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产调研报告(8篇).docx
2022年生产调研报告(精选8篇)发布时间:2022-09-252022年生产调研报告(精选8篇)2022年生产调研报告篇1党的xx大报告指出“发展是根本,安全是关键一。坚持 安全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 要前提。可见安全工作地位之重要,但现实生活中,“天字一号” 的安全生产工作却遭遇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真抓、真管 四处碰壁等诸多难堪。笔者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多年,感到当 前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困难多多、困惑多多、 矛盾多多,有着太多的尴尬。一、现实的六大尴尬1、普度众生四海皆管的尴尬。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广、工 作量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除直接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 非煤矿山外,对其它行业和领域还要综合监管,担负着安委会办 公室的职能,“综合协调”让安监部门受累非浅。一是领导思想 认识有偏差。总认为安全生产就是安监部门的事,出了问题就找 安监局,涉及到“安全”事宜,就签批交办到安监局,安监部门 就是一个大萝筐,碰到“安全”就往里装,来自领导层面的职责 划分不清,导致其它监管部门具有依附性和惰性;二是专业监管 部门有偏见。一些部门认为政府设有安委会,安委会办公室又设 在安监局,我配合你牵头单位开展监管工作即可,缺乏本职意识 和工作主观能动性。2、天字一号四海波静的尴尬。“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观 念正在形成共识,人们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当然,要做好这四方面的工作,除了要求我们各级安全生产 管理者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和业务能力外,我认为更为关键的是 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从内心里做到亲民、爱民,凡事能从广 大干群的根本利益出发,凡事能做到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这才 是各项工作能切实落到实处的前提和保证。也只有这样,才有可 能真正做到上下同心、左右协调、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队伍稳 定,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2022年生产调研报告篇3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根据粤工联办发【20xx】103号文件精神,我会由杨祥锐专 职副主席负责,深入各企业开展了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以 下简称条例)立法后评估调研活动。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认识提高做好这次调研,是深入贯彻落实、xx届三中全会和张德江 委员长,省委胡春华书记关于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的讲话精神,践 行党的群众路线,建设法治梅州、法治广东、法治中国的重大举 措和具体体现,对进一步发挥我市工商联的职能作用,具有积极 的重要意义。在要求企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指导下,我市认真组织了条例立法后评估调研工作。 根据条例立法目的,结合创建平安广东、“平安企业”和本 地及会员企业的实际,认真开展调研,突出反映我省非公有制经 济主体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客观反映了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 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见建议。二、调研的主要内容1、企业所属行业类别。从调查表中显示,参加这次调研的 企业有63家,其中矿山企业有9家;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 运输和废弃处置企业5家;建筑施工企业9家;危险物品使用企业 2家;金属冶炼企业7家;机械制造企业6家;建材企业7家;电力 企业2家;交通运输企业2家;农业机械作业企业及其他企业2家; 所有行业中相继经营有印制、金属餐具、农副产品制造业、电子 信息产业、纺织业、商业、粮食大米加工、印制品印刷、农牧业、 磨具磨料、IT等在内。2、企业人员规模。50人以下企业有35家、50T00人的企 业有12家、100-300人的企业有14家、300-1000的企业仅1家 人、超过1000人的企业也只有1家。3、企业是否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生产经营 单位都基本具备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没发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4、企业开展安全活动情况。有57家企业组织开展过安全生 产检查;59家企业组织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46家企 业长期督促劳动防护措施的执行;43家企业组织过安全生产应急 预案的演练;有26家企业负责人每年能向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 表大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5、企业专职或兼职安全人员情况。部分矿山、建筑施工单 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都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 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 人员超过三百人的,也都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大部分对从业人员都有进行安 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 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 操作技能。6、企业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情况。调研的企业中,均为员 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大部分企业为职工购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少数企业还为职工缴纳了 住房公积金。对广大职工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残联 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三、调研的主要方式这次我会深入各商(协)会协会调研,各县(市、区)也结合本 地实际开展调研,并形成书面调研汇报。重点对与安全生产关系 密切的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及商会协会展开了调查。 全市共完成调查问卷63份,根据评估方案要求,做好了迎 接省级评估组在10月中旬到我市市商(协)会进行实地调研。调 研期间,我们实地听取了各县工商联、商(协)会有关情况汇报, 召开了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和商(协)会,当地安监、人社、工会等 单位和基层工商联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实地走访有关非公有制 企业和商(协)会。四、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1、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存在重生产,轻安全 的现象,有的通过制订文件、召开会议等形式落实安全生产的有 关措施。责任单位的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位,没有成 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责任主体虽然制订了安全生产预案,但 是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单位即使制订了预案,也只是为了应付检 查,没有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生产的宣传形式多,但实际效果不 够理想。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规操作行为比较普遍。2、安全设施落后。有些建筑施工单位没有相应的资质,工 地上的脚手架没有用斜拉杠进行固定,存在违规操作行为。3、部门监管滞后。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衔接不够紧密,存 在脱节现象,有的部门对事故隐患的检查流于形式。五、建议和对策1、开展扎实有效的安全文化宣传。政府及职能部门要以学 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契机,运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开展 安全文化宣传,切实提高教育效果,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形成 工作合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人人做到安全的氛围,把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变成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责任主体落实各 项安全措施。2、加强监管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各企业要制订制度,进一 步明确职责,规范事故报告的办法和程序。建议行业部门要指导 经营单位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措施。3、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建议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 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知识,努力建立一支专业化安全队伍, 坚决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秩序。xx市工商业联合会XX年X月X日2022年生产调研报告篇4党的报告指出“发展是根本,安全是关键坚持安全 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前 提。可见安全工作地位之重要,但现实生活中,“天字一号”的 安全生产工作却遭遇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真抓、真管四 处碰壁等诸多难堪。笔者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多年,感到当前 安全监管工作,特别是基层安全监管工作困难多多、困惑多多、 矛盾多多,有着太多的尴尬。一、现实的六大尴尬1、普度众生四海皆管的尴尬。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广、工 作量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除直接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 非煤矿山外,对其它行业和领域还要综合监管,担负着安委会办 公室的职能,“综合协调”让安监部门受累非浅。一是领导思想 认识有偏差。总认为安全生产就是安监部门的事,出了问题就找 安监局,涉及到“安全”事宜,就签批交办到安监局,安监部门 就是一个大萝筐,碰到“安全”就往里装,来自领导层面的职责 划分不清,导致其它监管部门具有依附性和惰性;二是专业监管 部门有偏见。一些部门认为政府设有安委会,安委会办公室又设 在安监局,我配合你牵头单位开展监管工作即可,缺乏本职意识 和工作主观能动性。2、天字一号四海波静的尴尬。“以人为本,安全为天”的观 念正在形成共识,人们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 升,安全生产“天字一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实际“待遇”却 与“天字一号”不相称。一是口头强调的多。各级领导对安全生 产都十分重视,逢会必讲安全,必强调安全,但事实上,“领导 重视”只是出于对责任追究的担心和预防,认为话讲到了,要求 提到了,如果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自己似乎就无责可追了,并非 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并非出于执政的责任感 和危机感。二是投入的少。重视安全,职能不断增加,但专业人 员、编制、装备投入严重不够,烟花爆竹、职业健康等从公安、 卫生部门划转以来,不是强化,而是弱化,尤其是乡镇级安全监 管,机构不健全,人员、经费没保障,喊着重要,说着天字一号 的事,投入工作基本没有实际行动,安全监管仍处于原始的看、 摸、听、闻、问阶段,没有领导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以及资金上 的投入,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天字一号”的事,仍处于四 海波静的尴尬状态。3、安全执法四处碰壁的尴尬。一是受地方干扰。少数领导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重经济、轻安全,对于盲目引进的不具备安 全生产条件和淘汰生产工艺的企业,很明显有着地方保护主义色 彩,形成了引进容易、规范难,上车容易补票难、关停更难的安 全监管困难局面。一味讲政绩,追求经济指标,不考虑安全生产, 对于安全监察人员查处非法、违法行为,从骨子里反感,不但不 支持,甚至出现权大于法的干预执法现象。二是利益纷争所致。 少数职能部门见到有利可图,纷至踏来,无利可争,理都不理, 发生事故你牵头处理,他还牢骚满腹甚至口头答应挺好,实际推 都不动,“四不放过”难到位。一些隐患改了又改,有些企业不 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查处过,又恢复,电切不断、水切不断,相 关部门不配合,利益斗争导致联合执法机制形同虚设。三是技术 规范和相关条文不健全。依法行政讲究的是科学执法、规范执法。 然而,当前在现场执法过程中,对某些行为施行行政方式无明文 规定。如:建设项目“三同时”要求,高危行业有法规,一般企 业如何进行“三同时”,不进行“三同时”如何处罚,如何前置 指导关;各行各业的安全审批实施细则,均无明确的定义及标准, 致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明确 的技术规范,由此无端造成工作的被动四处碰壁。4、综合协调四面楚歌的尴尬。一是法律规定不具体。安全 生产法第九条规定“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 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对本行政区 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并没有对综合监管的内 容作出明确的规定,抓得太多,管得太散,结果是出力不讨好, 部门有意见,领导有看法。二是职责范围不明确。从机构定位看,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责中的 “综合”,主要对辖区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的谋划、 部署、组织与实施;对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 生产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与监督。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 没有明确划定综合监管工作的职能范围,一些部门对涉及安全生 产的工作与责任总是想方设法往外推,虽有“谁主管、谁负责” 原则,作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最后总是成为此类工作及其责 任的“兜底”者。三是“综合监管”惹的祸。一些负有安全生产 专项监管理职责的部门千方百计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将一些不 好管、危险程度高、发生事故概率大、监管责任大的职能交由安 全生产监管部门承担,这很可能使“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变为 “安全生产,一家有责“,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逐步成为“危险” 部门及“责任”部门,这对于整个本来就十分薄弱的安全生产监 管系统的稳定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长此以往也必将使安全生产 工作难以为继。5、监察执法四马系蹄的尴尬。地方保护、优化环境、低限 处罚、重点企业不罚等等是影响安全生产执法的主要因素。在体 制方面,一是受地方“制肘”。安监部门是地方政府部门,不是 一条边管理体制,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 加之县(区)一级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逐级弱化,办事无、干事 无地位,再受“位子”、“票子”影响,监察执法工作往往造成站 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二是部门没有形成联动机制。 联合执法的确在对下发动和增强行动效果方面有着一定的实效, 但在具体执法中,还没有完全形成联动,各个部门虽坐在一张桌 上,但却打着各自的算盘。三是缺乏强制手段。对于拒不履行安 全生产行政处罚决定的行为,安监部门缺乏查封、冻结、扣押、 强制划拨等行政强制手段,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往往申请难 受理,执行难到位,无限期的超越执法期限,最后不了 了之,造 成许多事故处理无法落实,丧失安全监察执法。6、安监人员四脚朝天的尴尬。湖南娄底48名安监员集体辞 职,出现集体博挑子不干的如此尴尬现象,我想与安监人员辛勤、 辛苦、辛劳、辛酸以及工作缺少安全感有关外,笔者认为造成这 种尴尬现状的根本原因:一是监管任务与监管力量不对称,导致 无法履职。现有的安全监管队伍人员、数量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 执法任务的需要。目前,从国家到省、市、县(区)安全监管机构 人员编制是从上到下呈倒“金字塔”型,特别是乡镇级虽设有安 监办,但监管人员大部分属兼职且没有执法权,责权不统一,一 线监管责任难以至U位;职责不明、多头管理、行政力量分散;装备 配套不足,执法经费、车辆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缺乏相应的检 测仪器和设备。二是监管责任与权利不对称,导致无法胜任。从 目前的安全监管体制看,横向上实行的是综合监管与行业管理相 结合,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职责界定不清,行业监管力度不 够。加之,安监系统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是高危行业,工作责任 大、权力小、风险大,监察人员几乎没有节假日,那有危险、有 重大安全隐患就去那里,工作不分昼夜,既辛苦又危险,且安监 人员相应的福利待遇无体现。再者,面临的问责风险不断加大, 前面要冲、后面还要随时被执行战场纪律,责任与权利严重不对 等,导致工作出现无法完成、没法干现象。三是安全监管机制与 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导致两头受气。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我 国没有及时将安全风险成本强制纳入企业生产成本,有效利用市 场经济的手段调节安全与利益的关系,导致利益与安全间的关系 失衡,当安全生产与企业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更多地选 择追逐利润,地方政府选择追求利税,而安全基本是放在后面, 下达的指令执行不了,企业不买帐,政府不支持,灰头土脸两头 受气。二、对策建议1、安全意识强化必须以科学政绩考核为前提。将领导干部 政绩考核与安全挂钩。通过考核,强化领导干部安全生产意识。 首先,要加强政府监管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考核力度,促 使领导干部想安全、抓安全;其次,要强化政府主要领导的安全 生产法制意识,促使其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第三,要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离任安全生产工作审计制度,实行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把领导干部提升使用与在任期间安全生产 实绩挂钩,实行“一票否决”,才能真正转变口头上强调重视安 全、经济发展上不要安全这一现状。2、安全投入必须以改善安全条件为根本。安全生产监管工 作不是安监部门一家子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 人员、装备、技术、政策等等各方面的支撑。因此,结合当前安 全生产监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急需树立安全投入必须以安 全为本的思想。一是避免做表面文章。在人员配备上为了迎接考 核达到有人员、有资金的目的,人员挂名兼职、专项资金年初列 个帐户,实则空头支票一张。人员表面化,工作表面化,没有从 解决本部门、本地区安全监管工作为出发点,配备相应的人员、 装备。二是避免搞形式主义。相关部门没有把安全监管工作前置, 把资金或者督促相关企业做好事前的安全投入加大监管,而是热 衷于搞花架子,在事后救援上大搞文章,领导来了作为看点,汇 报里面作为热点,试想增加一台消防车,跟搞一个培训中心效果 如何?三是避免搞文字游戏,玩行政干预。安全投入是以改善安 全条件为根本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安全监管过程中对一些企 业安全投入不到位,进行的一些行政处罚是对企业投入不足导致 出现生产安全事故的惩罚和告诫,警醒企业加大投入,改善安全 环境,但相关部门不是引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安全生 产条件,却在处罚上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把安全生产处罚款 变为主管部门应急装备捐款,严重损伤了安全监管的性,最终只 能助长企业违法之风。3、安全执法必须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尊重法律、崇尚法律、 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得 以权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以权废法。安全监管,依法行 政,严格执法是关键。法律制定得再好,如果不执行,就会成为 一纸空文。一是要严格履行法律赋予安监的职责。对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切实依法予以维护,不使守法人吃亏;对安全生 产违法违规行为,敢抓、敢管,不使违法人得利。严格依照法律 法规搞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 二是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建立健全规范性的监督制度,监 察执法部门要争取地方主要领导支持的同时,加强和上级业务部 门沟通,减少同级政府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保证法律法规的严 肃性和强制性,保证执法的公正、严明。三是加大法规宣传培训 力度。安全执法以法律法规为准绳,首要的是执法人懂法,被执 法人知道违反了哪条法律,等违法再处罚、再知法不是安全生产 执法的宗旨,因此,在做好执法的同时要做好普法工作,利用广 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载体,积极向领导、向企业宣传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让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强化法律、法 规意识,避免出现权大于法、权代替法的违法现象。4、综合协调必须以政府明确控权为依据。严格的中央政策 对遏制多发的安全生产事故效果甚微,法律效力及政府整治安全 生产违法行为决心和力度的层层衰减,表明当前的安全生产监管 体系是一个松散的系统。因此,必须对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准确地 进行定位。一方面,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监管综合监管 具体内容。制定一些配套的、操作性、可行性强的实施细则,细 化与专业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增强政府统 一领导下的各部门安全生产主动监管意愿,有效避免安全难题面 前“安委会综合协调”等同于政府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建立 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综合监管各部门责任,并以法律条文 形式出台,谁该做什么、谁不该做什么,主管部门干什么、监察 升,安全生产“天字一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实际“待遇”却 与“天字一号”不相称。一是口头强调的多。各级领导对安全生 产都十分重视,逢会必讲安全,必强调安全,但事实上,“领导 重视”只是出于对责任追究的担心和预防,认为话讲到了,要求 提到了,如果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自己似乎就无责可追了,并非 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并非出于执政的责任感 和危机感。二是投入的少。重视安全,职能不断增加,但专业人 员、编制、装备投入严重不够,烟花爆竹、职业健康等从公安、 卫生部门划转以来,不是强化,而是弱化,尤其是乡镇级安全监 管,机构不健全,人员、经费没保障,喊着重要,说着天字一号 的事,投入工作基本没有实际行动,安全监管仍处于原始的看、 摸、听、闻、问阶段,没有领导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以及资金上 的投入,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天字一号”的事,仍处于四 海波静的尴尬状态。3、安全执法四处碰壁的尴尬。一是受地方干扰。少数领导 安全生产意识淡薄,重经济、轻安全,对于盲目引进的不具备安 全生产条件和淘汰生产工艺的企业,很明显有着地方保护主义色 彩,形成了引进容易、规范难,上车容易补票难、关停更难的安 全监管困难局面。一味讲政绩,追求经济指标,不考虑安全生产, 对于安全监察人员查处非法、违法行为,从骨子里反感,不但不 支持,甚至出现权大于法的干预执法现象。二是利益纷争所致。 少数职能部门见到有利可图,纷至踏来,无利可争,理都不理, 发生事故你牵头处理,他还牢骚满腹甚至口头答应挺好,实际推 都不动,“四不放过”难到位。一些隐患改了又改,有些企业不 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查处过,又恢复,电切不断、水切不断,相 关部门不配合,利益斗争导致联合执法机制形同虚设。三是技术 规范和相关条文不健全。依法行政讲究的是科学执法、规范执法。部门干什么,明确之后,谁的责任田,谁去负责,避免出现安全 协调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相关部门坐看笑话、闲着没事等 不正常现象。5、安监人员必须以履行职责为己任。破除安全监管中诸多 尴尬,在新的法律、法规未能出台之前,首要的是地方政府要理 顺综合监管和部门监管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综合监管部门的监管 职责、方式、手段,提高综合监管部门的地位和,赋予综合监管 部门对其它监管部门的督查权、问责权、追究权,避免“踢皮球” 现象;其次,要建立监管人员考评与奖励制度,提升监管人员福 利待遇。出台地方财政保障制度与法规,确保监管机构正常监管 和执法费用,省、市也应出台执法监管人员交通、通讯、办案补 贴,减轻安全监管人员负担,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消除其后顾之 忧。第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了安监人员责、权、利不 对等现实问题后,相关部门要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为安全监管 人员排除后顾之忧,全力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福利待遇的同时,加 大监察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力度,在系统内 树立投身安监、无怨无悔,营造一种人人敬业、人人主动、人人 想干事、能干事的良好氛围,真正建立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为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安全奋斗终身的安监队伍。2022年生产调研报告篇5安全生产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 题,是确保经济效益、政治稳定和职工群众身心健康的先决条件。 近年来,我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 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面落 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扎实开展了隐患 排查治理和各类督查以及各类专项整治,各企业在改善安全生产 条件,更新安全生产装备技术、职工教育培训等方面继续加大安 全投入,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有效控制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 稳定的态势,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生产 环境。一、全市企业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我市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新中国 成立后建市较早的工业城市,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我市招商 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不同性质的中小型生产经营企业相继 在我市落户,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冶炼、建筑建 材、电力、化工等行业,其中:有化工企业26户,清洁能源企 业37户,建筑建材企业41户,选矿冶炼企业33户,农副产品 加工企业49户,煤矿、非煤矿山20户,其它生产经营企业147 户。这些企业中,大多数企业为私营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低, 致使安全投入跟不上安全生产的需要,安全状况相对较差,事故 隐患大量存在,事故多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小,安全投入不足,设备陈旧,安全基础薄弱。这 些企业大多是民间投资或改制的中小型企业,资金匮乏,生产设 备落后,安全性差,普遍存在着厂房陈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 等问题,经营者抱着侥幸心理,违章指挥,冒险蛮干,隐患得不 到全面整治。2、经营者素质不高、员工流动性大。被调查企业中,具有 大专以上学历、懂安全、会管理的业主不足20%,对国家在安全 生产上颁布了哪些法律、法规、标准,企业应遵循哪些安全标准 一无所知,对如何防止事故知之甚少。此外,这些企业用工灵活, 员工流动性大,使得业主大多不愿意在财力和精力上对从业人员 进行必不可少的安全技能培训,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 护和群体保护能力。3、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现代安全管理 意识,采用的是经验型管理,部分企业法人或经营者法冶观念淡 薄,搞以包代管,有的相当规模的企业并没有按要求成立安全管 理机构,不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投入必要的资金用于整改 隐患,不为员工提供必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基本处于失 控状态。4、具有高危性和分散性,管理难度大。我市企业大多分布 冶炼、化工、建材、煤炭生产、机械加工、矿产品加工、农产品 加工等,点多、面广,分散在乡镇、园区或山区,市安全监管部 门和乡一级政府苦于人力少、资金少,难以对所有企业实行有效 监管,使不少小企业成为安全监管的“真空”和“盲区二、我市企业安全生产及政府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1、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熟悉,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 不够。80%以上的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法规、标准不 了解,在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上,大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初期, 经营者安全意识不强,重生产、轻安全,重发展、轻投入。形成 规模大的企业比规模小的重视,改制后的企业比改制前的企业重 视。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中小型企业由 于用工形式灵活,员工流动性大,且大量招收的是农民工,文化 素质低,大多未经过安全培训就上岗,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 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三违”现象时 有发生。3、政府对企业监管缺乏必要的条件和手段。由于企业点多 面广,监管力量薄弱难以对所辖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管,个别乡镇 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因无人员而处于被动工作状态,相关政策法规、 文件要求贯彻落实不力,安全生产情况统计不到位,对企业安全 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心中无数,更谈不上对加强企业安全管理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三、抓好我市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中小型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用市场经 济的新思维、新办法去解决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要以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强化监管措施和手段,加快工作方式方法的新转 变,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1、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准入制。要强化源头管理,把好准入关,加快实现从事后查处向本质 安全转变。一是严把高危行业市场准入关。严格实行高危行业安 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对安全投入不到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安全隐患没有彻底整改的,不得通过审查。同时,加强对已取得 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的动态管理和跟踪监控。二是严格实行各类 建设项目“三同时”。按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 标准有关要求,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严格履行“三同时”,达到相应的安 全生产条件,并具备达到和满足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 能力,以及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提高 事故的防范能力和灾害事故处置能力。三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积极落实“科技兴安”战略,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注重安全技术改 造,积极采用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快对不符合 安全生产的旧工艺、旧设备的淘汰进度,从源头防范各类事故发 生。2、强化教育培训,加快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 的转变。从近几年我市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绝大部 分事故是因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各类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 素质偏低、“三违”现象严重等造成的。为此,要重点抓好三项 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 媒体,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 传安全生产工作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法制 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安全生产工 作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坚持依法建立 并严格执行特种行业、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市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各类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防范和 职业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监管人员 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新上岗一线工人的安全培训和考核,不断增 强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三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大力 开展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注重发挥乡镇、社区、村委会 等基层组织作用,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不断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3、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加快实现从集中专项整治逐步向规 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转变。要着力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一是健全完善 以行政一把手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体系,使安全生产工 作责任明确,落实到人。二是要逐级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通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各基 层,落实到每位员工,并进行严格考核管理,形成完整有效的安 全生产监管保证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切 实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要企业的监督检查和事故隐患 整改,始终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四是要依照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查处,严肃处理,并 追究事故责任者的责任、有关领导的责任和相关部门人员的连带 责任。五是安全投入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安全 生产经济政策,加快我市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 品等高危行业的风险抵押金缴存,为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办理人身 意外伤害保险等工作进度。4、引导企业走安全标准化之路。安全标准化达标验收取得成效的经验表明,加快推进安全生 产标准化创建。是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今后,将 在近年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安全标准化创建 工作,进一步制定安全管理标准,着力抓好危险化学品、非煤矿 山、选矿冶炼、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 作,力争用今明两年时间,确保重点行业及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 安全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水平。5、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强安监队伍自身建设。一是始终抓好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作 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建立学习考核机制, 努力形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长效机制。二是抓好执法队伍建 设。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自律意识,充分体现 “公正、严明、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塑造成为一支业务精 湛、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三是抓好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严格执 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严明执法纪律,在执法中体现服务,帮 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自律意识, 健全监管机制,形成权力层层分解,工作环环相扣,互相联系制 约,建立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形成“谁的权力谁行使,谁 的责任谁承担,谁的问题追究谁”的预防机制,坚持依法行政, 做好执法的各项工作。2022年生产调研报告篇6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多样的电气机械设施,多工种交叉 作业,高空作业以及复杂的现场条件,形成了建筑业安全隐患和 安全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特点。虽然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对该行 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确细致的规定,企业也制定了各 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制,但是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仍屡 禁不止。公司安全管理部经过对今年在建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的 调查研究,认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建筑施工行业搞好安全管 理工作的基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 要求。每一项工作,都要人去完成,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各种先进机械设备的利用,使人们的劳动强度逐渐降低,但对从 业人员的责任心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尤其是建筑施工行业,各级 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如果一个人的责任心 不强,就有可能导致一连串严重的后果,甚至酿成大祸。所以说, 高度的责任心是建筑施工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良好的个人素质,是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建筑施工行业的 特点是施工场所多变、人员的流动性强、作业条件复杂。每次项 目中标后,都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组建项目部,选择项目部 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调查发现,本公司在建项目的管理人员大 部分都经过专业培训和施工现场的锻炼,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和相应的上岗资格,熟悉施工工作的程序和各种规范、安全措施, 是项目安全管理的中坚力量;但是选择的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参差 不齐,相当一部分人员为农村青年,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淡 薄,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 如何提高这一部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项目安全生产的关键。做好施工协调工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建筑行业,各 工种既要明确分工,又必须相互合作,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安全措 施的有效落实,形成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各工种、各工序之间 必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为创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做到 不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不被别人伤害的回报,这样就使得 各项安全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彻底的落实,各种安全措施能够 持久有效地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积极参与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逐步提高的 重要方法。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多工种配合,交叉作业,难免要 产生一些安全隐患,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就有可能酿成事故。但 仅凭几个安全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这些随时随地都 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无疑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每 一个从业人员都能及时识别安全隐患,并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 施,如通知安全员、采取整改措施等,将能使安全隐患消灭在萌 芽状态,减少乃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说,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 的基础。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哪?经过对今年几个项目 的安全管理工作的调查总结,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 职责和奖罚制度,明白利害关系,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二是 要认真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和班前会制度,特别是对从业人员 进行安全专项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识别安全隐患的 能力,保证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三是要做好协调工作, 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协调作用,制定安全有效的施工方案, 落实各种防护措施,对安全防护用品要互相提醒,互相检查,维 护各种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2022年生产调研报告篇7基层安全生产调查报告近一时期,安全生产形势并不乐观。如安措设置不规范、现 场监护不到位和执行不符合安规规定、发生过的事故起不到警示 作用等现象时有发生;现场工作,生产地带安全管理工作衔接不 严密,在机房管理上,造成管理责任不清,工作上互相推诿、扯 皮;在现场考问中,某些工作人员对安规的不正确的理解和对习 惯性违章的认同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就当前 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在这些基层班、组没有任 何痕迹,更别说引起足够的重视,也难怪乎人们说我们的安全管 理工作是“上面倾盆大雨,下面毛毛细雨” 了。这样下去看来用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已不足以形容如此恶劣的安全形势了。究其原因,做过一些分析,其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但缺乏对人思想或心理方面较深层面的分析,因而形成了 某些工作缺位,“表面上看投入了很多精力,做了不少工作,但 对安全生产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和指导二剖析当前客观 的安全形势,我们感觉到,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收入 分配制度的逐步完善,不同的利益群体都存在一个对自身价值和 权利义务的再认识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偏离“主人翁”思想的“主 人”意识要想在短时期里得到革除,并能平稳过渡到一种与市场 经济、国际惯例相融合的新思想或新理念的平衡,在目前电信企 业现有管理体制下实现有相当的难度,这就出现了一个我们常常提到的所谓“承受能力”的问题,而 “承受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与企业的关联度很大,落后的体 制、机制只能造就脆弱的“承受能力”,这是一个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