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平直的梁桥》教案设计(4页).doc
-
资源ID:68232311
资源大小:11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平直的梁桥》教案设计(4页).doc
-第 1 页粤教版小学科学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五年级下-平直平直的梁桥的梁桥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平直的梁桥教案设计平直的梁桥教案设计2.10 平直的梁桥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1)知道梁桥的结构比较简单,桥面外形平直,跨度较小。(2)一定范围内增加桥面的厚度、改变桥面的形状和结构能增强架桥的承重能力。2.科学探究(1)会用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研究纸的厚度、形状和结构与其承重能力关系。(2)能对中空的桥面做出合理的解释。3.科学态度(1)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实验有利于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2)体会到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二、教学指引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 1 小桥能承多重 介绍了梁桥的特点,随后用平展的 A4 纸搭纸梁桥,以便了解桥面厚度与承重能力的关系(是什么?)教科书选取 3 个垫圈,却没有限定桥墩的距离,意在让学生发现梁桥承重能力与跨度的关系 观察、实验和发现 活动2 小桥能承重更多吗 探究实验:在桥面重量和材料都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改变桥面的形状和结构,桥面的承重能力会不会改变呢(怎么做?)最后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空心桥面问题(为什么?)观 察、实验、归纳和解释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活情境:-第 3 页门前一条小渠上搭了一块石板,人可以踏着石板越过小渠。产生问题:选多薄的石板就可以过人呢?驱动任务:引出有关梁桥承重的问题。活动 1 小桥能承多重 本活动开始就承接任务驱动页,介绍了梁桥的特点:在小溪上搭一块石板,就成了一座最简单的梁桥。这块石板就是桥面,支撑桥面的地方就是桥墩。梁桥的结构比较简单,桥面平直。教科书插图是一名学生在两个盒子之间搭一座纸梁桥。这两个盒子就相当于桥墩,架在两个盒子上的纸就相当于桥面。本活动中第一个实验的要求是:想要纸梁桥能够承载 3 个垫圈,需要用几张纸?如果要再多承载 3 个垫圈需要再增加几张纸?教科书选取 3 个垫圈,却没有限定桥墩的距离,意在让学生发现梁桥承重能力与跨度的关系。并在接下来的探究活动中,对于桥梁跨度这一变量始终要保持注意。随后的第二个实验要求是:如果要再多承载 3 个垫圈,需要再增加几张纸?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在跨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桥面的厚度能增强梁桥的承重能力。这两个实验有个递进关系,其着重点不同,承载 3 个垫圈的实验引导学生意识到桥墩距离(跨度)对梁桥承重能力的影响,但不作为专门的变量进行研究。承载 6 个垫圈的实验意在训练学生意识到在实验中控制好变量,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活动 2 小桥能承重更多吗 在活动 1 中学生已经知道跨度小、桥面厚的梁桥能承重更多。本活动承接活动 1,寻求更多方案来提升梁桥的承重能力 插图中的学生利用一张由 A4 纸折成的凹型桥面进行承重实验,是研究在桥面重量和材料都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改变桥面的形状和结构,桥面的承重能力会不会改变呢?旁边贝贝的提示桥墩距离要一样是与活动 1 的实验相承接的。下图是将纸桥面分别折成中空形、w 形和凹凸形等形状,这些只是参考,意在提醒学生可以折成不同的形状进行探究活动。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在跨度、桥面材料和重量等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桥面的形状和结构,也能大大增强梁桥的承重能力。教科书中妍妍看似无意的一句话这个厚厚的桥面原来不是实心的,希望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并能解释:为什么厚厚的桥面不是实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