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多爱我》观课报告3.docx
父母多爰我观课报告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入手,通过创设情境,用文字记录,拍 摄镜头,小组交流,现场体验,制作爱心卡等丰富多样的方式, 让学生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切切实实感受到父母都为她 们做了什么,感受到父母的爱以及父母的辛苦,加深对父母的 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爱父母、回报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提倡“百善孝为先”,本节课重点引导 学生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 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理解、感恩父母。一、把握教材,找准目标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尊老爱幼、孝亲敬 长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以家庭 为主题的学习内容在教材的几个学段都有所体现。三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是学生升入中段后第一次学习与家庭有关的主题,“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是本单元的核心。父母多爱我是本 单元中的第一课,侧重讲父母对孩子的爱,引导学生体会父母 的爱,尝试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加深对父母的理解,能够接 纳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方式。了解了本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 理清了教材前后之间的联系,我准确制定了教学目标,为上好 这一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现场表达,明理导行在感受爱理解爱的基础上让学生还要表达爱,玉杰老师创 设情境,现场和爸妈来一次爱心连线,鼓励学生爱要大声说出 来。这一环节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习惯了接受爱的学生 却不知道还要回报爱,要感恩,而且还要当面表达,有时感到 不好意思。当学生玉杰老师的鼓励下表达出这种情感时,听到 父母高兴的声音时,也感觉到真要表达出来也不是那么难,而 且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在给爸妈连线时,父母还提出希望,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还交给 我们如何做人,使道德水平和道德能力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三、拓展教材,现实碰撞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然后 补充上“留守儿童”和“表达爱时父母的反应”这两个视频, 增加了爱的厚度和宽度,让学生对爱的理解又多了不同的纬度。温柔的爱和严格的爱遥远的牵挂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在 具体的教学中,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1教学课前准备要更加细致,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爸爸妈妈 的一天,让他们更有逻辑顺序地讲述清楚父母一天的工作,体 会他们的忙碌与辛劳。2对学生的评价要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3.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思考学生会造成问题的原因,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问题来源于学生。对于活动的设计组织, 资源来源于学生,以学生生活为主线,明白课本插图和实际生 活素材的区别,要将文本内容拓展延伸至课外,注重学生的体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