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新教材2021-2022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全册各章章末测验及模块综合测验含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68230442       资源大小:649.25KB        全文页数:9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教材2021-2022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全册各章章末测验及模块综合测验含答案解析.docx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全册练习题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9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40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59模块质量检测77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1 .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 的过程。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S 陵11jf状态I 餐状态1 状态1I状态111反应过程 表不C c表,,表不催化剂A. CO和。生成CO2是放热反应B.该过程中,CO没有断键形成C和C. CO和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I 一状态III表示CO与02反应的过程解析:选D 状态I的能量大于状态HI,所以状态I -状态HI的过程即CO 和生成CO2的过程,是放热过程,A正确;由图可知不存在CO断键的过程, B正确;CO与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形成了 C-O极性共价键,C正确; 状态I i状态HI表示CO与反应的过程,而不是与2反应,D错误。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 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 质的聚集状态D.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解析:选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 微粒的个数,故A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如果没 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常温、常压下测得的数据,故B错误;书写热化 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故 C正确;大多数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但有的不是,比如C+CO2旦”2co 是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有的不是,如2H22=2七十2 t 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3 . K! 可催化 H2O2 分解,机理为H2O2 + IHzO+l;H202+10*HzO+Ch t +1。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 0(无 KI)(有KI)反应物 、|生成物反应过程A. KI不改变H202分解反应的途径B. KI能改变总反应的能量变化C. H202+HzO+l是放热反应D.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解析:选D 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改变反应途径,KI改变H202分解反应的 途径,故A错误;蛤变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催化剂不能改变总反 应的能量变化,故B错误;根据图示,2 +一Hq+I是吸热反应,故C 错误;根据图示,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总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 正确。4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1 mol C(g) + 1 mol O(g) +4 mol 11(g)2 mol H2(g)+1 mol 02(g)2 mol H2O(g)反应过程 乙A£=o kjj-mol CA£=6 kJ.mol2.inplH2(gl 1 mol Ci130H (g)反应过程 甲A.根据图甲可知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 2H2(g)=CH30H(g) H = (ba)klmoB.图乙表示2 mol H2(g)所具有的能量比2 mol气态水所具有的能量多483.6 kJ C. 1 mol NaOH 分别和 1 mol CH3coOH、! mol HNO3 反应,后者比前者 A/y 小 D.汽油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解析:选C 由题图甲可知,合成甲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Hi=(ak,mol 1, A项错误;由题图乙知,2 moi H2(g)和1 mol Ch(g)的总能量比2 moi气态水 的能量多483.6 kJ, B项错误;CH3coOH为弱酸,电离吸收热量,所以NaOH 与CH3coOH反应放出的热量少,但中和反应“<0,故1 mol NaOH与1 mol CH3coOH反应的A更大,C项正确;汽油燃烧时化学能除转化为热能外还转 化为光能等,D项错误。5 .已知: 2H2(g)+O2(g)=2H2O(g) H 3 H2(g)+Fe2O3(s)=2Fe(s)+3H2O(g) Mh、,3 2Fe(s)+料 2(g)=Fe203(s) Aft3 2Al(S)+ 9)2(g)=A1203(s) A“4 2 AKs)+Fe203(s)=A1203(s)+2Fe(s) A为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焰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 A/7i<0, A”3>0B. A”5<0,A”4<A”3C. AH产AH2+AH3D. A”3 = A”4+A“5解析:选B 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3<0, A错误;反应为放热反应, A”5<0,根据盖斯定律得一=,故A"5 = A“4-A”3<0,则A”4<A”3, B一 一 一 22正确,D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得=(+)X?故A”i = (A“2 + A”3)Xm, C错误。6 .下列有关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热反应需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不需从 外界获得能量B,甲烷的燃烧热-890 kJ-moP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2O2(g)=CO2(g)+2H2O(g) -890 kJ mor1C,已知:S(s)+O2(g)=SO2(g) “尸一Qi kJ mol1, S(g)+O2(g)=SO2(g) H2=-Q2kJmo,则 QVQD.已知常温常压下:HCI(aq) + NaOH(aq)=NaCl(aq)+H2O(I) ”= 57.3 kJ-mol1,则有:H2SO4(aq)+Ba(OH)2(aq)=BaSO4(s)+2H2O(1) -114.6 kJ mol 1解析:选C无论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在化学键断裂时都要从外界吸收一 部分能量达到反应的活化状态,对于放热反应来说是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 量,对于吸热反应来说是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不断 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未必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A项错误;燃烧热是指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其中生成指定 产物是指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且状态稳定,如H2O为液态而不是气态,故正确 的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 2O2(g)=CO2(g) + 2H2O(1)”=-890 kJ-moP', B项错误;产物相同时,同种气态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等量的 固态物质放出的热量多,故。iq2, c项正确;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 的反应热,H2so4溶液和Ba(OH)2溶液反应的蛤变值中不仅包含中和热,还有 生成BaSO4固体的反应热,D项错误。7 .已知几种离子反应如下: NH3H2(aq) + H *(aq)=NH;(aq) + H2O(1) /) Ba2+(aq) + SO3(aq)-BaSO4(s) 也Ba2+(aq)+2H' (aq)+2OH(aq)+SOF(aq)=BaSO4(s)+2H2O(1) ”3H+(aq)+OH-(aq)=H2O(l) 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D. ”A. ”>0, ”2VoB. “2V“3C. “3=”2+2解析:选C 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即”。,A项错误;沉淀反应 由不稳定的离子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属于放热反应,放出热量越多,焰变越小, “2>A”3, B 项错误;根据盖斯定律,(3)=(2)+X2.即“3 = A“2 + 2A”4, C 项正确:一水合氢电离时要吸收热量,A/7)>A/74, D项错误。8 .分析下表中数据,判断下列有关说法,其中正确的是()化学键HHClClHCl键能/(kJ-moFi)436243431A. HC1断裂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31 kJ9 .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i氯化氢气体,反应的A"= -183 kJ.mol I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A"= -183 kJ.moiD.七、CL、HC1三种分子的稳定性最强的是CL解析:选B HC1的键能为431 kJ-mo,则断裂1 mol HCl吸收431 kJ 的能量,A错误;反应H2(g)+Cb(g)=2HCl(g)的A"=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一生 成物的键能总和=436 kJ-mol 1 +243 kJ-moF1-2X431 kJ mol ' = 183 kJ moF 1,则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i氯化氢气体,反应的/= - 183 kJ,moi, B正 确;C错误;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由于键能:HH>HC1>C1CI,则H2、 CL、HC1三种分子的稳定性最强的是H2, D错误。10 已知: CH30H(g)+1c)2(g)=CO2(g)+2H2(g) /=-192.9 kJ-mol-1H2(g)+|o2(g)=H2O”= -285.8 kJ moF1则 CH30H(g)+|o2(g)=CO2(g)+2H2O”为()A. +478.7 kJ-mol-1B. -764.5 kJ moF1C. -478.7 kJ-mol-1D. +764.5 kJ moF1解析:选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H3OH(g)+1o2(g)=CO2(g)+2H2(g) AH=-192.9 kJ moF1;H2(g)+1c)2(g)-H2OAH=-285.8 kJ-mol-1;根3据盖斯定律可知,将+X2可得目标方程式CH3OH(g)+O2(g)=CO2(g)+2H2O(1) A/7=(-192.9 kJ moF')+(-285.8 kJ moF')X2=-764.5 kJ-mol-1r故B正确。10.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热化学方程式结论A2H2(g)+O2(g)=2H2O(g)"=-483.6 kJmoF1h2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_1BOH (aq)+H*(aq)=H2O(l) "=-57.3 kJ moF1含 ! mol NaOH 的 稀溶液与浓h2so4 完全中和,放出热量小于57.3 kJC2C(s)+2O2(g)=2CO2(g) "= -a kJ moF1 2C(s)+O2(g)=2CO(g) "=-/? kJmoF1b<aDC(石墨,s)=C(金刚石,s) A/= + 1.5 kJ mol 1金刚石比石墨稳定解析:选C 燃烧热是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指定物质时放出的热量, 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吸收热量,取的燃烧热应小于241.8 kJ-mo,故A错误; 浓硫酸溶解于水的过程放热,则用浓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 的热量大于57.3 kJ,故B错误;2 mol碳单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更多,故 有a>b,故C正确;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而物 质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故D错误。11 .已知:2H2=2H2(g)+O2(g) "=+571.6 kJ-mo。以太阳能为热 源分解Fe30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的图示与过程如下:过程过程 II : 3FeO(s)+H2O(l)=H2(g)+Fe3O4(s) bH= +129.2 kJ mo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一化学能一热能B.过程 I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Fe304(s)=3FeO(s)+To2(g) "= + 156.6 kJ mol _1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成本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解析:选A 过程I中Fe3O4分解变为FeO、O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过程 II发生的反应也是吸热反应,因此不存在化学能一热能的过程,A错误;已知反 应 2H2 =2H2(g) + O2(g) AH= +571.6 kJ-mol " , 和反应 3FeO(s) + H2O=H2(g)+Fe3O4(s) A/7= +129.2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将X2一 得:Fe?O4(s)=3FeO(s) + 1o2(g) AH = + 156.6 kJ mol _ 1 , B 正确:由 2H2O(l)=2H2(g)+02(g) AH=+571.6 kJ-mol-1 可知 2 mol H2 完全燃烧产生 2 mol液态水,放出571.6 kJ的热量,则1 mol H2完全燃烧产生1 mol液态水,放 出285.8 kJ的热量,故氢气的燃烧热为A”=-285.8 kJ-mo,C正确;过程H 为3FeO(s)+H2O(l)=H2(g)+Fe3O4(s),产物中,氢气为气体,而Fe3O4为固体, 故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的产物易分离,且由于利用太阳能,故成本低,D正确。12 .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molC(s)+l mol 02(g)1 mol CO(g)+0.5 mol 02(g)393.5 kJ- mol1转化n转化I282.9 kJ-mol1,! mol CO2(g)反应过程A. 1 mol C(g)与 1 mol 02(g)的能量之和为 393.5 kJB.反应2co(g)+O2(g)=2CO2(g)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C. CC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s)+O2(g)=2CO(g) AH=-221.2 kJ-moLD.热值是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则表示CO热 值的热化学方程式的A/7= + 10.1 kJ-g-i解析:选C 由图知1 mol C(s)与I mol O2(g)的能量之和比1 molCO2(g)的能 量多393.5 kJ,但无法得出1 mol C(g)与1 mol 02(g)的能量之和,故A错误;根 据图示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O(g)+1o2(g)=CO2(g) -282.9 kJ mol-1,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 键释放的能量,则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故B错误;根据图示 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O2(g)=CO2(g) A”=-393.5 kJ-mo(式),CO(g) +1o2(g)=CO2(g) -282.9 kJ-mo(式),应用盖斯定律,式式得 C+go2(g)=CO(g) -110.6 kJ mol-1,则 2C(s)+O2(g)=2CO(g) /=-221.2 kJmol-1,故C正确;根据热化学方程式CO(g) +282 9 kJO2(g)=CO2(g) /=-282.9 kJmol-1 可知,1 g CO 完全燃烧放出一百一-lO.lkJ的热量,则表示CO热值的热化学方程式的”=-10.1 kJ-mo,故D 错误。13.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醛(CH30c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s)+H2O(g)=CO(g)+H2(g) NH=a kJ-mol-1 CO(g)+H2O(g)=CO2(g)+H2(g) lh=b kJmol-1 CO2(g)+3H2(g)=CH30H(g)+H2(g)"3=¢ kJmol1 2cH30H(g)=CH30cH3(g)+FhO(g)kH&=d kJmol-1A.反应、为反应提供原料气B.反应也是。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kJmol-1反应 CH30H(g)=1cH30cH3(g)+;H2的 AH=D.反应 2co(g)+4H2(g)=CH30cH3(g)+H2O(g)的”=(2b+2c+J)kJ-mol解析:选C 反应的产物为CO和H2,反应的产物为2和H2,反应 的原料为CO2和H2, A项正确;反应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燃料CH3OH, B项正确;反应中生成物H2为气态,C项中生成物H2为液态,故C项中 反应的蛤变不等于目kJ mol-1, C项错误;依据盖斯定律,由X2+X2+,可得所求反应的蛤变,D项正确。14. 0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 应为N2O(g)+CO(g)=CO2(g)+N2(g)A”,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1 所示,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能量表不C。表示。表N图1图2A.由图 1、2 可知+=B,加入Pt20.作为反应物,可使反应的焰变减小C.由图2可知AEi大于AE2D.物质的量相等的N2O、CO的键能总和大于CO2、N2的键能总和解析:选 A O+Pt2O+=Pt209+N2 ”1,Pt201+CO=Pt2(y + CO2 "2 ,结合盖斯定律计算+得到N2O(g) + CO(g)=CO2(g) + N2(g) 为,烙变=正反应活化能一逆反应活化能,图中为正反应活化 能,AE2为逆反应活化能,所以”=AE|-AE2,故A正确;据图可知Pt2+为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的蛤变,故B错误:由图可知AE|VAE2,故C错误;该反 应的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为放热反应,所以物质的量相等的N2、co的键 能总和小于CO2、N2的键能总和,故D错误。15.已知:2c(s)+O2(g)=2CO(g) ”=-220 kJ mol氢气燃烧的能量变化示意图:2H(g)2 X 436 kJ mol 1 *-4 H(g)4 X (- 462) kJ mol 1()2(g)496 kJ mol»2H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C(s)完全燃烧放出110 kJ的热量B. H2(g)+1o2(g)=H2O(g)AH= -240 kJ molC. C(s)+H2O(g)=CO(g)+H2(g)”=-130 kJmolD.欲分解2 moi H2O,至少需要提供4X462 kJ的热量解析:选B 1 mol C燃烧生成CO时放出110 kJ热量,此时不是完全燃烧, A项错误:根据氢气燃烧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可得热化学方程式2H2(g) + O2(g)=2H2O(g) ”=2X436 kJ moL+496 kJ mol-'-4X462 kJ mol_1 =-480 kJ-mo,故 H2(g)+:O2(g)=H2O(g) ”=-240 kJ-mo,B 项正 一确:根据盖斯定律由一丁一可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即C(s)+H2O(g)=CO(g) +H2(g) ”= + 130 kJ-mo,C项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分解2 moi H2O(g) 至少需要提供4X462 kJ的热量,而分解2 moi H2需要提供的热量更多,故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 (12分)I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 子发生碰撞时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 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表示。请认 真观察图像,然后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用含昂、E2的代数式表示)。(2)下列4个反应中,符合示意图描述的反应的是(填字母)。a.盐酸与NaOH反应b. Na与H2O反应生成H2c.铝热反应d,高温煨烧石灰石II.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在1.01X105 Pa时,4 g氢气在0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2 kJ的 热量,则H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1.00 L1.00 mol L-iH2sO4 溶液与 2.00 L1.00 mol-L 'Na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已知 N2(g)+2O2(g)=2NO2(g)A/=+67.7kJmor',N2H4(g)+O2(g)=N2(g)+2H2O(g)A/7=-534kJmol1,则N2H4(g)与NO2(g)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2H2O(g)CO(g)+Jo式g)CH4(g)+2O2(g)A=-846.3kPmolT能 量么”=+282 kJ CO2(g)能 量(4)以甲烷为原料制得H2的化学方程式CH4(g) + H2O(g) CO(g) + 3H2(g)o 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 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反应过程解析:I .(1)图中所示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 应,该反应的”=6畠。(2)常见的放热反应为燃烧反应,铝热反应,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中和反应 等,所以4个反应中,符合示意图描述的反应的是a、b、Co11.(1)在1.01X105 Pa时,4 g氢气在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2 kJ 的热量,则1 mol氢气即2g氨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6kJ,故H2的燃烧热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1 O2(g)=H2O(l) -286 kJ mor, (2)中和热是指标的酸碱中和生成1 mol水放出的热量,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 程式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XD ”=-57.3 kJ moF'o(3)已知N2(g) + 2O2(g)=2NO2(g) ”=+67.7 kJ-moF1,N2H4(g) + O2(g)=N2(g)+2H2O(g) -534 kJ mol_1,则根据盖斯定律分析,将X2 -得N2H4(g)与NO2(g)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g)+ 2NO2(g)=3N2(g) + 4H2O(g) AH =-534 kJ-mol_1 X2-67.7 kJmoF-l 135.7 kJ mol",o(4)由图可知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 2O2(g)=CO2(g) + 2H2(g) AH= -846.3 kJ mor1;CO2(g)=CO(g)+; O2(g) A”=+282 kJ-moF1; (3)H2(g) +1o2(g)=H2O(g) ”=-241.8kJ.mo;根据盖斯定律分析,+一X3 可得CHM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 + H2O(g) CO(g)+3H2(g) A/7=-846.3 kJ moF1+282 kJ moF1+241.8 kJ moF 'X3 = + 161.1 kJmoF'o答案:1.(1)放热 Ei-Ex(2)abc H.H2(g)+; 2(g)=H2O(l) A"=286 kJ mol 1(2)|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A”=-57.3 kJ moF1(3)2N2H4(g) + 2NO2(g)=3N2(g) + 4H2O(g) A” = - 1 135.7 kJ mol 1 (4)CH4(g)+H2O(g)CO(g)+3H2(g) A/= +161.1 kJmoF117. (8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 题:温度计玻璃 /搅拌器内筒 隔热层杯盖外壳简易量热计示意图(1)取 30 mL 0.5 mol-L_1 H2so4溶液与 50 mL 0.5 mol L-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 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4.1 °C,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g-),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通过计算可得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 为 kJo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有偏差,产生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04溶液的温度c 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3)实验中若改用 60 mLH2so4(0.25 molL)溶液与 50 mL NaOH(0.55 mol.L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通过计算可得生成1 mol比时所放出的热 量(填“相等”或“不相等" )若用30 mLl mol-L-I醋酸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会(填“偏 大”“偏小”或“不受影响”)。解析:(1)取 30 mL0.5 mol-L_1 H2so4 溶液与 50 mL0.5 mol-L-1 NaOH 溶液进 行中和反应,根据数据可知,硫酸过量,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根据反应H2s4 +2NaOH=Na2so4+2H2O ,生成水的物质的量=(NaOH)=0.05 LXO.5 moi-L -,=0.025 mol,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4.1 °C,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 为 4.18 J/(g-).该反应放出的热量 Q=c/rjAt=4.18 J/(g-)X 1 gem-3X80 mLX4.1 1 371 J=1.371 kJ,则生成 1 mol H2O 时放出的热量总r=54.8 kJ-mol1 (2)该实验测得的数值结果小于57.3kJ-mori,即偏小,装置保温、隔热效果 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a符合题意;测量氢氧化钠的温度后, 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定H2s04溶液的温度,会发生酸碱中和,温度 偏高,则温度差减小,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小,b符合题意;尽量一次快 速将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不允许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 有硫酸的小烧杯中,c不符合题意。(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60 mL 0.25 mol-L H2sO4和50mL0.55 moi-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 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中和热即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 时放出的热量,不随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多少而变化,故相等;醋酸是弱电解质, 醋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测得的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值偏小。答案:(1)54.8 (2)ab (3)相等偏小18. (11分)(1)目前N%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 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反应 I .2NH3(l)+H2O(l)+CO2(g) = (NH4)2CO3(aq) H反应 II ,NH3(l)+H2O(l)+CO2(g) =NH4HCO3(aq) AH2反应 HI.(NH4)2co3(aq)+H2O(l) + CO2(g) =2NH4HCO3(aq)则“3与AM、”2之间的关系:“3=(2)白磷(P4)可由Ca3(PO4)2,焦炭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相关热化学 方程式如下: 2Ca3(PO4)2(s)+1 OC(s)=6CaO(s)+P4(s)+ 10CO(g)“i =+ 3 359.26 kJ-mol-1(2)CaO(s)+SiO2(s)=CaSiO3(s)科=-89.61 kJ-moF1(3)2Ca3(PO4)2(s)+6SiO2(s)+ 10C(s)=6CaSiO3(s)+P4(s)+ 10CO(g) ”3则“3=kJ mo。(3)真空碳还原一氯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 程式如下:A12O3(s)+AlCb(g)+3C(s)=3AlCl(g)+3CO(g)AH=a kJ-mof13AICl(g)=2Al(l)+AlCi3(g) AH=b kJ moF1则反应 AI2O3+3CXs)=2AI(l)+3co(g)的 H=kJ-mo(用含 a、 b的代数式表示)。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将n式X2 I式即可得到III式,则,3=2AH2- A/7io (2)根据盖斯定律可得+X6=,所以43=+3 359.26 kJ moF1- 89.61 kJ moF'X6=+2 821.6 kJ-moF、(3)根据盖斯定律,将题中所给的两个 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a+b)kJ-moFL答案:(1)2AH2-A/7i (2)+2 821.6 (3)a+b19. (12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 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图:”=+88.6kJ.mo,ljM、N相比,较稳定的是 (用"M"或"N”表示)(2)已知 CH30H(1)的燃烧热" = 一 238.6 kJ mol _ 1 , CH30H(1) + 1O2(g)=CO2(g) + 2H2(g)” = 一 a kJ mol _ 1 .则 a 238.6(填“” 或“,)。(3)使Cb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I和CO2,当有1 mol CL参与 反应时释放出14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火箭和导弹表面的薄层是耐高温物质。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定比 例混合在高温下煨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 + 3TiO2(s) + 3C(s)=2Al2O3(s)+3TiC(s) A/7-1 176 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 1 mo!电子放出的热量为 kJo(5)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 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A/7=-24.8kJmor1 3Fe2ch(s)+CO(g)=2Fe3O4(s)+CO2(g)AH=-47.2 kJ mor 1 Fe3c)4(s)+CO(g)=3FeO(s)+CO2(g)AH=+640.5 kJ-mol-1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解析:(1)由M转化成N的热效应可知,M的总能量更低,能量越低越稳定, 则较稳定的是Mo(2)CH30H(1)的燃烧热指的是1 mol CH30H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和液态水时对应的蛤变,甲醇燃烧生成CO2(g)和H2(g)属于不完全燃烧, 放出的热量小,则a<238.6。(3)使CL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1和CO2,该化学方程式为2ch(g) +2H2O(g)+C=4HCI(g)+CO2(g),当有 1 mol Cb 参与反应时释放出 I45 kJ 热量,则有2 moicb参与反应时释放出290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cL(g)+2H2O(g)+C=4HCl(g)+CO2(g) A/7=-290 kJ-moFL(4)由 4Al(s)+3TiO2(s)+3C(s)=2A12O3(s)+3TiC(s) H=- 176 kJ moF1 知:4Al(s)3c12e, 转移12 moi电子放热1 176 kJ,则反应过程中,每转 移1 mol电子放热98 kJo(5)Fe203(s) + 3CO(g)=2Fe(s) + 3CO2(g) kH = 一 24.8 kJ mol - 1 ; 3Fe203(s)+CO(g)=2Fe304(s)+CO2(g) ”2=-47.2 kJ moF1: Fe304(s) +CO(g)=3FeO(s)+CO2(g) AH3 =+640.5 kJ moF1.按照盖斯定律,将X3x 一一2x可得热化学方程式:FeCs) + CO(g)=Fe(s) + CO2(g) A” = ( X3xA/-/iAH22xAH31七一218.0kJ-mol ,答案:(1)M (2)< (3)2Cl2(g) + 2H2O(g) + C(s)=4HCl(g) + CO2(g) A"= -290 kJ moF1(4)98 (5)FeO(s)+CO(g)=Fe(s)+CO2(g)A”=-218.0 kJ molT20. (12分)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迫切。(l)Bunsen热化学循环制氢艺由下列三个反应组成:SO2(g)+l2(g)+2H2O(g)=2HI(g)+H2so4 kHi=a kJ moF12H2sO4=2H2O(g)+2SO2(g)+O2(g)Hi=b kJ moF12H I(g)=H2(g) + I2(g)AH3 ckJ-moF1则:2H2O(g)=2H2(g) + O2(g) AH=kJ moF< (2)硅光电池作为电源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灯塔和无人气象站等,业制 备纯硅的反应为 2H2(g) + SiCk(g)=Si+4HCl(g) A/7=+240.4 kJ moF, 若 将生成的HC1通入100 mLl mol L_1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在此制备 纯硅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是 kJ (3)据粗略统计,我国没有经过处理便排放的焦炉煤气已超过250亿立方米, 这不仅是能源的浪费,也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为解决这问题,我国在2004 年起已利用焦炉煤气制取甲醇及二甲醛。已知CO中的C与之间为三键连接,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原理为CO(g)+2H2(g)=CH3OH(g) H,表中所列为常 见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化学键CCCHHHC0COH-O键能/(kJ-mol1)348414436326.81 032464则该反应的”=kJ-moP以CO2(g)和H?(g)为原料合成甲醇,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补全上图:图中A处应填入(5)恒温恒容条件下,硫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其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2所1 mol SO2(g), 1 mol O2 (g)A%=-297 kJ - mol'11 mol S(s), 2 mol O2(g) I0.2 mol SO2(g)0.8 mol SO3(g)0.6 m

    注意事项

    本文(新教材2021-2022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全册各章章末测验及模块综合测验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