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DB15∕T 2348-2021 奶牛营养代谢病判定及防控技术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

    • 资源ID:68218238       资源大小:303.9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5∕T 2348-2021 奶牛营养代谢病判定及防控技术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

    ICS 65.020.30 CCS B43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3482021 奶牛营养代谢病判定及防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rmin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he nutritional metabolic diseases in dairy cows 2021-09-08 发布 2021-10-08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2348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丽芳、宋洁、杨健、史培、张三粉。DB15/T 23482021 1 奶牛营养代谢病判定及防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奶牛营养代谢病判定及防控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临床症状、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预防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奶牛养殖场对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判定及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15/T 1899 围产后期奶牛原发性亚临床酮病判定 DB15/T 1903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预警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奶牛酮病 ketosis of dairy cows 由于奶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疾病。3.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 动物采食过量的精料或长期饲喂酸度过高的青贮饲料,在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等有机酸,导致24 h内,瘤胃pH维持在5.25.6之间长达3 h,引发机体代谢性酸中毒的一种疾病。3.3 产后瘫痪 parturient paresis 母畜产后突发的以血钙含量急剧下降、知觉消失、肌肉松弛、四肢麻痹、卧地瘫痪为特征的疾病。4 临床症状 4.1 奶牛酮病 4.1.1 亚临床酮病症状不明显,需要通过测定牛奶或血液中的酮体含量确定。多发生在产后第一个泌乳月,尤其是产后 3 周内,以高产奶牛多发。DB15/T 23482021 2 4.1.2 临床酮病症状明显可见,血液、尿、乳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血糖浓度下降,消化机能紊乱,体重减轻,产奶量急剧下降和食欲不振,机体消瘦,严重时无法站立,出现惊恐、舔食料槽的神经性症状,间有神经症状,呼出气体及排出尿液伴有烂苹果气味。4.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4.2.1 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降低,引发腹泻、瘤胃炎和蹄叶炎等一系列疾病。4.2.2 临床呈现消化紊乱、脱水、卧地不起、休克、毒血症等特征。4.3 产后瘫痪 4.3.1 产后瘫痪多在产后 3d 之内发病,发病时间持续 12 h48 h,个别在生产过程中或产前数小时发病。4.3.2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典型的产后瘫痪发展很快,从开始发病到出现典型症状不超过 12 h,病初通常是体温降低,食欲减退,反刍、瘤胃蠕动及排粪、排尿停止,泌乳量迅速降低,精神沉郁昏睡,后驱摇摆,站立不稳,四肢肌肉震颤;非典型病例主要症状是病牛体温正常,食欲废绝,精神沉郁,但不昏睡,头颈姿势呈 S 状弯曲,站立不稳,行动困难,步态摇摆。5 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 5.1 奶牛酮病 奶牛酮病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按附录A执行。5.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按附录B执行。5.3 产后瘫痪 奶牛产后瘫痪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按附录C执行。6 预防措施 6.1 奶牛酮病 6.1.1 定期监测酮体含量 定期开展奶牛酮病检测,尤其是分娩前15 d和分娩后15 d,对奶牛尿液、乳汁和血液中的酮体含量进行检测,发现奶牛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奶牛酮病恶化。6.1.2 合理营养调控 6.1.2.1 干奶期日粮蛋白含量在 8.0%10.0%,粗饲料含量大于 19.0%,碳氮比为 1:1 适宜。6.1.2.2 产前 45 周,逐步增加能量供给,直至产犊和泌乳高峰期。6.1.2.3 随着泌乳量的增加,浓缩饲料应保持合理的精粗比,精料中粗蛋白含量不应超过 18%。DB15/T 23482021 3 6.1.2.4 在达到泌乳高峰时,应定时饲喂精饲料,同时应适当增加奶牛运动,不应轻易改变日粮种类。6.1.2.5 泌乳高峰期后,供给优质干草或青贮饲料。6.1.3 适当添加饲料添加剂 可添加B族维生素,有效降低酮体浓度。通过添加丙二醇,提高血液胰岛素浓度,降低酮病发生率。在酮病高发期,喂服丙酸钠(每头每次120 g,每天2次,连用10 d),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6.1.4 加强饲养管理 6.1.4.1 加强日常清洁和消毒,保证牛舍内的干燥通风和日照。6.1.4.2 适当增强妊娠奶牛运动量,每天保持在平坦的场地上运动 2 h3 h,以防止奶牛产前过度肥胖。6.1.4.3 对患有肾炎、蹄炎、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可能引起奶牛继发性酮病的疾病及早进行治疗,并尽可能的预防前胃疾病、真胃变位等疾病的发生,以减少奶牛酮病的发生率。6.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6.2.1 添加缓冲剂 日粮干物质中可添加0.75%的缓冲剂,如碳酸盐、碳酸钙等,能有效降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发病率。6.2.2 调控纤维合理比例 在日粮中添加富含纤维的粗饲料是控制酸中毒的有效方法。6.2.3 控制日粮搭配 6.2.3.1 合理搭配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比例,防止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6.2.3.2 奶牛适宜的精粗比例为泌乳前期精粗比例 50:50,泌乳中后期 35:65,干乳期 15:85。在泌乳早期,加喂精料时应缓慢增加,一般适应期为 7 d10 d。注:精粗比例以干物质计。6.2.4 添加益生菌 奶牛日粮中添加乳酸利用菌、混合酵母等益生菌,能有效提高青贮玉米消化率,并能促进瘤胃中乳酸利用菌的生长,从而稳定瘤胃pH,减少乳酸产量,改善瘤胃内环境,降低瘤胃酸中毒的发生率。6.2.5 加强饲养管理 6.2.5.1 不同阶段奶牛采用分群管理的措施,并根据不同营养需要配制日粮。6.2.5.2 遵守合理的饲养制度,逐渐过渡或变更饲料和饲养管理措施,使瘤胃内微生物区系逐渐适应日粮变化。6.2.5.3 谷类精料颗粒大小应匀称,防止过细,同时严格控制精料饲喂量,防止过食、偷食。6.3 产后瘫痪 6.3.1 妊娠期管理 DB15/T 23482021 4 随时观察奶牛妊娠期的健康情况,妊娠期不同阶段奶牛每天应适当运动,保证其有良好的消化机能和旺盛的食欲,有利于顺利分娩及产后恢复。饲料搭配比例力求平衡,多喂青饲料或优质干草,增强胃肠的蠕动,补充矿物质及维生素等。6.3.2 干奶期管理 产前50 d60 d停止挤奶,确保胎儿与母体的营养需要,使母牛恢复体内营养储备,以备生产后产乳。适当限制精料饲喂量,增加干草等优质粗饲料饲喂量,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防止牛体过肥。6.3.3 围产期管理 在分娩前5 d8 d肌肉注射维生素D 31000国际单位,每天1次,可有预防产后瘫痪。从分娩前15 d开始给予低钙高磷的日粮,以便不断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而在分娩之后立即恢复高钙饲料,保证奶牛的钙代谢平衡。6.3.4 产犊后管理 6.3.4.1 母牛产犊后应喂给温热的麸皮盐水,以促使其迅速恢复正常的血压。6.3.4.2 产后合理挤奶,每次挤乳时不应挤空,挤乳量由少到多逐渐过度。产后 3 d 之内不将初乳挤净,仅挤 1/21/3 即可。从 4 d5 d 起,奶牛体质和食欲恢复后,可正常挤奶。如果奶牛体质较差,适当延长正常挤奶时间,防止营养物质从初乳中大量排出而造成低血糖、低血钙。DB15/T 23482021 5 附录A (规范性)奶牛酮病的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A.1 酮粉法 A.1.1 原料 在碱性条件下,亚硝基铁氰化钠与样品中酮体(乙酰乙酸和丙酮)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通过测定紫色出现的快慢和颜色深浅程度来反映酮体水平。A.1.2 材料 亚硝基铁氰化钠,无水碳酸钠,硫酸铵,无菌试管,载玻片,无菌滴管。A.1.3 检测方法 称取亚硝基铁氰化钠0.5 g,加无水碳酸钠10 g和硫酸铵20 g,混合后研磨成粉状,置于棕色瓶中保存。无菌采集10 mL乳样或10 mL新鲜尿液于无菌试管中。测定时取0.1 g粉剂置于载玻片上,用滴管吸取新鲜尿样或乳样23滴于粉剂上。A.1.4 判定标准 根据表A.1判定结果,无颜色变化为阴性,如果变成紫色,结果判定为阳性。表A.1 奶牛酮病酮粉法判定标准 颜色反应 判定标准 30 s 出现紫色,并逐渐加深+30 s 开始呈微紫色,60 s 后呈现紫色+60 s 开始呈淡紫色,2 min 后呈深紫色+3 min 后呈现微紫色+5 min 后仍无明显颜色改变-A.2 血酮仪法 A.2.1 原理 酮体中-羟丁酸含量稳定,通过-羟丁酸脱氢酶法检测血中-羟丁酸的含量可以判定奶牛是否患有酮病。A.2.2 材料 酮体检测试纸条,真空采血管。A.2.3 设备 血酮仪。A.2.4 检测方法 DB15/T 23482021 6 根据DB15/T 1899的规定,采集奶牛全血3 mL于5 mL真空采血管中。血样检测时先打开血酮仪,调整仪器校正码使其与试纸条校正码一致。将试纸条插入到血酮仪上,等待“进血”字样出现时,将抗凝管内血样接触试纸条小口处,通过虹吸作用血样进入试纸条发生反应,30 s后读数。A.2.5 判定标准 根据表A.2判定结果。表A.2 奶牛酮病血酮仪法判定标准 酮体含量 mmol/L 结果判定 1.2 正常 1.22.0 亚临床型酮病 2.0 临床型酮病 DB15/T 23482021 7 附录B (规范性)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B.1 尿液 pH 法 B.1.1 原理 当机体酸性物质过多时,会从尿液中排除多余的酸,故尿液酸碱度是奶牛机体酸碱水平的标志。B.1.2 设备 pH计。B.1.3 检测方法 收集奶牛排尿中间的尿液50 mL。每次测量前后都用纯化水将电极清洗干净,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液体,开机后选择测量项目“pH 值”,将电极浸入盛满尿液的试管中段,待屏幕读数不再闪动时读数,为减小试验误差对每头牛的尿液 pH 值测量3次取平均值。B.1.4 判定标准 尿pH小于8.35,提示奶牛有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风险。B.2 尿素氮法 B.2.1 原理 奶牛发生瘤胃酸中毒时,微生物蛋白合成将受到限制,导致氨不能被转化,尿素氮水平进而升高。B.2.2 检测方法 根据DB15/T 1903,尿素氮检测采用ELISA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执行。B.2.3 判定标准 根据DB15/T 1903的规定,当血清尿素氮含量在5.38 mmol/L5.62 mmol/L范围外,提示牛群有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风险。牛乳中尿素氮含量在3 mmol/L范围外,提示牛群有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风险,见表B.1。表B.1 奶牛亚急性酸中毒判定标准 尿素氮含量 mmol/L 判定结果 血清尿素氮 5.38 mmol/L5.62 mmol/L 范围外 提示有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风险 牛乳尿素氮 3mmol/L 范围外 提示有亚急性瘤胃酸中毒风险 DB15/T 23482021 8 附录C (规范性)奶牛产后瘫痪的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C.1 血钙仪法 C.1.1 原理 离子选择电极法是通过钙离子电极、参比电极和pH电极测定时的电位差,经微处理器自动控制程序,自动处理测定数据,计算出钙离子浓度。C.1.2 材料 150 mg/L和2000 mg/L标准溶液,真空采血管。C.1.3 设备 血钙仪。C.1.4 检测方法 采集奶牛静脉血,静置于常温下,待血清析出后,分离出血清,-20 冷冻保存。测定时用150 mg/L和2000 mg/L标准溶液两点校准血钙仪后,在相同的温度下滴加1滴血样至血钙仪传感器,3 s后读数。C.1.5 判定标准 根据表C.1判定结果。表C.1 奶牛产后瘫痪血钙仪法判定标准 血清离子钙含量 mg/L 判定结果 42.453.2 正常 42.4 提示有产后瘫痪风险 C.2 甲基麝香草酚蓝(MTB)比色法 C.2.1 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血清中钙离子与MTB结合,生成蓝紫色复合物。加入适当的8-羟基喹啉,可消除镁离子干扰,与钙标准液进行比较,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610 nm处吸光度值,可求出血清总钙含量。C.2.2 材料 碳酸钙,醋酸铵,MTB,8-羟基喹啉,聚乙烯吡咯烷酮,二甲亚砜,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乙醇胺,去离子水,真空采血管。C.2.3 设备 分光光度计。C.2.4 检测方法 DB15/T 23482021 9 C.2.4.1 钙标准液的制备 精确称取经110 干燥 12 h 的碳酸钙 0.25 g,置于1 L容量瓶内,加稀盐酸(1份浓盐酸加9份去离子水)7 mL溶解后,加去离子水约900 mL,然后用500 g/L 醋酸铵溶液调pH至 7.0,最后加去离子水至刻度,混匀,使浓度为2.5 mmol/L。C.2.4.2 甲基麝香草酚蓝贮存液 称取MTB络合剂152 mg,8-羟基喹啉650 m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0 g,溶于二甲亚砜100 mL中,加去离子水至1000 mL,调pH至 3.84.0。C.2.4.3 碱性溶液 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 21g,乙醇胺 200 mL,溶于去离子水并加至 1000 mL,pH约为12.5。C.2.4.4 血钙浓度测定 采集奶牛静脉血,静置于常温下,待血清析出后,分离出血清,-20 冷冻保存。测定时取3支试管,按表C.2步骤操作,充分混匀,放置5 min,波长610 nm,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表C.2 MTB 法测定血清总钙测定步骤 单位为毫升 试剂取样量 空白管 标准管 测定管 去离子水 0.05-2.5 mmol/L 钙标准液-0.05-血清-0.05 MTB 试剂 1.50 1.50 1.50 碱性溶液 1.50 1.50 1.50 C.2.4.5 结果计算 血清中钙浓度按式(C.1)计算:5.200=AAAAXS(C.1)式中:X血清钙浓度,单位为毫摩尔每升(mmol/L);A测定管吸光度值;0A空白管吸光度值;SA标准管吸光度值。C.2.5 判定标准 根据表C.3判定结果。DB15/T 23482021 10 表C.3 奶牛产后瘫痪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判定标准 血钙含量(总钙)mg/L 判定结果 0.080.12 正常 0.08 提示有产后瘫痪风险 DB15/T 23482021 11 参考文献 1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注意事项

    本文(DB15∕T 2348-2021 奶牛营养代谢病判定及防控技术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为本站会员(曲****)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