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特低渗油藏开发现状以及提高采收率方法概述.ppt
-
资源ID:68149229
资源大小:419.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陕北特低渗油藏开发现状以及提高采收率方法概述.ppt
陕北特低渗透油田开发特征及开陕北特低渗透油田开发特征及开发效果技术发效果技术概述概述 目录目录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陕北特低渗油田储层特征陕北特低渗油田储层特征 陕北特低渗油田开发效果陕北特低渗油田开发效果 总结总结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近十余年来,在我国陆上新增的原油探明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占的比例急剧增加,预计很快就会达到40%左右。因此今后我国陆上油田增产的潜力因此今后我国陆上油田增产的潜力区域只要是低渗透油藏,低渗透油藏开发普遍存在区域只要是低渗透油藏,低渗透油藏开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注水开发效果差,采收率低的问题是注水开发效果差,采收率低。而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的陕北特低渗透油藏更是特别突出,甚至有些区域渗透率达到了超低的程度。所以针对该情况,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对此类油藏的研究,提高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陕北特低渗透油藏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油藏类型陕北特低渗透油藏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油藏类型 其产量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影响一直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而且今后一个阶段内,新探明和开发的油藏类而且今后一个阶段内,新探明和开发的油藏类型仍以特低渗透油藏为主。型仍以特低渗透油藏为主。特低渗透油田受构造作用复杂,地层发育,含油层段多,各个地层间的封隔性强,天然能量不足,且缺乏补充。开采前期天然能量就不是很足,前期就需要适当的驱动方式才能将原有驱替到地面,到开采后期,由于地层能量的衰竭,产量递减快,高含水,水油比增长快,造成采收率低。研究特低渗油田的开采特征,并根据其开采特征并根据其开采特征采取一定措施提高油田采收率是当前陕北地区所面临采取一定措施提高油田采收率是当前陕北地区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的最主要问题.2022/12/271、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低渗透油田中在我国低渗透油田中,特低渗油藏或超低渗油藏特低渗油藏或超低渗油藏占低渗透储量的一半以上。占低渗透储量的一半以上。特低渗油藏由于渗透率较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给油田开发带来很大困难,同时,特低渗油藏的储层在开发过程中,要发生部分或全部的不可逆变形,会明显地影响油田的动态特征。因此,特低渗油藏渗流机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特低渗透油藏以注水开发为主要开采方式我国特低渗透油藏以注水开发为主要开采方式。国外对于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时间较长,从美国1871年发现著名的勃莱德福油田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国外认为,低渗透油田尤其是高压低渗透 油田初期压力高、天然能量足,最好采用自然能量开采,尽量延长无水开采期和低含水开采期,一般都先用弹性能量和溶解气驱能量开采,但油层产能递减快,一次采收率低,只能达到815。进入低产期时再转入注水开发,采用注水保持能量后,二次采收率可提高到25-30%。经过对美国、原苏联、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20个多个低渗透砂岩油田的调研发现,大部分是优先利用大部分是优先利用天然能量开采,只有极少数油田投产即注水,天然能天然能量开采,只有极少数油田投产即注水,天然能量以溶解气驱为主,其次为边水驱和弹性驱。同时,量以溶解气驱为主,其次为边水驱和弹性驱。同时,注气也成为许多低渗透油田二次和三次开采方法。注气也成为许多低渗透油田二次和三次开采方法。2、陕北特低渗油藏储层陕北特低渗油藏储层 陕北油藏区块主要属于陕西省延长油田公司和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是我国陆上油田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构造带,其油层孔隙度一般为孔隙度一般为9%11%,平均为,平均为10%,渗透,渗透率为率为0.110 ,平均平均2.3 ,其中渗透率小于其中渗透率小于1 ,占到总探明储量的60%。延长石油采收率现标定为11.23%,与国内的低渗透砂岩油藏平均采收率23.3%、国外的低渗透砂岩油藏平均采收率22.5%31.3%相比差距较大。2.1 陕北特低渗透油田的储层特征陕北特低渗透油田的储层特征 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和渗透率低 南泥湾某地区油田储层特征区域区域层段层段砂体平均砂体平均厚度(厚度(m)孔隙度孔隙度(%)渗透率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含油饱和度(%)最高日最高日产油量产油量(t)储层综合储层综合评价评价刘台刘台-杨杨家峪家峪20.520.511.811.80.80.842.042.011.011.0好好6.86.89.09.00.30.340.540.55.05.0中中15.315.310.310.30.50.538.038.06.06.0好好康台康台-松松树林树林8.68.68.08.00.250.2535.035.02.02.0差差18.018.010.010.00.70.745.045.09.09.0好好11.511.59.59.50.40.439.039.05.55.5中中汾汾川区川区5.75.77.07.00.10.1差差非油层非油层26.026.09.59.50.40.445.045.010.010.0中中10-3 孔喉细小,溶蚀孔发育 储层非均质性严重 储层敏感性强2.2陕北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陕北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 自然产能低,生产压差大,压裂后增产幅度较大 采用消耗方式开发,产量递减快,压力下降快,一次采收率很低 安塞油田依靠自身天然能量经济采收率仅仅只有8%,递减率在两年内达到了63%。注水井吸收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 油井见注水效果慢,压力,产量变化不如中高渗透油藏 特低渗透油藏见水后采油指数下降,稳产难度很大3 陕北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技术概述陕北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技术概述 3.1井网部署井网部署 在陕北大多数地方,都是应用菱形反九点法井网布置,尤其是在特低渗透油田中,菱形反九点法的效果十分可观,在开采后期菱形反九点法可以随着采油井改变为注水井而形成矩形五点井网,在后期的采收中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南泥湾采油厂河庄坪区在井网部署中就应用了上述的菱形反九点法菱形反九点法,吴起长61、长63油藏均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部署钻井,长对角线走向为NEE75 3.2井距的合理确定井距的合理确定 据安塞油田、靖边油田、双河油田等对低渗透油田开展的注采井网最佳几何参数优化结果,认为低渗透砂岩油藏,合理的井排距为100-150m,合理的井距为200-300m。右图为低渗透油藏布井方案参考表(引自李品道1998)基基质质特征特征裂裂缝缝特特征征井网井网组组合合无裂无裂缝缝微裂微裂缝缝小裂小裂缝缝中大裂中大裂缝缝井距井距排距排距井距井距2排距排距井距井距3排距排距井距井距4排距排距超低超低渗透渗透排距排距(m)120120120井距井距(m)240360480井网密度井网密度(口口/km2)342317特低特低渗透渗透排距排距(m)150150150150井距井距(m)150300450600井网密度井网密度(口口/km2)44221411较较低低渗透渗透排距排距(m)170170170170井距井距(m)170340510680井网密度井网密度(口口/km2)3417118.7一般一般低渗低渗透透排距排距(m)200200200200井距井距(m)200400600800井网密度井网密度(口口/km2)25128.36.2中低中低渗透渗透排距排距(m)250250250250井距井距(m)2502507501000井网密度井网密度(口口/km2)1685.343.3、注水开采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注水开采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在陕北地区,大多数特低渗油藏都以注水开发为主要的开采方式,其效果也十分明显 在吴起某区块进行的水驱油试验如下:水驱油试验表明,长61层无水期驱油效率为26.75,当注入倍数为11.07时,最终水驱油效率为44.65%,注水开发可提高最终采收率。吴起侏罗系油藏最终采收率为37.90%。比自然能量开发(18.90%)提高了19.0%;吴起长61油藏最终采收率为21.20%,比自然能量开发(9.69%)提高了11.51%;吴起长63油藏最终采收率为20.77%,比自然能量开发(8.61%)提高了12.16%3.4 超前注水超前注水 在陕北大部分地区都是采取注水开采,多采用的是同步注水,在特低渗透油藏之中,同步注水的确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在注水方式之中还有一种超前注水超前注水。其效果较同步注水更明显。在安塞油田王窑区长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油藏油藏247口油井在不同时期的注水效果统计分析发现,晚注水的油井不仅仅初期递减率高,并且递减期长,注水一年后产量才会有小幅的提升,整个过程采收率明显小于早期注水。早期注水和同步注水的递减期相对比较短,且早期注水的产量高于同步注水的产量,稳产期也更长。在采收率上早期注水明显效果好于后期注水,并且不仅仅是在采收率上早期注水表现出了优越性,在经济效益上同样如此。3.5 其他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其他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水基冻胶压裂技术水基冻胶压裂技术 根据延长油田统计数据显示,采用水基冻胶压裂的新井,投产之后第一年的产量由1996年的115吨提高到了2003年的226吨,旧井重复压裂后,第一年的产量由1995年的43.7吨增加到了2003年的163.2吨,增产了3.7倍。采用水基冻胶压裂以后,极大的解放了油层,充分发挥了油层的潜力,估算提高采收率估算提高采收率45个百分点。个百分点。17 注采调剖注采调剖 由于陕北特低渗透油藏油层致密,物性差,存在天然裂缝。以反九点法布置的井网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不吸水,吸水差或尖峰状吸水的现象,所以在开发过程之中需要在注水井上进行长期的调剖控制。经过多年的开发实践,一方面对注水井实施分层注分层注水、补孔调层、解堵增注、裂缝堵水水、补孔调层、解堵增注、裂缝堵水等措施;另一方面,对采油井进行堵水调剖、酸化解堵、补孔压裂、套损井堵水调剖、酸化解堵、补孔压裂、套损井治理治理等措施 2008年,永宁采油厂双河区完成分层采油15口,其中双685井在实施分层采油之后,日产油5.95t,增产增产3.48t,双120井组调驱后平均日产增液平均日产增液6.47,平均含水下平均含水下降了降了39.7%,有效遏制了层间干扰的矛盾。4 总结总结 陕北特低渗透油藏在储层特性上不是很理想,常规 的开采方法针对特低渗透油藏不是十分具有针对性,所以需要针对陕北特低渗透油藏的特征对其进行开采。陕北特低渗透油藏一般采取合理井网井距合理井网井距的布置以及注水开发注水开发为主要开采措施。井网一般以菱形反九点菱形反九点法法为主,注水则是同步注水同步注水。但是经过实践证明超前超前注水效果更好注水效果更好,应该得到推广。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措施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压裂和调剖压裂和调剖都能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我的汇报我的汇报到此结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