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分子遗传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68235464       资源大小:241.85KB        全文页数:9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分子遗传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

    分子遗传学考研复习资料武汉大学分子遗传学笔记第一章绪论1.1分子遗传学的含义1.不能把分子遗传学单纯地理解成中心法则的演绎*分子遗传学士中心法则传统:分子遗传学=中心法则实际:分子遗传学W中心法则,他首先是遗传学,其坚实的理论基础仍然是摩尔 根的基因论中心法则只是对基因,性状及突变在核酸分子水平上的解释。从 中心法则到性状的形成仍然是一个复杂的甚至未知的遗传,变异与发育的生物学 过程。分子遗传学不仅盯住DNA/RNA,蛋白质,更要研究活细胞内与遗传便宜有 关的一切分子事件。分子遗传学#核酸+蛋白质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学过程-遗传与变异的过程。它研究 的是动态的生物学过程,而不是脱离生物体,在试管里孤立地研究生物大分子的 结构与功能。1992 年,Nature 的主编 J. Maddox 曾著文 Is molecular biology yet a science?指出:“现在有那么-些叫分子生物学家的人,他们的文章无视全部 的动物,植物,也很少言及他们的生理学。实验的大部分资料来自所谓的''凝胶 '-一"分子生物学在很大程度上变成定性的科学。-如果事情只是简单的说明 某个基因版本与某种遗传病相关,那么,分离这种片段(如电泳),然后测序足 以。''但是"以往的巨大成就表明,生命过程是由严格控制下进行的一些有序事件 组成"他说:”在人们长期为细胞生物学现象寻找定性的解释中,他们将会相信细 胞只不过是一个充满了分子开关的袋子,他们作为分子传动器或开或关而出现在 预定的事件序列中。要真正在分子水平上了解遗传变异的本质,仅仅研究核酸或 蛋白质的生物化学是不够的。分子遗传学所研究的应该是细胞中动态的遗传变异 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分子事件。所以不止是中心法则,核酸,蛋白质。2 .分子遗传学不是核酸及其产物(蛋白质)的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或理解为狭义的分子生物学。他依照物 理,化学的原理来解释遗传现象,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机制及遗传物质对代 谢过程的调控。因此,分子遗传学是在生命信息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 的基础上研究遗传与变异的科学。3 .传统的遗传学”主要研究遗传单元在各世代的分布情况",分子遗传学则着重研 究遗传信息大分子在生命系统中的储存,复制,表达及调控过程。研究范畴如下:DNA RNA Protein现象信息源 信息模板 工作分子生长、分化、发育、代谢1.2分子遗传学的产生1 .物理学的渗透1945年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薛定渭(ERWIN SCHRMODINGER) 的生命是什么一书出版。倡导用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探讨生命的秘密。引入 热力学第二定律,病概念等。他认为有机体在不断地增加他的烯并趋向最大值的 嫡的危险状态,那就是死亡。要摆脱死亡而正常生长发育,就要从环境中吸取负 烯,负燃是一个积极的东西。有机体就是依赖负炳为生的。他认为生命系统中可 能还包含迄今未知的“其他的物理学定律''极大地鼓励着很多物理学家转入生物 学来研究基因的本性。整个40年代,新的物理学定律并未发现,但信息论,量 子论,氢键等概念把生物学推向分子水平。2 .微生物学向遗传学的靠拢1926年摩尔根的基因论已经问世,但20世纪30年代,微生物学家采用拉 马克的遗传观念,因为他们对微生物的遗传可塑性有很深刻的印象。如在含有致 死药物的培养基上,可以很容易培育出各种致死药物有抗性的微生物品系;把不 能利用乳糖的微生物放在乳糖为主要营养的培养基上,可以培育出利用乳糖的新 品种。似乎人们所期望的微生物的任何变异都能通过适当的培养而产生出来,这 使人们容易相信培养基中的物质可以引起微生物遗传结构的定向变异。事实并非如此,40年代抗生素的大规模使用,发生了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实 验表明,病原菌的种抗药性在没有该药存在的情况下随机地发生了。说明抗药 性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微生物在某种药物的作用下的后天获得性遗传,而是随机发 生的自发突变经过药物的筛选作用,使不具有抗药性的菌体死亡,使具有抗药性 的变异菌体大量繁殖起来。于是,拉马克倒了,人们转向摩尔根的基因突变理论。3 .生化遗传学的出现近代遗传学的基础已经稳固建立,开始研究基因是怎么发生作用的问题。生物化 学家自然把性状的差别与不同的生化反应联系起来,把支配性状的基因与控制生 化反应的酶联系起来。1923年英国人加罗德(GARROD),人类的尿黑酸尿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当这种 纯合隐性基因存在时就不能产生尿黑酸酶,使尿黑酸(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不能 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而积累于血液中。表明基因通过酶合成的控制而影响遗 传性状的发育。4 .从生化遗传学到分子遗传学基因与酶(蛋白质)的对应性,使人们想到了基因在遗传信息上与其产物相关。三个重要发现更促成了生化遗传学向分子遗传学的转变:40年代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1928年F Griffith,肺炎球菌1944 0 T Avery肺炎球菌遗传物质转化50年代确定了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机理问题1953 J Watson F Crkck 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碱基配对原则60年代解决了遗传密码问题1955 F Sanger胰岛素氨基酸序列确定1958 F Crick提出中心法则1967年"遗传密码字典''问世1.3分子遗传学的展望1 .基因的概念一门科学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化学以原子-分子概念为基础,而遗传学则是以基因概念为基础。基因概念的演变标志着遗传学的发展。什么是基因?摩尔根在基因论中提出遗传粒子理论,整个基因论是以粒子性的基因彼此独 立互不重叠。好象线上的连珠。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证明基因不仅可以重叠,而且可被分隔。为此,GILBERT 1978年提出”基因是转录单位“代替了”基因是功能单位”的概念。 仍然有些不妥,因为有的基因(如启动子基因或操纵子基因)并不转录或不完全 转录,而作为一个单位转录下来的MRNA也往往不是一个基因。以前认为基因是染色体上成直线排列的独立单位,现在发现一些相关的基因在染 色体上的排列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构成一个小的"家族”或基因群。基因及基因型的稳定性一直是传统遗传学的重要概念,而1952年MCCLINTOCK 在玉米中发现了转座子即跳跃基因。30年后的1983年她为此获得诺贝尔奖金。基因的概念还将会不断改进。2 .真核细胞的基因调控原核生物的操纵子模型比较彻底地了解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但操纵子模型对真 核生物不适用。因为:这一简单的基因调控模型无法解释高等生物体中复杂性状 的分化与发育过程。这种模型的调控灵敏度MRNA很快地被制造又很快地被消耗 能够对外界的生存条件作出快速反应,而真核生物中MRNA的半衰期很长。真核生物许多协同作用的基因是分散在若干不同的染色体上,而原核生物只有一 条染色体。因此真核生物的调控过程是分子遗传学的一项战略性任务。3 .遗传与发育遗传和发育的研究"分久必合”。阐明基因对发育中的个体如何发生作用?这将会进步扩大遗传学的观念。发育过程中基因通过怎样的调控系统参与分化的?这些基因活动形式的发生与 遗传的分子机制是什么?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或许会出现基因发育学。将来通过遗传物质的分子活动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分化吗?能否控制生男生女,体 质和容貌吗?能否消灭遗传病,癌症?1997年"克隆羊"(Dolly)的诞生,由分化的体细胞发育出来的后代。4 .自我组合过程生物的遗传与发育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组合过程。将T4的各个部件混于溶液中, 它们将会自动地装配成完整的T4。'5 .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的手段来改 造或重组生物遗传特性的一门新技术。主要指基因重组技术。遗传工程在实际应用上有着巨大潜力。DNA扩增技术大量地生产细胞中产量极微 而又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基因产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等。基因的重组与转化主要以大肠杆菌,酵母以及培养细胞为受体,而遗传工程的一 个引人注目的发展是试图在整体动物或植物之间进行基因转移,真正改造生物的 遗传性状或治疗人类的遗传疾病。超级小鼠的问世。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极其庞大。在整体情况下研究某一基因,常因条件错综复杂而 难以分析。重组DNA技术使我们可以把需要的基因分离出来,对其进行重组和改 造,或把他放回严格控制的细胞中去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或获取理想的蛋白 质产品。近年来的蛋白质工程,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去改造蛋白质分子结构,修改蛋白质的 DNA编码,创造出新的蛋白质。'6 .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在全世界以深为人知,这应该 是当今生命科学中最重大而热门的课题。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解读 人类基因组的正常结构,功能,及基因的异常与人类疾病。并由此会带来巨大 的经济效益。这项计划是从1987年主要在美国以全基因组DNA测序为目标开始进行的(1990 年正式启动)。已耗资300亿美元并将接近完成1.3分子遗传学的展望1 .基因的概念一门科学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化学以原子-分子概念为基础,而遗传学则是以基因概念为基础。基因概念的演变标志着遗传学的发展。什么是基因? 摩尔根在基因论中提出遗传粒子理论,整个基因论是以粒子性的基因彼此独 立互不重叠。好象线上的连珠。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证明基因不仅可以重叠,而且可被分隔。为此,GILBERT 1978年提出"基因是转录单位“代替了”基因是功能单位''的概念。 仍然有些不妥,因为有的基因(如启动子基因或操纵子基因)并不转录或不完全 转录,而作为一个单位转录下来的MRNA也往往不是一个基因。以前认为基因是染色体上成直线排列的独立单位,现在发现一些相关的基因在染 色体上的排列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构成一个小的“家族”或基因群。基因及基因型的稳定性一直是传统遗传学的重要概念,而1952年MCCLINTOCK 在玉米中发现了转座子即跳跃基因。30年后的1983年她为此获得诺贝尔奖金。基因的概念还将会不断改进。2 .真核细胞的基因调控原核生物的操纵子模型比较彻底地了解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但操纵子模型对真 核生物不适用。因为:这一简单的基因调控模型无法解释高等生物体中复杂性状 的分化与发育过程。这种模型的调控灵敏度MRNA很快地被制造又很快地被消耗 能够对外界的生存条件作出快速反应,而真核生物中MRNA的半衰期很长。其核生物许多协同作用的基因是分散在若干不同的染色体上,而原核生物只有一 条染色体。因此真核生物的调控过程是分子遗传学的一项战略性任务。3 .遗传与发育遗传和发育的研究“分久必合二阐明基因对发育中的个体如何发生作用?这将会进一步扩大遗传学的观念。发育过程中基因通过怎样的调控系统参与分化的?这些基因活动形式的发生与 遗传的分子机制是什么?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或许会出现基因发育学。将来通过遗传物质的分子活动能控制生物的发育分化吗?能否控制生男生女,体 质和容貌吗?能否消灭遗传病,癌症?1997年"克隆羊"(Dolly)的诞生,由分化的体细胞发育出来的后代。4 .自我组合过程生物的遗传与发育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组合过程。将T4的各个部件混于溶液中,它们将会自动地装配成完整的T4。'5 .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的手段来改 造或重组生物遗传特性的门新技术。主要指基因重组技术。遗传工程在实际应用上有着巨大潜力。DNA扩增技术大量地生产细胞中产量极微 而又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基因产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等。基因的重组与转化主要以大肠杆菌,酵母以及培养细胞为受体,而遗传工程的一 个引人注目的发展是试图在整体动物或植物之间进行基因转移,真正改造生物的 遗传性状或治疗人类的遗传疾病。超级小鼠的问世。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极其庞大。在整体情况下研究某一基因,常因条件错综复杂而 难以分析。重组DNA技术使我们可以把需要的基因分离出来,对其进行重组和改 造,或把他放回严格控制的细胞中去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或获取理想的蛋白 质产品。近年来的蛋白质工程,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去改造蛋白质分子结构,修改蛋白质的 DNA编码,创造出新的蛋白质。'6 .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在全世界以深为人知,这应该 是当今生命科学中最重大而热门的课题。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解读 人类基因组的正常结构,功能,及基因的异常与人类疾病。并由此会带来巨大 的经济效益。这项计划是从1987年主要在美国以全基因组DNA测序为目标开始进行的(1990 年正式启动)。已耗资300亿美元并将接近完成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基础DNA的结构与性质6.1 核酸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这种特殊的分子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特点:L稳定地含有关于有机体细胞结构,功能,发育和繁殖的各种信息2 .能精确地复制,这样后代细胞才能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的信息3 .能够变异,通过突变和重组生物才能发生改变,适应和进化遗传物质的发现1928年英国F Griffith的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导致了遗传物质的发现。十年后0 Avery的体外转化实验弄清了这种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或 其他的大分子。1952年Hershey-Chase的实验使遗传物质的结论得到了进一 步的证实,而于 1969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RNA也是遗传物质:如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2 DNA携带两类不同的遗传信息DNA几乎是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除开少数RNA病毒之外。DNA携带着两类不同的遗传信息:一类是负责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的信息,以三联体密码子进行编码 另一类遗传信息是关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信息2. 3 DNA和RNA的化学组成及双螺旋模型1. DNA和RNA的化学组成核酸包括DNA和RNAo经水解成单核甘酸(nucleotides),单核甘酸由磷酸基团 (phosphate group)和核昔(nucleotide)组成,核昔含有戊糖(pentose)和 碱基(base)。DNA中戊糖是D-脱氧核糖,碱基是ATGC;而RNA中戊糖是D-核糖。 碱基是AUGC。2. DNA双螺旋模型的诞生美国J D Watson在芝加哥大学读本科时对鸟类赶兴趣,到了高年级时,他想了 解基因是什么。1949年他带着这种想法进入了剑桥大学卡文迪实验室医学研究 组,与物理出生的青年学者F Crick合作,决定研究DNA的分子结构。Crick在 1946年读了薛定丹(E Schrodinger)的名著(生命是什么)后,舍弃物理学转 向生命科学领域。刚到剑桥大学时Watson由于自己的化学与物理学基础较差而 担心听不懂R Franklin所做的关于DNA X-衍射的研究学术报告,而两年后(1953 年)他与Crick却建立了 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论文虽然很短,却是划时代的 发现。可以说是孟德尔定律之后,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最伟大的发现。 因此,人们将这一发现看成是分子遗传学的起点。没有双螺旋就没有现在的基因 工程,就没有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这一模型是生物学与物理学,结构化学交 叉融合的结果。尽管FRANKLIN和WILKINS在DNA的X衍射研究方面非常突出,但却未能提出DNA 的结构模型,就因为他们缺乏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但没有他们的工作,WATSON 和CRICK建立的模型也不能及时得到验证。1951年WATS0NG去英国进修生物化 学。双螺旋的建立是建立在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的主要是四个影响:a. WT Astury和Bell X衍射技术研究DNA。1947年拍摄了第一张DNA的衍射照 片。b. 1951年Pauling和Corey在美国科学院报上连载了 7篇有关a-螺旋结构的文 章轰动了全世界,引起了 Watson和剑桥科学家们的注意。c.美国晶体学者J Donohue的指正和Chargaff的当量规律都帮助 Watson-Crick 纠正了起初A-A G-G C-C T-T的同类配对的错误想法。而提出碱基互补的正确构型。d. R Franklin和Wilkins在1952年底拍得了一张十分清晰的DNA结晶X衍射 照片。为双螺旋结构模型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和佐证。他们把数据整理好后与 "DNA双螺旋结构”文同时发表,因此J K Watson, Crick, Wilkins分享了 1962年的诺贝尔奖,可惜的是FRANKLIN 1958年就英年早世未能享受这一最高 荣誉。3.双螺旋模型的特点DNA双螺旋模型有以下特点:a.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甘酸链组成,形成右手双螺旋,即从一端看过 去,是以顺时针方向旋转。b.双螺旋的直径是2nm;螺距为3。4nm,上下相连的碱基的垂直距离为0。34nm, 交角为36度,每个螺旋有10个碱基对。c.两条链反向平行即两条链的5'和3'的方向相反。d.糖-磷酸键是在双螺旋的外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使两条 链在一起。e.糖与附着在糖上的碱基近于垂直。f.碱基配对为喋吟对嗑陡。g. DNA 双螺旋有大沟(major or wide groove)和小沟(minor or narrow groove) 的存在2. 4 DNA的结构和性质1. DNA的一级结构DNA结构是由脱氧核糖核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高聚物。DNA的 一级结构是指核甘酸在DNA分子中的排列顺序。DNA的一级结构的测序工作进展很快。1975年Sanger提出新的测序策略。 酶法:Sanger加减法一末端终止法(双脱氧法) 化学方法:Maxam Gilbert化学断裂法(硫酸二甲酯,朋)'2. 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见上一节)DNA双螺旋的种类(DNA二级结构多形性):1953年Watson and Crick提出的DNA 右手双螺旋模型属于B型双螺旋。除B型构象外,还存在有A, C, D, E等构象 的右手双螺旋构象以及Z构象左手双螺旋。B-DNA 与 Z-DNADNA类型每一-螺旋的碱基对数每对螺旋的碱基对数碱基对间的距离(nm)螺 旋直径(nm)B10右旋 36 度0.3381. 9-2. 0Z12左旋 30 度0.3711.8Z-DNA与染色质的结构及功能的关系 a.与染色质结构的关系SV40基因组中三个潜在的Z-DNA区段处于不能形成核小体的区域,说明Z-DNA 构象与核小体结构的形成有关 b.与基因活性的关系 与基因转录活性的调控有关Z-构象的研究意义:1979年AHJ WANG发现六聚体D(CpGpCpGpCpGp)决定双螺旋结构状态的因素(维系该结构的力) 氢键碱基堆集力带负电荷的磷酸基的静电斥力碱基分子内能3. DNA物理结构的不均一性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s):又称回文结构Palindrome (图示) 富含A/T的序列喋吟和喀咤的排列顺序对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图表)4. DNA的变性,复性,杂交,Cot曲线1)变性变性的方法,测量变性的方法:光吸收法,增色效应2)复性复性条件,复性机制3)杂交杂交原理及程序图示4) Cot曲线DNA复性的二级方程5. DNA超螺旋和拓扑异构现象(略)6. 常见的DNA分子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略)2. 4 DNA的结构和性质LDNA的一级结构DNA结构是由脱氧核糖核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高聚物。DNA的 一级结构是指核甘酸在DNA分子中的排列顺序。DNA的一级结构的测序工作进展很快。1975年Sanger提出新的测序策略。酶法:Sanger加减法一末端终止法(双脱氧法)化学方法:Maxam Gilbert化学断裂法(硫酸二甲酯,朋0 '2. 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见上一节)DNA双螺旋的种类(DNA二级结构多形性):1953年Watson and Crick提出的DNA 右手双螺旋模型属于B型双螺旋。除B型构象外,还存在有A, C, D, E等构象 的右手双螺旋构象以及Z构象左手双螺旋。B-DNA 与 Z-DNADNA类型每一螺旋的碱基对数每对螺旋的碱基对数碱基对间的距离(nm)螺 旋直径(nm)B10右旋 36 度0.3381.9-2. 0Z12左旋 30 度0.3711.8Z-DNA与染色质的结构及功能的关系a.与染色质结构的关系SV40基因组中三个潜在的Z-DNA区段处于不能形成核小体的区域,说明Z-DNA 构象与核小体结构的形成有关 b.与基因活性的关系 与基因转录活性的调控有关Z-构象的研究意义:1979年AHJ WANG发现六聚体D(CpGpCpGpCpGp)决定双螺旋结构状态的因素(维系该结构的力)氢键碱基堆集力带负电荷的磷酸基的静电斥力碱基分子内能3 . DNA物理结构的不均一性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s):又称回文结构Palindrome (图示) 富含A/T的序列喋吟和喀咤的排列顺序对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图表)4 .DNA的变性,复性,杂交,Cot曲线1)变性变性的方法,测量变性的方法:光吸收法,增色效应2)复性复性条件,复性机制3)杂交杂交原理及程序图示4 ) Cot曲线DNA复性的二级方程5 . DNA超螺旋和拓扑异构现象(略)6 .常见的DNA分子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略)7 .2真核生物C值矛盾同一物种的基因组DNA含量总是恒定的,一个单倍体基因组中的全部DNA量称为 该物种的C值。不同物种的C值也不同。最小的支原体为104bp,而最大的两栖类或某些显花植 物可达lOllbp。后者比人类高出几十倍,这无法让人理解,这种形态学复杂程度与C 值大小不一致的C值反常现象称为C值矛盾。有待回答的儿个问题:位于基因内DNA成分(包括转录而不翻译的区域,如内含子以及编码序列的两翼 序列)究竟占基因组的多大比例?这些基因中有多少是必需基因?多少是非必需 基因?非基因DNA成分的功能是什么?基因组DNA C值的巨大差异对基因组的 活动和功能究竟有什么影响3. 3原核生物染色体及其基因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比较第二节 基因组大小与C值矛盾第三节原核生物染色体及其基因第四节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第五节真核生物的基因第六节基因定位第七节基因的分子进化第八节早期生命进化的三界系统理论1 .5真核生物的基因2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一般特点真核生物的基因组般比较庞大,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真核生物的D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真核基因组存在着许多重复序列,重复次数可达儿百万以上。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为断裂基因,即结构基因是不连续排列 的,中间由插入序列隔开。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编码的区域多于编码区域。真核生物不仅含有核内染色体DNA,还有核外细胞器DNA、核外细胞器有线 立体DNA和叶绿体DNAo3 .断裂基因(不连续基因)interrupted or discontinuous genesSV40A蛋白基因含有一段346NT的间隔区。每个活性珠蛋白基因含有两个间隔区。卵清蛋白基因含有7个插入序列被分成八段。4 .基因家族与基因簇gene family & gene cluster定义:真核生物基因组中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在染色 体上成串存在,这样的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多基因家族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织的一个 重要特征。多基因家族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情况不同,有些基因成串排列集中在一条染色 体上,集中成簇的一组基因形成基因簇。也称串联重复基因(见后)。如组蛋白基因, rRNA基因,tRNA基因等。而有些基因家族成员不集中排列,而是分散在基因组 的不同部位。如干扰素,珠蛋白,生长激素,SOX基因家族。在多基因家族中,有些成员不具有任何功能,这类基因叫假基因 (pseudogene)。5 .串联重复基因'特征:A.各成员间有高度的序列一致性或完全相同。B.拷贝数高,儿十个至儿百个。因其在细胞中的需要量很大。C.非转录的间隔区短而一致。组蛋白基因五种组蛋白基因彼此靠近构成一个重复单位。许多这样的重复单位串联在一 起,构成组蛋白基因簇。rRNA基因原核生物有三种rRNA: 5S, 16S, 23S真核生物有四种rRNA: 5. 8S, 18S, 28S, 5S主体rRNA:三种主体rRNA基因组成重复单位,转录出一个45SrRNA,经转录后处理切除间隔区成为18S, 5. 8S, 28S三种rRNAo核仁:核中rRNA基因大量地转录成RNA,由于其染色性质与DNA不同,在 光学显微镜下形成特殊的区域,这一结构,称为核仁(nucleole)。含有rDNA 串联重复单位的染色体称为核仁组织者(nucleoolar organizers)otRNA基因tRNA长约70-80bp,其基因约长140bp。TRNA也是串联重复排列,但个重复 单位中各个tRNA基因可以相同可以不相同。6 .细胞器基因真核生物细胞器中有两类细胞器能够携带遗传物质。动物生殖细胞中只有卵子才有线立体基因,而精子缺乏。线立体DNA多为环 状非重复DNA序列。属于核外DN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编码自身所需的某些蛋白质以及tRNA和rRNA,其余均由 核基因编码。细胞器有自己的蛋白质合成器。只有两种rRNA。哺乳为12s和16S,酵母为 18S和21s (含有一内含子)。tRNA比核内编码的tRNA小。酵母DNA为84kb。 其上面的基因有三个特点。哺乳动物线立体DNA不同于酵母。人体线立体基因排列非常紧密。人类线立 体DNA为16.569kb。含37个基因;13个蛋白质基因;1个cytb基因;2个ATP 酶亚基基因;3个CO亚基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7个NADH脱氢酶亚基基 因;2 个 rRNA 基因:12S rRNA、16S rRNA; 22 个 tRNA 基因7 .4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真核生物DNA复性动力学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的单序列和重复序列以及卫星DNA单一序列又称非重复序列轻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的等级结构及其起源和进化染色质和核小体染色质chromatin核小体 nucleosome着丝粒 centromere端粒 telomere第四章DNA复制、转录与翻译4. 1 DNA复制一.DNA的半保留复制Watson &Crick最早提出DNA的半保留复制机制。即是:DNA分子的双螺旋在复 制时分开,各自作为新链合成时的模板,复制后,每一个新的双链DNA分子都 是由一条亲链和一条新合成的子链组成的。合成过程中亲链和子链间严格的碱基 配对是DNA复制的基础。图示DNA复制(Meselson-Stahl实验"Cscl超离心显示不同比重DNA带)二.复制原点,方向和方式或DNA复制是从特定的位点开始并按特定的方向进行 实验证明,DNA分子复制时不是随机起始的,而是从特定的位点开始的,这一特 定的位点叫做复制起始点或复制原点,常用ori或。表示。许多生物的复制点都是DNA呼吸作用强烈的区段,即是经常开放的区段 (frequently opening region )亦即富含A, T的区段。这一区段产生瞬时单 链与 SSB 蛋白(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结合,对复制的起始 十分重要。复制从特定的位置开始,大多数双向进行,也有一些单向的或以不对 称的双向方式进行。在复制原点双链DNA解旋形成复制叉。在复制叉处,新合成的子链DNA以各自的 亲链为模板,总是从5'-3'方向合成。复制叉是不对称的,即两条新合成的链 中,一条链是连续合成,叫前导链(leading strand ),另一条链是在模板DNA 指导下,通过一个叫DNA引发酶的蛋白质,在特定的间隔区先合成大约10个NT 的RNA引物为DNA聚合酶提供3 '0H,然后合成一个称之为冈崎片段的不连 续的DNA片段,再经专门的DNA修复系统,去除RNA引物,再经DNA连接酶通过 磷酸二酯键将其连起来,完成该子链的合成,这一条链叫后随链(lagging strand)o依据DNA合成的起始方式,复制分为两种类型:复制叉式(包括复制)和滚环 式复制又叫复制。三.DNA复制的酶学是一个复杂的酶学过程,需要30多种酶而后蛋白质的参与,构成复制体 (replisome)1 . DNA聚合酶及其聚合反应DNA POL是指以脱氧核甘三磷酸为底物催化合成DNA的一类酶,其催化反应为:DNApol. DNA-OHDNA- (pdN) n +n ppidNTP Mg 2+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现代技术中如PCR中的Tag酶作用机理。所有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有儿种DNA聚合酶,这些聚合酶协同作用负责染色体 DNA的复制,DNA分子的修复,核DNA的重组以及染色体外DNA的复制。原核生物有三种DNA聚合酶,即Pol I, Pol II, Pol III, Pol III是DNA复 制的主酶。真核生物有五种DNA聚合酶,即,。,是复制主酶,是核DNA复制的重要酶。2 .脱氧核甘三磷酸前体的来源有两个来源:废物利用体内核酸降解或直接来自培养基新合成途径利用生物体的氨基酸,C02, NH3和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核糖核甘单磷酸(NMP)核昔单磷酸激酶NMP + ATP NDP + ADP核糖核甘酸还原酶NDP dNDP脱掉核糖2 '上的氧核甘二磷酸激酶dNDP + ATP dNTP +ADP (dNTP:四种脱氧核糖核甘酸)所有生物的核酸链的合成都是按5 '3 '方向进行的,无一例外。3 .三种DNA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4 . DNA连接酶DNA Pol虽能填充缺口,但不能使缺口接合,而连接酶则能完成接合任务。5 .与DNA几何性质有关的酶螺旋酶(helicases)又称解旋酶,使双链DNA分离:C.螺旋酶I, II,与产物单链DNA结合F.螺旋酶III,催化双链DNA分离,与SSDNA结合蛋白质配合。DNA旋转酶(Eco拓扑异构酶II)多数天然DNA具有负超螺旋,可变为泡状单链形式,利于蛋白质结合,并可缓解 复制叉前移造成的抄缠现象,但当5%的环行DNA双链已经复制时,原有的负超 螺旋已被用尽,若复制叉再前移,就产生拓扑学问题,就需要拓扑异构酶来解决。 在Ecoli中,主要是DNA旋转酶(Eco拓扑异构酶II),他能产生负超螺旋并消 除复制叉前移产生的正超螺旋。所以,如果加入儿种DNA螺旋酶的抑制剂,如香豆霉素,新生霉素,蔡嗟酮酸等 均能抑制细菌DNA的复制,P94图示复制叉前移的拓扑学问题。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1 .半不连续性复制的发现2 .引物和引发酶DNA复制过程中,复制叉是不对称的。两条新合成的链中,一条是连续合成的, 叫前导链;另一条是在模板DNA指导下,通过一种叫DNA引发酶的蛋白质,在特定的间隔 区先合成大约10个核甘酸组成的RNA引物(RNA primer)为DNA聚合酶提供3' -0H,然后合成称为冈崎片段的不连续的DNA片段,最后由DNA修复系统去除RNA 引物而代之以DNA,再由DNA连接酶通过3 '5'-磷酸二酯键将其连接起来,完 成此子链的合成,这条子链叫后随链。由于DNA聚合酶在没有引物情况下不能从头合成DNA,必须有条引物。研究发 现的引物大多数为一段RNA,长度和序列随基因组的种类而异,为1-10个核昔 酸见表3 P98o该引物RNA与经典的RNA (mRNA)不同,他们合成后不与模板分离,而是以氢 键与模板结合。他可能由一种独特的RNA聚合酶所合成,这种合成RNA引物的酶 旧叫引发酶。那么,前导链是如何合成的?三种可能性:1)同后随链一样,由 RNA引物提供3 '-0H;2)可能模板上的起始点产生缺口,暴露3' -0H作引物;3)可能由后随链提供 3 '-0H。3 .前体片段的连接真核生物的DNA复制1真核生物的复制原点,复制元和复制元族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活性比大肠杆菌低得多,复制速度为500bp-5000bp/分 (Ecoli为105bp/分)如按哺乳动物的DNA比细菌大约50倍,真核生物DNA复制时间就会是大肠杆菌的1000倍,即约一个月,而事实上,真核生物DNA复制 时间一般为几小时,这是因为通过从许多原点同时开始并双向复制而实现的。放 射形自显影可见许多的复制泡。每复制泡有固定的点(复制原点),然后双 向伸展,与相鄱的复制泡会合。这样一-段DNA称为复制单元,简称复制元 (replicon)o而几个复制元可组成复制元族,同一族内的复制元基本同步。真核生物复制原点的DNA序列并无固定的模式,但大多包含一个富含AT的序列, 可能还有一个特异性蛋白质的结合位点。2真核生物的DNA pol和引发酶primase与真核生物多起点复制相适应的是,细胞中DNA聚合酶的分子数目多,在Ecoli 中,POLIII只有10-20个分子,而哺乳动物细胞中DNAPOL有2000-60000个分 子,DNA POL与DNA引发酶结合很紧,是复制体系必需的复合物。实验表明,在细胞DNA合成期(S期),DNA POL含量剧增。协同的作用,负责 线立体DNA的复制,含量变化不大,与损伤DNA修复有关。引发酶的作用:B,是与引发酶复合物所必需的E.其引物合成方式特别,阵发性合成,F,可利用rNTP和dNTP为合成前体。引物一般为6-15个NT。1 SV40以及其他真核生物的DNA复制过程SV40所编码的蛋白质中,只有一个大T抗原参与其DNA复制,其余复制机制由 寄主的蛋白质构成。大T抗原四聚体在复制原点有三个结合位点,同时还具有 ATPase活性和螺旋酶活性。SV40的DNA复制有可能代表真核生物的DNA复制的主要过程:首先由一特异的 蛋白质识别复制原点并与之结合。再由螺旋酶促进负超螺旋状的复制原点 解链单链DNA结合蛋白质(SSB)维持解链区并以动态左右前移在 由POL和引发酶与原点上的特异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引发复制叉的先导链的 合成;然后再印发另一先导链的合成一»随着复制叉的前进,需要拓扑异构酶 解除复制叉前进造成的超缠现象。当相鄱的两个复制元的相向的两个复制又结合 时就完成了这一段DNA的复制,可能并不存在固定的终止序列。而真核生物染色 体末端DNA的复制却不那么简单。见后。2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DNA的复制由于RNA引物的水解,两个子代分子中各有一个5 '端缺少一段核甘酸,而没有 一个目前已知的DNA POL能填补。腺病毒DNA的5 '末端共价连接一个55kD的蛋白质,

    注意事项

    本文(分子遗传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