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设计方案.docx
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设计方案此文为WORD的版本,下载后可修改图1-3盐城阜宁3MW屋顶发电项目图1-4徐州协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20MW光伏发电项目详见光伏发电站电气主接线)引至10kV进线柜。10kV配电室进线6回(发电用),出 线1回接至升压站的10kV母线,经主变压器升压后再通过站外HOkV架空路线接至安天线。详见光伏电站电气主接线图。电气主接线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lOkv站用变压器10kV站用变压器合计:约16万元;单价:约8万/台SC10-160/10共1台10.5±2x2.5%/0.4kV合计:约17万元单价:170万僖单价:150万/套无功补偿装置共1套共1套合计:约170万元;合计:约150万元至llOkV升压变HOkV升压变至HOkV升压变断路器31500/31500kVA断路器隔离开关SZ11-31500/115隔离开关二次升压单元电流互感器等115±8xl.5%/38.5kV电流互感器等单价:170万/套共1套YNzdll Ud% = 14 等单价:170万/套共1套合计:约170万元合计:约170万元总计合计:约1146力兀合计:约1011万元说明:因本工程架空路线两方案差价很小,本表不包含导体部份只表示有关设备两种方案不同之处价经比较,方案一价格较方案二高,同时方案一种35kV电压等级高于方案二的10kV ,开关设备的 所以选择方案二。2)本期光伏发电站10kV侧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功率柜、控制柜安装在电气楼内,容量暂定 准。3)站用电采用双电源供电,其中1路引自外网,另1路引自本光伏发电站10kV母线,正常情况 电源停电时,由光伏发电站10kV母线供电,两路电源互为备用。子系统内的用电设备电源取自每一 个在每一个子系统升压变压器低压侧设置一台lOkVA的0.32/0.38V的变压器为子系统内的用电设 备提4)考虑本项目远景总容量为30MW ,按三期总的布置计,根据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计算,本工 小于规范要求的30A ,因此不需设置接地系统。电容电流计算详见附件lo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布置考虑本项目建设在鱼塘上,光伏发电区域就地布置的设备防护等级均应达到IP65 ,且 应满足能在本项目场地湿度条件下正常运行的条件。6.1.5.1 短路电流计算经短路电流计算,按照此系统三相短路电流容量值,遵循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 规定-DL/T5222-2005中的规定,本工程光伏发电站内llOkV母线上应能承受系统最大 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为31.5kA , 10kV母线上应能承受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 电流为25kA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见附图。6.1.5.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1 )主变压器主变压器容量按电站最大连续输出容量变压器绕组温升不超过60选择。攵:SZ11-315OO/115 , 31.5MVA , 115±8xl. 5%/10.5kV , Yndll , Ud=10.5% , 自然风冷。(2 ) llOkV 设备本期llOkV进线1回,出线1回。llOkV断路器选用SF6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值为31.5kA ,三相操作机构。高压隔离开关选用GW4-110型,额定电流为1250A。电流互感器选用LVB1-110W2型,进线额定电流2x200/5Ao计量次级均带中间抽头, 变比 200/5A,热稳定电流为 31.5kA/3s0 次级罗列为 10P30/10P30/10P30/0.5/0.2S。(3 )子系统升压变升压变选用油浸预装式箱式变压器。型号Sn-M-1250/10,额定容量1250kVA/2x 625kVA,电压比 10.5 ±2 x2.5%/(0.32/032)kV,接线组别 Y/dll-dll,短路阻抗 Ud=6.5%,冷却 AN。变压器装设带报警及跳闸信号的温控设施。期信号通过通讯接入监控系统,期跳 闸由监控系统对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进行遥控,10kV高压开关柜动作于跳闸。(2 )10kV配电装置10kV高压开关柜选用手车式开关柜,内配真空断路器,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等元件。额定开断电流为2 5 kA。(3 ) 10kV补偿电容装置:由于光伏逆变器功率因数达0.99 ,且具有超前0.95滞后0.95的功率因数调节能力, 光伏电站采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容量拟定6MVar ,最终以接入系统意见为准。(4 )低压配电装置站用低压开关柜为抽屉式开关柜,额定电压为380V,低压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 统,额定开断电流为50kAo(5 )逆变器并网型逆变器选型时除应考虑具有过/欠电压、过/欠频率、防孤岛效应、短路保护、 逆向功率保护等保护功能外,同时应考虑其电压(电流)总谐波畸变率满足国际规定要求, 减少对电网的干扰。整个光伏系统采用若干组逆变器,每一个逆变器具有自动最大功率跟踪 功能,并能够随着光伏组件接收的功率,以最经济的方式自动识别并投入运行。逆变器具有有功、无功功率调节功能,且可通过监控系统远程控制。本工程拟选用的逆变器功率为625kW ,输入直流电压范围为DC500-850V ,输出交流电压为AC281-352V ,功率因数大于0.99 ,谐波畸变率小于3%0(6)直流汇流箱本工程采用智能型汇流箱。汇流箱满足室外安装的使用要求,绝防护等级达到IP65 , 同时可接入12路的光伏组件串,每路电流最大可达10A ,接入最大光伏组件串的开路电压 值可达DC900V ,熔断器的耐压值不小于DC1000V ,每路光伏组件串具有二极管防反保护 功能,配有光伏专用避雷器,正极负极都具备防雷功能,采用正负极分别串联的四极断路 器提高直流耐压值,可承受的直流电压值不小于DC1000Vo汇流箱具有每路进线电流监控 功能,并通过RS485接口将其信息上传至监控系统,方便人员监视和进行维护。(7 )站用变压器根据估算光伏发电站的站用电负荷,选用两台站用变压器,互为备用,型号为 SC10-400/10 10.5±2x2.5%/0.4kV ,布置在升压站内站用电配电间。站用电电压等级采 用AC380V/220V三相四线制。本站用电负荷统计表详见附件2。(8)电线电缆根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 94)及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 项重点要求对电缆选型的要求,本工程对光伏发电场内电缆均采用C类阻燃电缆对lkV及以下动力、控制电缆采用阻燃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组件之间及组串至汇流箱采用ZRC-YJV-0.6/lkV Ix4mm2 ,汇流箱至逆变器采用 ZRC-YJV22-0.6/lkV-2x50/70mm2 ,逆变器至升压变采用 ZRC-YJV-0.6/lkV- 3x ( 3x240 ) mm2。10kV 进线柜采用 ZRC-YJV22-8.7/15kV-3x50/150mm2 ;站内10kV路线采用XLPE 300/15钢芯铝绞线计算机网络电缆采用网络五类线。发电子系统通讯系统至升压站监控系统之间通讯采用光纤传输。6.1.5.3 电气设备的布置本工程llO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敞开式设备,与主变压器一起户外布置。llOkV配电 装置布置在升压站的南侧,拟定向西南架空出线。本工程设置电气配电房,内设二次设备室、控制室、10kV配电室、无功补偿室、低压 配电室,详见升压站电气设备平面布置图。10kV升压变压器和逆变器现场就地布置。每一设伏发电单元设一个逆变升压子站,就地安装逆变器、升压变等电气设备。24 个逆变升压子站分别布置于太阳能电池方阵附近,通过10kV架空线汇集至10kV配电室内。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本电站的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设计按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 绝缘配合标准规范进行。(1)直击雷保护本期设置了 HOkV升压站,llOkV配电装置周围采安装1个独立避雷针,避雷针高 度为30米,防止直击雷过电压。对于露天光伏组件利用其四周的铝合金边框与支架可靠连接,再通过支架与接地体连 接。(2 )侵入雷电波保护为防止侵入雷电波对电气设备造成危害,在以下各处装设氧化锌避雷器:llOkV路线出线端、llOkV配电装置母线、10kV进、出线柜、电压互感器柜、逆变 器、升压变压器及汇流箱。(3 )接地接地装置及设备接地的设计按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和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 施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由于光伏组件区域在水面上,水下土壤电阻率极小,所以本项 目仅考虑分散单独接地,接地体材料均采用热镀锌处理。电池设备支架及太阳能板外边金 属框与接地体可靠相连,接地电阻以满足电池厂家要求为准,箱变接地装置与接地体直接 谢妾。UOkV升压站内主接地网采用60x8热镀锌扁钢(含引上线),垂直接地体采用63x63 X 6mm热镀锌角钢,L=2500mm。光伏电站内子系统及逆变升压单元接地网采用-50x5 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采用50x5mm热镀锌角钢,L=2500mm ,水平接地体普通埋深0.8mo光伏阵列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升压站接地电阻不大于0.5欧姆,二次接地电阻不大 于1欧姆。系统各设备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也称逻辑接地)均不得混接,工作接地实现一点接地。所有的屏柜体、打印机等设备的金属壳体可靠接地。照明系统照明网络电压照明系统分正常照明与事故照明两大类。正常照明网络电压为AC380/220V。事故照明网络电压为DC220V。10kV配电室内事故照明由直流屏供电。照明供电方式本工程照明及动力系统采用TN-C-S系统。交流正常照明系统为光伏发电场正常运行时 供全场运行,维护,检修,管理等使用。正常照明由接在低压场用母线上的照明总盘供电。 灯具及光源灯具:单元控制室内采用嵌入式灯具照明。升压站内采用投光灯。其它场所根据要求 分别采用荧光灯具、配照型等型式的灯具以及其它建造灯具。国电宁夏平罗10MM光伏电站鸟瞰图图1-5国电宁夏平罗10MW光伏电站项目1.1.8 电缆敷设及电缆防火本站屋内配电装置、控制室均设电缆沟,由于项目建设于水上,太阳能组件方阵中电缆桥娥设。10kV集电路线及站用电采用架空线形式。电缆构筑物中,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者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电缆贯通墙、楼板的 孔洞处,均应实施阻火封堵。电缆沟道分支处,配电室、控制室入口处均应实施阻火封堵。1.1.9 消防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由一个火灾报警控制器和若干个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装置、火灾报警扬声器组成。通过RS458接口传至配电室通讯管理机,火灾信号直接上传至光伏发电监控 系统进行报警。6.2 电气二次电站的调度管理本电站以10kV二级升压至llOkV ,再1回出线接至安天线。电站的调度管理方式暂定 由省网调度中心调度。该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进行设计。电站采用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的监控方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满足全站安全运 行监褥口控制所要求的全部设计功能。中央控制室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值班员控制台。 整个光伏发电站安装一套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保护、控制、通信、测量等功能,可实现 光伏发电系统及llOkV升压站的全功能综合自动化管理,实现光伏发电站与地调端的四遥 功能及发电公司的监测管理。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控制调节由逆变器和综合自动化后台共同完成。6.2.1 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系统。下面介绍各 个系统的功能特点。L计算机监控系统(1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内容光伏发电站采用无人值班式电站运行数据采集、显示、 数据传输等的综合监控系统。本系统以智能化电气设备为基础,以串行通讯总线(现场总线) 为通讯载体,将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电气系统和辅助系统在线智能监测和监控设备等 组网组成一个实时网络。通过网络内信息数据的流动,采集上述系统全面的电气数据进行 监测,以采集将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处理,建立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完成报表制 作、指标管理、保护定值分析与管理、设备故障预测及检测、设备状态检测等电站电气运 行优化、控制及专业管理功能。(2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开放式分层、分布式结构,可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站控层为全站设 备监视、测量、控制、管理的中心,通过光缆或者屏蔽双绞线与间隔层相连。间隔层按照 不同的电气设备,分别布置在对应的开关柜内,在站控层及网络失效的情况下,间隔层仍 能独立完成间隔层设备的监视和断路器控制功能。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远动工作站与调度 中心通讯。站控层主要设备包括主机操作员工作站、远动工作站、网络交换机、通信管理机、打印 机、网络设备及规约转换接口等;间隔层主要设备为并网逆变器监控单元、箱式变电站、 环境参数采集仪以及电站一次设备所用的保护、测量、计量设备、公用直流等二次设备组 成。2、继电保护(1 )保护装置的选型与集成电路型摹拟式保护相比,微机保护装置功能齐全、运行灵便、可靠性高、抗干扰 能力强、具备自检功能、价格适中、且能方便地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接口,结合本电站自动化水平的要求,本电站采用微机型数字综合保护装置。(2 )保护配置方案根据GB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设计规范以及 GB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要求,本电站保护配置如下:a)110kV出线保护llOkV出线拟选用光纤纵联差动保护装置,具备保护、测量和控制功能。微机数字式 综合保护装置采用国产优质产品,安装在HOkV路线保护柜内,最终以接入系统意见为准。b) HOkV主变保护主变压器保护采用微机型保护装置,包括主保护和完整的后备保护以及相应的非电量保 护。主保护:瓦斯保护(包括主变本体瓦斯和有载开关瓦斯。重瓦斯动作跳主变压器三侧断 路器及桥断路器,轻瓦斯动作于信号);差动保护(包括差动电流速断保护,二次谐波制动 比率差动保护)。后备保护:零序过电流保护,零序过电压保护,HOkV侧配置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HOkV侧过负荷保护,10kV侧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其他保护:主变超温、油位异常、压力释放阀动作后发信号。c) 10kV配电室进线保护进线设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过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动作于跳闸;装设过负荷保 护、接地等动作于信号。d) 10kV箱式变电站变压器保护由于箱式变电站变压器高压侧为熔断器,低压侧为框架式断路器,当变压器过载或者相 间短路时,将断开高压侧熔断器与低压侧断路器。因此不另配置保护装置。变压器温度信号通过通讯接入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对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进行遥控。e) 10kV站用变压器保护10kV站用变压器为干式变压器,布置在配电室。10kV电源引自市电,在引入塔杆处 装设跌落式刀闸作为保护,由当地电网负责配置。f)并网逆变器保护并网逆变器为创造厂成套供货设备,具有孤岛效应保护、直流过电压/过流保护、极性 反接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具有故障检测功能)、交流欠压/过压保护、过载保护、 过热保护、过频/欠频保护、三相不平衡保护等及报警、相位保护以及对地电阻监测和报警 功能。(3 )防误操作llOkV及主变单元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逻辑闭锁加电气闭锁来实现防误功能。6.2.2 直流系统直流控制电源系统电压为DC220Vo本工程装设220V阀控密封式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组。为控制、测量、信号、继电保护、 自动装置等控制负荷和交流不停电电源等负荷提供直流电源。根据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及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44-2004)规定,220V直流系统设一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及1套充电装置(高 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包括蓄电池组、充电器、直流馈线屏及DC220V/48V电源模块(供远动通信 装置电源)等。电站直流控制电源系统拟配置1组容量为200Ah的蓄电池、1套充电/浮充电装置和 1套充放电设备,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蓄电池和充电/浮充电装置分别连接在控制母线上。 在控制母线上装设一套微机型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以监视直流系统的绝缘水平。6.2.3 不停电电源系统UPS采用静态逆变装置。当光伏发电场交流停电时,由220V蓄电池供给直流电源, 经逆变后向负荷供电。交流电源消失情况下连续供电时间为60分钟。设一套逆变电源装置,容量为5kVAo安防系统本工程设置一套安保系统,实现对电站主要电气设备,光伏电池阵列、控制室、进站 通道等现场的视频监视,系统主要配置监控主机、数字硬盘录相机、前置摄像机及相关附 件。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视频监视和报警两部份功能。系统应采用基于数字技术、结构化 设计的设备,便于安装,具有环境适应性强,视场角大、使用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的特 点。现场的设备免维护,可直接用水冲洗。控制室运行人员可至少在控制室监视器上同时监视多幅现场画面,其画面能根据需方 要求在监视器上进行分割和切换。6.2.4 环境监测系统在光伏发电站内配置一套环境监测仪,实时监测日照强度、风速、风向、温度等参数。 该装置由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日照辐射表、测温探头、控制盒及支架组成。可测量 环境温度、风速、风向和辐射强度等参量,其通讯接口可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实时记录 环境甥居。6.3 通信部份工程概述光伏发电站调度信息拟传送至地方地调,预留当地县调接入信息接口;最终以系统接入 意见为准。按照电网计量系统配置原则要求,本期llOkV出线设置关口计量,关口表计及互感器 精度要求:关口计量表精度为0.2S级,具备负荷曲线分析功能,电流互感器计量级次精度 为0.2S级,电压互感器计量级次的精度为0.2级,将计量信息通过数据网送至省调。在光伏电站配置一套STM4 SDH设备、一套PCM复接设备、一组电源变换器、一 块通信综合屏、一套数配、音配、光配单元模块和一部电话机;对侧配置STM-4光支路板 一块,一套PCM复接设备。6.3.1 站内通信光伏发电站站内通信应包括生产管理通信和生产调度通信,为满足生产调度需要,宜 设置生产程控调度交换机,统一供生产管理通信和生产调度通信使用。6.3.2 光功率预测系统按照电网功率预测系统要求,在站内配置一套光功率预测装置,将预测信息通过数据 网送至省调。附件1电容电流计算书电容电流计算书1、计算条件:出线架空路线总长约6km ,站内10kV架空路线总长约8km2、光伏发电站电容电流计算2.1 出线架空路线电容电流I =KU 1 * 0.001 = 3x11 o X 6 X 0.001 = 1 .98a C1e注:系数K取3站内架空路线电容电流I =KU 1 * 0.001 = 3x1 o X 8 X 0.001 = 0.24a C1e光伏发电站电容电流(10kV发电站附加的电容电流为13% )工=(工 +工)*1. 13 =(1.98 + 0.24)3 . 13 = 2.5086aC C1 C2结论:因为Ic < 30 A ,故本光伏发电站不需装设消弧线圈。附件2站用电负荷统计表P3=14kW序号名 称单位容量 (kW)台数安装运行安装1配电室动力电源5012安保监控电源113消防报警电源114UPS电源515直流屏电源516局)止开关柜小母线0.75107水泵动力电源1519HOkV设备电源1.5且 Pl=116kW1010kV开关柜加热0.41911llOkV间隔加热3.51彳 P2=10.9kW12升压站场地照明电源13配电室照明电源14其他照明电源S>K1P1+P2+P3式中:S一所用变压器容量(kVA);K1一所用动力负荷换算系数,普通取Kl=0.85 ;Pl一所用动力负荷之和(kW) ; P2一所用电热负荷之和(kW) ; P3一所用照明负荷之Sjsl=0.85xll6+10.9+14=123.5(kVA)逆变升压单元负荷计算表Pl=9kW序 号名 称单位容量 (kW)台数安装运行1逆变器动力电源422通讯及升压变辅助电源11K1一所用动力负荷换算系数,由于本项目逆变器均为同时工作,取KP1一所用动力负荷之和(kW);Sjs2=lx9=9(kVA)经以上计算,本工程站用电容量为Sjs=Sjsl+24*Sjs2=339.5,拟配置站用变压器容量为400kV图1-6甘肃武威10MW光伏并网电站工程7 土建工程设计安全标准7.1.1 建造单体设计标准本工程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某某县某某镇,省道S328南1km摆布,北临奥洋工业 园区,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建(构)筑物设计主要包括:10kV配电房、逆变升 压框架平台、设备基础、路线基础、桥架基础等。10kV配电房为框架结构,局部两 层,坡屋顶,上人屋面,建造面积390m2 ,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设计安全标准本工程10kV配电房均按6度抗震设防,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造结构的安 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属丙类建造。屋面为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载: 2.00kN/m2o基本资料和设计依据7.1.2 基本资料根据地勘单位提供的地勘报告,本次勘察范围内岩土体工程地质层共分5层(含1个亚层)。具体土质情况为:根据地勘单位提供的地勘报告,本次勘察范围内岩土体工程地质层共分11层。具体土质情况为:1层杂填土、 2层淤泥:新近堆填土,强度不均,高压缩性,工程地质条件差;3层粉质黏土:可塑,压缩性中等,强度低,承载力低,土质不均匀,分布稳定, 工程地质条件差;4层粉质黏土:可塑,压缩性中等,强度普通,承载力普通,土质不均匀,分布稳 定,工程地质条件普通;5层粉土:密实,压缩性中等,强度普通,承载力中等,土质不均匀,分布稳定, 工程地质条件普通;6层砂僵粉质黏土:可塑、局部硬塑,中低压缩性,强度普通,承载力中等,土质 不均匀,分布稳定,厚度普通,工程地质条件普通;7层粉质黏土:可塑,压缩性中等,强度普通,承载力中等,土质不均匀,分布稳 定,厚度普通,工程地质条件普通;8层粉土:中密,压缩性中等,强度中等,承载力中等,土质不均匀,分布稳定,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9层粉质黏土:可塑、局部硬塑,压缩性中等,强度较高,承载力中等,分布稳 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10层含砂磁粉质黏土:硬塑,中低压缩性,强度高,承载力高,分布稳定,工 褂也质条件好。11层粉质黏土:硬塑,压缩性中等,强度高,承载力高,分布稳定,工程地质 条件好。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建造及设备可采用浅基础天然地基,以4层粉质黏 土为基础持力层,基础形式根据建造结构特点采用柱下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或者其他 合适的基础型式,基础底面积及埋深应满足变形及稳定要求。根据建造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光伏电站内建造物、构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光伏电站内 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综合办公用房、逆变器平台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均为丙类,抗震设防 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地震动反应 谱特征周期为0.45s。7.1.3 设计依据1、某某30MW地形测绘图;2、某某30MW地勘报告;3、某某30MW红线图;4、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文件;5、各专业提供的资料;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民用建造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办公建造设计规范GJ67-2006公共建造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 (2008年版)建造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造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U)建造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造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造地基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79-2002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 50191-93 )建造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建造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 5085-199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45-2004)佐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造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工业建造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以上未列规范按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法令、法规、政策及有关设计规程、规范、 规定等。以上规范均按现行版本执行。7.2 电站总平面布置本光伏电站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某某县某某镇境内,邻靠201县道。本期建设规 模30MWp ,占地930.5亩。厂内共需建设24座逆变升压子站,1座10kV配电房 兼有办公生活功能,内含控制室、开关室、低压配电室、无功补偿室、二次设备室, 办公室、值班室、工具资料室、洗手间,建造面积约390m2 , 1座升压站,占地面积 640m2。厂前区位于东南角鱼塘,该部份为建设用地范畴,需要进行土方回填、夯实,然 后进行构筑物的施工。厂区进场主干道路面宽6m,拐弯半径不小于6m0电站入口 10m范围内以及升压站内采用混凝土路面,光伏电站四周为农田及201县道,考虑到电站运行的安全、美观、经济、实用, 电站四周均设置围墙。考虑到减少建构筑物的阴影对光伏组件的影响,围墙采用高速 公路围栏网,喷塑,总高为L7m。光伏阵列与四周围栏最短距离为5mo光伏阵列及逆变器设计7.2.1 年系统削钢材:冷弯薄壁型钢、材料应具有钢厂出具的质量证明书或者检验报告;其化学 成分、力学性能和其他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所有钢结构均应热镀 锌防腐处理。钢材采用Q235-B钢;焊条:E43 ;螺栓:檀条、支撑的连接采用普通螺栓,性能等级 4.6级;支架立柱底脚板与基础连接采用锚栓。(3)荷载组合:根据建造抗震设计规范,对于普通结构地震荷载与风荷载不进行组合,由于 光伏组件自重很小,支架设计时风荷载起控制作用,因此最不利荷载组合中不考虑地 震荷载。荷载组合考虑下列两种组合:a)自重荷载+正风荷载+0.7雪荷载;b)自重荷载+逆风荷载。(4)光伏组件阵列支架设计在各种荷载组合下,支架应满足规范对强度、刚度、稳定等各项指标要求。设计 时采用5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作为设计依据,确保支架系统安全、稳定。支架结构布置多晶硅光伏组件采用240Wp光伏组件组串,每一个组串单元由20 块(横向10歹I,竖向2行)或者40块(横向20列,竖向2行)尺寸为1650x992x46mm 多晶硅光伏组件组成,光伏组件竖向布置。两种支架形式长宽分别为 、。在支架的横梁之间,按照光伏组件的安装宽度布置橡条,用于直接承受光伏组件 的分量。橡条固定于支架横梁上。组件每条长边上有二个点与樵条连接,一块光伏组 件共有四个点与檀条固定。光伏组件与橡条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配加双面垫圈。 b)支架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 行计算。设计主要控制参数:受压构件容许长细比:150、受拉构件容许长细比:200、柱顶位移比:1/150、 梁的挠度:1/200 ,支架与基础为刚接,立柱与横梁、横梁与檀条之间均为刚接。 通过计算支架、橡条的强度、稳定性等均满足规范要求,无超限,可作为下阶段设计 依据,1MW子方阵多晶硅固定支架主材用钢量约58.4%根据该处地勘报告,基础暂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PC-A300(70),桩长约 为6.0mo支撑柱顶标高出地面约2m ,或者出水面约0.5m (合用于水中基础)。 管 桩桩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C60 (最终长度以实际计算为准)。逆变器基础本工程光伏电站共需24座逆变升压子站。考虑到逆变器-升压变单元布置地方为鱼塘水面处,逆变器-升压变单元基础形式为基础形式为预制管桩加承台,设备直接放置于框架平台上面,并在平台E1!周设置安全围栏及检修爬梯。7.5主要建(构)筑物(1)综合办公用房:外墙:墙体240mm厚承重多孔砖,粉刷白色涂料。内墙:墙体240mm厚承重多孔砖,洗手间墙面为面砖,其余房间为粉刷乳胶漆。屋面防水: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保温采用100mm厚挤塑聚苯 乙烯泡沫塑料板。具体做法按相关图集选用。屋面有组织排水。门窗:采用铝合金窗,玻璃门、钢制防火门、木门。地面:洗手间地面为防滑地砖地面,走廊、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为玻化砖地 面,其余房间地面为水泥砂浆地面,具体做法按相关图集选用。顶棚:乳胶漆顶棚,部份房间装修要求较高的设有吊顶。(2 ) 10kV配电房外墙:墙体240mm厚承重多孔砖,粉刷白色涂料。内墙:墙体240mm厚承重多孔砖,粉刷乳胶漆。屋面防水: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保温采用100mm厚挤塑聚苯乙 烯泡沫塑料板。具体做法按相关图集选用。建造物的屋面为有组织排水。门窗:所有门为钢制乙级防火门,窗为塑钢窗。地面:控制室为抗静电活动地板,其余为地砖地面,具体做法按相关图集选用。蹄削(1) 10kV配电房本工程设置llOkV升压站,内设1栋10kV配电房,局部两层,拟采用框架结构, 26.0m x 15.0m,总高度9.0m,屋面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平屋面为上人屋面,坡 屋面为不上人屋面。240mm厚墙体,地面以下采用烧结普通砖,水泥砂浆,地面以 上采用承重多孔砖。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暂定0.50m (最终以地勘报告所 提供的地质参数计算确定)。主要建造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 ,其余均为C30o钢筋:直径d < 12 采用HPB235钢,d“2采用HRB335钢。钢材:采用Q235B。(3 )光伏支架基础太阳能光伏阵列支撑结构基础支墩荷载较轻,且是在鱼塘中安装,考虑到施工快 捷方便,对鱼塘的干扰最小的因素,采用预应力管桩PC-300(70)-C60基础。(4)变压器及逆变器基础选用箱式变压器,共计24台,分扩散置。逆变器-升压变单元采用基础形式为基 础形式为预制管桩加承台,管桩型号PC-A300(70),桩长约为10m (最终长度以实际 计算为准)。7.6 光伏电站围栏设计光伏电站为了防止围栏遮挡太阳光及从安全、美观、经济、实用考虑,采用高速公路围栏网,喷塑,总高为1.7m。光伏方阵与四周围栏最小距离为5m。7.7 射电站B8S及场地阿道路工程的设计任务是结合原有道路布置光伏电站道路系统,合理规划道路的 位置,方便对外交通;尽量减少道路跨越沟渠,减少桥涵工程量,以节省工程投资, 保证在工程量最节省的前提条件下做到道路畅通。根据道路设计的有关规范和道路用 途设计道路断面、用材和施工方法。升压站及10kV配电室建设紧靠公共道路,24座逆变升压站均布置于鱼塘内, 场内施工阶段可修暂时道路,完工后需清除,场内不修筑道路,预留航道。进场道路宽为6m ,电站入口 160m范围内以及升压站四周环路采用混凝土道路, 做法为:清表,素土夯实,250mm厚天然级配碎砾石碾实,180mm厚C25混凝土 面层。7.8 主要建造材料由于前期不确定因素,暂按以往项目经验选用以下建造材料,后期根据实际需要 再做调整,材料的选用、检验必须满足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7.8.1 混凝土现浇混凝土构件:素混凝土垫层:7.8.2 钢材型钢和钢板:钢橡条:钢筋:压型钢板:C25 , C30 ,C15普通采用Q235B ,特殊处采用Q345系列钢。冷弯薄壁型钢HPB300 级、HRB335 和 HRB400 级0.4-0.6mm 厚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及抗硫酸盐水泥等。7.8.3 砖及砂浆砖:MulO多孔砖、实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砂浆:普通为M7.5混合砂浆及M7.5水泥砂浆8工程消防设计8.1.1 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GB50016建造设计防火规范(3)GB50222建造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4 ) GB50140建造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5 ) GB5022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注:以上法规规范均为现行最新版本。8.1.2 设计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做到防患于未"燃"。严格按照 规程规范的要求设计,采取"一防、二断、三灭、四排"的综合消防技术措施。工程 消防设计与总平面布置统筹考虑,保证消防车道、防火间距、安全出口等各项消防要 求。本工程消防总体设计采用综合消防技术措施,根据消防系统的功能要求,从防火、 灭火、排烟、救生等方面作完善的设计,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燃",减少火灾发生的 可能,一旦发生也能在短期内予以扑灭,使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确保火 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2工程消防设计本期工程无新建造物。主要为光伏组件阵列和逆变升压站等户外设备的消防。通过对外交通公路,消防车可到达场区。场区内建造物及构筑物前均设有道路,太阳能资源尊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260天。日照2163.6小时,年平均气温144C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8.2。(2 ,多年极端最低 气温-17。配 具有利用光伏发电,实施光伏发电工程的有利条件。1.2 工程地质概述站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某某县某某镇,选定站址区基本以养殖塘为主,站址区交通条件普通,水系较发达。1.2.1 土层力学性能拟建建造场地位于扬州市某某县某某镇境内,紧邻201县道,勘察期间为鱼塘。地面标高最大值(38#) 4.00m,最小值(2#) 1.30m,地表相对高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