句子。第21页共72页(1)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薪配之。(2)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54 .第段萧喜曰"为民如此,后必大用”,文中多处史实体现了马人望施政以民为本的 原则,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的两处。55 .分析第段“愀然”一词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大公鼎,渤海人。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 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 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 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 节度副使。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 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 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货,公鼎曰: “岂可辍官用,徇人情? ”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 卿,多所平反。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定户部使时造杀留守萧保先始利甚 财因而慢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最单骑行那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 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 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 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 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日:“吾 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年七十 九。(节选自辽史列传第三十五,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第22页共72页A.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舌L/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 单骑行郡/陈以祸福/B.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舌L/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 单骑行郡/陈以祸福/C.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 单骑行郡/陈以祸福/D.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 单骑行郡/陈以祸福/5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判官,官名,是地方长官的僚属,隋唐时始设置,其权位较轻。58 疏奏,封建社会臣子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涉及内容宽泛。C.肆赦,意为缓刑,赦免。文中施行赦免,是为了庆祝平叛胜利。D.谢事,辞职;免除俗事。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有时也指去世。5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公鼎关心民生,重农业和教育。他为官心系百姓,上奏请求减免徭役,发展农业 生产,对当地百姓进行教育感化。B.大公鼎不畏强势,革除陈弊陋习。鹰坊的人借捉鸟扰害乡邻,他建议后此事终被禁 止。权贵向官府借贷,他予以拒绝。C.大公鼎秉公执法,为国尽职尽责。任大理卿时,为许多有冤情的人平反;任中京留 守时,他请求皇帝施恩以防生变。D.大公鼎不惧生死,平息流寇叛乱。在户部任职时,他只身前往,对百姓晓以利害, 盗贼自新,暴乱平息,百姓安居。6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 愿均其赐于天下。”第23页共72页(2)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 为人叹服。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仪 事。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官。应历间,累迁翰林学士,出入禁间十余年。保宁间,兼 政事舍人,数延问古今治乱得失,奏对称旨。上多昉有理剧才,改南京副留守,决讼平 允,人皆便之。迁工部尚书,寻改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顷之,拜枢密使,兼北府宰相, 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乾亨初,监修国史。统和元年,告老,不许。进尚书无逸篇 以谏,太后闻而嘉奖。二年秋,诏修诸岭路,昉发民夫二十万,一日毕功。是时昉与韩 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朝无异议。 八年,复请致政。诏入朝免拜,赐几杖,太后遣阁门使李从训持诏劳问,令常居南京, 封郑国公。初,晋国公主建佛寺于南京,上许赐额。昉奏日:“诏书悉罪无名寺院。今 以主请赐额,不惟违前诏,恐此风愈炽。”上从之。表进所撰实录二十卷,手诏褒 之,加政事令,赐帛六百匹。九年,荐韩德让自代,不从。上以昉年老苦寒,赐貂皮衾 褥,许乘辇入朝。病剧,遣翰林学士张干就第授中京留守,加尚父。卒,年七十五。上 嗟悼,辍朝二日,赠尚书令。遗言戒厚葬。恐人誉过情,自志其墓。论日:景宗之世, 人望中兴,岂其勤心庶绩而然?盖承穆宗管虐之馀,为善易见,亦由群臣多贤,左右弼 谐之力也。室昉进无逸之篇,郭袭陈谏猎之疏,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哉。(节选自辽史卷九)61.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洞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 度修/明朝无异议B.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 法度修/明朝无异议C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 度修明/朝无异议D.是时/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相友善/同心辅政/整析蠹弊/知无不言/务在息民薄赋/以故第24页共72页法度修明/朝无异议6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名称,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B.民夫:被征募服劳役的农民。古代农民还有拙荆、黔首的称呼。C.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君主,解除政务职责,辞官退休。D.手诏:皇帝亲笔写的命令,然而后期帝王的手诏常常由人代笔。63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室昉潜心治学。他二十多年足不出户,一心研学,竟然到了同乡人都不认识他的地 步。B.室昉善理政务。他善于处理繁难事务,能够公平合理判决案件,能够让大家觉得满 忌、oC.室昉心系百姓。他整治公害和积弊,知无不言,力求降低赋税,让百姓得到休养生 息。D.室昉摒弃陈习。他遗言严禁厚葬,担心皇帝为他撰写墓志铭赞誉过度,自己亲自操 刀。6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保宁间,兼政事舍人,数延问古今治乱得失,奏对称旨。室昉进无逸之篇,郭袭陈谏猎之疏,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耶律俨,字若思,析津人。本姓李氏。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 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使咸雍初,坐误奏事,出为榆州刺史。俄诏复旧职, 迁汉人行宫都部署。六年,赐国姓,封韩国公,改南院枢密使。时枢臣乙辛等诬陷皇太 子,诏仲禧偕乙辛鞫之,蔓引无辜,未尝雪正。乙辛荐仲禧可任,拜广德军节度使,复 为南院枢密使,卒,谥钦惠。俨仪观秀整,好学,有诗名,登咸雍进士第。守着作佐郎,第25页共72页补中书省令史,以勤敏称。大康初,历都部署判官、将作少监。后两府奏事,论群臣优 劣,唯称俨才俊。改少府少监,知大理正,赐紫。六年,迁大理少卿,奏澈详平。明年, 升大理卿。丁父忧,夺服,同签部署司事。大安初,为景州刺史。绳胥徒,禁豪猾,抚 老恤贫,未数月,善政流播,郡人刻石颂德。二年,改御史中丞,诏按上京滞狱,多所 平反。同知宣徽院事,提点大理寺。六年冬,改山西路都转运使。刮剔垢弊,奏定课额, 益州县俸给,事皆施行。寿隆初,授枢密直学士。以母忧去官,寻召复旧职。宋攻夏, 李乾顺遣使求和解,帝命俨如宋平之,拜叁知政事。六年,驾幸鸳鸯泳,召至内殿,访 以政事。帝晚年倦勤,用人不能自择,令各掷骰子,以采胜者官之。俨尝得胜采,上曰: “上相之征也!”迁知枢密院事,赐经邦佐运功臣,封越国公。修皇朝实录七十卷。帝大渐,俨与北院枢密使阿思同受顾命。乾统三年,徙封秦国。六年,封漆水郡王。天 庆中,以疾,命乘小车入朝。疾甚,遣太医视之。薨,赠尚父,谥日忠懿。节选自辽史耶律俨传)6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齿句,正确的一项是A.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侗知南院/宣微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 使B.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 使C.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 使D.父仲禧/重熙中始仕/清宁初/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拜北院宣徽 使6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赐紫,唐宋三品以上官,公服为紫色,官位不及而有大功,也可赐紫,以示尊宠。B.夺服,是中国古代礼俗,指丧期未满,官员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也叫夺情。C.顾命,是顾惜生命之意,耶律俨能被皇帝选为顾命

    注意事项

    本文(统编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辽史》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